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安:「井岡故事」講出「精氣神」

2021-01-19 吉安新聞網

中國吉安網訊(陳其龍、李雪梅、郭建華、盛福梅)「講好井岡故事,傳揚井岡精神」。萬安通過打造「十八灘講壇」、「道德講堂」、「故事會」、「紅色說唱隊」等平臺,說解井岡故事,傳授井岡精神,一個個感人至深的「井岡故事」,提升了萬安人民的「精氣神」。

在萬安縣圖書館的「十八灘講壇」,一場「講好井岡故事,傳揚井岡精神」活動正在這裡舉行。社區黨員幹部、退休老師、老幹部一個個精心準備好的井岡革命故事把個講壇講得熱火朝天。

「今天,我們講講萬安80農民上井岡山的故事。1928年,震驚中外的「萬安暴動」,建立起當時江西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後,我們的康克清奶奶就隨著紅軍上了井岡山,當時跟隨紅軍上井岡山有100多位農民,到達井岡山後,只剩下80人,後來,這80人編成了萬安赤衛隊。萬安暴動,這個故事的背景,是1927年…..。」今年40來歲的朱小毛,充分發揮教師出身的優勢,有聲有色地為廣大居民講解了萬安暴動、萬安80農民上井岡、康克清、江西「三傑」曾天宇等紅色故事。

朱小毛老師的精彩講解,不時贏來居民的熱烈掌聲,居民們表示,故事通俗易懂,讓他們對這些故事、對故事中的先輩為國為民的情懷有了更深的了解。今年30來歲的預備黨員袁昭同說:「這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沉澱了我們許多先輩共同的理想、信仰與寄託,作為晚輩,我們應該好好去汲取、傳承這些理想、信仰和精神,並在今後的工作中,有所擔當,有所作為。」

今年上六年級的12歲小朋友劉瑋皓也來到講壇。「萬安暴動、康克清奶奶、曾天宇爺爺的故事我曾聽老師講過,也從書本上看過,但80農民上井岡的故事還是第一次了解,很好聽,也很感人,希望今後能聽到更多這樣的故事。」他說,今天的這些故事,有的在書本上看過,有的還是第一次聽說。

萬安圖書館介紹說,「十八灘講壇」開講2年來,堅持每月1次,已開講了20多場次,參加的群眾有2000多人次。

為了講好井岡故事,傳揚井岡精神,萬安縣一方面充分利用農村、社區書屋、書室、禮堂、活動室以及學校、圖書館等場所,打造了諸如十八灘講壇、道德講堂、故事會、紅色說唱隊、網際網路+等平臺,傳播「井岡故事」,弘揚井岡精神,另一方面,還從機關、學校以及有關團體、「五老」人員中招募了一批素質高、「有故事、會故事」、「能說會道」的志願者,這些志願者結合自身經歷和感受,用生動平實的語言,宣講黨的政策以及身邊好人好事,用「好故事、好聲音」傳播了時代新風和社會正氣,弘揚了井岡精神。

