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的家族, 非哈布斯堡家族莫屬,這個家族裡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公爵、大公、皇帝,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西班牙國王,葡萄牙國王,墨西哥皇帝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公爵。可以說這個家族在幾百年間雄霸歐洲。
今天當你漫步在歐洲街頭,哈布斯堡王朝留下的痕跡依然隨處可見:
但是這個家族並不是靠文韜武略和鐵騎大軍雄霸歐洲,他們玩的最溜的,不是三十六計,而是比中國和親更狠的聯姻政策。哈布斯堡家族的家訓是:「讓別人打仗去吧,你,辛福的奧地利,結婚去吧!戰神馬爾斯給別人的東西,愛神維納斯也可以給你。」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發源於瑞士一個山間小城堡的家族是怎樣一步一步,靠結婚結出了疆域寬廣的帝國版圖。
家族奠基者魯道夫一世
1273年魯道夫·馮·哈布斯堡當選德意志國王。之所以當上這個國王,不是因為強大,相反,是因為這個家族當時實力很弱。德意志的神聖羅馬皇帝是由七大選帝侯選舉出來的,而他們都願意選舉那些實力較弱的家族入主皇位,這樣一來強大的地方諸侯即可擁有強大的割據勢力。所以魯道夫其實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王,並沒有實權。
不過,魯道夫有著比短暫的實際統治權更為重要的東西——六個迷人的女兒。
他將大女兒瑪蒂爾德嫁給了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公爵死後魯道夫「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將次女卡特琳娜許配繼任公爵奧託。三女兒艾格妮絲嫁給了薩克森-維騰堡公爵阿爾布萊希特,四女兒赫德韋格則許配給布蘭登堡伯爵奧託。五女兒克萊門蒂娜第一個丈夫死後,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世。六女兒波娜嫁給了波西米亞國王文策爾。看看這些女婿們,絕對個個都掛著金龜,不僅實力雄厚而且還操控皇帝的選舉。就這樣,靠著高超的嫁女兒技藝,魯道夫從一個弱小的公爵逆襲為真正的「國民嶽父」。
如果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是19世紀「歐洲的老祖母」,那魯道夫一世就早在幾百年前就是「歐洲的老外公」了。
捷克奧洛穆茨聖熱羅姆教堂裡的魯道夫一世像
自魯道夫以來,哈布斯堡家族在蒂羅爾、施蒂利亞和奧地利的領地連成一片,勢力範圍從瑞士山區向東直抵維也納,成為德意志南部最大的諸侯。
擴張者馬克西米連一世
除了嫁女兒,哈布斯堡家族也不忘娶別人家姑娘。歐洲君主制國家實行的是長子長女繼承制,只要是家裡的老大,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健康與否,都能繼承父輩全部的財富和領土。於是精明的哈布斯堡家族,就專門想辦法把別的國王或者公爵家的閨女,特別是那種只有的一個獨生女,還家大業大的那種,娶到手。娶這一個姑娘就相當於娶了一個王國一塊領土啊。
147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連一世與勃艮第公爵查理的女兒瑪麗聯姻,沒過幾年,瑪麗去世,馬克西米連獲得了勃艮第公爵的全部領土,這使得自法國南部直到荷蘭的一系列領地落入哈布斯堡手中。
馬克西米連一世
馬克西米連的兒子美男子菲利浦,於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為哈布斯堡家族日後對西班牙的控制埋下伏筆。
菲利浦和胡安娜
馬克西米連的孫子,日後的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一世於1521迎娶了波希米亞郡主安妮,次年,費迪南的妹妹瑪利亞郡主嫁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路易二世,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併波希米亞埋下伏線。
費迪南一世
稱霸者查理五世
馬克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
查理五世
1506年,查理的父親美男子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統治者。
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病逝,而他的母親由於智力缺陷無法繼承王國,查理因此繞過其母親成為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
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薩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疆土。
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並承繼了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
查理五世徽章
家族的分裂
1556年,查理五世自覺年老,因此決定將西班牙王位和奧地利大公分別讓與兒子菲利浦王子和弟弟費迪南大公,並讓他們各自的子孫世襲他們自己的王位,不得互傳。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時期一人統領王朝領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現。
174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去世。卡爾和他的兄長都沒有男性後裔,因此他的長女瑪利亞·特蕾沙繼承了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於1745年,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此後,弗朗茨皇帝將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
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蕾沙皇后成為王朝的創始人。她也是奧地利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之一,以堅韌不拔的勇氣和通情達理的政策,挽救了這一危機四伏的帝國。
瑪麗亞·特蕾沙
在國內,她推行了一系列促進商貿、改良機構、普及教育的政策,同時大力宣揚文化藝術,開創了奧地利的文藝黃金時期,為奧地利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在統治國家的同時,她還養育了十六個子女,而眾多子女又為後續的聯姻創造了條件。
家族的衰落
通過各種各樣的聯姻,哈布斯堡王朝漸漸的登上了權利的頂峰,控制了歐洲大部分強國。但實際上這個通過聯姻成立的王朝也十分的脆弱,在查理五世之後,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哈布斯堡王朝靠聯姻一步步走上巔峰,而聯姻同時也埋下了隱患。哈西班牙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直系繼承人是查爾斯二世,他的父親腓力四世是他母親的親叔叔,而他的曾祖父菲利普二世也是他妻子的親叔叔。作為近親結婚的後代,查爾斯二世直到4歲才勉強開口說話,而且語意含糊不清,到了8歲終於學會走路。他的身形比一般人矮,而且瘦弱不堪,沒有什麼治理國家的能力,到了30歲時看上去已經是老態龍鍾,全身浮腫,無法站立走路,而且時常遭受幻覺和痙攣的折磨。
即使這樣,查爾斯二世還是結了兩次婚,因為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需要直系繼承人來延續香火。可是他根本無法讓妻子懷孕,因此直到39歲的生命走到盡頭之時,他也沒有生下一個孩子,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的直系從此消亡。
從查爾斯二世往前追溯的200年間,直系的11次婚姻中,有9次是近親結婚,其中兩對發生在叔叔和侄女之間,還有兩對發生在堂兄妹之間。
而奧地利這邊,哈布斯堡王朝還在繼續內部聯姻,堅持了兩個世紀。直到弗朗茨·約瑟夫上臺,並娶著名的茜茜公主。但他們的兒子,魯道夫,一個與家族興盛奠基者同名的王子在1889年1月30日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後1914年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遇刺,四年之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終於徹底畫上了句號。
茜茜公主的兒子魯道夫
這個依靠聯姻發展壯大的王朝在幾百年的輝煌之後,最終還是戰爭中消亡,但它在歐洲各個區域之間留下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恩怨情仇恐怕已經深深寫在當地人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心態裡了。或許這一段興衰史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現今奧地利人在面對鄰國時略顯傲嬌的姿態,和鄰國對這種姿態並不買帳的有趣狀態。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版駱駝刺綜編整理,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Euro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