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今天丨1879年,湖南郴縣人、井岡英烈鄧允庭誕生

2021-01-19 湖南在線

1879年的3月28日,井岡英烈鄧允庭出生於湖南省郴縣。


鄧允庭(1879-1931.4.22),湖南省郴縣人。出生於一個貧苦農民家庭。1889年10歲時承當地一位私塾先生的厚愛,免費收其門下讀了6年書。1897年加入中國同盟會。1927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2月參加湘南起義,任工農革命軍第七師師長。井岡山鬥爭時期任三十三團團長、紅四軍後方留守處主任。1931年犧牲。

>>相關連結

從「山寨大王」到紅軍師長——井岡英烈鄧允庭的驚世人生

文丨何小文

「革命雄師會井岡,集中力量更堅強」。20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井岡山,以毛澤東、朱德為首的中國共產黨人在這裡領導軍民進行過一場場驚心動魄和波瀾壯闊的戰爭。於是,井岡山成為了一個群英匯聚、群雄共襄的革命聖地。井岡山鬥爭在成就眾多英豪諸多業績的同時,也賦予了英豪們諸多的傳奇色彩。其中,革命英烈鄧允庭就以革命早、職務高、年齡大、起落多、資歷久、冤屈深、人生經歷曲折而獨特,在井岡山千萬個英豪中鑄就了自己的驚世傳奇。

平步青雲:貧民子弟躍升清兵標統

鄧允庭,湖南省郴縣人。雖說出生於貧苦農民家庭,但他從小聰明機靈,且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所以深得親友和鄉鄰的喜愛。

本村家族中一位教私塾的晚清秀才鄧先生特別看重他的天資聰穎,在鄧允庭10歲那年免費將其收入門下讀了6年書。其間,這位開明的私塾老師還把鄧允庭介紹到一個「走過鏢」的「打師」那裡學習了幾年武藝,期望他能夠做一名文武兼修、德才兼備的有為之士。在大家的關心厚愛下,鄧允庭不僅較全面地學習了傳統的「國文」,武功也有了長足進步。

原本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在完成啟蒙教育後再參加科舉考試,以此來改變自己命運的鄧允庭,沒料到此時的清朝政府廢除了科舉考試。不過幸運的是,當時社會風起雲湧,尤其是1904年2月黃興、陳天華、宋教仁等在長沙成立了「華興會」。該組織於次年成為中國同盟會的前身之一,後被史學界評價為開「中國內地革命之先聲」。作為有志青年的鄧允庭自然踴躍加入了其陣營。

在這個組織裡,鄧允庭不僅接受到了許多新思想、新觀念,而且因為為人忠厚老實且誠信豪爽,性格隨和,得到了華興會「三劍客」中的副會長——民主革命先行者、中華民國的主要締造者宋教仁先生的賞識。因此,鄧允庭先後參與組織了華興會擬發動「長沙起義」的前期多項準備工作,經受了鍛鍊。但華興會的起事因為會黨敗類告密、眾多成員在臨近起事之日就遭到當局的偵緝和搜捕而失敗。在異常嚴峻的形勢下,鄧允庭只得尋機躲避敵人。

雖然華興會活動業已終止,但是鄧允庭不久又加入了中國同盟會,爾後還在同盟會領導的推薦下,於1909年進入雲南陸軍講武堂步兵科學習。也就在這時,鄧允庭與同是講武堂學員並且同是同盟會會員的朱德成為了好友。半年後,剛結業的鄧允庭聽從同盟會的安排,投入到廣東新軍中任教習官。至1911年辛亥革命顛覆大清帝國、建立了有史以來第一個共和政權——中華民國的短短兩年時間,鄧允庭已從「管帶」(相當於營級)升遷至「標統」(相當於團級)了。關於這段歷史,後人知之不多,唯有在紅四軍任軍需處處長的範樹德在一篇回憶文章《井岡山鬥爭時期的後勤工作》中為鄧允庭記下過不多的幾行文字,才讓世人了解到鄧允庭早年這段不平凡的經歷。

陰差陽錯:革命志士變身九峰「寨主」

因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就被袁世凱所竊取,曾是同盟會骨幹的鄧允庭在廣東新軍中處境日益艱難。為此,鄧允庭憤然辭去軍職,準備先蟄伏家鄉,再靜觀其變。

