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懷建
行走於教育的田野,掐指算來,不知不覺中竟然已經三十多個年頭了。平平凡凡,默默無聞,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跡,甚至連桃李滿天下的感受也沒有什麼。究竟我從事的教育歷程的意義在哪裡,得與失是什麼。常常於忘與念之間不免生出些許的感觸。
一、愛之教育的天空,無比遼闊
教育的對象是人,人是情感的動物,愛是人類基本的情感。教育的過程經歷久了越來越發現:教育是需要愛的,有愛的教育,其天空才無比遼遠。
二、培養全面的發展的人,應是我們教育的目的
從事教育之初,就知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說。然而,現實中卻常常困惑於升學率與素質教育的糾結。反反覆覆之後,越來越發現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應是我們教育的目的。重智輕德,最終只能培養高分低能、聰明而品差的次品人力資源,有的被教育者甚至社會危害者,更有甚者危害性更大。想來可怕。鑑於此,教育的目的還是該德智全面發展,德才兼備才是正道啊。
三、用愛行走於教育中
都知道計劃生育政策後,獨生子女教育問題的矛盾和衝突日益明顯,學生的教育越來越有難度。小心的拿捏著教育的尺度,如履薄冰的經歷著教育的過程,不知是該嚴師出高徒地給社會和家長以交代,還是戰戰兢兢地保護好自己給自己給家庭以交代。被教育者是是需要呵護的,因為未成年學生是國家的未來和希望,教育者也肩負著培養國家建設者接班人的重任,多年的教育實踐,得出一點:用愛行走於教育中,才是多方的需要和共同點。
四、多一份關注,多一份耐心,多一份傾聽,多一份教育的成功
教育不僅僅是理論,更多的應該是實踐,思想指導行動,教育的行動怎麼能少了關注,耐心和傾聽呢?何況我們教育的對象是鮮活個性的孩子呢。
五、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道之基,業之形,法之功
學習這句話,聽這句話許多年了,常說到這句話也很多年了,竟從未深究過,何謂道,何謂業,何謂解惑?感覺始終似知非知,現在想來可否這樣認為:道乃內心精神的世界境界需求,業乃專業技能的塑造,解惑乃二者不斷修正的而趨於真善標準的過程。因此,我覺得有一說,道之基、業之形、法之功。
六、打開一扇心靈的窗戶,見識更深邃豐富的世界
哲學告訴我們,世界分客觀世界和主觀世界,心理學告訴我們世界分外在世界和內心世界,社會學告訴我們世界分自然世界和人文世界,所以說教育者豈可淺薄到忽視受教育者多重世界的存在,我們何不打開一扇扇心靈的窗戶,讓我們見識更深邃豐富的世界呢。
——《我的教育感悟》(王懷建)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