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溯園」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開幕式及英文版著作發布會在北京...

2020-12-14 中國日報網

2020年12月12日上午,「三山五園研究成果系列展」之「時空溯園——北林三山五園學生團隊研究成果展」開展儀式暨三山五園英文著作Touring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Landscape, art and life of Chinese imperial gardens新書發布會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成功舉辦。本次活動由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北京林業大學三山五園研究團隊、中國林業出版社聯合主辦,由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三山五園研究中心、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基地、「四名」匯智計劃對書籍出版及展覽提供公益支持,並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海澱分局對展覽的主題和內容審核。

活動邀請了來自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建築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方工業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首都師範大學等高校風景園林、城市規劃、文物保護等領域的專家和學者,以及熱心讀者和媒體朋友參與。活動由中國林業出版社風景園林分社社長何增明先生主持。北京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委員會專家和北京城市規劃學會理事長邱躍先生、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常務副館長徐詠梅女士、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辦公室主任和特色文化促進科科長邵皛淼女士、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副院長、教授、北京學研究基地副主任張景秋女士和「四名」匯智計劃理事會副秘書長王虹光女士出席活動並致辭。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研究生、中英文圖書主創及策展團隊代表朱強先生和英文翻譯專家佘莎女士匯報了三山五園研究、創作和策展的初衷與思考。

同時出席活動的領導和嘉賓有著名古典園林及明清史地研究專家和北京市海澱區原政協主席張寶章先生,中國林業出版社黨委書記和董事長劉東黎先生,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教授馮斐菲女士,北京市海澱區文化發展促進中心調研員葉亮清先生、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副館長胡大欣先生,北京城市規劃學會三山五園研究中心副主任馬英華女士,北京林業大學副教授和碩士生導師李正先生,清華大學建築學院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院長助理、景觀學系副主任鄭曉笛女士,北京建築大學城市規劃研究院院長王瑋先生,北京建築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侯妙樂女士,北京建築大學文化發展研究院副院長李守玉女士,北京工業大學學部主任兼副校長杜修力先生,北方工業大學建築學專業負責人卜德清先生,大柵欄責任規劃師熊文先生。

三山五園,從通俗意義上講是指北京西北郊的清代皇家園林群,包括香山的靜宜園、玉泉山的靜明園和萬壽山的頤和園(舊稱清漪園),以及暢春園和圓明園;從研究意義上講它是以五園為核心的山-林-水-田-園-村-寺-營構成的人居環境系統,也是清代紫禁城外的政治、文化、軍事中心和水利農業重地。

本展覽及英文書的成果來自於北京林業大學三山五園研究團隊。該展覽為朱強等高校青年學者與市規劃展覽館聯合舉辦的「城市研究成果系列展」和「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首展,收集了北林學生團隊在近5年所取得的代表成果,包含「滄桑巨變」、「五園重現」、「園居日常」、「走向國際」和「繼往開來」的5個篇章的22件展品,以生動的圖紙、模型及語音講解等形式進行展現。

英文版著作是團隊與翻譯專家佘莎共同對科普專著《今日宜逛園——圖解皇家園林美學與生活》進行的轉譯。他們在構建了由一千餘條三山五園園名、景名、地名、匾額、楹聯、菜品名、官職名、書畫名等英文專有名詞體系的基礎上,以紮實嚴謹的研究、豐富生動的圖紙與流暢地道的英文,和具有較強實用性的導覽圖,嘗試向外國讀者系統介紹以三山五園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皇家園林的文化藝術與生活方式。全書包含30萬字,配以原創的彩色復原及現狀圖紙40幅、老照片及現狀照片75幅、引用古今書畫及圖檔65幅。除了正文內容,書中還穿插了9個特別策劃的專題。該書現已由中國林業出版社面向全球公開發行。

市規劃展覽館也希望通過此次展覽活動,吸引更多的城市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及相關高校踴躍地參與到規劃展覽館打造的學術研究交流平臺上來,挖掘並引入優秀的城市研究成果,營造城市研究領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學術盛景。