然而,在返鄉途中,鄧允庭路過湘粵邊境的九峰山區時突被一夥「強人」攔住去路。因不願被搜身,鄧允庭和他們交起手來。雖然鄧允庭武藝高強,三兩下就撂倒好幾個漢子,但畢竟對方人多勢眾,一時難以脫身。就在場面混亂之際,一位頭領模樣的人喝退了與鄧允庭糾纏不休的一幫人,並詢問鄧允庭的來由。鄧允庭見這位頭領沒有什麼惡意,就將自己的近況如實相告。這位頭領正是九峰山的寨主。

當他發現鄧允庭人挺實在,且能力與武功甚強,又見過大世面,於是就力邀鄧允庭上山入夥,並表示讓鄧允庭做二當家。儘管一開始有些不太情願,但看到九峰山的地形地貌較好,而且寨主對自己又是如此坦誠,於是,鄧允庭決計留下來主動配合寨主做好有關「工作」。在取得全寨上下的信任後,鄧允庭即用自己的學識,包括用自己的舊民主革命思想對這支綠林隊伍逐步進行改造,並將隊伍冠上民國獨立師的番號。5年後寨主病故,鄧允庭被推舉為民國獨立師司令,打出了殺富濟貧的旗幟以號召群眾,並迅速將隊伍擴充到上千人。

1921年,直奉系軍閥把持北京政府,挾「天子」以令諸侯。出於長遠考慮,鄧允庭同意所部接受收編。不料,在隨同收編要員北上途經長沙時,鄧允庭被任職不久急於擴充實力的湘軍總司令譚延闓扣留。譚先是將鄧的隊伍分散安置在湘南幾個縣市,並「說服」鄧允庭在湘軍何鍵的第九旅任參謀長一職。

在境況突變之下,鄧允庭權且留任湘軍。然而,鄧允庭發現湖南軍閥不僅不得民心,而且內部各懷鬼胎,爾虞我詐,矛盾尖銳。這些狀況令鄧允庭甚為無奈,更難以久留。於是在1925年秋,鄧允庭瞅準了一個機會,脫離湘軍回到了家鄉。

在鄉期間,雖然生活一時安定了下來,但對於胸懷救國救民遠大理想的鄧允庭來說,未免黯然神傷,以致數度去郴縣普濟寺以求解惑,甚至還萌生了出家的念頭。也正是曾在湘軍任職以及在隱居家鄉的初始經歷,讓鄧允庭日後受盡了苦頭,繼而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當然,這是後話。

(來源:《湘潮》雜誌 )

