1月30日,來自黔南、黔東南兩地研究民族學、文化人類學、歷史學等領域的專家、學者,著名詩人等相聚黔東南西江,就《水族民間禁忌解讀》進行探討交流。
水族民間禁忌是一種廣泛存在的文化現象,是水族先民在特定歷史時期與社會環境中,對社會,自然及人類自身形成的獨特的認識,通過長期的時間積澱,成為水族先民處理自身與自然關係的基本準則和行為標準. 水族民間禁忌種類繁多,形式多樣,廣泛存在於水族同胞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通過千百年來的長期發展,這些民間禁忌已經滲入了水族人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中,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水族民間禁忌解讀》是一本基礎研究讀物, 由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民族研究院副研究員蒙耀遠所著,從2003年到2013年,作者用了十多年時間,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資料收集、查閱文獻,最終完成了這一難得的文獻著作。該書共分為七章, 從文化解釋的角度對水族禁忌進行解讀和深度分析,探討水族民間禁忌形成的深層成因,與現代的文明關係。可以說,該書也是屹今為止,讓世人最易於了解水族文化的一本「科普」書籍 。2015年,《水族民間禁忌解讀》列入水族文化系列叢書,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發行。
讀書分享會現場
「禁忌就是一種儀式,我們的生活是建立在儀式化的基礎上。中國的傳統文化是靠儀式來確立的,但是網絡化的時代裡,生活儀式漸漸被淡化掉了。那麼,我們從水族的儀式、少數民族的儀式、中華民族的傳統儀式裡,使我們的生活充滿儀式感,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讓我們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傳承,這就是舉辦這次讀書會的一種嘗試和探討。」這是黔南籍著名詩人夢亦非在讀書分享會上所發表的個人感受。
黔南籍著名詩人夢亦非
分享會上,蒙耀遠就自己創作這本書的背景、基本內容等,通過PPT的形式,向大家作了說明。蒙耀遠認為,開展這樣的活動,對於提升自己的學術專研水平,更好地挖掘、保護、傳承和弘揚水族文化具有特別的意義。他說:「這次讀書會,大家在探討交流中指出了本書的亮點,也指出了不足,讓我受益匪淺。如果有機會進行修訂出版本書的話,這將是寶貴的意見。同時,通過大家的思想碰撞,迸發出新的思考,新的觀念,新的研究方向。」
《水族民間禁忌解讀》一書作者蒙耀遠介紹該書創作背景
參與分享會的都勻二中歷史教師劉軍認為:「我比較崇尚人和人面對面的交流,今天的這種交流方式很好,它不是普通人的那種泛泛而談,談點娛樂呀什麼的,它是一種朋友之間很純真的交流,容易閃現出思想的靈光。」
黔東南侗族專家學者、湖南科技大學文化人類學專家學者教授潘年英說:「這種交流方式很靈活,不枯燥古板,不拘謹。同時,現在的知識越來越小眾化,像今天談的水族禁忌,它就是水族群眾生活中非常具體的課題。通過今天的交流,讓我感覺到水族文化是博大精深的,有許多方面有待我們去努力挖掘和探討。所以我覺得開展這樣的讀書會非常好,我希望他能堅持下去。」
「水族文化是一個自成體系的文化系統,很多少數民族文化如果把漢文化體系去掉,它基本就不成立了,但水族不是這樣」 。夢亦非說,他早些年就深入黔南的水族地區進行水族文化探源,由此創作出了一批文學作品,水族有自己的文字、語言、曆法、習俗、服飾等這些方面內容。所以他這二十多年來的寫作,基本上都是圍繞著水族在寫,包括很多長詩,多部長篇小說,基本上都在寫水族。
夢亦非:「比方說我的長篇小說《碧城書》,是以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1900年到1949年的歷史作為背景來寫作的;長篇小說《沒有人是無辜的》是三都水族自治縣1950年到1980年這段歷史作為背景來寫作的。還有我的《魔書》以及另外幾篇長篇小說和長詩集《蒼涼歸途》,也都是以水族為題材。而我現在的一些英文的詩歌部分,也開始在涉及水族的題材。」
夢亦非以水族文化歷史為題材的部分著作以及《蒼涼歸途》詩歌卷首段詩歌內容
夢亦非說,這次讀書分享會,雖然人少,但與會的人都具有代表性,成果不小。首先蒙耀遠對自己的作品作了一定的講解,然後大家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交流,探討,拓寬了思維和視野,在深化對水族禁忌文化了解的同時,都各有收穫。
據了解,在這之前,夢亦非就已經組織了兩次類似的讀書分享會。他認為這樣的讀書分享會有助於有效促進當地少數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在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傳承。夢亦非說,每年他基本上都有八場以上的讀書公益活動。今後,他將計劃繼續開展好這樣的讀書分享會。他認為這種小範圍但卻具有深度化的交流,對我們當下的生活和學術的有效結合會有一定的幫助。
記者:韋忠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