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薪伊劇新作《龍亭侯蔡倫》,主要演員均為京劇名家

2020-12-23 騰訊網

中國四大發明之一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是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在小學課本知道的名字。但這位改變了中國乃至人類文明進程的漢朝宦官,在史書上卻只有對他造紙功績寥寥幾筆的描述,除此,便是野史中對他在複雜的權力鬥爭中為自保而存下汙點的不齒。

但在中國戲劇界重量級導演陳薪伊看來,蔡倫是古代偉大科學家,一個具有自覺英雄主義情懷的工匠,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和巨人。為此,2020年,82歲的導演陳薪伊在疫情之後,再度帶領團隊開始了自己充滿激情的創作,自編自導話劇交響劇詩《龍亭侯蔡倫》。這也是陳薪伊藝術中心成立以來的第一部原創劇目,也可說是首部巨製。該劇將於10月22日在上海人民大舞臺首演。

導演陳薪伊

「莎士比亞的人文精神、京劇的表演程式、交響樂的三位一體,致敬蔡倫,榮辱與輝煌交錯的一生。」 陳薪伊在《龍亭侯蔡倫》中創造了一種獨特的演劇形式。

雖然是一部話劇劇詩,但這部劇的主要演員全部都是京劇界名角大腕,除了京劇名家關棟天扮演蔡倫外,嚴慶谷、張達發、陳霖蒼等京劇名角擔綱主演。這部劇的臺詞將以京劇韻白形式呈現,但沒有任何演唱,交響樂同時成為這部作品的重要構成,全劇以理查·施特勞斯的交響樂作品《英雄的生涯》的為劇本結構,用「英雄的伴侶」「英雄的對手」「英雄的戰場」等六個樂章比興「蔡倫英雄生涯」的六個生命歷程。

「我一生只想作巨人的戲劇。這就是81歲的我成立藝術中心的動力,我將帶領我的學生和我的合作夥伴們,把中國的巨人送進藝術的殿堂。」陳薪伊在導演闡述時反覆提到了「巨人」和「英雄」,在她看來,蔡倫雖是無根之人,卻有很多後人。「他不愧為一個巨人。他和很多中國歷史上的巨人一樣,一個由偉大和不幸構成的巨人。」

導演陳薪伊和主演關棟天

蔡倫是每個英雄都有的悲劇,呈現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

陳薪伊說,尋找中國的巨人,呈現巨人精神,提高中國人的精神自信而創作,是我導演創作的宗旨。「從1986年中國第一屆國際莎士比亞戲劇節開始至今,到1992年我和趙季平第一次合作《白居易在長安》就告之我的創作理想……在我的巨人的長廊裡,有鑿空西域第一人張騫,非常之君漢武帝劉徹,善於反省的帝王李世民,華人始祖軒轅黃帝,改革家商鞅,民族英雄鄧世昌,飛機設計師第一人馮如,國父孫中山,領袖毛澤東、鄧小平,以及普通百姓中的巨人梅蘭芳、吳孟超、樊錦詩等。」

「英雄是用什麼界定的?是用他留給後代的價值——思想的、藝術的、人文的、物質的,包括政治,這是我做巨人戲劇的定位。」

在上海亞華湖劇院公司成立了陳薪伊藝術中心後,這位80多歲的導演依舊在探尋這些讓她創作湧動的巨人們。

而關於蔡倫的創作起點,同樣從陳薪伊連續尋找中國巨人的足跡開始的。「研究他的全部資料、到秦嶺山脈去採風、到龍亭侯蔡倫的墓地尋找靈感,結果我像是遇到一又人性的深井......是怎樣的人性能造就這般一個人?為什麼皇上對他都要恭敬三分?他又為什麼會自殺?」在秦嶺蔡倫墓地博物館,陳薪伊又遭遇了一個意外的故事,一個宦官,卻有很多傳說中的後人。