相關焦點

  • 《鐵血萬安》誕生記
    ■羅宏金1927年發生的「萬安暴動」,是全國著名的「五大縣級暴動」之一。萬安暴動的成功,不但是萬安工農革命勝利的產物,而且誕生了江西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為江西革命開闢了新紀元。當他走上小樓的時候,柔和的燈光下,看見陳瑞生教授(電視劇《井岡兒女》的原作者)竟然等候在門口。陳老年過花甲,又是中央黨校的資深學者,如此謙和,讓郭志鋒極為感動。一番介紹過後,兩人越談越投機,不知不覺居然談了三個多小時。臨走時,陳老又向郭志鋒贈送了大量書籍和資料。
  • 江西萬安田北畫村再掀消費扶貧熱潮
    2021年第一天,江西萬安田北中國農民畫之鄉人潮湧動。前一天開市的「消費扶貧」好產品迎春年貨大集遇上元旦節,不僅豐富了節日市場供給,又創新消費熱點滿足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再次掀起一波消費扶貧熱潮。
  • 萬安:羅良海穩穩的幸福
    「2005年是我最困難的一年,差點扛不過去……」當年,羅良海的兩個小孩還在上學,76歲的母親患肺氣腫,他兜裡翻不出幾個硬幣,眼看著老娘實在熬不住病痛的折磨,他便只好帶著她找赤腳醫生幫忙開點藥。  羅良海是地方上小有名氣的篾匠,在上世紀90年代,不辭辛勞的他,憑著過硬的手工活,每月還是可以掙到1000餘元錢。但這點錢在相對龐大的家庭開支面前,總是讓羅良海有入不敷出的窘迫感。
  • 朱虹:萬安魚頭
    萬安水電站萬安魚頭是有歷史故事的。相傳公元1127年,金朝率軍擊敗北宋並佔領中原,隆裕太后(宋高宗的伯母)等被迫逃至萬安一帶。萬安籍的禮部尚書許貴在「毯子前」(今萬安彈前鄉)用萬安的胖頭魚煮湯後送給隆裕太后品嘗。太后喝後大讚美味,賜名為「萬安魚頭」。
  • 紅土地上創業忙——記溫州商人李秉謙的井岡故事
    2013年,60歲的李秉謙投資創辦井岡山市甌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他的井岡故事也正式開啟。井岡山綠色生態資源豐富,紅色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巨大。經商多年的李秉謙憑著敏銳的市場洞察力,看到了井岡山有機農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在得到了全國首席蘆筍專家陳光宇博士及其團隊的技術支持後,2014年,甌峰公司首個位於鵝嶺鄉焦陂村的有機蘆筍種植基地正式開工建設。
  • 電影《井岡山道路》殺青 楊駿飾演井岡英雄王佐
    電影《井岡山道路》殺青 楊駿飾演井岡英雄王佐 本片以井岡山革命鬥爭史為依託,講述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在井岡山革命鬥爭中,創建農村革命根據地,開闢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革命新道路,為中國革命作出一系列理論探索和寶貴實踐的故事。
  • 江西萬安:梁書的書畫藝術
    1944年冬,日本侵略軍攻入萬安時,與愛人帶著兩個孩子逃到會昌,瑞金,一度以賣畫為生,曾在贛州舉行個人畫展.1946年戰亂中愛人病故,接著自己又生病,在生活困難,心情極端悲痛的情況下攜帶孩子重返萬安.當時他的處境極為艱難,但仍堅持作畫,並寄情於祖國的山山水水.
  • 朱 虹:萬安魚頭
    而談到魚頭,我就不由想起了江西萬安,想起了那句「吃魚頭到萬安」的廣告詞。萬安地處江西中南部,建縣於宋熙寧四年(公元1071年),寓意「五雲呈祥,萬民以安」。古時,萬安是南北水上交通重要樞紐、關隘重鎮,千裡贛江穿境而過,兩岸群山蒼翠挺拔,十八險灘九在萬安,又以惶恐灘最負盛名。
  • 「科創的根須」在這裡生長 萬安科技建設匈牙利布達佩斯歐洲研發中心
    多瑙河西岸的布達盤踞在城堡山上,造型奇特的漁人城堡、莊嚴威武的馬加什教堂、古樸寧靜的街道,都突顯出其富有與高貴。而河東岸的佩斯,則完全是一個熱鬧繁華的都市,臨河的議會大廈、英雄廣場、國家歌劇院、猶如古堡宮殿般的城市花園,無一不彰顯出這座城市的輝煌。
