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不良反應高發每年20萬人死亡 中藥注射劑何時走出泥潭

2021-01-19 騰訊網

《中國藥典(2015)》劉昶榮/攝

近日,某自媒體公眾號的一篇文章《一年耗掉醫保幾千億元,輔助用藥野了20年不好管》引發輿論關注,文中提到:「輔助用藥中賣的最好的品類是中藥注射劑,中藥注射劑製作工藝簡單,成本低廉,回扣高,加上醫院每次開注射劑是針對住院患者,開的量大,很完美地符合『賺錢的藥品』邏輯。」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業界專家向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證實,中藥注射劑確實好賣,由於中藥注射劑是一些藥企的支柱產品和主要利潤來源,使其成為投資研發的熱點。

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多

注射劑繞過皮膚、黏膜這兩道保護人體的天然屏障和肝的首過作用,直接進入人體,分布到組織、器官中,生物利用度高,如有過敏原之類異物,極易進入,遠遠不如塗在皮膚或存於消化道易於清除,危害很大,應該高度警惕。

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指出,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和口服製劑所佔比例分別是54.6%和37.6%;2017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佔84.1%。

一項2005年展開的中藥注射劑研究顯示,從製備工藝上來講,有效成分提取法是一種化學成分和純度比較容易控制的方法,然而這種方法製備的中藥注射劑在98種中藥注射劑中只佔6種。水醇法是中藥注射劑的主流製備方法,98種中有56種使用了此方法。該專家表示,這種從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就開始使用的製備方法「多種雜質不易剔除、質量不易控制、不良反應較多、產品穩定性較差……」

而含量測定是控制藥品不可或缺的重要指標,中藥注射劑直接從血液進入人體,屬於管理最嚴格的現代藥品常用劑型。

該專家表示:「像中藥這種影響因素很多,原材料質量不夠穩定的天然藥,即使單獨一味藥,其製劑質量已經不容易控制了,多味藥組成的複方注射劑連含量測定項目都沒有,其質量怎樣保證,豈止令人擔憂!」

據了解,我國每年約有20萬人死於用藥不良反應。目前一部分中成藥是西醫大夫開的,其中包括中藥注射劑。中醫講辨證論治,而西醫是辨病治病,如果「熱病」用「熱藥」就是火上澆油,「寒病」用「寒藥」則是雪上加霜。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脈注射和滴入

中藥注射劑發揮作用的是中藥中的化學成分,然而中藥中單味藥的化學成分本就十分複雜,例如,100張中藥方子中,70張裡有甘草,而甘草裡就有70多種化學成分,該專家表示,「化學物質成分複雜,我們對其有效性知之甚少。」

鑑於存在的種種問題,「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脈注射和滴入」是業內專家反覆提到的中藥注射劑應遵循的使用方法。

實際情況是,市面上有多種處方相同的其他劑型的中成藥可代替中藥注射劑。該專家指出,目前上市的中成藥與中藥注射劑同處方(僅指其組成的藥的味數相同)的不同劑型中成藥種類有的多達10種(益母草類,清開靈類)、11種(丹參類)、12種(生脈類)、14種(銀黃類、板藍根類),有的甚至高達20種(雙黃連類)等。這些藥物中不乏用於治療一般常見病、慢性病的藥,在治療這些疾病時是否需要藥效「兇猛」的中藥注射劑,值得再商榷。

使用中藥注射劑需要化驗費、材料費(注射器等)、輔助藥品(葡萄糖等)、護理費、交通費、病床費等直接成本,和誤工費等間接成本,甚至還有產生不良反應之後的治療費用。

該專家曾用臨床上最普遍使用的穿琥寧注射液、雙黃連注射液和清開靈注射液進行過相關藥物經濟學統計,推算出每位患者每獲得1單位的治療效果的成本為500~3000元,甚至更多。而相比之下,患者如果服用雙黃連口服液和清開靈口服液(或膠囊)獲得同等治療效果的治療成本僅為10~250元。

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靜脈注射和滴入,這是世界各國對注射劑的普通用藥原則。

中藥注射劑整體尚未進入成熟期

1941年,八路軍一二九師製藥所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製造出了柴胡注射液。在當時流行性感冒的治療中取得顯著療效,受到晉冀魯豫邊區獎勵。至今,柴胡注射液仍然是治療感冒、流行性感冒及瘧疾等發熱的常用藥。