相關焦點

  • [歷史上的今天]1879年12月21日史達林誕生
    前蘇聯領導人史達林(資料圖)  1879年12月21日,史達林誕生。有請軍事史專家、國防大學徐焰少將為您送上歷史上的今天。  徐焰:今天是12月21日,1879年12月21日是當時國際共產主義運動領導人史達林的誕辰。儘管人們對史達林有不同的評價,卻不能忽視這個對世界歷史發展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他所創建的蘇聯發展模式,儘管受到不少非議,但是人們都承認他對20世紀的世界產生了巨大影響。
  • 亞坤夜讀丨湖南抗美援朝英烈故事:英雄的生命開鮮花(有聲)
    「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當兄弟的朝鮮人民處在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當中國的安全受到帝國主義侵略的威脅之際,1950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入朝參戰,打響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維護世界和平與人類正義的槍聲。
  • 1213公祭日湖南長沙舉辦緬懷抗戰英烈和悼念罹難平民活動
    2020年12月13日,是第七個國家公祭日。天心閣始建於明末,清乾隆年間重修,歷經1938年的「文夕大火」再到長沙市人民政府重修。今天的他,古閣雄踞,氣象蔚然,遊者登臨,瞰湘流北去,招嶽色南來,放眼祖國江山,緬懷革命先烈,振興中華之志,無不油然而生。
  •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致敬消防員烈士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丨赴湯蹈火,在所不辭——致敬消防員烈士 2020-09-25 14: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丨我位列五卅運動遊行隊伍的正前方!
    我和龍華英烈的故事丨我位列五卅運動遊行隊伍的正前方!30 日,遊行群眾遭英國巡捕鎮壓,百餘人被捕。而後,英國巡捕又向要求釋放被捕者的示威群眾開槍,導致13人身亡,傷者不計其數。當晚中共中央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罷工、罷課、罷市,以反抗帝國主義暴行。6月1日,上海總工會成立,並宣布舉行總同盟罷工,接著學生宣布罷課,商人宣布罷市,一場反帝風暴由上海席捲全國。
  • 萬安:「井岡故事」講出「精氣神」
    中國吉安網訊(陳其龍、李雪梅、郭建華、盛福梅)「講好井岡故事,傳揚井岡精神」。萬安通過打造「十八灘講壇」、「道德講堂」、「故事會」、「紅色說唱隊」等平臺,說解井岡故事,傳授井岡精神,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井岡故事」,提升了萬安人民的「精氣神」。在萬安縣圖書館的「十八灘講壇」,一場「講好井岡故事,傳揚井岡精神」活動正在這裡舉行。
  • 在緬懷追憶中傳承英烈精神——湖南烈士紀念塔陳列展廳背後的故事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劉燕娟 梁可庭 9月30日,湖南烈士公園,滿園翠綠中,一座高聳的烈士紀念塔巍然肅立。塔堂正門上方,「湖南人民英雄紀念陳列」幾個大字遒勁有力,三三兩兩的市民、遊客走進展廳,瞻仰塔內陳列的烈士掛像及遺物,追憶英烈事跡,在緬懷追思中傳承英烈精神。
  • 歷史上的今天——1879年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出生
    1994年3月14日,電影《辛德勒的名單》一舉獲得7項奧斯卡大獎,它反映了在德國納粹的重壓之下,猶太人遭到的野蠻對待。而1879年3月14日出生在德國的一名猶太人,在納粹的追捕下被迫遷居美國,他就是愛因斯坦,一名改變了世界科學進程的偉大的人。保羅·埃爾利希1879年3月14日,德國烏爾姆城的一個普通家庭迎來了新生命。這位姓愛因斯坦的猶太男人給兒子起名為阿爾伯特。
  • 今天是2021年02月14日(農曆正月初三) 歷史上的今天
    1859年2月14日美國合併俄勒岡州為美國本土第33個州1869年2月14日英國物理學家、威爾遜雲霧室發明者查爾斯·威爾遜出生1876年2月14日亞歷山大·貝爾獲得電話的專利1878年2月14日侵華戰犯、日本外交官廣田弘毅出生1879年2月14日智利同玻利維亞、
  • 今天是7月1日建黨節,你知道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哪些大事件嗎?
    今天是2020年7月1日,是建黨節,那你知道歷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哪些大事嗎?1921年7月1日,這是一個改寫歷史的日子,這一天誕生了中國人民的希望。748年——唐玄宗賜安祿山鐵券。 1703年——清廷拘禁索額圖。  1879年——中國甘肅武都南部發生7.5級地震,死九千八百多人。  1900年——清軍、義和團與八國聯軍天津激戰。  1913年——中國清華學校第一屆畢業生行畢業禮。
