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布斯堡家族:如果用愛就可以徵服歐洲,為什麼需要武力和戰爭.

2021-02-07 維城


提起歐洲歷史上最顯赫的家族, 非哈布斯堡家族莫屬,這個家族裡有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奧地利公爵、大公、皇帝,匈牙利國王,波希米亞國王,西班牙國王,葡萄牙國王,墨西哥皇帝和義大利若干公國的公爵。可以說這個家族在幾百年間雄霸歐洲。


今天當你漫步在歐洲街頭,哈布斯堡王朝留下的痕跡依然隨處可見:



但是這個家族並不是靠文韜武略和鐵騎大軍雄霸歐洲,他們玩的最溜的,不是三十六計,而是比中國和親更狠的聯姻政策。哈布斯堡家族的家訓是:「讓別人打仗去吧,你,辛福的奧地利,結婚去吧!戰神馬爾斯給別人的東西,愛神維納斯也可以給你。」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發源於瑞士一個山間小城堡的家族是怎樣一步一步,靠結婚結出了疆域寬廣的帝國版圖。


家族奠基者魯道夫一世


1273年魯道夫·馮·哈布斯堡當選德意志國王。之所以當上這個國王,不是因為強大,相反,是因為這個家族當時實力很弱。德意志的神聖羅馬皇帝是由七大選帝侯選舉出來的,而他們都願意選舉那些實力較弱的家族入主皇位,這樣一來強大的地方諸侯即可擁有強大的割據勢力。所以魯道夫其實只是一個名義上的國王,並沒有實權。

不過,魯道夫有著比短暫的實際統治權更為重要的東西——六個迷人的女兒。


他將大女兒瑪蒂爾德嫁給了巴伐利亞公爵路德維希,公爵死後魯道夫「肥水不流外人田」,又將次女卡特琳娜許配繼任公爵奧託。三女兒艾格妮絲嫁給了薩克森-維騰堡公爵阿爾布萊希特,四女兒赫德韋格則許配給布蘭登堡伯爵奧託。五女兒克萊門蒂娜第一個丈夫死後,嫁給了法國國王路易十世。六女兒波娜嫁給了波西米亞國王文策爾。看看這些女婿們,絕對個個都掛著金龜,不僅實力雄厚而且還操控皇帝的選舉。就這樣,靠著高超的嫁女兒技藝,魯道夫從一個弱小的公爵逆襲為真正的「國民嶽父」。

如果說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是19世紀「歐洲的老祖母」,那魯道夫一世就早在幾百年前就是「歐洲的老外公」了。

捷克奧洛穆茨聖熱羅姆教堂裡的魯道夫一世像


自魯道夫以來,哈布斯堡家族在蒂羅爾、施蒂利亞和奧地利的領地連成一片,勢力範圍從瑞士山區向東直抵維也納,成為德意志南部最大的諸侯。


擴張者馬克西米連一世


除了嫁女兒,哈布斯堡家族也不忘娶別人家姑娘。歐洲君主制國家實行的是長子長女繼承制,只要是家裡的老大,不管是男是女,不管健康與否,都能繼承父輩全部的財富和領土。於是精明的哈布斯堡家族,就專門想辦法把別的國王或者公爵家的閨女,特別是那種只有的一個獨生女,還家大業大的那種,娶到手。娶這一個姑娘就相當於娶了一個王國一塊領土啊。

1477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連一世與勃艮第公爵查理的女兒瑪麗聯姻,沒過幾年,瑪麗去世,馬克西米連獲得了勃艮第公爵的全部領土,這使得自法國南部直到荷蘭的一系列領地落入哈布斯堡手中。

馬克西米連一世

馬克西米連的兒子美男子菲利浦,於1496年迎娶西班牙女王儲胡安娜,為哈布斯堡家族日後對西班牙的控制埋下伏筆。

菲利浦和胡安娜


馬克西米連的孫子,日後的神聖羅馬皇帝費迪南一世於1521迎娶了波希米亞郡主安妮,次年,費迪南的妹妹瑪利亞郡主嫁與匈牙利兼波希米亞國王路易二世,這兩段婚姻為日後奧地利吞併波希米亞埋下伏線。