  • 萬安,要起飛了!
    往前看十年,萬安是前浪,被南湖板塊等後起之秀拍「死」在沙灘上,但到現如今,始終是「今人勝古人」,雖然萬安目前發展進度較緩,卻也不容小瞧。今年1月到5月,萬安板塊拍出四宗地,分別由藍光、佳兆業、德商、奧園拍下,在天府新區拍出地塊中的數量居於首位。
  • 江西印象—萬安魚頭
    美麗的傳說為萬安魚頭增添了神奇色彩,但真正讓吃貨們趨之若鶩的卻是味蕾的誠實。做一道正宗的「萬安魚頭」,魚頭必取自千裡贛江萬安水庫的鱅魚頭部。優質的水域,養育出獨特的透明胖頭魚,尤其是魚腦與眾不同,比一般的魚腦大而肥厚。
  • 葉嘉瑩講《萬安道中書事》:攜家滿路踏春華
    萬安道中書事(其二) 楊萬裡 攜家滿路踏春華, 兒女欣欣不憶家。 騎吏也忘行役苦, 一人人插一枝花。
  • 電影《愛在井岡》順利殺青!初定明年暑期檔
    12月8日,記者獲悉,以吉安人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致富奔小康為主題的院線電影《愛在井岡》已結束拍攝,順利殺青。據悉,該片目前正在進行緊張的後期製作。影片總片長110分鐘,預計2021年4月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上映計劃初步定於2021年暑期檔。
  • 【萬安名人】梁書美術館在南昌開館
    梁書,名凱世,字惕生,號書,1905年生於萬安,是我國近現代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精於山水,擅畫梅、竹、花鳥和人物,被譽為「國畫井岡第一人」。梁書美術館館長張毅介紹說:「該館的設計充分考慮了建築與周邊生態的和諧統一,這與梁書先生歸隱田園、專心國畫創作的生命歷程相契合。」
  • 薰風光輪羽毛球鞋-【井岡紅1927】
    「紅色引領·千城萬羽」2020年「贛能杯」江西省百縣羽毛球聯賽開賽在即,大賽指定裝備供應商—薰風體育特推出限量紀念款光輪羽毛球鞋,並以【井岡紅1927】命名,為江西省百縣聯賽強勢助力!
  • 萬安科技:控股股東萬安集團有限公司質押3200萬股
    萬安科技:控股股東萬安集團有限公司質押3200萬股 每日經濟新聞 2020-11-05 19:24:04
  • 白銀區:曬出新風貌 比出幸福感 賽出精氣神
    白銀區:曬出新風貌 比出幸福感 賽出精氣神 2020-06-06 04: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萬安,路是硬傷,但配套從來不撇
    沒錯,就是那個被網友恨鐵不成鋼,稱之為一手牌打得稀爛的萬安,但萬安就那麼不如人意嗎?也不見得。萬安位於新川片區以南,麓山大道貫穿而過,萬安也由此被分為兩塊,今天UP君要說的就是位於麓山大道以北的萬安片區。
  • 【見證中國崛起—慶祝建國70周年】入圍作品:井岡頌歌 || 飛遠
    在井岡山革命博物館,每個展廳都展示出井岡山鬥爭時期的革命歌謠。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在井岡山、瑞金和整個蘇區,到處都傳唱著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濃厚民族氣息的革命歌謠。在新中國成立10周年時,江西省文史部門曾經整理發表了 487 首蘇區革命歌謠,90 首紅色歌曲。後來,吉安地區、興國縣文史部門都曾對革命歌謠進行過搜集整理,總計有1000 多首。這些革命歌謠,旋律簡單優美,歌詞易懂易記易唱。
  • 萬安,三個奮鬥脫貧的暖心故事(決勝2020)
    而在萬安,確實有一個「傳家寶」,歷史悠久,口碑甚好,好好發展,說不定就是帶動脫貧的好路子。這是啥?萬安農民畫。萬安農民畫,早在唐宋時期就開始興起,延續一千多年。其畫色彩豔麗,構圖奇美。而萬安縣田北村,風光秀麗,景色宜人,若借勢打造成一個充滿詩情畫意的藝術村,實現繪畫和旅遊的充分結合,說不定就能闖出一條路來。說幹就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