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鏡花緣》:烏託邦的「女兒國」,卻難以成為女人的樂園

2020-12-23 微雨憑瀾

《鏡花緣》是一部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小說,在中國文壇上享有一席之地,也是關注女性、剖析女性、為女性大唱讚歌的經典之作。全書想像力之豐富、筆法之詭異堪稱經典,這也讓這部小說成書以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

在《鏡花緣》中,李汝珍對封建社會幾千年的綱常倫理制度進行評判,控訴了禮教對女性的壓抑和迫害,並且提出一系列女性獨立、女性解放的途徑。在一定的程度上體現了對女性的同情。可是由於它自身駁雜的內容,顯得主題不明確,所以關於它的主旨如何歷來存在爭論。

李汝珍對女性的地位的思考是深入的,但是受時代局限性的影響,《鏡花緣》所體現出來的觀點卻是矛盾的。李汝珍表現對社會女性待遇的一些不滿,也抒發了心中理想和憧憬,卻沒有徹底的形成自己一套完整的婦女理念,對女性的意識及社會的批判還不夠徹底。

因此,李汝珍構建的理想的女性世界,註定是「鏡花水月,一場虛幻」的「烏託邦」,而李汝珍關注女性並女性的問題進行深刻思考之後建立起來的「女兒國」,只是對女性地位的同情,以及充滿對男權社會的控訴,卻沒有辦法成為真正的女性樂園。

關於《鏡花緣》女性觀點的評論,一直以胡適先生的論點為主。

五四新文化運動時期,文化界的有識之士提出了男女平等的問題。而說起用現代眼光對《鏡花緣》的研究和探討,胡適先生是最早的。1923 年,胡適先生為上海亞東圖書館校訂《鏡花緣》 時,寫了《〈鏡花緣〉的引論》,其中就對書中所表現出的「婦女問題」意識大加讚賞。

「李汝珍所見的是幾千年來忽略了的婦女問題。他是中國最早提出婦女問題的人,他的《鏡花緣》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他對於這個問題的答案是,男女應該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選舉制度。」 胡適先生從他那個時代出發,認為 《鏡花緣》是一部婦女問題小說。

此後學者論及《鏡花緣》的主題思想之時,往往轉述胡適先生的說法。如郭箴一先生在《中國小說史》中也持有這樣的觀點: 「《鏡花緣》凡一百回,以描寫女子為全書中心,似已受了彈詞的影響……書中關於女子之論特多,故胡適以為是一部討論婦女問題的小說。」

建國後,這一觀點仍然盛行,但是也有更加審慎的觀點。比如,郭預衡主編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中的觀點就要審慎一些了,書中指出: 「女兒國」的故事,不僅表現了作者對現實社會中婦女身受苦難的同情,而且反映了封建社會後期具有民主性的女權思想的發展。

自胡適先生有論述以來,研究《鏡花緣》者幾乎都認為它的主題或者部分主題是婦女問題,核心主旨是 「男女平等」。他們這樣堅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有兩個共同的文本依據: 一是林之洋在女兒國的遭遇; 二是武則天下令開女科和書中描述的女子顯示了不凡才力。

胡適先生的觀點具有時代的局限性:

胡適先生在 20 世紀初期把它看成是一部重要的婦女主題小說,他的觀點影響深遠,但是這種觀點是局限於當時社會形態下的觀點。如果對《鏡花緣》進行細讀,會對書中的女性觀念有另一番理解:小說雖然表示出對女性的同情,但更多是對男權的反諷,並沒有提出建立真正的「女性樂園」的構想和願望。

《鏡花緣》並非女性樂園,只是改變了「男」和「女」的社會屬性。

在女兒國,女人們的生理性別沒有得到改變,而是社會性別發生了顛倒: 「她們」的身份再也不是女人,而是的的確確的「男人」,「他們」所感受到的快樂只是男人們的快樂。《鏡花緣》的女兒國,只是讓 「女人」變成了「男人」,行使男人們的職能,享受男人們的特權。