費迪南一世


稱霸者查理五世

 

馬克西米連精心安排的政治婚姻,使他的孫子查理五世(西班牙稱卡洛斯一世)成為歐洲的霸主。

查理五世

1506年,查理的父親美男子菲利浦英年早逝,查理便繼承了勃艮地公爵一職,成為了尼德蘭(今日的荷蘭和比利時)的統治者。

1516年,查理的外祖父,阿拉貢國王費迪南二世病逝,而他的母親由於智力缺陷無法繼承王國,查理因此繞過其母親成為了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

自此,西班牙全國、義大利南部的西西里島、薩丁島、那不勒斯王國以及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都成了哈布斯堡王朝的疆土。

1519年,查理的祖父,神聖羅馬皇帝馬西米連一世病逝,查理繼承帝位成為查理五世,並承繼了家族對奧地利和阿爾薩斯的管治。

查理五世徽章


家族的分裂

1556年,查理五世自覺年老,因此決定將西班牙王位和奧地利大公分別讓與兒子菲利浦王子和弟弟費迪南大公,並讓他們各自的子孫世襲他們自己的王位,不得互傳。自此,哈布斯堡王朝正式分為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和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查理五世時期一人統領王朝領地的局面也不再出現。


1740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去世。卡爾和他的兄長都沒有男性後裔,因此他的長女瑪利亞·特蕾沙繼承了奧地利大公、波希米亞和匈牙利的王位。而他的女婿洛林公爵弗朗茨於1745年,當選神聖羅馬皇帝。此後,弗朗茨皇帝將妻子的姓氏加在自己姓氏的前面,他們的後裔都採用「哈布斯堡-洛林」的姓氏。

自此,奧地利進入哈布斯堡-洛林王朝,而弗朗茨皇帝和瑪麗亞·特蕾沙皇后成為王朝的創始人。她也是奧地利歷史上最有名的女人之一,以堅韌不拔的勇氣和通情達理的政策,挽救了這一危機四伏的帝國。

瑪麗亞·特蕾沙

在國內,她推行了一系列促進商貿、改良機構、普及教育的政策,同時大力宣揚文化藝術,開創了奧地利的文藝黃金時期,為奧地利寫下了輝煌的一頁。

在統治國家的同時,她還養育了十六個子女,而眾多子女又為後續的聯姻創造了條件。


家族的衰落

通過各種各樣的聯姻,哈布斯堡王朝漸漸的登上了權利的頂峰,控制了歐洲大部分強國。但實際上這個通過聯姻成立的王朝也十分的脆弱,在查理五世之後,就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

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哈布斯堡王朝靠聯姻一步步走上巔峰,而聯姻同時也埋下了隱患。哈西班牙布斯堡王朝最後一位直系繼承人是查爾斯二世,他的父親腓力四世是他母親的親叔叔,而他的曾祖父菲利普二世也是他妻子的親叔叔。作為近親結婚的後代,查爾斯二世直到4歲才勉強開口說話,而且語意含糊不清,到了8歲終於學會走路。他的身形比一般人矮,而且瘦弱不堪,沒有什麼治理國家的能力,到了30歲時看上去已經是老態龍鍾,全身浮腫,無法站立走路,而且時常遭受幻覺和痙攣的折磨。

即使這樣,查爾斯二世還是結了兩次婚,因為強大的哈布斯堡王朝需要直系繼承人來延續香火。可是他根本無法讓妻子懷孕,因此直到39歲的生命走到盡頭之時,他也沒有生下一個孩子,哈布斯堡王朝在西班牙的直系從此消亡。

從查爾斯二世往前追溯的200年間,直系的11次婚姻中,有9次是近親結婚,其中兩對發生在叔叔和侄女之間,還有兩對發生在堂兄妹之間。 

而奧地利這邊,哈布斯堡王朝還在繼續內部聯姻,堅持了兩個世紀。直到弗朗茨·約瑟夫上臺,並娶著名的茜茜公主。但他們的兒子,魯道夫,一個與家族興盛奠基者同名的王子在1889年1月30日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此後1914年斐迪南大公在塞拉耶佛遇刺,四年之後,隨著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古老的哈布斯堡王朝終於徹底畫上了句號。

