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幾年「五一」勞動節,京劇名角史依弘都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今年,為了紀念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在上海首演《鎖麟囊》80周年,史依弘原本要在上海大劇院連演兩場《鎖麟囊》,然而由於疫情原因演出不得不取消了。但是疫情期間,她開始使用時下最流行的「直播」方式,同樣給戲迷朋友們帶來了不少驚喜。
疫情暴發以來,史依弘已經做了三次「直播」,兩次是個人直播,一次是和尚長榮、王珮瑜等京劇名家一起,參加「一江連心 藝起前行」上海京劇院線上演唱會。史依弘的「直播」次數雖然不多,但是每一次的反響都很大,也讓一直勇於嘗試新事物的她收穫了不少心得。
第一次直播收穫無數感動
早年就成名並獲獎無數的史依弘從沒有躺在成功的溫床上停滯不前,而是一直大膽嘗試著各種探索和創新。對於「直播」這種早就流行於網絡的傳播形式,史依弘最開始是猶豫的,一度擔心直播的效果是否理想。但是疫情發生後,所有線下演出都被按下了暫停鍵,史依弘也只能宅在家中,兩個月沒見到觀眾。而這段時間,也讓她看到很多世界名團和藝術家都在網上做直播,鼓勵大家宅在家中欣賞藝術;再加上很多戲迷紛紛給她留言,表示想要聽她的戲,因此她也萌生了用直播的形式和她心心惦念的觀眾見面的想法。
3月21日晚上8點,史依弘在家中做了第一次抖音直播。剛一進入網絡直播間時,她有點蒙。因為她看到自己被戴上了「眼鏡」「耳環」,還有各種「鮮花」紛紛湧來——這都是粉絲們給她送的禮物。平時在舞臺上唱、念、做、打全都應對自如的史依弘,首次以這樣的形式面對網友有些不知所措,但也滿懷著新鮮好奇的心情:「開始有點緊張,忐忑不安,因為直播看不到觀眾,只能自己看自己,太奇怪了。」她問大家:「你們都來自哪裡?」「湖北、河南、安徽、山東、新疆、海南、天津、澳大利亞……」粉絲們回答的文字,在屏幕上排成了長長的隊列。
當天的直播持續了一個多小時,史依弘除了給戲迷朋友們清唱了梅派《貴妃醉酒》《太真外傳》、程派《春閨夢》等經典唱段,還和大家分享自己最近讀的書、看的電影。除此以外,她每天練功、插花,學習日語和英語,享受難得的休整時光:「這幾年我一直在排戲、演戲,和時間賽跑,忙起來連臺詞都來不及背,現在挺好,晚上睡得早,早上四五點醒來,天蒙蒙亮,鳥叫了,車輛聲越來越響。路上有綠色的樹、紅色的花,生活特別美。以前我滿腦子都是戲,從未關注到這些美好。」
史依弘隔著屏幕收穫到了無數點讚與掌聲,也讓她真切感受到了年輕人對國粹的熱愛和對她的喜愛,這種互相陪伴和交流讓她特別感動,心裡暖暖的。
第一次個人直播成功之後,3月26日,史依弘又參加了上海京劇院舉辦的線上演唱會,傾情演唱了《白蛇傳》經典唱段,和京劇界同仁共同致敬抗疫戰士。抖音、B站等五大平臺同時直播,雖然沒有現場的掌聲,但彈幕刷屏,網上喝彩此起彼伏,熱烈激情的氣氛,和劇場相比另有一番情致。
第二次直播搬到劇場
第一次直播之後,很多人都在追著邀請史依弘做更多的直播,但一向講究專業性的史依弘卻不願把這種形式流於隨意,因此決定把第二次直播搬到依弘劇場,直播《太真外傳》坐唱排練,讓觀眾看到演員幕後如何訓練唱段,與樂隊如何磨合唱腔。
不過史依弘坦言,4月17日的第二次直播前,她失眠了,「一晚上沒睡好,擔憂燈光、麥克風,操心三個直播手機怎麼架,很緊張。這是我第一次嘗試抖音、B站、微博三個平臺一起直播,是個新挑戰!」史依弘的團隊也非常敬業給力,提前五小時就來到依弘劇場安裝調試設備;樂隊更是已經準備和排練了半個多月,當天早早就來到劇場。
相比起第一次個人直播,史依弘有了更多經驗,她一邊唱,一邊跟觀眾朋友互動,有時講述劇情、導賞唱段,有時介紹合作夥伴,狀態越來輕鬆熟練。直播結束後,大家仍然意猶未盡。「網絡直播讓大家能立刻看到你,這是劇場做不到的。」史依弘覺得,直播創造了快速自我宣傳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明星,「也讓不了解京劇的人,路過直播間可以進來看看,也許就會從而開始關注京劇,這樣能迅速影響到很多人。」
除了直播,史依弘還陸續將《四郎探母》《鳳還巢》《金玉奴》《春閨夢》《鎖麟囊》《貴妃醉酒》等一系列她的珍貴演出視頻上傳網絡,供戲迷朋友們觀看。
勤奮的史依弘依舊天天練功,每周堅持與樂隊坐唱。據悉,史依弘將亮相5月2日上海大劇院舉辦的「有光,就有戲」演出,演繹梅派代表曲目《貴妃醉酒》和《大唐貴妃》中的經典唱段「梨花頌」。 (本報記者 王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