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京劇藝術凋零,京劇名角是如何生存的

2021-01-10 愛傳統的少年

京劇藝術興起於清朝末年,民國初年最為興盛。可是不久就到了日本侵華,戰爭四起聽戲的人自然就少了。那麼許多京劇名角有事怎樣維持生活的呢。

一:梅蘭芳、程硯秋

梅蘭芳和程硯秋在抗日戰爭的時候都是愛國藝人。梅蘭芳為了抵制日本侵略者鼓舞國人士氣蓄鬚明志,程硯秋則是離開舞臺,務農為生。

其實這兩位藝術家雖然早年間都很富有,但是京劇藝人生活講究尤其是名角。這沒有戲可演的日子生活過的自然很拮据了。

二:馬連良為了一口煙土去偽滿洲國唱戲

我們都知道舊社會的藝人都喜歡抽兩口鴉片都是"癮君子",包括譚鑫培、汪笑儂等人都是著名的煙土愛好者。

而馬連良也是,當時抗日戰爭時期馬連良帶著扶風社全國各地的演出,可以說也能維持劇社的生存。但是唯獨這一口煙土很不好搞,當時偽滿洲國成立十周年向馬連良發出了邀請,其中不僅有豐厚的包銀,還有上好的煙土。馬連良更看重的或許是煙土吧,便欣然允諾。

這件事也成了後來馬連良的一個汙點。

三:劈紡戲在上海紅極一時

當時上海還未淪陷,許多京劇藝人便前往上海進行演出賺包銀。但是當時上海新興文化與京劇藝術衝擊非常厲害,舞廳、影院林立。

於是像童芷苓、吳素秋、言慧珠等人便改變京劇正戲的傳統模式開始演《大劈棺》《紡棉花》《十八扯》等戲。尤其是《大劈棺》《紡棉花》這些劇,主要是"粉戲"以調情為主,演員甚至穿新式旗袍,皮鞋上臺演出。當時這些演員被稱為"劈紡坤伶"童芷苓更被稱為"劈紡皇后",雖然不太好聽,但是確實在上海賺的盆滿缽滿。

