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遠的救世主》真的能夠給我們打開看世界的一扇窗戶?

2020-12-14 祁華勝

《遙遠的救世主》是豆豆的第三部長篇小說,也是受眾最多的一部作品,還有《背叛》《天幕紅塵》,因為影視改編而備受矚目,近些年在短視頻平颱風頭一時無兩,因為人們進步了,2020,特殊的一年,不同尋常,也註定不平凡的一年,發生了太多太多的故事,人們開始思考生活以外的東西,人到底該怎麼活,錢到底怎麼賺,以及自身和家庭之間的關係,普世意義的教育和養老該如何選擇!

其實豆豆出離一般人認知的能力,不單純從講道理或者道德綁架的方式來幫我們輔助認知這個世界,她更重視我們本身對於事物發展的思考,以及自身內在的邏輯思考和身體力行的「智慧」。

在沒有接觸文章開始之前,對於事物認知是處於比較膚淺層次的,根本不知道境界、願望、心態、格局、思維這些詞,因為顯得遙遠,一直以為是別人販賣的焦慮,類似毒雞湯一樣的存在。

但是事物一分為二,所有對立的概念都是語言和文字構成的基本是非觀念,是二元的,孤立的,單一的,靜止的,形而上的,但是事物真相就是並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個動態平衡,孩子才分對錯,成年人眼中只有輸贏。

《遙遠的救世主》真的能夠給我們打開看世界的一扇窗戶?窗戶不在書中,而在書外的廣闊天地間。

記得肖亞文這樣描述丁元英和丁元英對於她的作用,丁元英是魔是鬼,唯一不是人,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與普通人幾乎是顛倒的,他對世俗文化的成見入在了骨子裡,對所有人都有居高臨下的一種包容,他不屑跟你講道理,根本不會跟你吵,因為他的意識位置裡面沒有靠別人這個選項,他只接受結果。

事實證明丁元英並不是一個毫無感性的理性機器,他也有情,只不過隱藏得足夠深,芮小丹死了之後,他咳血了,第一次,他多希望有一個全能全知者,一個萬能的神,能夠還他一個鮮活的芮小丹,但理性告訴他,沒有的,沒有救世主,所有的祈禱和祝福都毫無作用。

肖亞文說丁元英和她不是朋友,她並沒有資格和能力成為丁元英的朋友,僅僅是認識,能說上話,肖亞文把丁元英安排在古城,讓芮小丹幫忙照顧,屬於有心栽花花不開 無心插柳柳成蔭。她是沒有預料到兩個人擦出愛情的火花,最終成就天國之戀的笑談的。

而且肖亞文重視到什麼程度,專門自費飛德國和芮小丹親自上陣,一定囑咐要照看丁元英(目的很明確,留個香火情,讓這扇窗戶儘可能的展現出來芮小丹看不到的景色)與認知層次和環境差異有關係。因為肖亞文清楚她能看到的,丁元英一定能看到,丁元英能做到、想到、看到的她未必能做到,私募基金(上帝視角)丁元英的能力實錘了,而且加入的門檻太高了,幾乎都是千萬級別的準入門檻。

肖亞文看中的並不是丁元英的人,而是一種思維能力,人格魅力,以及洞悉市場變化和人性發展,以及項目操盤丹能力,更多丁元英不昧因果的好奇,她把私募基金丁元英的無奈全部看到眼裡,心疼沒有辦法,所以肖亞文用自己的方式關懷著丁元英,只不過丁元英足夠自律,保持距離,保持神秘感。

很多人覺得我解讀《天道》矯枉過正,過度解讀,實際上真得讀不懂,越讀不懂越想讀懂,其實陷入一種執念中不能自拔,不瘋魔不成活,世間事都是這樣,能讓一個人堅持的東西不多,恰好我找到了能夠帶給我快樂,還能帶給別人快樂的事情,僅此而已。

那麼書接上回,言歸正傳,話說《遙遠的救世主》到底給普通人一些什麼東西,為什麼總有人喜歡用其中的內容附庸風雅。道理很簡單,越缺什麼越顯擺什麼,越焦慮什麼越想表達什麼?自信的人不會標榜自己有錢,真心愛的女人不會拿出去得瑟說她有包包和手錶,甚至劉冰這樣的人不會執意講自己是最講義氣的人。

