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術名家吳連枝:詳解傳統武術八極拳

2020-12-09 騰訊網

滄州是著名的武術之鄉,在流傳於滄州的五十多個拳種流派中,孟村的八極拳獨樹一幟,享有盛譽。武諺中有「八極加劈掛,神鬼也害怕」的說法,足見八極拳的赫赫威名。

孟村八極拳歷代名家輩出,從清代的「神槍吳鍾」獨闖少林寺,技驚北京城,到近代的「大槍李書文」和霍殿閣,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傳聞佚事。這些如煙往事,給古老的八極拳留下了神秘的色彩,讓人心神嚮往。昔人已故去,往者不可追。

吳連枝

在當代的八極拳傳人中,孟村的吳連枝先生是國內外聞名的八極拳名家。為八極拳的發展傳播,他正殫精竭慮地奔波在國內外。

出身世家

1947年,吳連枝出生在河北滄州孟村回族自治縣的八極拳世家中。

提起孟村的吳家,武林中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孟村的開門八極拳就誕生在吳氏家族中。據《吳氏開門八極拳拳譜》記載,清朝雍正年間,一個南方的武林高手途經孟村,向年方十五的少年吳鍾傳授了精湛的技擊術。

吳鍾歷時十年,終於以大槍成名,有「從南京到北京,大槍數吳鍾」之說。吳鐘被人們譽為「神槍」。吳鍾傳授的功夫後來被命名為八極拳,從此,八極拳就在滄州孟村的吳氏家族中紮下了根。吳連枝就是吳鐘的後代。

出身於武術世家,秉承祖訓,傳承武術是義不容辭的責任。吳連枝回憶說,他已經記不清是從幾歲開始練拳的,好像一會走路,就開始學拳。他先是跟著爺爺吳會清練拳,他學會的第一套八極拳老架子就是爺爺教的。爺爺儘管非常疼愛他,可是在練功上對他要求卻很嚴。可惜,在吳連枝11歲那年,爺爺吳會清去世了。

爺爺去世後,吳連枝就隨父親吳秀峰學習八極拳。

半個世紀前的滄州是非常貧窮的,孟村人多出外打工、做生意,會功夫的就外出當保鏢、賣藝。可吳家是回民,祖上的遺訓是不能當保鏢,更不能打把勢賣藝,吳連枝的父親吳秀峰就長年在天津打工、做生意,業餘時間還在天津免費傳授八極拳,一時間名震津門。

吳連枝曾經在天津上過兩年學,爺爺去世後就回到孟村上學。

那時,儘管家庭生活困難,可吳連枝從沒有間斷過八極拳的練習,每到學校放假,他就去天津跟父親學拳。到了春節,父親也會趕回孟村,在正月裡家家過年的喜慶日子裡,父親則抓緊短暫的相聚時間,向吳連枝傳授武藝。

「那時,我們父子倆經常是起五更、睡半夜地練習,雖然很苦,可現在回憶起來,卻很幸福。當你真正愛好上武術時,吃再大的苦也不覺得苦。」吳連枝感慨道。

由於父親的言傳身教,再加上自己的刻苦練習,吳連枝年紀輕輕就武藝出眾,在滄州武林中,逐漸聲名鵲起,成為技藝不凡的後起之秀。從十八歲開始,吳連枝就收徒傳藝了,他的徒弟劉秀萍、常玉剛、劉連俊曾經在全國比賽中獲得冠軍。

1976年,吳秀峰突然去世,巨大的悲痛降落到吳連枝心頭。送別了父親,在悲痛之後,吳連枝感到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他知道,從此,父親未竟的事業、發揚光大八極拳的重任就全落到他的肩上。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中國武術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春天。為了適應武術在國內外發展的形勢,1985年,孟村回族自治縣成立了開門八極拳研究會,年不滿四十的吳連枝被推選為會長,開始執掌八極拳門,成為當代滄州八極拳的掌門人。