第三十二回 訪籌算暢遊智佳國 觀豔妝閒步女兒鄉唐敖同多九公登岸進城……唐敖道: 「九公,你看他們原是好好婦人,卻要裝作男人,可謂矯揉造作了。」多九公笑道: 「唐兄,你是這等說,只怕他們看見我們,也說我們放著好好婦人不作,卻矯揉造作,充作男人哩! 」

這段對話就可以清楚地說明:女兒國中的「女人」並不是女人,而是男人,他們感受不到做女人的幸福。在女兒國中,男女兩性的身份和角色得到了根本顛倒: 男人成了女人,女人成了男人。可是,這個顛倒並沒有在根本意義上改變社會性別結構。

多九公是這樣描述這個女兒國中男女關係的:歷來本有男子,也是男女配合,與我們一樣。其所異於人的,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事; 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男女雖亦配偶,內外之分卻與別處不同。

其中在描述女兒國的男人和女人時,敘述者借自己的人物之口,說出他們這樣顛倒是很荒謬的。這裡,唐敖和敘述者處於同一立場,他們都認為男人裝扮為女人是很荒謬和滑稽的一件事情。女兒國這種不同尋常的社會結構,這種男女顛倒是不同尋常的。

這些描寫同樣隱喻另外一個事實:

無論性別怎麼變化,男女社會結構是不會改變的,仍然是男子主外,女子主內。從上面李汝珍的敘述中可以看到,他可能認為男女顛倒的社會是荒謬的,社會依然應該是男尊女卑,現實世界中的男女社會結構模式才是合理的。

男尊女卑的思想在《鏡花緣》中很常見,說明男權仍然是主流意識。

第四十二回開女試太后頒恩詔 篤親情佳人盼好音

「奉天承運皇帝制曰:……丈夫而擅詞章,固重圭璋之品;女子而嫻文藝,亦增蘋藻之光。我國家儲才為重,歷聖相符;朕受命維新,求賢若渴。闢門籲俊,桃李已屬春官;《內則》遴才,科第尚遺閨秀。郎君既膺鶚薦,女史未遂鵬飛。」

武則天的確主張應該開男、女科舉,目的是男女人才都得到選舉。可是,在這則詔書裡,我們可以看到武則天並沒有想改變男女社會結構,社會仍然是男尊女卑。雖然武則天發出了一些提高婦女待遇的命令,可是她仍然認為女子應該依靠丈夫過活:沒有了丈夫依靠的女人就沒有了衣食依靠,國家就給她提供一定的福利以養活她。

在這裡,李汝珍為提高女子的待遇,提供了一些福利社會的構想,可是卻沒有提出改變男女社會結構以及從根本上改變男女社會地位的建議,男人還是高高在上,女人們則只能相夫教子。儘管武則天開女科在小說中是很重要的,可是在敘事者的心目中,武則天取得李氏的天下本身就是不應該的。

尤其是《鏡花緣》很多對武則天形象進行貶低和醜化的描寫,特別是在武則天剛開始出來的時候的敘述:「原來這位帝王並非鬚眉男子,系由太后而登大寶。……雖是天命,但殺戮過重,且涉於淫私,傷殘手足,所以煬帝並個路煙塵趁他這個虧處,都在陰曹控告唐家父子種種暴戾荼毒之苦。」

李汝珍對女性成為君主是否定態度。他對那些反抗武則天的人,始終稱呼其為忠臣義士,他們對武則天攝理的朝政相當的不滿。例如在徐承志的口中罵武則天為「惡婦」,對她的開設女科這一創舉也進行了大肆的污衊:「這惡婦並不迎主還朝,還鬧出這些新鮮題目,也忒高興了。」那些靠女科而成為才女的女人們,也將周朝稱為「偽周」,更在科舉考試的時候向武則天示以「忠於前朝」的偉大志願。