該展覽現目前已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三層的歷史文化名城展區正式對公眾開放,觀眾在周二至周日的開放時間,通過「北京市規劃展覽館」微信公眾號免費預約參觀。(中國日報北京記者站 杜娟)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時空溯園」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開幕式及英文版著作發布會舉辦
    12月12日上午,「三山五園研究成果系列展」之「時空溯園——北林三山五園學生團隊研究成果展」開展儀式暨三山五園英文著作Touring the Three Hills and Five Gardens—Landscape, art and life of Chinese imperial
  • 規劃展覽館呈現三山五園百年變遷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獲悉,主題為「時空溯園」的三山五園研究成果展,自今起在北京市規劃展覽館三層的歷史文化名城展區正式對公眾開放,觀眾可在70平方米的展區內,和策展團隊一起「復禁苑山水盛景、考皇室居遊華章」,感受文物撲面而來的文化魅力。策展團隊供圖今年9月,北京海澱三山五園地區進入第一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範區創建名單。
  • 在這裡,九零後圓了學術夢講述人: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研究...
    原標題:在這裡,九零後圓了學術夢講述人:北京林業大學風景園林學博士研究生 朱強【奮鬥足跡】 很多人會問我一個問題,你一個90後博士生,為什麼會一頭鑽進「三山五園」裡,堅持不懈地為其奉獻青春?我16歲首次踏訪圓明園遺址並開始對古典園林進行探索,如今已從一名高中生成長為風景園林學的博士生,也是北京林業大學「三山五園」學生研究團隊的帶頭人。在大多數人看來,圓明園、頤和園和香山公園是獨立的個體、是旅遊景區;而在我看來,「三山五園」地區曾是一個由山—林—水—田—園—村—寺—營構成的人居環境系統,是世界級的文化勝跡,對她的研究、保護與傳播更是一項意義非凡的工程。
  • 北京軌道交通西郊線開行「三山五園號」文化專列
    11月17日,北京軌道交通西郊線的「三山五園號」文化專列在行駛中。日前,北京市海澱區運用三山五園題材的古代繪畫、經典書籍等特色文化內容,對西郊線有軌電車進行內外裝飾,打造活動的「三山五園歷史文化博物館」。
  • 三山五園罹劫160周年之際的追問:「園林紫禁城」成為典範還有多遠
    從1860年10月被英法聯軍火燒開始,圓明園等三山五園的命運,便和國運緊密相連,圓明園更歷經火劫、木劫、石劫、土劫……160年過去,三山五園現狀如何?為何能和北京老城並列成為重點保護區域?北京城市新總規實施3年多了,對標「國家歷史文化傳承典範地區」,三山五園還有哪些差距?
  • 北京「三山五園」:熟悉的地方帶來精彩的期待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郭黛姮指出,「三山五園」是世界造園史上的傑作,是中國文化被世界認知的重要代表之一。當年以圓明園為代表的中國造園藝術走向世界,引發了歐洲出現中國風格的園林。西方著作多次明確提出「三山五園」對世界園林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2019年8月26日至28日,已在全國巡展6年18站的三山五園文化巡展,第一次探索跨出國門。
  • 北京三山五園 頤和園 圓明園 還有哪個你知道嗎?
    愛玩的小夥伴都知道,北京有片「最熟悉的陌生景區」叫三山五園,這到底是哪裡?「三山」是指香山,萬壽山,玉泉山;「五園」是指清漪園、靜宜園、靜明園、暢春園、圓明園。香山-靜宜園靜宜園是清代的一座以山地為基址而建成的行宮御苑,香山丘壑起伏,林木繁茂,為北京西山山系的一部分。主峰香爐峰,,海拔557米,南、北側嶺的山勢自西向東延伸遞減成環抱之勢,景界開闊,可以俯瞰東面的廣大平原。
  • 北京西郊歷史文化保護區園外園景觀提升,8處山水田園託起「三山五...
    舊村改造,為「三山五園」風貌保護奠定基礎。「三山五園」是指北京西郊清代皇家園林歷史文化保護區,包括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等。2013年,海澱區開始對「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68.5平方公裡中的核心區域14平方公裡進行整體規劃研究,重點實施園外園區域生態景觀提升工程。
  • 北京城六區首家文旅集團揭牌成立 科技文化融合打造「三山五園」金...
    【環球網報導】5月23日,北京城六區首家文旅集團「北京海澱文化旅遊產業發展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中關村壹號正式揭牌成立。集團成立後,將圍繞北京「四個中心」戰略定位及海澱新型城市建設發展要求,著眼文化與科技融合發展,聚焦「三山五園」與中關村科學城建設。海澱文旅集團的成立,既對加快推進文旅產業與現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實現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有助於深耕科技創新土壤,激發科技創新靈感,為科技發展提供「硬支撐」。
  • 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並致三山五園被毀,奕訢上奏稱「痛心慘目不忍言」