威震海外

中國八極拳在海外的傳播最早始於臺灣的劉雲樵先生。劉雲樵是近代八極拳家李書文的弟子,曾在海外華人中間傳播八極拳,使世人初識八極拳的面目。

20世紀80年代以後,海外的八極拳愛好者紛紛到孟村尋根問祖,追求八極拳的真諦。

上世紀,八極拳在民間極為盛行

1982年,日本的松田隆智一行訪問中國,當年6月來到滄州孟村。孟村武術界舉行了盛大的八極拳表演大會,吳連枝在大會上進行了精彩的八極拳表演,讓日本友人大開眼界。

松田隆智一行返回日本,同時也帶走了有關八極拳的宣傳錄像資料。八極拳的剛猛爆烈、震天動地的氣勢,讓日本人驚嘆不已。

於是,從1983年起,吳連枝就應日本武術界的邀請,開始到日本傳播八極拳。在日本教授八極拳期間,吳連枝曾經戰勝了身材高大的日本空手道高手,威震東瀛。這些早已是十多年前的舊話,現在,吳連枝在日本已經打出了一片天地,使中國的八極拳深深地紮根在日本。

吳連枝介紹說,在他的協助下,日本已經成立有日本國開門八極拳研究會、日本開門八極拳協會、開門拳社、八極拳社、日本八極拳法研究會等五個八極拳社團組織。這些八極拳組織遍布東京、名古屋等城市,都是由吳連枝的國外弟子執掌帥印,每年吳連枝要兩次東渡日本,親自指導日本弟子練習八極拳。

問到現在在日本有多少八極拳弟子,吳連枝說沒有統計過,大概有幾千人吧。這些弟子是種子,把八極拳傳播到日本的每一個島嶼。 在東渡日本傳播八極拳的同時,吳連枝還多次出訪歐洲教授八極拳,足跡踏遍英國、瑞士、德國、義大利。

當老外學會八極拳,妥妥的武林高手!

所到之處,吳連枝精湛的武技折服了身高馬大的歐洲人,八極拳獨特的神韻和魅力,讓歐洲人如醉如痴。

八極拳也傳播到了韓國。吳連枝說他是從2000年開始應邀到韓國傳播八極拳的。在韓國傳授八極拳時,韓國人特意安排了一場八極拳表演,讓一個26歲的韓國跆拳道高手和吳連枝交手切磋。

結果,五十多歲的吳連枝把年輕力壯的跆拳道高手連摔了四個跟頭。這場比武切磋,韓國的KBH電視臺和韓國有線電視臺都做了現場報導,韓國許多其他新聞媒體也進行了採訪報導,一時間中國的八極拳和吳連枝名震韓國。

在吳連枝先生的倡議下,韓國也成立了開門八極拳研究會。 韓國人對八極拳非常痴迷,在我們採訪吳連枝先生的時候,一個二十多歲的韓國青年千裡迢迢來到了孟村,他說他是五年前到孟村跟吳連枝老師學習八極拳的,這次又來到孟村,是希望能夠得到吳老師的進一步指點。

看著韓國青年那求學若渴的神情,我們分外感動。一個遠在國外的青年,為了追尋八極拳的真諦,不顧路途遙遠,語言不通,來到相對貧窮、閉塞的孟村,這是一種什麼樣的精神呀!

滄州武術節現場

現在,八極拳深受世界人民的喜愛,已經舉辦了多屆的滄州武術節,八極拳是其中的重頭戲,武術節期間,數萬名的八極拳弟子來到滄州孟村尋根問祖,盛況空前。

除此之外,每年到孟村訪問的世界各地的武術愛好者,更是數不勝數。用吳連枝先生的話說,孟村是八極拳的根,是八極拳窩。

拳拳之心

為什麼八極拳深受國內外武術愛好者的喜愛?吳連枝說:「這是因為八極拳具有極強的實戰性,發力猛,技擊性強,還能起到健身作用,真正是老少皆宜。

雖然目前八極拳在世界上的傳播範圍越來越廣泛,可是對八極拳的發展,吳連枝卻深感擔憂。

「首先是在國內的發展,特別是在滄州的發展狀況不容樂觀。」吳連枝說,由於孟村是全國的貧困縣,經濟發展的落後,人們觀念的落後等,都制約了八極拳的發展速度。現在八極拳在孟村還沿襲著古老的師徒口授身傳的教學模式,都是師傅帶著幾個徒弟在業餘時間練習。