在第三回中,作者認為武則天開始當上皇帝的時候,天下秩序沒有打亂,影射周朝的興盛並不是武則天的功勞,而是唐朝的陰德。這些描寫對於武則天成為君主以及她在社會中的形象給以否定,那麼我們對李汝珍的女性參政觀也就值得深思了,矛盾性一目了然。

小說的最後敘述男人們建立奇功,讓武則天退位還政於中宗,說明了女人只能遊玩於閨閣,而不是馳騁於沙場。最後,小說讓我們知道,原來這些女人們的能力其實是很難像男人們一樣,她們最好的結局還是遵從三從四德的婦女倫理規範,並沒有說明女人要享有和男人們一樣的社會地位。

其實《鏡花緣》中的才女們,只是表達了一種嚮往:

雖然《鏡花緣》中的女子有女中豪傑,有詩壇奇才,可是她們的才能並不一定就賽過男人。小說敘述了一群才能非凡的女人,只是為了小說安排奇異情節的需要,雖然其中也有一些文字關注婦女的福利問題,只是表達了一種朦朧的嚮往和希望,可並不是為了宣揚婦女主題,並沒有從思想深處,真正體現出對女性解放的訴求。

結語:滄海之言

《鏡花緣》濃墨重彩地敘述了一百位花仙子降落人間,歷經艱難險阻,最後參加女科考試,成就功德。但是小說的主題並非是婦女問題。相反,《鏡花緣》處處都在維護男權社會結構,維護男人在現實生活中的社會地位。

小說中在很多地方的確有關注婦女具體生存狀況之意,如反對婦女濃妝豔抹,同情婦人纏小腳的痛苦以及建議開女科等,但這些都只是在男權社會允許的範圍內的輕微變更,而不是為婦女全面謀福利。所以,對女性來說,《鏡花緣》中的「女兒國」正如小說名字本身,是虛無縹緲的「鏡中之花」,並非是真正的女性樂園。