後來,中藥注射劑快速發展,上世紀80年代研製出來的品種達1400種左右。「發熱用清開靈針,感染用雙黃連針,心血管病用香丹針」一度成為臨床業內不成文的「規則」。

中藥注射劑如此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利益的驅動,該專家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一款痰熱清注射液一年的銷售額曾經達到18億元。

據了解,目前中國市場有130餘種中藥注射劑,常用藥品約20種。然而,最新版《中國藥典》只收錄了止喘靈注射液這一種中藥注射劑。這表示目前中藥注射劑整體還沒有進入成熟期,使用要十分慎重。

由於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事件頻繁被曝光,目前我國只允許在有搶救能力的二級、三級醫院的住院處使用中藥注射劑,基層醫院和門診處不可以使用。

然而事實情況並非如此。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從河北省唐山市玉田縣的一位社區醫生處了解到,基層醫院在輸液過程中基本上是中西藥聯合使用,常使用的中藥注射劑有雙黃連注射液、炎琥寧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輸液所用的藥物,是基層醫生的一項收入來源。

這位社區醫生舉例說,基層醫院在接診無嚴重併發症的感冒時,會選擇對患者進行輸液治療,使用抗生素、激素聯合雙黃連注射液和喜炎平注射液等。而無嚴重併發症的感冒,一般多喝水、注意休息,一周左右便可自愈。

中藥注射劑的再評價應加快進程

一直以來,中藥注射劑的研製開發被認為是「利用現代製藥工藝發展傳統中藥」的一個突破點,也是中藥現代化的一塊「實驗田」。

臨床實踐表明,一些疾病尤其是一些危機重症、疑難病症需要中藥注射劑治療。危急重症、疑難重症,如流行性乙型腦炎、腦膜炎、急性病毒性肝炎、急性B型肝炎、肝性腦病、急性病毒性肺炎、腦血栓高熱神昏、腦出血高熱神昏、原因不明的高熱及對抗生素有耐藥性或過敏性的高熱患者等,由於病勢兇猛、病情危急需要爭分奪秒全力搶救,只要藥證相符,可以在加強監護下及時選用中藥注射劑。此外,新藥研發難度越來越大,實驗研究提示中藥注射劑對進一步研發新藥有著重要意義。

2006年全國兩會期間, 20位代表委員曾提交了一份名為《關於重視中藥注射劑上市後再評價》的提案,曾使魚腥草注射液等7種中藥注射劑停止使用。後來,100毫升的魚腥草注射液一直都沒有恢復使用。提案分析了中藥注射劑再評價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對再評價的具體內容提出了7個方面的設想:安全性、有效性、處方組成、製備工藝、質量標準、功能主治和藥物經濟學。

藥品再評價是指用最新的醫藥學方法對已批准上市的藥品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有效性等方面進行再評估,是國際上藥品監管的重點。