滄州的武術學校的規模和數量遠遠落後於河南、山東等地的武術館校,這是和滄州這個著名的武術之鄉的名聲極不相稱的,也影響了八極拳的發展普及。

八極拳定名和源流

「其次,對八極拳的研究也出現了許多誤解。什麼是八極拳?八極拳究竟起源於何處?什麼是六大開?八極拳為什麼發力威猛?對這些問題都要有一個科學的解釋。」吳連枝說,在給外國人講述八極拳時,把這些問題解釋清楚非常重要。

吳連枝認為,八極拳的傳播一開始是沒有名字的,當時只是叫技擊術,八極拳之名是從吳濚撰寫《吳氏開門八極拳譜》才定名的。

為什麼叫八極拳?這是和中國古代哲學——太極學說,有著密切的關係。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之外有八殥,八殥之外有八弘,八弘之外有八極……繁衍生息,變化無窮,生生不已。太極學說是中國古代樸素的哲學,充滿著發展變化的辨證思想。

太極陰陽五行的變化是相生相剋的,沒有大自然的陰陽相生相剋的發展變化,就沒有現在的大千世界,所以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的說法。八極拳就是根植於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而發展起來的。「武術的來源要探討研究,但是,要有科學的根據和充足的論據,要用辯證法的思想去看待問題,絕不能主觀臆斷、憑空想像。如果不是以這種科學的態度研究問題,就會鬧出許多笑話。」

吳連枝舉了解釋八極拳六大開的例子,「有人說六大開是套路,這是不對的。六大開是八極拳的理論基礎,它是指八極拳的六種勁別:頂、抱、撣、劈、胯、纏。這是八極拳的核心。八極拳的每一個動作都是這六種力的合成。所以,六大開不是套路,而是理論。

八極拳小架怎麼練?吳連枝為你示範!

講到八極拳的源流和理論,吳連枝是滔滔不絕。他說從八極拳門派創立以來,數百年來,歷代傳人都有發展,「比如我的祖父吳會清充實了八極拳的套路,加入了黑虎拳、飛虎拳、梢子棍、三節棍、虎頭鉤等套路,我的父親吳秀峰又把八極拳小架從一路發展成十二路。到了我這裡,則是用現代科學理論解釋八極拳的發力原理。」 吳連枝講到在日本教授八極拳時,就有人提問為什麼八極拳的發力大?他就用人體力學和運動學的理論解釋八極拳的發力要求跺、碾、闖。

跺是身體下沉,使反作用力加大;碾是以身體中心為軸旋轉,產生離心力;闖就是向前加速運動。這三種力合成,再加上意氣合一,所以八極拳的發力就大。「這種解釋讓外國人很容易接受。在現代社會,武術要發展,就不能局限於過去的理論,要用現代科學知識充實武術理論,這樣古老的八極拳才能在新世紀煥發青春。」 吳連枝說他準備在孟村建設一個八極拳培訓中心,廣開門徒,傳授八極拳。「過去八極拳門比較保守,有的套路根本沒有外傳過,我要打破這個傳統。」他還要著書立說,把自己的平生心得和八極拳的古老絕技都奉獻給社會……

吳連枝緩緩地談著,言語中表現出了熱愛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傳播中國傳統武術文化的拳拳之心。

