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方針的由來

2021-01-20 中國農工民主黨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基本方針,也是中國共產黨和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團結合作的指導方針。這個方針的完整提出經歷了一個歷史漸進的過程。

「八字」方針的提出

新中國成立初期,黨內一部分同志滋長了驕傲情緒和以功臣自居的思想,他們瞧不起民主黨派和民主人士,表現出嚴重的「關門主義」傾向。為此,毛澤東在聽取第1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匯報時,精闢地提出了「一根頭髮和一把頭髮」的觀點,指出:民主黨派背後代表的是民族資產階級,是一把頭髮,「不但要繼續存在,而且還要繼續發展」。

1953年過渡時期總路線公布以後,黨內出現了想利用普選的機會來排斥民主黨派的「錯誤傾向」。劉少奇在聽取第4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領導小組匯報時明確提出:「必須在全黨內講清統戰工作的意義,必要性和長期性,應當明確,我們要把資產階級、民主黨派、民主人士等一直引導到社會主義,統戰工作要做到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我國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民族資產階級作為階級不存在了,民主黨派作為民族資產階級的政黨還有沒有存在的理由,成為一個有待明確的問題。1956年2月,李維漢在第6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發言中指出,「民主黨派已成為為社會主義服務的、為社會主義工作的政治團體」,「我們應該贊成他們,讓他們去發展」。

為了發揮民主黨派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的作用,1956年 4月19日,毛澤東在聽取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匯報時說:「少奇說過:共產黨有兩怕,一怕老百姓哇哇叫,二怕民主人士發議論。我們搞兩個萬歲,共產黨萬歲,民主黨派萬歲。」4月25日,毛澤東發表了《論十大關係》的著名講話,講到黨和非黨的關係時再次提出「兩個萬歲」的思想,他說,我們的方針就是要把民主黨派、資產階級都調動起來。要有兩個萬歲,一個是共產黨萬歲,另一個是民主黨派萬歲,資產階級不要萬歲,再有兩、三歲就行了。

6月25日,李維漢在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鞏固和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發言。這篇發言稿原來引用了毛澤東「兩個萬歲」的思想,送請胡喬木同志幫助修改後,正式表述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並經毛澤東、鄧小平審閱同意。李維漢在發言中指出:「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同存在,互相監督,首先是對共產黨起監督作用的方針。」並強調指出:「這個方針的提出,同時就是再一次地宣告,同黨外人士實行民主合作,是共產黨的一條『固定不移』和『永遠不變』的原則。」「我們應當宣傳長期共存和互相監督的方針。」發言結束後,李維漢走過毛澤東身邊時,毛澤東對他鼓掌稱讚。

9月,劉少奇在中共八大報告中代表中共中央正式宣布以「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作為共產黨同民主黨派關係的基本方針。這樣,在社會主義條件下,我國的共產黨和民主黨派合作方針正式確立起來。

鄧小平對這一方針作了經典性的闡述。在1956年黨的八大《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他指出:「這些黨外的民主人士,能夠對於我們黨提供一種單靠黨員所不容易提供的監督,能夠發現我們工作中的一些我們所沒有發現的錯誤和缺點,能夠對於我們的工作作出有益的幫助。」1957年,他又寫了《共產黨要接受監督》一文,強調指出,各黨派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和思想上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十六個字的方針對我們國家有深遠的影響,對我們黨有極大的好處,對發展馬克思列寧主義有很大好處」。

1976年12月26日,毛澤東《論十大關係》的講話在《人民日報》公開發表。公開發表的講話將「兩個萬歲」思想概括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方針,並指出:「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從「八字」方針到「十六字」方針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鄧小平對各民主黨派的性質作出了明確科學的界定:「現在它們都已經成為各自所聯繫的一部分社會主義勞動者和一部分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的政治聯盟,都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政治力量。」這為多黨合作制度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1979年10月,在全國政協、中央統戰部宴請出席各民主黨派和全國工商聯代表大會代表時,鄧小平指出,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存,互相監督」的方針是一項長期不變的方針。同時進一步強調了共產黨要接受監督的思想。

1982年1月,胡耀邦在第15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上作了關於《開創統戰工作新局面》的重要講話,提出:「在新的歷史時期中,我們一定要同黨外朋友真正建立起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關係。」同年9月,中共十二大的政治報告明確指出:我們黨要繼續堅持「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加強同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民主人士、少數民族人士和宗教界愛國人士的合作。這樣,「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又增加了「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八個字,標誌著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關係「十六字」方針正式確立,並成為新時期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

「十六字」方針提出後,在表述上也經歷了一些變化。在十二大報告中,將前八字與後八字用引號隔成兩部分。1987年,黨的十三大報告將「十六字」方針表述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這個表述去掉了引號,使前八字與後八字的關係更加緊密了,但二者仍用逗號隔開。