解讀《天道》的人千千萬萬,一千個讀者,一千個傷心的理由,一千個哈姆雷特,蛋事實上人的共情能力和愉悅感都是大腦皮層的神奇腦迴路有關係。我們認知能力和這塊區域的發育有關係,實際上幻想能力、想像能力,甚至快速進入角色的情感狀態也與這個有關係。

很多人讀紅樓夢有出家的,給以前,打死我也不相信,但是事實上讀紅樓夢的,演紅樓夢的,黛玉出家,甚至有人信佛學,吃齋念佛,積德行善,放生養性的人多,並不是空穴來風,無論如何,都是一種經歷,一種修行,人是「得」生活,但生活之後的層次就會有精神享受,靈魂歸屬和文化認同。

無論我們認可不認可書中闡述的價值觀,毫無疑問,儒釋道文化深入民族性格,傳統文化觀念、道德觀念,生存方式對於我們個體成長都息息相關,環環相扣。

無論天道存在不存在,都有一股無形的力量影響我們的生產生活,修行也好,悟道也好,突破的第一個俄羅斯套娃,就是我們自己,我們得從自己的世界中走出來,然後才是從別人的世界路過。社會發展的真相就是人性的「飢餓遊戲」,想要獲得更多資源,就要學會優勝劣汰,要學會名正言順,師出有名的方式積累物質供應和精神供應,因為弱者沒有權力分蛋糕,甚至連分一杯羹的權力都沒有,我們得清醒的認識一點,沒有人可憐和憐憫一個弱者,同情和慈悲那是強者的座右銘,道德水準的高低並不是我們唯一期望,僥倖心理頂不了生活的財米油鹽,只有我們自己爭取來的,吃起來才心安理得。

但是,很多人生活在這樣的一個世界中,渾渾噩噩,以為一切都是應該的,不思進取,愚昧無知,我不希望成為這樣的人,我想成為一個全新的自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君子性非異也,善假於物焉。

人活一輩子就活個精氣神,活個追求,不是為了生活而特立獨行,而是一個有趣的靈魂永遠不會向世俗妥協,在自己的黃金時代一定要遇見最好的自己,這樣才能給自己的青春不留遺憾,時光易逝,光陰荏苒,給自己一個交代,在平庸的生活中,活得精緻,活得通透,活成自己想像之中的樣子,而不是為了生活而苟且,星辰大海和詩跟遠方,近在咫尺,我們離夢想一步之遙,關鍵在於是我們選擇了命運,還是命運選擇了我。