2017年10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提出,未來將嚴格藥品注射劑審評審批,同時力爭用5年至10年左右時間基本完成對已上市藥品注射劑的再評價。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劉昶榮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三甲醫院發文:拒絕輔助用藥 中藥注射劑!
    來源 | 賽柏藍    整理 | 小婉 作為對輔助用藥政策監管的落地實施,大三甲拒增輔助用藥和中藥注射劑,這不會是偶然事件,這將是未來的趨勢所在。輔助用藥、中藥注射劑被大三甲拒絕昨日,江蘇省醫藥聯盟微信公眾號發布了有關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的《新藥登記須知》。
  • 銷量持續下滑、不良反應頻發 中藥注射劑難借疫情翻身
    不良反應高發事實上,中藥注射液作為臨床上的大品種,曾多年位列國內藥品銷售榜前列,不過由於中藥注射劑類藥品不良反應問題頻頻出現,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始終遭受質疑。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7年)》指出,2017年中藥不良反應/事件報告中,注射劑和口服製劑所佔比例分別是54.6%和37.6%;2017年中藥嚴重不良反應/事件報告按照給藥途徑分布,靜脈注射給藥佔84.1%。
  • 柴胡、雙黃連、魚腥草……來看看這些熟知的「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你還敢給孩子用嗎?
    在經過七十幾年的發展後,這一中國獨有的注射劑已經是年銷售額過百億的大戶,根據2017年公立醫院中成藥銷售情況,排名前20的中成藥中,16個為注射液,讓人難以想像。而其實在這發展的幾十年中,不良反應事件頻頻發生,有些甚至是嚴重的不良反應,而在2000年以後中藥注射劑的不良反應才被媒體所報導。
  • 中藥注射劑,最新消息來了
    據透露,他已提交兩會提案——儘快啟動中藥注射劑再評價的驗收工作。 1 中藥注射劑迎來生機? 近日,武漢市藥械聯採辦公室發布《關於2020年武漢市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
  • 張伯禮:為中藥注射劑正名
    內容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健康37°C工作室  記者:王君平  近日,國家藥監局發布2019年度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中藥不良反應連續4年下降。值得一提的是,在所有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中,化學藥品注射劑佔86.9%,中藥注射劑佔9.1%,生物製品佔1.6%。  近年來,中藥注射劑因安全性遭誤解。
  • 這些中藥注射劑,基層醫療機構禁用!
    近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爭議頗多。原料藥選材缺乏規範、製備工藝不完善、臨床超劑量使用等不合理的現象,都是中藥注射劑面臨的重大難題。2020年醫保目錄的調整,依舊堅持對中藥注射劑嚴格把控和限制,再次強調基層醫療機構不能使用相關中藥注射劑。同時,目錄中還對一部分中藥注射劑標註重症、病種等方面的限制。
  • 吃錯藥每年害死20萬人,吃藥的這些禁忌你千萬要知道!
    殊不知,稍不留神,有人就因此而進了ICU(重症監護室)……據2014年新華網報導,原國家食藥總局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250萬人因為錯誤用藥而損害健康,其中死亡的有20萬人,是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兩倍。①出現這種問題,最常見的原因,一個是用錯藥,一個是多種藥物混用。
  • 每年死亡20萬人,這些藥千萬不能混用,稍不留神就要命!
    殊不知,稍不留神,有人就因此而進了ICU(重症監護室)……據2014年新華網報導,原國家食藥總局一項統計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有250萬人因為錯誤用藥而損害健康,其中死亡的有20萬人,是全國交通事故死亡人數的兩倍。出現這種問題,最常見的原因,一個是用錯藥,一個是多種藥物混用。
  • 豬骨頭做成了人用注射劑,安全嗎?4種「神藥」被修改說明書!
    該藥應在有搶救條件的醫療機構使用,使用者應接受過過敏性休克搶救培訓,用藥後出現過敏反應或其他嚴重不良反應須立即停藥並及時救治。 值得注意的是,「骨肽類注射劑」為《第一批國家重點監控合理用藥藥品目錄》藥品,也曾多次出現在各地的輔助用藥重點監控目錄中。其在國內的生產企業達20多家,臨床用量極大。
  •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過敏反應易發,我們該如何合理用藥?
    所以我們要來學習下左氧氟沙星注射劑。面對有如此多不良反應的左氧氟沙星注射劑,我們該怎麼合理用藥。手臂瘙癢時,排除過敏反應,將滴速調慢,有疼痛感時,在穿刺點上方用溫毛巾熱敷,靜脈滴入結束後,有靜脈炎根據其靜脈炎分級做對應的處理。(2) 避光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屬於喹諾酮類的抗生素,由於喹諾酮類的抗生素會引起光毒性反應的,所以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的時候要避免過度的暴曬在陽光下和人工紫外線下,以免出現光敏反。