本文授權轉載自《中華武術》雜誌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作者:尤勇

責任編輯:出河蛟

相關焦點

  • 武術名家吳連枝- 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吳連枝,字洪鶴,河北省孟村縣人中國八極拳第七世傳人孟村吳氏開門八極拳代表人物多次在全國及國際武術比賽中摘金奪銀。吳連枝為吳秀峰次子,八極拳七世嫡傳。18歲授徒,其弟子中有成就者數十人,其中劉秀萍、楊傑、常玉剛、劉連俊等多次在全國及國際武術比賽中摘金奪銀。
  • 從孟村走向世界的「遊戲主角」吳連枝:冀八極拳文化在世界生根發芽
    圖為吳連枝演示八極拳的拳架。 韓冰 攝中新網滄州9月29日電(崔濤 劉廣和)他是風靡全球的世界第一款3D格鬥遊戲《VR戰士》主角結城晶的原型,他的弟子遍布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在河北省滄州市孟村回族自治縣,他用八極拳向世界傳播中國的傳統文化。
  • 數百名武林高手齊聚——武術之鄉深洲暨首屆深洲傳統武術交流會
    中國推介網消息:2020年8月25日-26日,武術之鄉深州,一全國各武術流派的優秀武術家匯集深州,舉辦傳統武術演武大會暨傳統武術高峰論壇。共有三十多個重點流派的代表性武術名家與會,上百位武林高手對決,展現中華武術的精深功夫,研討交流武學的要旨大義。本次活動正值我國抗擊新冠疫情取得戰略性勝利之際,作為2020年以來舉辦的覆蓋面最廣、層次最高的傳統武術活動,充分展現了武術的強身健體,強國強民、愛國為民的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
  • 八極拳仇寶龍苦練絕技,已經做好了迎戰對手的準備!
    作為八極拳名家吳連枝先生的關門弟子,仇寶龍在武術界有著很好的聲譽,不僅僅因為他是連枝先生的徒弟,仇寶龍自幼痴迷於武術,後來有幸拜在吳連枝先生門下,得到了吳連枝先生的真傳。仇寶龍也一直致力於中國傳統武術的實戰研究和八極拳教學推廣,對八極拳的實戰很有心得,和很多傳統武術拳師不同,仇寶龍曾多次參加武林大會的比賽,有著一定的擂臺比賽經驗。
  • 創編拳種器械 為中國武術再補空白
    本報訊(記者楊金麗)中國武術門派眾多,但還沒有一個門派擁有完整系統的項目。新冠肺炎疫情以來,滄州武術名家劉連俊利用難得的空閒時間,潛心武學,8個月來創編八極、盤古王等門派的拳種器械,完善了這兩大門派空缺的項目,填補了中國武術又一空白。
  • 傳武八極拳能不能打?一文詳解八極拳真正實戰威力
    中國傳統武術中,剛猛暴烈的八極拳是典型的外家拳。八極拳名家吳連枝八極拳的技術特點八極拳是中國實戰性拳種的代表之一,招式樸素而實用,套路短小而精悍,屬於短打拳法。八極拳名家八極拳歷代名家輩出,湧現出很多高手,其中以吳鍾、李書文為代表的武術名家為八極拳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吳鍾(1732-1822),清代山東海豐縣(今慶雲)后庄科村人。
  • MMA冠軍對話八極拳大師:中國傳統武術有未來嗎?
    MMA冠軍對話八極拳大師:傳統武術何去何從?
  • 觀點|武術名家張全亮:傳統武術是一流搏擊技術,決定因素在人
    本文節選自《中華武術》雜誌,原標題為《如何還原真實武林》,本文作者為武術名家張全亮先生。張全亮先生,1941年出生,北京人,自幼習武,先後練過八極拳、通背拳、八卦掌、太極拳等,入選《中國當代武林名人志》。
  • 鐵肩擔道義 國術永承傳 記中國孟村開門八極拳第八代傳人——著名武術明家許銳先生
    每當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旅順口白玉山下,軍港之濱,微風習習,滿眼娑婆,樹影搖曳,友誼公園裡一群身著練功服的武者們,正認真習練開門八極拳,一招一式皆用心演練,站樁出拳皆謹遵師教、認真體會。而悉心教授的師父正是現任中國開門八極拳研究會副會長的著名武術明家許銳先生。
  • 「尚武崇德」——滄州武術名家丁文江先生
    丁文江先生生於1968年3月,國家級非遺項目「孟村八極拳」故鄉——滄州孟村人,回族,大專學歷,工作於滄州市武術辦,當代八極拳、劈掛拳、少林拳名家。中國武術七段,國家一級武術裁判員,國家一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武術段位考評員、指導員, 國際武術比賽八極拳、少林拳冠軍。
  • 大連99歲高齡武者獲「遼寧省武術特殊貢獻獎、八極拳終身成就獎」