相關焦點

  • 《西遊記》中女兒國與出處有何不同?
    提起《西遊記》咱中國人民都耳熟能詳,不管是原著還是電視劇都給我們帶來許多樂趣,想必大家都記得《西遊記》裡有一個環節就是唐僧遇上了多情美麗的女兒國國王,裡面所編載的女兒國在《西遊記》裡是一大亮點。電視劇展現的是一個柔情似水的女人是諸多女人的領袖著,常言說,「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
  • 兩本《鏡花緣》引出了一場專有出版權糾紛案!
    兩本《鏡花緣》引出了一場專有出版權糾紛案!近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對人民文學出版社有限公司(下稱人文社)訴人民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下稱人教社)出版發行的《鏡花緣》一書侵犯其專有出版權糾紛案作出了一審判決。
  • 河源鏡花緣網紅打卡「天空之眼、巴伐利亞、國醫國藥溫泉休閒二天天遊
    享用午餐後前往坐落於萬綠湖畔百花仙子的故鄉【鏡花緣】依託萬綠湖奇秀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重點突出自然生態、園林、森林、奇石異洞等景觀,以小說中描述的仙境美景,奇聞趣事為主線,設置了百花廣場、百花路、綠香亭、入夢巖、凝翠谷、紅顏洞、泣紅亭、女兒國、高空飛降等景點和項目,是一個融觀旅遊、森林度假、專項特色刺激型旅遊產品為一體的綜合性旅遊區。
  • 《琉璃》導演再拍新作 男主賈徵宇女裝扮相美過「女兒國國王」
    近日,由東方飛雲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出品,賈徵宇主演的院線電影《鏡花緣之女兒國》正式殺青。電影講述了唐敖、林子洋、多九公陰差陽錯地救下了「女兒國國王」若水,女兒國女主外男主內,陰陽顛倒開啟了一段有趣的旅程。
  • 以《天台愛情》為例,解讀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
    這部影片是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是他心底的柔軟和美好,是他歷盡千帆之後依然保持初心和純淨的佳作,今天本文將從色彩應用、電影音樂、主題呈現來分析《天台愛情》,解讀周杰倫的烏託邦理想。《天台愛情》是周杰倫內心童話的展現,他借浪子膏表達對朋友的義氣、嚮往簡單快樂的生活,享受和朋友在一起的時光,沉浸在自己的童話樂園,不在意世俗的眼光,對兄弟情深義重,對感情熾熱真誠。又借著女主心艾表達出大明星想要擁有普通人愛情的想法,不顧身份名氣的差距,追求簡單熾熱的愛情,這是劇中浪子的感情,也是劇外周杰倫的愛情。
  • 女兒國是男人的天堂,卻是女人的地獄,這句話究竟承載著什麼?
    不是說每一個女人到了女兒國之後,都會感覺像到了地獄一樣,而是對於女兒國當地的女人來說,她們的生活簡直就像活在地獄中一樣。《西遊記》中的女兒國,未必就是男人的天堂唐僧從東土大唐走到西天靈山,這一路上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國家,加起來至少也得有兩位數。
  • 印度「女兒國」,這裡女人當家做主,男人不能繼承財產!
    中國有一本四大名著《西遊記》,書中曾描寫了這樣一個地方:一個由女性構成的國家——女兒國。在唐朝的大唐西域中,的確有記載東女國和西女國,不少人發出疑問:在這個世界是否真的存在女兒國?西隆是印度梅加拉亞邦的首府,這裡可以說是印度的「女兒國」,也有傳說,這就是西遊記中女兒國的原型。西隆有一小部分的男性,總體來說是一個女多男少的國家。
  • 【「四史」記憶】社會主義發展史五百年起點莫爾的《烏託邦》
    當然,莫爾最著名的著作還是《烏託邦》。《烏託邦》描述了最完美的國家制度1516年,莫爾出版了《烏託邦》,這部書的全名是《關於最完美的國家制度和烏託邦新島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書》,從此「烏託邦」(Utopia)成為「空想社會主義」的代名詞。
  • 女兒國是否存在?東女國,女性強權的「女兒國」
    西遊記的54回中描寫了唐僧師徒四人途經了一個完全由女人組成的「女兒國」。結果女王瞬間愛上了唐三藏,但因為唐三藏一心取經讓女王的感情還沒開始就結束了。俗話說藝術來源於生活,歷史上真的存在「女兒國」嗎?答案是顯然存在的,並且這個國家叫東女國。
  • 《西遊記》中最陰森恐怖的國度:女兒國,男人進入必死無疑
    《西遊記》中,唐僧從長安出發,一路西行至天竺取經,途中經歷無數小國家,其中最恐怖、危險的就是女兒國。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女兒國其實是男人的地獄。根據原著的描述,女兒國的女人們,對「陰陽結合」之事非常感興趣,她們看見男人都會一擁而上,甚至還會割了男人的肉掛在身上當香囊,聞著男人的體香,簡直稀罕到了變態的程度。這個國家的女人也不是從來沒見過男人,如意真仙守著落胎泉,他不就是個男人嗎?