  • 這種退燒針12年不良反應報告6510例,給孩子打要小心了
    《注射用賴氨匹林安全性風險分析及思考》顯示,2004~2016 年,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資料庫共收到注射用賴氨匹林的不良反應報告6510例,其中嚴重報告454例,佔7.0%;死亡病例22例,佔嚴重報告的4.8%。
  • 患者因輸注清開靈注射液死亡 基層醫生牢記這3點
    因為不合理用藥,在臨床使用過程中,經常會發生一些不良反應事件。2001年11月,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首次通報清開靈注射劑引起的過敏反應。2015年中藥注射劑不良反應報告數量排名,清開靈注射劑居第一位。後四位注射液分別是:參麥注射劑、血塞通注射劑、雙黃連注射劑、舒血寧注射劑。
  • 被問死亡人數破10萬,白宮發言人:每年還有12萬人自殺或用藥過量呢
    她先是誇讚川普的抗疫措施,又批評記者「問錯了問題」,此後甚至還轉移話題稱:「每年還有12萬人死於自殺和用藥過量呢。」麥克納尼當場語出驚人 圖片來源:視頻截圖當地時間5月26日,有記者在白宮新聞發布會上提問稱:「我們即將越過死亡人數達10萬人的裡程碑,白宮怎麼看?快到選舉了,白宮怎麼看這個死亡人數?你還在說你們成功地戰勝了這場疫情?
  • 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副作用
    核心提示:日前,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發布了第二十二期《藥品不良反應信息通報》,提醒醫療機構醫護人員和藥品生產經營企業,應警惕警惕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的嚴重不良反應。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鹽、甲磺酸鹽、鹽酸鹽注射製劑,劑型包括粉針劑、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  在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中心病例報告資料庫中,與左氧氟沙星注射劑相關的嚴重病例報告在喹諾酮類品種中較為突出。嚴重不良反應/事件以全身性損害、中樞及外周神經系統損害、皮膚及其附件損害、呼吸系統損害、胃腸系統損害為主,其中過敏反應問題較為典型。
  • 國家藥監局:修訂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劑說明書 涉及「不良反應...
    中國網財經10月29日訊 今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稱,決定對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劑(包括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液、注射用門冬氨酸鳥氨酸)說明書「不良反應」、「注意事項」、「禁忌」等項進行修訂。來源:國家藥監局「門冬氨酸鳥氨酸注射劑說明書修訂要求」顯示,「不良反應」項下應包含:胃腸損害:噁心、嘔吐、腹脹、腹痛、腹部不適;全身性損害:胸悶、畏寒、寒戰、發熱、乏力、疼痛;神經系統損害:頭暈、頭痛、局部麻木等內容
  • 兒童用藥禁忌多!記住這三點,陪伴孩子健康長大
    (4)中藥注射劑 中藥注射劑主要是由中藥材中提取出來的藥物,成分複雜,加之藥材來源不一,品質不同,炮製方式和藥用部位均可能存在差異,各種理化因素也導致中藥注射劑的成分及含量並不穩定。
  • 中恆集團血栓通等8個中藥注射液進入國家基藥目錄
    10月25日,國家衛健委公布的2018版基本藥物目錄中,注射用血栓通(凍幹)、柴胡注射液等8個中藥注射液入選。這8個中藥注射液將摘掉輔助用藥的帽子,臨床應用的限制將下降,未來銷售有望增長。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了解,本次8個進入基藥的中藥注射液分別是:柴胡注射液,參麥注射液,生脈飲(顆粒、膠囊、 注射液),清開靈顆粒(膠囊、軟膠囊、片、注射液),血栓通膠囊(注射液)、注射用血栓通(凍幹),血塞通膠囊(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凍幹),丹參注射液,脈絡寧注射液。
  • 左氧氟沙星6種不合理用藥問題分析
    左氧氟沙星注射劑包括左氧氟沙星及其乳酸鹽、甲磺酸鹽、鹽酸鹽注射製劑,劑型包括粉針劑、小容量注射液、大容量注射液。隨著藥品的大量應用,其不良反應也日益突顯,今天通過典型病例大家分享左氧氟沙星不合理用藥問題。
  • 一個急診科醫生的心聲:我為什麼給患者用中藥注射液?
    我們急診中必須首選救命藥,當沒有其他可替代、患者又有需求時,才會使用中藥注射液,並且使用過程中一定會遵循用藥原則,要考慮患者適應證,也就是患者所患疾病,正好在中藥注射液說明書所寫的治療範圍之內。現在的病人和家屬都很聰明,可能患者邊輸液,就會邊用手機檢索這種藥的適應證,如果發現自己的疾病不在藥品治療範圍內,一旦出現藥物不良反應,患者會跟醫院發生嚴重糾紛。
  • 1歲男童打點滴後死亡,悲劇給所有人敲響警鐘
    圖片來自「用藥助手」App【兒童用藥】說明書部分說明了16歲以下兒童慎用,3個月以下嬰兒禁用。兒童用藥後可能引起瑞氏症候群。【不良反應】部分說明了「16歲以下兒童使用本品可能發生瑞氏症候群。1~2 周內患有水痘或流感樣症狀的兒童和青少年不應使用本品。如該人群使用本品後突然出現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及煩躁不安等表現,應警惕瑞氏症候群。此種情況雖然少見,但神經系統症狀進展迅速,可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