但是這些戲後來再也沒有演過。

相關焦點

  • 京劇名角來深圳!福田京劇藝術節連番名劇等你來賞
    你見到京劇名角于魁智、李勝素了嗎? 10月30日晚,第二屆福田京劇藝術節發布會在深業上城商場完滿落下帷幕。 據了解,國家京劇院一團是當今首屈一指的京劇表演團體,于魁智、李勝素均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後者還是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 現場還有,來自國家京劇院一級老生演員馬翔飛和優秀張派青衣演員劉夢姣攜國家京劇院一團樂隊,為市民戲迷們分別獻唱《捉放曹》和《詩文會》京劇選段,精彩表演讓發布會現場掌聲不斷。
  • 杜月笙如何讓京劇名角孟小冬甘當小姨太?情場高手都有一套組合拳
    京劇名角孟小冬,初戀梅蘭芳,為何卻甘當流氓頭子杜月笙小姨太?男追女隔座山,女追男隔層紗,深刻道出了很多男孩欲求一女而不得的無奈與痛苦,他們抱怨,他們不解,為何買花、送餐,上下班接送甚至是買房買車買鑽戒,可有時換來仍是不冷不熱?在我看來,這歸根結底是追女孩「沒方法」導致的。
  • 京劇名角史依弘變「直播新人」
    連續幾年「五一」勞動節,京劇名角史依弘都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今年,為了紀念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在上海首演《鎖麟囊》80周年,史依弘原本要在上海大劇院連演兩場《鎖麟囊》,然而由於疫情原因演出不得不取消了。
  • 京劇:形成於北京,得名於上海
    閱讀提示京劇是我國優秀傳統藝術的瑰寶,她富於巨大的藝術魅力,是現今我國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戲曲劇種,因此被人們稱譽為「國劇」。2010年,京劇被聯合國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京劇起源並形成於北京,但是京劇這個「名稱」卻得之於上海。
  • 京劇「四大名旦」後人今何在?京劇名門能否延續?
    #是最具影響力的劇種,二百餘年來湧現了不可勝數的明星,只要是這些名角在舞臺上,臺下就座無虛席。梅蘭芳先生梅蘭芳家族梅蘭芳本就是梨園世家出身,他集京劇旦角藝術之大成,是京劇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這4個孩子中,小兒子梅葆玖和女兒梅葆玥從事京劇藝術。梅葆玖從10歲就開始學戲,得到父親梅蘭芳的親傳,也是梅派的領軍人物。梅蘭芳的女兒梅葆玥曾畢業於上海震旦大學教育系,後來她下海從藝,供職於北京京劇院。當時這姐倆,男工旦角,女工老生,是梨園行的佳話。
  • 京劇名角史依弘變「直播新人」,忐忑試水意外吸引眾多粉絲
    連續幾年「五一」勞動節,京劇名角史依弘都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都會在五一期間上演令戲迷驚喜萬分的精彩大戲。今年,為了紀念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在上海首演鎖麟囊80周年,史依弘原本要在上海大劇院連演兩場《鎖麟囊》,然而由於疫情原因,演出不得不取消了。
  • 「不忘初心 再譜華章」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75周年演唱會在石家莊...
    河北新聞網訊(楊慧麗、毛雨禾 通訊員曹淑敏)12月18日晚,由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舉辦的「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河北籍名家演唱會」在石家莊人民會堂啟幕。12月18日晚,「慶祝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建院75周年河北籍名家演唱會」在石家莊啟幕。圖為沈春林表演 毛雨禾攝演唱會上河北省京劇藝術研究院的全體演員齊上陣,向觀眾們展示了河北省京劇藝術的魅力。
  • 「徽班進京與新世紀京劇發展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自1790年起,以三慶、四喜、春臺、和春為代表的四大徽班先後進京,眾多名角同城競技,花雅爭勝,形成了深厚豐富的戲曲人文環境,孕育並催生了被後世譽為「國劇」「國粹」的京劇藝術。梅蘭芳紀念館館長劉禎在致辭中表示,「作為京劇走向形成標誌的徽班進京以及相關的話題,雖然經歷了230多年,有些已經成為了老話題,但並不是所有的問題都已經得到理清。京劇作為北京的文化品牌之一,如何在新的時代出好作品,如何贏得觀眾,是需要深入探索的。」
  • 京劇名角史依弘「直播」有驚喜,5月將登臺演繹經典唱段「梨花頌」
    連續幾年「五一」勞動節,京劇名角史依弘都堪稱名副其實的「勞模」,都會在五一期間上演令戲迷驚喜萬分的精彩大戲。今年,為了紀念四大名旦之一程硯秋在上海首演鎖麟囊80周年,史依弘原本要在上海大劇院連演兩場《鎖麟囊》,然而由於疫情原因,演出不得不取消了。
  • 跳高女神胡麟鵬分享側顏照 網友稱讚:有一種京劇名角的感覺
    跳高女神胡麟鵬分享側顏照,引來了不少的評論,有網友稱讚:有一種京劇名角的感覺。這話真是非常有道理,胡麟鵬手中拿個東西、加上又是側顏,真的像是京劇中的名角,很有氣質。資料顯示,2018年全國室內田徑錦標賽總決賽上,胡麟鵬以1米84獲得女子跳高冠軍。胡麟鵬在微博上也算比較活躍,和網友互動,有時還會分享自己的訓練經驗。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藝術,余三勝、譚鑫培對京劇聲腔的貢獻