相關焦點

  • 打開一扇心靈的窗戶,見識更深邃豐富的世界
    一、愛之教育的天空,無比遼闊教育的對象是人,人是情感的動物,愛是人類基本的情感。教育的過程經歷久了越來越發現:教育是需要愛的,有愛的教育,其天空才無比遼遠。二、培養全面的發展的人,應是我們教育的目的從事教育之初,就知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說。然而,現實中卻常常困惑於升學率與素質教育的糾結。反反覆覆之後,越來越發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應是我們教育的目的。重智輕德,最終只能培養高分低能、聰明而品差的次品人力資源,有的被教育者甚至社會危害者,更有甚者危害性更大。想來可怕。
  • 《遙遠的救世主》:解析書名「遙遠」與「救世主」二詞,意味深長
    《遙遠的救世主》這個書名細細品味,越加倍感意味深長。一、世上沒有「救世主」。人必須給自己立身。一切靠自己,只有自己能救自己,永遠別寄望救世主。看完《天道》,再細讀《遙遠的救世主》,如書中所說「文化產業、文學、影視是扒拉靈魂的藝術,能破解更高思維空間的文化密碼」。本書也帶給了很多人的思考,啟迪了人的覺悟,震撼了人的靈魂。
  • 《遙遠的救世主》背後細思極恐的細節?不是陰謀論是真的
    《遙遠的救世主》真的能給我們打開一扇看世界的窗子嗎?這部書讓傻瓜興奮,讓智者緘默,剩下的讀者小心翼翼地進入「客觀」道路,然後再被一網打盡。因為讀者根本看不清作者的意圖,也看不清作者的排兵布陣,所以都是在跟書裡虛擬的角色交手過招,連作者都看不到,你說怎麼看得懂這部作品?
  • 通過靜心,獲得內心極致寧靜,打開生命另一扇窗戶 快樂密碼空間
    我們一定要過上所謂人上人的生活嗎?什麼是人上人?巨額的財富,被世人推崇的地位,名望?這些都是外在的。我們知道是外在的,但依舊趨之若鶩。我們為什麼會注意這些外在的東西? 因為我們丟失了內在,只有了外在。當我們將生命的焦點完全放在了外在的事務上,比如說財富,地位,名望這些,我們就會陷入到一個永遠無法自拔的陷阱裡,畫地為牢。
  • 打開另一扇窗戶的有心人
    面試和交流讓臘梅進入了聾啞人的世界。身材壯實的貴祥,不太識字,幹過運輸工、清潔工、快遞中轉,都是苦力活。由於文化水平不高,溝通比較困難,依靠小傑的手勢,才了解了他以前的情況。30多歲的小萍是單身,因為聾啞在單位受欺,工作量大但收入比健康人低,賭氣跳槽來應聘。還有一個在服裝廠工作的小月,廠子面臨破產,欠了上萬元的工資,為了養活女兒,積極尋找工作到了「童年坊」。
  • 《遙遠的救世主》主人公丁元英用鬼話告訴我們這幾條為人處世之道
    《遙遠的救世主》主人公丁元英用鬼話告訴我們這幾條為人處世之道。本是後山人,偶做前堂客。豆豆三部曲之二《遙遠的救世主》主人公丁元英,他跟正常人的思維顛倒了,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但是還有道理,像魔,柏林有個居士說他是極品混混。
  • 《遙遠的救世主》為什麼能讓我們痛定思痛,刪減了的內容是什麼?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對於社會現象在哲學、文化、人性背後的邏輯,試圖用一條線串聯起來因果,讓我們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其實原本《天道》是按照《遙遠的救世主》一比一拍攝的,但是電視劇把芮小丹死亡放下前面,倒敘手法的陳述事實,其實常規的電視劇,是主人公在劇終的時候才會有讀者更是文化層次的「共情」,無論是王志文還是左小青,他們演繹的是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時代精英,可想而知,一群人為了利益可以什麼都做出來的時代,能夠保證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難能可貴。
  • 世界上有三扇「打不開」的門,我國有一扇,為何不敢打開?
    祖國的青山綠水使我們能夠領略自然的美好,但也有些景觀是人為製造的。比如萬裡長城或者故宮以及金字塔等等,這些景觀有著人文色彩,有著值得我們去研究的地方。在世界上有很多非常奇怪的地方,世界上有三扇「打不開」的門,而我國就有一扇,為何這三扇門不敢打開呢?
  • 《遙遠的救世主》中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
    奕心在這裡向大家分享在《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中的三句經典語錄,句句蘊含哲理,發人深省。一、強勢文化造就強者,弱勢文化造就弱者。作者豆豆是第一個提出「強勢文化與弱勢文化」的人,強勢文化顧名思義就是強者塑造的文化,而弱勢文化是最普遍的窮人思維方式。
  • 《中國青年報》為我們打開一扇窗