帶著一系列探尋蔡倫的故事和思考,陳薪伊開始和學生孫超一起創作劇本。故事從蔡倫生命的最後三個月展開——蔡倫奉命製造百車「蔡侯紙」運往西域,以平息天下戰火;同時,其早年為獲得造紙機會出賣人格和尊嚴,參與宮鬥埋下的惡果,在新皇登基之時,為他招來了殺身之禍——「功成之日,便是喜盡悲來之時」。

「在這部作品中,我只想給大家呈現一個『有血有肉的英雄』。」陳薪伊說,「《蔡倫》是部悲劇,每個英雄都有悲劇。」

造紙術發明者蔡倫

首創話劇交響劇詩,話劇、京劇、交響的融合

《龍亭侯蔡倫》的演劇形式也十分獨特,陳薪伊採用了一種過去沒有過的形式:話劇、京劇和交響的共振。

演員陣容特邀京劇名角兒關棟天、嚴慶谷、張達發、陳霖蒼、王蕾,實力新秀陳藝心、郝傑等老中青三代京劇演員出演,全劇臺詞將以京劇韻白和京白形式交替呈現,以京劇身段點綴話劇表演——「全是京劇演員,卻一句也不唱!」 導演還特地提醒演員們:「請發揮京劇表演技藝之長,切忌向話劇靠攏。」

劇組演員是清一色的京劇名家

對於為什麼一定要用京劇演員? 陳薪伊說,在理查·施特勞斯音樂會的上空,我會時常聽到京劇的韻白交響其中。當然,還有「京劇的表演方式以及它的造型力量具有和交響樂共振的體裁感」。