茜茜公主的兒子魯道夫


這個依靠聯姻發展壯大的王朝在幾百年的輝煌之後,最終還是戰爭中消亡,但它在歐洲各個區域之間留下的千絲萬縷的關係和恩怨情仇恐怕已經深深寫在當地人的文化基因和民族心態裡了。或許這一段興衰史可以在某種程度上解釋現今奧地利人在面對鄰國時略顯傲嬌的姿態,和鄰國對這種姿態並不買帳的有趣狀態。


- THE END -

(以上內容由歐洲時報中東歐版駱駝刺綜編整理,圖片來自網絡,轉載請註明EuroNews。)




相關焦點

  • 哈布斯堡家族:掌控歐洲800多年的王室,是如何崛起和衰弱的?
    提起家族,我們第一想到的是什麼?是那個一手控制歐洲經濟兩百餘年的羅斯柴爾德家族,還是洛克菲勒家族。他們有錢有勢,富可敵國。但是也曾有這樣一個家族,曾掌控歐洲霸權長達八百多年年,這就是本文要提到的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很少有人知道,因為它已經失去所有的王位,不統治任何領地了。
  • 哈布斯堡家族
    11世紀初,由於該家族的主教斯特拉斯堡的維爾納建立鷹堡(哈布斯堡),其家族便以哈布斯堡為名。統治時期從1282年起一直延續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歐洲歷史上統治時間第二長、統治地域最廣的封建家族。1273年,哈布斯堡家族的魯道夫一世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273~1291在位)。1438年開始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由哈布斯堡家族世襲。
  • 哈布斯堡家族:被「瘋女胡安娜」的詛咒環繞?
    因為哈布斯堡家族在歐洲是非常有名的,喜歡歐洲歷史的朋友知道這個家族在歐洲當了六百年帝王,他們家最厲害的就是獲得權力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聯姻。極盛的時候今天的德國,奧地利,匈牙利,西班牙,葡萄牙,還有義大利,甚至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這些地方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統治。
  • 【皇室家族】半部世界近代史——哈布斯堡家族
    從1439年開始,哈布斯堡家族一直擔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直至1806神聖羅馬帝國被拿破崙解體為止。1453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三世將奧地利公國提升為大公國,成為歐洲最正統和有權勢的皇室家族。當時,魯道夫四世正統領哈布斯堡家族,他立即採取行動,翻出一份神秘的文件,用來證明哈布斯堡家族毫無疑問是基督教王國中最傑出的家族,事實上他們的地位甚至比議會中所有成員的集合體還要高。當然,這份文件是偽造的,但所有哈布斯堡人都泰然自若的接受了這個天上掉下了的新頭銜,魯道夫又放出消息,如果議員仍阻撓他登上帝王寶座,他將用上帝賜予的權利去建立一個新的國家。
  • 多瑙河畔:哈布斯堡的歐洲
    他在位兩年,能力強,處事靈活理智,這在哈布斯堡家族中是前所未有的。事實上,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利奧波德二世是哈布斯堡家族自250年前斐迪南一世以來第一個真正精明、足智多謀(但並沒有引起不安)的統治者。可是他莫名的死亡(他身邊醫生將他帶向了死神,他們的治療方式不衛生,引起感染,而他們卻沒有意識到,最終把事情搞砸了)也標誌著他是哈布斯堡家族最後一個真正精明、足智多謀的統治者。