    日前,遼寧省武術協會授予大連市八極拳拳師徐立言先生「遼寧省武術特殊貢獻獎」與「八極拳終身成就獎」榮譽,以此表彰徐立言窮其一生弘揚傳統武術,實現武術報國做出的努力與貢獻。徐立言現場為大連武術文化博物館贈送了珍貴的《八極拳宗譜》與個人一生習武心得《我練太極拳的體會》萬言書供博物館收藏並展覽。八極拳是中國傳統武術重要拳種之一,屬於短打拳法,其動作樸實無華且發力迅猛,講求寸截寸拿、硬打硬開,呈現「晃膀撞天倒,跺腳震九州」之勢。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
  • 【非遺】中華武術八極拳
    鄧店八極拳第十代傳承人陳金生介紹八極拳發展史。中國網圖片庫 呂斌/攝古語: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據史料記載,八極拳是中華武術的璀璨明珠,也是中華武術中非常講求實戰、打練結合的拳種之一,全稱「開門八極拳」,也稱「月山八極拳」。所謂「開門」,即以六種開法(六大開)作為技法核心、破開對方門戶(防守架子)之意。
  • 少林寺下院重振「月山八極拳」,它被稱作中國傳統武術「活化石」
    資料圖:雪中的少林寺顯得清幽莊嚴。嶽龍 攝在中國傳統武術界,素有「文有太極安天下,武有八極定乾坤」之說。史料記載,八極拳源於河南省焦作市博愛縣月山寺,故又稱「月山八極拳」,由來自少林寺的月山寺開山祖師空相大師和其弟子崇蒼(蒼公)在借鑑少林武術基礎上,歷經20餘載創立,並代代相傳。「明清時期,月山寺八極武僧有上千人,東院習文,西院練武,蔚為壯觀。」
  • 蘭州高新區武協主席翟清恩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六段、中國武術段位制指導員、考評員、甘肅省一級社會體育輔導員、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世界華人武術聯合會、甘肅分會會員、國家二級武術裁判員、榆中縣武術協會第四屆副主席、第五屆主席、第六屆名譽主席,現任蘭州市武術協會黨支部副書記、蘭州高新區武術運動協會主席。
  • 傳武名家打假更令人尊重!八極拳仇寶龍妙絕表演「傳武四大暗坑」
    年輕時,就已揚名於央視「武林大會」;還是八極拳名家吳連枝之弟子的仇寶龍,不僅有著紮實的傳武功底,且在語言表達、傳武理論與思想深度上,也有極高的水準——因此,他能結合自身武術實踐,將傳統武術文化的真偽,和更深的底蘊,給準確、真實與權威地展現出來。
  • 吳大偉:讓八極拳風靡全世界
    印象中,吳大偉,這位滄州孟村八極拳的第八代傳人,只有在談到八極拳的發展問題時才顯出一絲興奮的神色,「希望也罷,野心也罷,反正我想的就是――有那麼一天,要讓八極拳風靡全世界!」     「明年,培訓中心的二期就會開始建設」。吳大偉在滄州孟村八極拳國際培訓中心的大院兒裡指點著說,「小時候我們家就是個小破院兒,進門的不說別的,就是八極拳。」
  • 武術名家王亞利入選《中國武術名家人才資料庫》
    七段、國家級考評員、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中國武術協會會員、陝西省武術協會會員、國家武術一級裁判、國家武術一級教練、國家健身氣功二級裁判、國家一級教練員、楊式太極拳第五代傳人路迪民的弟子、楊式太極拳第六代傳人。
  • 我國的八極拳,為何在日本聲名遠揚?全仰賴這位武術宗師名氣
    八極拳劇照熟悉中華傳統武術的朋友對於八極拳一定不會陌生,它主要流傳在我國的北方地區,並且是一個極其兇悍的拳種。該拳種屬於短打一類的拳法,其動作基本上走的全是剛猛迅捷的路子。八極拳而且,八極拳在我國傳統武術界的知名度一直以來都非常之高。
  • 滄州武術大師 8年義務傳授八極拳
    王振聲演練八極拳。 記者 劉樹鵬攝王振聲身材瘦小,為人謙遜。如果不出手亮招,很少有人把他和武術大師聯繫起來。王振聲是滄縣人,出生於1960年。他小時候就愛看武俠小說,12歲的時候,王振聲拜滄州著名拳師趙吉慶為師,先練太祖拳,後學八極拳。
  • 北京【傳統武術技擊培訓機構】_八極拳協會
    北京【傳統武術技擊培訓機構】,八極拳協會,機構設置 一、本會高權力機構為會員大會,理事會為執行機構,主席團授權秘書處負責日常工作。北京八極拳協會, 手打來腳打,前腳走來後腳蹬。動如雷鳴似閃電,腳踏中門不放鬆。以靜制動,以逸待勞。你剛我柔,你柔我剛,剛柔相濟,力求主動。放開膽量即成功,猶疑不定必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