而京劇和交響在一部話劇作品裡的融合,也出現了一種奇妙的舞臺效果。陳薪伊表示,之後還計劃創作該劇的音樂會版本與錄音版本,觀眾可以根據需求體驗不同的演出形式。

此外,曾經創造過四項金氏世界紀錄的現代摺紙藝術家劉通,將作為客串演員參演上海首輪演出,飾演「講述人千百度」。

蔡倫的一生與紙密不可分,此次該劇的舞美設計桑琦也是以紙為主要材料搭建舞臺,形成各種空間。在全劇最後,交響樂、京劇趟馬,一座紙做的秦嶺,陳薪伊說,這就謂之交響劇詩。它不僅是交響樂的交響,也是幾種不同藝術的交響,更是空間的交響,是一種詩的、比興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兩岸京劇名家臺灣獻藝
    記者從北京京劇院獲悉,由北京京劇院與《中華之聲》聯合主辦的《梨園雅集 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系列活動將於9月10日-13日在臺北、臺中兩地舉行。該系列活動由3場演唱會和一次戲曲交流輔導活動構成。  據北京京劇院副院長秦豔介紹,北京京劇院高度重視此次赴臺交流演出,選派23名優秀中青年演員,行當齊全,精選臺灣觀眾耳熟能詳的京劇經典選段,同時邀請臺灣本土京劇名家同臺獻藝。  臺北演唱會主要有《穆桂英掛帥》《雙陽公主》《鎖麟囊》《霍小玉》等經典劇目中的選段;臺中的演唱會除包括臺北演唱會部分精彩唱段外,還加入了《鎖五龍》《蘇小妹》《趙氏孤兒》《霸王別姬》等曲目。
  • 「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將在臺舉辦
    將赴臺演出的北京京劇院演員等合影。新華社記者石龍洪攝新華社北京8月31日電(記者 石龍洪)「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演唱會」系列活動將於9月10日至13日在臺北、臺中舉辦。在31日舉辦的活動行前記者會上,北京京劇院副院長秦豔介紹說,該系列活動由北京京劇院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華之聲聯合主辦,包括三場演唱會和一場戲曲交流輔導活動,精選臺灣觀眾耳熟能詳的京劇經典傳統劇目選段,同時邀請臺灣京劇名家同臺獻藝。她說,此次赴臺演出陣容強大,選派23名優秀中青年演員,大陸京劇界名家匯聚一堂。
  • 京劇名家安平"兼職"文化企業:以社會合力做好京劇傳承
    東方網記者王永娟1月12日報導:可以預見,上海京劇院花臉名家安平2018年將特別忙。1月18日、19日,由其領銜主演,特邀京劇名家譚孝曾、康萬生等共同主演的上海宇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掛牌儀式主題演出暨「上京實力派」藝術家演出季將在天蟾逸夫舞臺舉行。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 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首場表演集中介紹和展示京劇的四大行當——生旦淨醜,來自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等著名京劇院團的青年演員,為手機前的網友表演了《文昭關》、《貴妃醉酒》、《赤桑鎮》、《三岔口》等京劇經典選段,還深入揭秘了京劇表演藝術中的絕活。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
    中新網12月11日電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行頭妝容樣樣精美。12月10日的安徽會館裡,好戲正在上演,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給北京的冬日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直播於北京安徽會館戲樓舉行,此處是北京現存的四座民間大戲樓之一。
  • 現代京劇《紅燈記》聊城上演 名家新秀共唱經典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政哲 通訊員 朱玉彤) 作為國家京劇院優秀保留劇目的現代京劇《紅燈記》,9月15日晚在水城明珠大劇場成功上演。這部戲曾影響幾代人,一代代「紅燈人」不斷傳承,使這一經典劇目再次呈現在觀眾面前。當晚「紅燈人」為廣大聊城京劇愛好者獻上了一場饕餮盛宴。
  • 京劇名家攜手Up主開直播、手遊推出首個京劇角色
    日前,上海京劇院京劇名家王珮瑜與B站知名國風類UP主陳一丁Dingslook、小智Tommy在天鑰橋路1198號相遇,一番介紹後,瑜老闆直接布置教學任務,帶領兩位UP主來到了5樓排練廳。這裡,文戲演員正在琴師的配合下吊嗓、坐唱,武戲演員則忙著熱身,即將開始又一輪翻打撲跌。「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排練廳內醒目的十個字時時提醒著演職員們苦練內功,不可懈怠。離開排練廳,瑜老闆帶領UP主來到服裝大庫,這裡保存著京劇演出的服裝、盔帽等,可謂琳琅滿目。
  • 參演2020深圳「全國戲曲名家名劇展演」,第1033場京劇《寶蓮燈》為...
    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京劇團)創演的大型神話京劇《寶蓮燈》,參演了由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主辦的第八屆「深圳市戲曲名劇名家展演」。據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主任翁國生透露,很多觀眾早上參加完他的「京劇名家講座」,晚上又拖家帶口一起來看演出,還有觀眾是從周邊地區專門趕來的。《寶蓮燈》由浙江京昆藝術中心主任、著名京昆武生翁國生領銜主演,浙京優秀青年旦角黃金、優秀楊派老生王峰以及國家一級演員劉旭東、陳瑞雲,國家二級演員張旭和翁國生的學生、優秀青年武生錢少波、黃永等聯合主演。