    它不僅直接導致三山五園被損毀,大批文物丟失,還導致西方勢力更大程度地入侵中國。作者 趙連穩清末圓明園銅版畫 諧奇趣樓北側提到火燒圓明園,很多人會說是1900年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時的惡行。實際上,早在1860年,英法聯軍就將圓明園燒毀殆盡。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後,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甚至再次搶劫了圓明園,致使圓明園徹底毀壞。
  • 三山五園將形成兩條文化帶三個特色分區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剛剛獲悉,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政府組織編制了《三山五園地區整體保護規劃(2019年-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並在官網上就該規劃草案履行公示程序、徵求公眾意見。
  • 保護傳承利用「三山五園」金名片 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示範引領作用
    「三山五園」的當代價值和保護傳承利用「三山五園」(香山、玉泉山、萬壽山,靜宜園、靜明園、頤和園、圓明園、暢春園)是北京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載首都「四個文化」的典型區域,也是古都文化和京味文化培根固土、涵養文脈的重要承載地。
  • 北京市政府回應「圓明園第五園春熙院回歸」問題:積極推動
    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4231號(文化宣傳類270號)提案答覆的函京政聯字〔2020〕第6號李維平委員:您提出的《關於圓明園第五園——春熙院回歸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一、春熙院遺址現狀經專家考證,圓明園盛時五園之一的春熙院遺址,位於北五環廂白旗橋西南側的二河開地區,地上已找不到任何歷史遺存,需要依賴考古發掘其歷史價值。
  • 葛洲壩北京紫郡蘭園匠造銷冠樣本
    而截至11月14日,葛洲壩北京紫郡蘭園共籤約849套住宅,成交金額達43.41億元,持續蟬聯海澱住宅銷冠席位,可謂名副其實的區域樣本,或衝擊全年成交榜前列,50億業績加速度正在路上!葛洲壩北京紫郡蘭園位於海澱區翠湖科技園板塊,抬眼西山佳境,坐擁三山五園,緊鄰千畝翠湖國家城市溼地公園、故宮北院,密引水渠縈繞而過,自然與人文完美結合。三大產業園環伺,更是讓區域迸發無限的發展潛力。
  • 《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桂傑)10月26日,北京理工大學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了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以下簡稱「Space期刊」) 期刊合作籤約儀式暨《空間科學與技術研究叢書》英文版新書發布會。
  • 芋園主人與芋園文化 | 曾運乾先生執教和生活過的芋園
    但可惜的是李杭於1848年病故,享年僅28歲,只留下著作《小芋香山館遺集》12卷(鹹豐元年(1850)刻本),存 詩400餘首,賦37篇。據清史學專家王鍾翰先生研究,目前流行於世的《清史列傳》大部分抄自《國朝耆獻類徵初編》。從鹹豐元年到光緒二十年前後的數十年,芋園在李概主持經營之下,成為一座美侖美奐中國古典式的大花園,而且隨著「同治中興」的來到,芋園的人文環境也發生 了不小的改變。這裡不但有李星漁、李桓、李楨等人的文史創作,而且芋園李家第三代接班人也成長起來了,其代表人物為李桓的長子李輔燿。
  • 王元明創作研究成果展在我市開展
    18日,著名古典文學研究專家、新加坡華僑王元明教授創作研究成果展在我市開展。  王元明教授1942年出生於孟津縣平樂鎮翟泉村一個農民家庭,20歲開始寫作舊體詩詞,從洛陽理工學院退休後,更是將所有精力投入到詩詞研究和創作中。截至目前,他已累計創作新詩2000餘首、舊體詩5萬餘首。
  • 橫店圓明新園爭議聲中開門迎客
    在開園儀式發布會現場,徐文榮表示,建設「圓明新園」是他「此生最後一個夙願」。他說,圓明園被焚毀,是民族的一段屈辱歷史。他想建一個比原來更大更美的圓明園,弘揚和激發國人的愛國主義精神。徐文榮表示,圓明新園是一個能為橫店子孫後代帶來長久財富的大項目。據了解,在10日正式開園之前,圓明新園已試營業9天,其中9日當天的日客流量達到3萬人。
  • 首屆北京農園節盛大開幕 京津冀休閒農業攜手步入「微」時代
    北京市副市長林克慶,市農委主任孫文楷、市農經辦主任郭光磊、市直機關工委常務副書記夏尚武、農業部鄉鎮企業局副局長潘利兵、農業部經管總站副站長趙鐵橋、農業部農村社會事業發展中心副主任程新元、市總工會副主席韓世春、市委農工委委員王修達、天津市農委副主任李金田、河北省農業廳巡視員張文軍等領導出席開幕式。林克慶副市長宣布第一屆北京農園節開幕。
  • 君子安雅芳滿園|藍城淄博雅園生活發布會圓滿舉辦
    11月29日,淄博首座藍城小鎮項目——藍城淄博雅園生活發布會,風雅啟幕。百餘嘉賓、主流媒體齊聚一堂,共同見證藍城美好生活在淄博落地生根。藍城淄博雅園生活發布會現場晚19點,一支《如夢江南》舞曲,在婉約空靈的國樂下,如水墨般飄逸綻開,引嘉賓步入到江南勝境,也為此次淄博雅園生活發布會拉開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