    本文乃作者丹姐講文化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京劇初創時期被譽為「三鼎甲」的是程長庚、余三勝、張二奎三人,若論對京劇唱腔音樂初創和完善,貢獻最大的當屬余三勝。其中譚鑫培兼收並蓄、博採眾長,在唱腔改革上取得了極大的藝術成就。如果說老生前「三鼎甲」還帶有京劇前身徽、漢的地方色彩,傳到老生後「三鼎甲」時,原來那種地方色彩已逐漸融化升華,成為京劇自身的藝術特色了。
  • 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京劇藝術,劇目與體制、作風和人才
    「劇詩」說的提出,無疑對京劇藝術創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但是這並不是一味地求雅,把戲曲搞成只能吟唱不能表演的詩詞,創作的最後成果還必須是中國的當代的京劇。為此需要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摸準它的規律,在此基礎上恰當地利用,同時在生活基礎上創造新的手段,這樣創造出來的新京劇,就不但不會不像京劇,而且是一種發展、創新。我們十分欣慰地看到,一百年來不少京劇藝術大師、前輩們所創造的劇目和他們的表演一代一代地流傳下來了。五十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新創作的一批京劇已經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人們的面前。
  • 京劇老旦藝術研究會在京成立
    經北京市京昆協會批准,京劇老旦藝術研究會於2020年12月6日在京成立。著名京劇老旦名家崔迎春擔任首任會長,副會長由幾大京劇院團60歲以下的京劇老旦名家擔任。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京劇積澱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豐厚文化底蘊。
  • 「京劇三嬌」的戲夢人生
    京劇。新華社記者宋振平攝" style="display:block;color:#337fe5;">  林庭瑜(右三)正在著裝演出京劇。 「從事藝術工作太狠了!」凌嘉臨「恨恨」地說,登臺表演前不許吃冰的,不許吃辣的,不許吃油炸的,擔心自己變胖或變老,甚至坐捷運時陌生人的一聲咳嗽都讓人「一驚一乍」。但除此之外,她很享受作為一個京劇演員的生活。 在臺灣戲曲學院木柵校區,這個生於1989年的女孩,為記者示範京劇動作,舉手投足間,「科班」範兒十足。
  • 想要人前顯貴 必得人後受罪張國榮飾「霸王別姬」演繹京劇名角一生
    「京劇」又稱京戲,起源於乾隆年間,是融合了秦腔 崑曲 和民間戲曲為一體的獨特唱法,京劇聽起來雍容華貴,角色分:生 但 淨 末 醜四種,表演形式分:唱 念 坐 打。2006年5月,京劇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我國的國粹。
  • 吐故納新、包容並蓄:國產動畫《京劇貓》裡推陳出新的京劇文化
    但無論如何,這些徽班在北京的出現,都對京劇的形成起到了促進作用。徽班的興起,使京師劇壇繼高腔、秦腔熱潮後,又有了新熱點。而徽班的這種聲腔展現出的藝術景象,是觀眾為之興奮不已。而這時徽班又為實力相對弱小的聲腔班社提供依附的空間,並對其產生了影響,也加大了徽班在京師舞臺的影響力,對後來形成的京劇產生了不小的影響。
  • 河北承德:京劇藝術教育進校園
    ↑12月22日,在承德市雙橋區魁星園小學京劇課堂,學生表演京劇《紅娘選段》。 河北省承德市雙橋區魁星園小學是一所京劇藝術教育特色學校,榮獲「全國中小學中華優秀文化藝術傳承學校」稱號。該校將京劇作為校本課程納入學校課程表,學校組織力量自編教材,聘請專業教師為學生上課,教授京劇表演技藝和經典唱段,讓孩子們「學起來」「唱出來」「舞起來」,感受傳統戲曲文化的魅力。 新華社發(劉環宇 攝)↑12月22日,在承德市雙橋區魁星園小學京劇課堂,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形體訓練。
  • 她是上海灘京劇名角,曾讓青幫大佬威風掃地,黃金榮也無可奈何
    露蘭春自幼接觸京劇,她學習刻苦,在14歲時,就已經登臺表演,後來經過舞臺的淬鍊,她抑揚頓挫,纏綿多情唱腔,更是讓她成為了上海灘的京劇名角。  薛恆是個十分喜歡京劇的人,對於露蘭春,他也仰慕許久,兩人在時間的流逝下,也逐漸產生了愛情,露蘭春發現自己愛上了薛恆,但是黃金榮肯定不會放走她,因而她決定和薛恆私奔。
  • 陳薪伊劇新作《龍亭侯蔡倫》,主要演員均為京劇名家
    這也是陳薪伊藝術中心成立以來的第一部原創劇目,也可說是首部巨製。該劇將於10月22日在上海人民大舞臺首演。 雖然是一部話劇劇詩,但這部劇的主要演員全部都是京劇界名角大腕,除了京劇名家關棟天扮演蔡倫外,嚴慶谷、張達發、陳霖蒼等京劇名角擔綱主演。
  • 京劇臉譜,京劇藝術豐富內涵的一種,代表了不同的人物性格
    藍臉的竇爾敦 盜御馬,紅臉的關公戰長沙,黃臉的典韋 、白臉的曹操、黑臉的張飛叫喳喳……——歌曲《說唱臉譜》節選這是一首京劇與流行音樂的混合體,詞曲的創作一定程度上體現了京劇的與時俱進,而這其中關於人物臉色的描寫就體現了京劇臉譜文化。臉譜,顧名思義是對京劇表演藝術人員臉部妝容的一種特殊化妝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