  • 倖存老兵還原湖南抗戰慘烈現場 萬朵菊花敬獻英烈
    但撤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長沙的百姓挖斷了公路鐵路,放水淹田,堅壁清野,不準敵人走湖南的路、住湖南的屋、食湖南的米。聽說在金井鄉,日軍的第6師團出動搜索一個早晨,只找到了兩個紅薯。  我軍組織兵力合圍追擊,把日寇趕回新牆河北。第三次長沙會戰結束,我軍以傷亡近3萬人的代價取得勝利,斃傷日軍5萬餘人,長沙雖焦土一片,但還是我們的土地。
  • 歷史上的今天丨比肩羅納爾多!克洛澤登頂世界盃歷史射手榜!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懂球號> 歷史上的今天丨比肩羅納爾多!克洛澤登頂世界盃歷史射手榜! 歷史上的今天丨比肩羅納爾多!克洛澤登頂世界盃歷史射手榜!
  • 歷史上的今天丨1908年,近代地圖說奠基人鄒代鈞去世
    鄒代鈞,(1854~1908年4月8日)字沅帆,又字甄伯,湖南新化人(今湖南隆回境內)。生於鹹豐四年(1854),卒於光緒三十四年三月六日(1908年4月8日)。中國清末地圖學家。中國近代地圖學的倡導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外彩色地圖銅版印刷的創史人,曾教過光緒、宣統兩代皇帝的書;祖父漢勳學問廣博,擅長地理沿革,他受其影響,自幼愛好史地。
  • 【歷史上的今天】La Marseillaise 《馬賽曲》誕生:法國國歌也是一首鬥志高揚的戰歌
    歷史上的今天,1792年4月25日的那個夜晚正見證了法國國歌 La Marseillaise《馬賽曲》的誕生,從此這首高亢激昂的戰鬥歌曲激勵著世世代代向命運抗爭的法國人,並且給大家帶來了強烈的衝擊感:原來法國這麼浪漫的國家也有如此鏗鏘有力的旋律和將革命進行到底的精神!
  • 電影《井岡山道路》殺青 楊駿飾演井岡英雄王佐
    電影《井岡山道路》殺青 楊駿飾演井岡英雄王佐 1905電影網訊 日前,重大革命歷史題材電影《井岡山道路》在革命聖地井岡山順利殺青,該片由劉建廷擔任
  • 今天,致敬英烈
    人民日報 今天是9月30日 我國第七個烈士紀念日 新華社記者 曾濤 攝 總有一個時間節點,能夠喚醒久遠的記憶和沉睡的感情,讓人們在歷史的坐標裡,仰望崇高、砥礪精神! 近代以來,一批又一批英烈挺身而出。他們,用英勇、用熱血為後世迎來新生,用生命、用無畏捍衛了民族尊嚴! 歲月可以抹去傷痕,卻永遠擋不住情感的共鳴。
  • 講好屏邊故事丨尋訪身邊英雄(英烈),你的故事要讓大家知曉!
    講好屏邊故事丨尋訪身邊英雄(英烈),你的故事要讓大家知曉!據不完全統計,1950年以來,駐州部隊有13個單位、25名個人被中央軍委(政務院、國防部)授予榮譽稱號,有28個單位、69名個人被軍區(軍兵種)授予榮譽稱號,榮立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的單位和個人上千個。《紅河英烈大典》收錄1928年至2016年犧牲的烈士6481人。這些英雄單位和個人為紅河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值得紅河人民永遠銘記。
  • 銘記歷史——中國網民清明節「網祭」抗戰英烈
    每到清明節,焦潤坤便用親身經歷為青年人講述歷史。這位曾經的新四軍戰士回憶,竺新民是在抗站勝利前夕,在攻克日軍位於慈谿的一個據點時犧牲的。當時他中彈後不願後撤,最終失血過多而死。他說那段歷史親歷者越來越少,他要在有生之年把傳遞歷史記憶的工作做下去,這也是他緬懷戰友的祭奠方式。
  • 《鐵血萬安》誕生記
    ■羅宏金1927年發生的「萬安暴動」,是全國著名的「五大縣級暴動」之一。萬安暴動的成功,不但是萬安工農革命勝利的產物,而且誕生了江西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為江西革命開闢了新紀元。那是2014年9月,郭志鋒坐了一夜的火車,又坐了一個多小時的地鐵,才趕到中央黨校。當他走上小樓的時候,柔和的燈光下,看見陳瑞生教授(電視劇《井岡兒女》的原作者)竟然等候在門口。陳老年過花甲,又是中央黨校的資深學者,如此謙和,讓郭志鋒極為感動。一番介紹過後,兩人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居然談了三個多小時。臨走時,陳老又向郭志鋒贈送了大量書籍和資料。
  • 中越戰爭:1879和1979,歷史驚人的相似,這一次我們說「不」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喜歡讀歷史的朋友,常常會發現身邊正在發生或即將發生的事件,似乎與歷史事件相似,但是又因為時事變遷而出現不同的選擇,這就應了下半名」但不是簡單的重複「。對於近代的中國來說,發生過兩件極其相似的事件,但是因為選擇不同結果大相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