  • 哈布斯堡家族的著名遺傳病
    按照複雜的王朝繼承法統,他理應是自查理曼以來歐洲最龐大領地的繼承人。他的領地之廣大,頭銜之多,令人驚嘆。等他當選為神聖羅馬皇帝之後(作為皇帝,他的稱號是查理五世),他的頭銜就需要好多筆墨才能寫得下。他的領地在全歐洲星羅棋布,如同象棋上的黑色方塊,從東方的匈牙利一直延伸到西方的大西洋,從阿姆斯特丹一直到北非海岸,甚至包括更遙遠的地方——新發現的美洲大陸。
  • 哈布斯堡王朝的衰落:從歐洲雄獅到折翼的雙頭鷹
    所以哈布斯堡的奧地利只能一而再再而三的將目光投向非德意志地區,最終,當19世紀萊茵地區工業化將普魯士的注意力吸引到西方時,1909年,哈布斯堡王朝卻吞併了巴爾幹的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納——歐洲最落後的地區之一。而這一家族的領地構成決定了哈布斯堡的奧地利部分始終無法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結構和貴族階層。
  • 哈布斯堡家族大下巴,英國王室血友病,歐洲皇室近親聯姻的後果
    這位其貌不揚的皇帝有多少豐功偉績,在國際政治和戰爭中多麼英明神武,不是本文的話題。本文要談的,是他的生理問題:突出的下顎。哈布斯堡家族連續許多代的男性身上出現這個顯著的生理特徵,以至於下顎突出症被稱為「哈布斯堡下顎」或「哈布斯堡唇」。從留存至今的許多肖像來看,這個生理特徵在該家族的男性成員當中相當常見。我們有理由相信,給帝王畫像的藝術家應當已經對其外貌作了美化。
  • 捷克人民起義——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
    捷克人民起義——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導火索作者:轅固小生在歐洲有一個野心勃勃的家族,叫做哈布斯堡家族,就是後來很著名的茜茜公主嫁入的。奧地利皇室。他們一直想要重新樹立神聖羅馬帝國的輝煌,建立起一個包括奧地利、德意志和義大利在內的統一而龐大的帝國。
  • 哈布斯堡王朝
    雖然年輕的生命止步於26歲,但他重建史蒂芬大教堂,建立維也納大學,將維也納打造成新興核心城市;偽造了一份11世紀的特權文件,給祖上加了新發明的「大公」頭銜,為家族重獲選帝侯及世襲貴族權利打下基礎。15世紀中葉腓特烈三世稱帝,正式確認了哈布斯堡家族是奧地利大公的偽造文件,家族地位大大提升,轉型為大公國的奧地利也增強了在歐洲的影響力。
  • 近親結婚的王室悲劇:西班牙哈布斯堡家族絕嗣
    1547年哈布斯堡王朝在歐洲領地示意圖1379年,哈布斯堡家族兩位公爵艾伯特(Albert)和利奧波德(Leopold)籤定協議。艾伯特的子孫將擁有內奧地利公國,即今日的奧地利中東部,利奧波德的後裔則坐擁外奧地利公國,統治領域包括今日奧地利西部、南阿爾薩斯和位於德國西南領地。奧地利內外分治的局面,直至1490年外奧地利公爵家族絕後才得以結束。
  • 奧地利:從稱霸歐洲到淪為歐洲小國,奧地利為什麼越來越小?
    一開始,哈布斯堡家族的直屬領地主要是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大公國要保持在神聖羅馬帝國的地位需要不斷開疆拓土,擴充自己的實力。哈布斯堡王朝擴充領地的途徑非常獨特,它不斷與歐洲其他王室聯姻,如果對方沒有子嗣,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員就可以繼承對方的領地。
  • 哈布斯堡人七百年