    若說高中的學習是一次獨自行走的漫長又孤獨的旅程,那麼讀報,就是在孤獨中打開了一扇通向外界的窗口。當天邊的最後一絲彩霞落下天際,晚自習前短暫的休息時間中,有紙墨的氣息翩翩而來。沒有周末時抓緊每一絲空子快速划過屏幕時的浮躁,有的只是在靜謐中與紙墨浪漫的邂逅,仿佛回到了兒時和祖父在晚餐前共同讀報的那段悠長歲月。在這美好的沉靜中,是那扇窗口在悄無聲息地打開,讓我們從複雜的圓錐曲線、有機合成、電路分析中抬起頭來,得以窺見外界的一縷天光。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 根據「遙遠的救世主」改編的《天道》,我們真的看懂了嗎?
    《天道》被譽為是一部「揭秘高人思維方式的經典之作」,它不僅適合創業者和商業精英們看,也適合普通老百姓看,裡面金句多多,看了讓人受益匪淺。該劇以愛情為主線,集結了商戰、警匪、政治等內容,更有很多商戰韜略和計謀,可謂是一本現代商戰的教科書。改編於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
  • 從《遙遠的救世主》到《天幕紅塵》,一窺「見路不走」的高深禪機
    看《天幕紅塵》得益於豆豆的《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看完就迷上了,立即搜索豆豆的其他作品,可惜豆豆是個「產量」比較少的作家,一共就出了三本書,分別是《背叛》、《遙遠的救世主》以及《天幕紅塵》,這三部曲依一個修行的次第而作,個人覺得作者豆豆意在開悟凡塵眾生,如此功德圓滿而封筆退隱。
  • 遙遠的救世主:小善即大惡,大善最無情
    這部小說名字叫《遙遠的救世主》。那麼,這個救世主,究竟是指誰呢?為什麼「遙遠」呢?如果只看電視劇,容易雲裡霧裡。細微之處著眼還是得看原著,才能彌補被和諧的地方,你懂的。電視劇《天道》原著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不同的內容載體,呈現了不同的藝術美感。
  • 每一篇詩篇都是一扇窗戶,惟有默想才能打開
    那一首首曾經陪譜曲頌唱的詩歌,不是身處速食文化中的我們匆匆掠過就可以解其意的,而是要我們常常安靜默想,直到所有的身心都達到神那裡,並帶動我們「認識至聖者」,徹底降服在祂腳邊。 在新舊約聖經中,《詩篇》可能是最為人熟悉和喜愛的一卷書。歷代的信徒,都曾從中得到激勵、安慰、扶持和指引。 如此豐富的感動,和深入的默想分不開。
  • 《遙遠的救世主》,一句話說透「幹大事」的男人的特質!
    《遙遠的救世主》,我讀了三遍,越讀越讓人「冷汗直流」,原來一句話,就能說透「幹大事」的男人的特質,大家看破不說破!,很多小說甚至能讓我們看透這個社會,了解到這個社會最深層的智慧,而我最近讀的一本小說就做到了這一點,這部小說就是《遙遠的救世主》!
  • 《遙遠的救世主》作者的心路歷程是什麼?
    《天道》電視劇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文化和個人之間的關係,以及傳統觀念和世俗文化對於個人三觀的塑造,我能更深刻的懂得文化對一個人,一個社會和國家有多麼重要。作者曾經是一名工人,這使得她能夠清晰透徹地了解中國的政治體治。她很早就開始寫作,對文化自然多有涉獵。
  • 如何評價《遙遠的救世主》這本書
    《遙遠的救世主》是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豆豆。一、《遙遠的救世主》內容簡介該小說講述了商界怪才丁元英用「文化密碼」瘋狂掠奪中國的錢財,良心發現後退出公司,並受到嚴重的懲罰。最後和芮小丹相愛的故事。
  • 離我們遙遠嗎?
    物聯網,就是物體能夠聯網,比如你家裡的電器能夠聯網,比如鋼鐵俠的窗戶,就能聯網,窗戶不僅是一款玻璃,而且是一個顯示屏,另外,也是能夠調節明暗的有色玻璃,不需要窗簾的玻璃。鋼鐵俠盔甲裡的賈維斯而這一切離我們遙遠嗎?
  • 為什麼老司機喜歡只開一扇窗戶?原來有很多學問,新手要學
    這並不意味著只要開車就可以隨心所欲,因為很多事故都不在乎細節,例如,一些老司機開車時喜歡用一隻手握住方向盤,如果前面發生了意外,他們不能立即做出反應,這是可能會的大錯,不僅如此,為什麼一些老司機喜歡在開車時打開車窗?他們已經從初學者中學到了,事實上很多人習慣於邊開車邊開窗,但藉助普及的天窗,這款車也提供了不少便利。
  • 《遙遠的救世主》:這到底是一本什麼樣的書
    《遙遠的救世主》是2005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長篇小說,作者是豆豆。後被拍成電視劇《天道》,由王志文、左小青、曾紅生等出演。關於主人翁丁元英,一個有靈魂的人物,很鮮活,從繁華的德國商場到僻靜的古城,一高一低,一動一靜,也許是為了讓心靈得以釋放,對世事看得開,能夠洞察一切世俗,而且對世俗的文化能夠理解和看透,這也是他特別的一點,做事兒特別細膩,深思熟慮到無可挑剔,似乎在現實生活中沒少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