  • 女人負責賺錢養家,男人負責貌美如花——《女兒國的傑基》
    女人負責賺錢養家,男人負責貌美如花——《女兒國的傑基》如果有這樣一個國家,女人負責賺錢養家和帶兵打仗,男人負責貌美如花和做飯帶孩子,你願意去嗎?今天給大家推存,羞恥到捂臉的法國喜劇電影——《女兒國的傑基》。
  • 《安東尼婭家族》:一個母系的烏託邦
    電影講述了安東尼婭帶著女兒達尼埃萊回到家鄉,重建生活,並不斷壯大安東尼婭家族的故事。油畫質感的畫面,詩意的敘述,再加上魔幻的元素,這部電影構建了一個童話式的女系烏託邦。二戰後,安東尼婭帶著女兒回到了家鄉,然而她們似乎並不受歡迎。但獨立自主的母女似乎也不需要額外的社交,她們著手重建自己的家園,親自動手裝修房子、耕種田地。在這個村子裡,男人是主宰。他們習慣用粗獷的聲音總是如鐵蹄般打破女人的沉默。
  • 電影遊戲文化:烏託邦與反烏託邦
    烏託邦烏託邦(Utopia)指的是「沒有的地方或者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最早是由柏拉圖在《理想國》中提出的一種「空想的國家」。之後,空想社會主義的創始人託馬斯·莫爾創造了「烏託邦」這個詞,並寫出了《烏託邦》一書。
  • 「女兒國」召喚小禎為桃猿開球
    中華職棒Lamigo桃猿將在4月20日、4月21日進行上半季四月第二個主題趴『女兒國』,將打造全猿女兒的國度,桃猿球團表示,女性主題的理想樂園即將呈現,女兒國六大護法出列,第四護法請到胡盈禎為全猿主場開球。胡瓜女兒小禎周日開球。
  • 英國文學的獨特氣質: 「烏託邦文學」與「反面烏託邦文學」
    於是在1688年,英國人發動了「不流血」的革命,趕走了舊國王,與新國王籤訂了《權利法案》,剝奪了國王的實權並使其僅成為國家的象徵。這種被稱為「光榮革命」的革命達成了議會與王權的妥協,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君主立憲的國家制度,一勞永逸地解決了長期困擾英國的政治難題。從此以後,英國再沒有發生政治革命,也沒有出現政治獨裁者。
  • 烏託邦小史:是未來藍圖還是空中樓閣?
    但其實早在人類文明源頭的古希臘,柏拉圖就已經在《理想國》中勾勒出一座烏託邦的雛形。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早期烏託邦作家們勾勒的幻想中的國度在具體設計上有差別,但在政治經濟制度、日常生活描寫上有著許多共性。柏拉圖描繪的「理想國」,其實成為了早期烏託邦作家們想像這些國度的某個「理想型」。在芒福德看來,柏拉圖構想中的理想國度其實正是以古希臘城邦為模板。
  • 家國情懷:企業家樂園與老年樂園的關係
    今天是感恩節,下午3點,清華大學雨課堂公益課主講嘉賓鄒曉輝講授 家國情懷:企業家與老年樂園一、引言1.1.旨在以企業家和老年樂園為主題,介紹社會應用融智學突破口之一的智慧系統研究 1.2. 融智學原創進階等文集的著作者鄒曉輝親歷親為地在大灣區和長江流域以及黃三角探尋了企業家與老年樂園示範基地的選址,驗證了中國軟體技術做其虛擬實境的可能。
  • 英雄難過美人關:迷倒唐僧的「女兒國」如今何在?
    但是需要說明的是,女兒國只是大家約定俗成、便於理解的通俗叫法,實際上在《西遊記》的原著中,女兒國是有著"西梁女國"的名稱,相應的史書中記載的也是"東女國"和"西女國"的稱謂,並不是我們記憶中所說的女兒國。在現實中的這些女兒國,和《西遊記》原著中的又有什麼區別之處呢?
  • 希臘神話的女兒國——阿瑪宗人是英雄傳說,還是女性的社會反應
    阿瑪宗人——反映著古希臘對於女性以及對外界探索的渴求在中國的傳統神話當中,西遊記的女兒國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以女性為主導的烏託邦社會。在希臘的傳說中,同樣也有一個以女人為主導的部落,或者說是城邦。她們被希臘人稱為阿瑪宗人。她們擁有一隻強大的由女人建立起來的軍隊,並且驍勇善戰。希臘神話中有很多英雄的故事都與阿瑪宗人有關。
  • 亞馬孫女人國是神話嗎?古希臘史學家有關女人國的記載是否可信?
    但其中有一個關於亞馬孫女人國的神話,聽其名稱便可得知,亞馬孫國家全是由女性組成。傳說中的亞馬孫是一個異常兇悍的女性國度,她們一族發源於小亞細亞的峽谷和森林當中。這個女人國一直是一個傳說,至今人們還沒有找到她們的遺蹟,但是如果只是個傳說,那麼古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歷史》一書當中有關亞馬孫女人國的記載也是傳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