    如果讓梅特涅從精神上回答這個問題,或者表態的不是他、而是他的弗蘭茨皇帝,作為一個哈布斯堡人,皇帝很可能有完全不同的看法。正統原則或許是法國、普魯士、巴伐利亞王國、或者領土正被聯軍佔領的薩克森王國的王權的基礎,但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合法性卻並不依賴於「正統原則」。在這個家族漫長的歷史上,哈布斯堡人可以和各種新生事物妥協甚至合作,向任何心懷不滿的階層讓步。
  • 無神論者佔比最高的歐洲國家,捷克人為什麼不信宗教?​
    ▲捷克的平原和丘陵都可以發展農業,國境線四周為高山不過,這裡屬於日耳曼人建立的法蘭克王國,他們把帝國邊緣的這片土地稱為「波希米亞」。雖然捷克人的人數眾多,但仍處於落後的氏族社會,很快被日耳曼人所徵服。1419年「第一次拋窗事件」,胡斯教徒衝進布拉格市政廳,活活將代表教廷勢力的市長和議員從窗戶扔到樓下的抗議者面前胡斯教徒在與教廷對峙的過程中,發動一系列暴動,攻擊天主教設施和代表教廷的相關人物,帝國皇帝和羅馬教廷隨即用武力鎮壓胡斯派及其軍隊。沒想到胡斯軍面對來自大半個歐洲的天主教軍隊屢戰屢勝,一直堅持了14年,才因為胡斯派的內訌而被鎮壓下去。
  • 維也納美泉宮:見證哈布斯堡王朝興亡
    美泉宮的名氣要比霍夫堡(博物館)大得多,遊客也多,排隊買票就需要半個多小時,買好票還不能馬上進去,得再等一個小時。美泉宮地處郊外,面積大,可以讓建築師自由揮灑,加之哈布斯堡的帝國財富,使得它成為巴黎凡爾賽宮之外別具一格的歐洲皇家宮殿和園林。
  • 歐洲中世紀最強大的帝國,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夏宮,美麗又奢華
    哈布斯堡家族算是歐洲中世紀最強大的家族,曾統治過神聖羅馬帝國、西班牙王國、奧匈帝國等,沒想到這個家族如今仍然有後裔存在。這不禁讓我想起,之前去奧地利旅行時,在首都維也納遊玩的景點:美泉宮。這座宮殿曾經是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作為夏宮所在地,以區分冬宮功能的霍夫堡宮。如今美泉宮及花園被列入世遺名錄,成為維也納排名第一的旅遊景點。
  • 歐洲用三十年戰爭「打」出了答案
    直至宗教改革世紀,歐洲對於建立國家的途徑並無定論,未曾規定國家大致的大小等級和數量。人們可以將17世紀初的三十年戰爭視為具有決定意義的嘗試,從而明確合適的國家規模。在這個過程中,出現了兩種建構國家的基本可能,兩者在這場「戰爭的戰爭」中彼此敵對,並鬥爭到底。 建構國家的第一種可能性是:建立一個龐大如歐洲的囊括所有人的國家。
  • 誰能用武力徵服中亞
    有的帝國擅長武力徵服,有的帝國喜歡文化滲透。不同的控制方法和對象,也讓各個帝國的擴張史呈現出多姿多彩的樣貌。今天我們要推薦的這本書,就是關於一個大帝國擴張的故事——《俄國徵服中亞戰記》。喜歡文史題材的讀者,對李碩老師的名字應該不會陌生,一個擁有清北學歷,目前在新疆大學工作的高校教師。雖然是標準的高知學者,但他的大眾歷史普及讀物卻格外好看,擁有眾多擁躉。
  • 哈布斯堡家族的秘密2686《大航海家》無敵艦隊擴張領土
    2686《大航海家》逼真重現了15世紀大航海時代的貿易,海盜和戰爭,展現了海洋時代的崛起。全球獨創的股票式貿易系統(玩家交易行為影響商品價格)。有超過30種船隻供你組合你的無敵艦隊,探索未知的世界,尋找基德的寶藏,成為壟斷歐洲的巨商,建立無敵艦隊,統治整個海洋。  2686《大航海家》開啟傳送門:http://www.2686.com/try.php?
  • 哈布斯堡千年遺恨:不敵波旁王室
    最主要是,現在波旁王室還手握西班牙王位,哈布斯堡家是兩手空空了。腦洞稍微打開一下:如果以疆域論,其實拿破崙家族可能才是最顯赫的:法蘭西、西班牙、義大利三大歐洲強國收於一手,雖然只是短短一代,但這可是自查理曼之後再也沒人能做到的事情。下文來自百度百科,由「億衡家族財富」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