  •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 陌陌直播間上演國粹京劇_發現頻道_中國青年網
    生旦淨醜名家薈萃,行頭妝容樣樣精美。12月10日的安徽會館裡,好戲正在上演,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推廣京劇國粹藝術為主題的「京彩薈萃」戲曲直播季,給北京的冬日帶來一場傳統文化的視聽盛宴。    首場表演集中介紹和展示京劇的四大行當——生旦淨醜,來自國家京劇院、北京京劇院等著名京劇院團的青年演員,為手機前的網友表演了《文昭關》、《貴妃醉酒》、《赤桑鎮》、《三岔口》等京劇經典選段,還深入揭秘了京劇表演藝術中的絕活。
  • 兩岸京劇名家以經典折子戲專場紀念張君秋誕辰百年
    近日,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的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在北京長安大戲院上演。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傾情演出了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翟墨、方旭及優秀青年演員裘識也分別演出了折子戲片段《三關宴》《斷密澗》。專場演出還通過現代傳媒科技手段實現了張君秋先生與王蓉蓉、劉海苑兩位親傳弟子跨時空同臺演唱毛主席詩詞《憶秦娥·婁山關》。
  • 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隆重上演
    由北京京劇院、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共同主辦,紀念張君秋先生誕辰100周年暨第三屆「梨園雅集」兩岸京劇名家張派經典折子戲專場演出將於9月29日晚19:30在長安大戲院隆重上演。北京京劇院領銜主演、一團團長、張君秋先生親傳弟子、張派名家王蓉蓉將領銜主演張派經典代表劇目《詩文會》《祭塔》《狀元媒》中的精彩片段。
  • 京劇名角來深圳!福田京劇藝術節連番名劇等你來賞
    發布會當天,以于魁智和李勝素為代表的國家京劇院一團攜手亮相。據了解,國家京劇院一團是當今首屈一指的京劇表演團體,于魁智、李勝素均為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後者還是國家京劇院一團團長。 現場還有,來自國家京劇院一級老生演員馬翔飛和優秀張派青衣演員劉夢姣攜國家京劇院一團樂隊,為市民戲迷們分別獻唱《捉放曹》和《詩文會》京劇選段,精彩表演讓發布會現場掌聲不斷。
  • 2020福田區第三屆京劇藝術節精彩繼續!名家薈萃、好戲連臺,就等你來!
    12月21日晚,由國家京劇院一團領銜的《八仙過海》《現代經典 傳統名段演唱會》在福田精彩開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于魁智、李勝素領銜,匯聚杜喆、張靜、馬翔飛、劉魁魁、郭瑤瑤等國家一級演員以及戴忠宇、劉壘、朱虹、呂耀瑤、劉夢姣等優秀青年演員。于魁智、李勝素為福田獻唱原創戲歌《明月照福田》,朗朗上口的旋律結合流行、通俗的唱腔,贏得觀眾好評!
  • 國家大劇院紀念京劇大師楊寶森110周年誕辰 名家齊聚唱響「一輪...
    央廣網北京4月23日消息(記者 方婧)2019年,是京劇大師楊寶森先生110周年誕辰。為紀念這位傑出的藝術大師,由國家大劇院主辦、天津京劇院協辦的京劇大師楊寶森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演出,將於5月16日至19日在國家大劇院戲劇場舉行。
  • 豪傑未必不多情(圖)|秦瓊|京劇名家_網易新聞
    聽過京劇,沒有不知道《女起解》的。
  • 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成立
    新華社北京1月12日電(記者王鵬)為探索京劇教育新思路,傳承弘揚京劇藝術,中央戲劇學院京劇專業名家名師教學顧問委員會12日成立,尚長榮、寇春華、葉少蘭、劉長瑜、孫毓敏、朱世慧、陳少雲、于魁智、李勝素、王蓉蓉、孟廣祿、奚中路等12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受聘成為中央戲劇學院客座教授和委員會委員。
  • 戲曲 京劇唱腔的主要腔調之一
    京劇京劇唱腔西皮:戲曲腔調,京劇唱腔的主要腔調之一,一般認為出於梆子腔,明末清初秦腔流傳至湖北襄陽一帶,同當地民間曲調結合演變成襄陽調,後稱為湖廣腔,又稱西皮。京劇西皮則是早在乾隆四十四年秦腔演員魏長生入京後,在徽秦合流的基礎上,於道光年間湖北演員王洪貴、李六、余三勝等入京,帶來所謂楚調,再一次促成徽漢合流而形成的。西皮腔屬板腔體,其結構特徵以七、十字句三個詞組首字為標誌,為抑揚揚格,即所謂「眼起板落」。
  • 移師京劇舞臺
    還有一個現象就更叫人糊塗了,為什麼只有「國家一級演員」,而沒有冠以「國家」二字的畫家、作家、音樂家……呢?如果我出書時在「作者簡介」中標明自己是「國家一級作家」,豈不惹人恥笑?然而,更加令人費解的是各種媒體天天都在介紹誰誰誰是「國家一級演員」呀?  以上疑惑乍聽起來與本文主題無關,但它卻引起了我年輕時借調到天津市京劇團工作的一段美好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