1989年中共中央頒布的《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意見》明確提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使「十六字」方針成為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合作的基本方針。

2015年9月22日,《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試行)》頒布實施,《條例》明確規定,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中國共產黨同各民主黨派實行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基本方針。民主黨派是接受中國共產黨領導、同中國共產黨通力合作的親密友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


相關焦點

  •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是中國共產黨在新時期堅持和發展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的基本方針。「長期共存」,反映的是中國共產黨對各民主黨派的基本態度。共產黨不應成了執政黨,就拋棄過去的合作者,或者取消其組織的獨立存在。「互相監督」,體現的是中國共產黨與各民主黨派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 「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十六字方針的由來,你知道嗎?
    肝膽相照、榮辱與共」但這個十六字方針是如何形成的呢?1956年6月25日,時任中央統戰部部長李維漢在一屆人大三次會議上作《鞏固和擴大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發言,發言稿中原來引用了毛澤東「兩個萬歲」的思想,正式表述為「長期共存、互相監督」。修改過之後是這樣的:「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長期共同存在,互相監督,首先是對共產黨起監督作用的方針。」
  • 肝膽相照(成語裡的中醫)
    「肝膽相照」這一成語,比喻真心誠意、以真心相見、互相坦誠。最早記錄在《史記·淮陰侯列傳》中。淮陰侯韓信,因為傑出的軍事才華和雄才大略被漢王劉邦重用,在楚漢之爭中,功不可沒。也就是說,肝負責想,膽負責幹,只有肝經和膽經相表裡,二者相互配合,肝膽相照,一個人的健康才有保證,能做出正確理性的決定而不至於怯懦。總之,肝、膽在解剖結構、生理功能、經絡循行上均有密切的「榮辱與共」關係。只有肝臟保持健康,才不會引起膽汁的合成與分泌出現問題,進而保證膽囊儲存膽汁的功能正常。同時,膽道通暢,膽汁運轉正常,不出現淤滯,才能保證肝臟的功能正常。
  • 風雨同舟 攜手共進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形成的,是中國歷史的必然選擇。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我們一項堅決不動搖的基本政治原則,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的核心。    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是與中國共產黨長期合作的親密友黨。
  • 務本務實共擔當 同舟共濟展未來——民盟九江三中支部舉行換屆選舉...
    會議開始前,汪世共向民盟九江市委領導一行介紹了九江三中「一校兩區」的發展近況,並介紹了三中生源和招生概況。會議首先由盟員王潯兵帶領大家學習民盟九江市第十七屆七次全體會議相關內容和精神。然後支部主委張玲向與會人員作了《務本務實共擔當,同舟共濟展未來》的工作報告,報告總結了三年半以來,三中支部全體盟員在盟市委和學校的領導下支部的建設和發展、相關的盟務活動、盟員所取得的成績、參加社會服務和奉獻愛心、防疫期間盟員的奉獻等。報告指出全體盟員能把握大局,愛崗敬業,求真務實,為九江的教育事業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報告也指出了三中支部發展的不足與瓶頸,特別是盟員的後續發展問題等。
  • 與團隊榮辱與共
    其實,他要表達的是:一個人要能與公司榮辱與共,否則連被錄用的機會都沒有。是啊!對於任何一家企業而言,每個成功的管理者都希望自己的員工是一個能以全局利益為重、與團隊榮辱與共,能用雙贏思維去為企業贏得最大效益的人。聰明的員工沒有不愛自己的企業的;智慧的員工永遠都會和團隊成員組成一個堅強的整體。
  • 春風化雨 榮辱與共
    春風化雨 榮辱與共 我是一個在「文革」期間出生的青年佛子。和許多青年人一樣,我在社會這座大學裡度過了少年和青年時代。
  • 每個國民都與國家榮辱與共,孫楊也是
    2月28日國際體育仲裁庭(CAS)關於長期來備受關注的「孫楊暴力抗檢」事件做出的最終判決結果:孫楊禁賽八年。最終判決結果已出,但是關於此事的討論爭議仍不休止。其中「商業比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一文中認為,運動員的榮辱不能與國家榮譽聯繫在一起,不少的網友認為所謂的「官媒」有「甩鍋」之嫌。在關於「暴力抗檢」事件的討論中,確實有很多行為上綱上線如「支持孫楊就是愛國」、視國際泳聯和國際反興奮劑調查機構的藥檢是針對中國行為等。但是《檢察日報》認為運動員榮譽不能與國家榮譽捆綁的觀點引人深思,國家榮譽若不能與個人榮譽相關聯,那麼國家榮譽與何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