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類綜藝多如牛毛的今天,越來越多的「美食」以不同的呈現方式為觀眾所熟知。從《舌尖上的中國》帶來的「美食+文化」,到《十二道鋒味》所呈現的「美食+情感」,美食類綜藝正在從最初的「小眾」逐漸走向「大眾」,而這背後自然是離不開每一個團隊的精心創作。
由浙江衛視、天貓出品、優酷三方打造的生活向綜藝節目交出了一份不一樣的答卷——《美味獵手》不僅具備強烈的獨特性和開創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節目更是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理想生活」的範本。
那麼,一檔僅聚焦於「美食」類的戶外探險真人秀節目,是如何獲得觀眾打出的8.0高分的?在同類型題材扎堆的當下,《美味獵手》又是如何做到不同與創新?它的高分體系背後,天貓出品又為其做出了哪些貢獻?一連串的問題背後,我們將與讀者共同走進《美味獵手》所建立的「詩與遠方」。
「美食」類綜藝的新嘗試:旅行+探險+回歸
現如今,市面上的美食類綜藝並不在少數。從早些時期的《舌尖上的中國》,到近年來不斷推出的美食類新綜藝。「美食」已不再是一門稀客,相反,它逐漸成為了市場主流,且頗為年輕受眾喜愛。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抓住觀眾的「味覺」,並讓其覺得節目內容新鮮又有意義,是《美味獵手》團隊在打造這檔節目時所考慮的首要條件。
於是,《美味獵手》便率先作出大膽突破,將節目錄製形式伴搬至在「遙遠」的大巴裡爾島,並同時選擇以田亮、魏瀚、阿達、金莎四人為首所組成的「美味獵手團」進行初次實驗。隨著每期節目內容的不斷升級,四位明星所組成的「美味獵手團」,也逐漸為觀眾呈現出更多自然化、真實化的生活記錄。
在節目內容中,按照原計劃,四位明星所組成的獵手團本應在海釣技能成熟之後,再出海捕獵有「深海劍客」之稱的劍魚。但漁汛突襲,節目組臨時調整試煉計劃,讓沉浸在初學技能就收穫滿滿獵手們馬上出海挑戰高難度的劍魚。與最初的躊躇滿志相反的是,經歷了數個小時的海洋漂流和漫長等待,獵手們依舊一無所獲。
而這也正是探險旅途中最常見的情況,獵手們不可能事事一帆風順。最後,直到出海長達12小時之後,才捕獲到海釣者的夢想——「深海劍客」劍魚。
如果說漫長的劍魚海釣是牛刀小試,那後面四個成年人在瀑布徒手挑戰嗜血河鰻的場面,更是探險生活的真實寫照。
總導演袁靜說:「我們追求每個真實體驗中的燃點,抓住每個內容的高能點,儘可能地用事件來表達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和情緒感染力。」這也正是節目的核心訴求所在——「生活方式探險家」。
讓都市人去新的世界探險,去發掘新的生活方式。這個新的世界,可能是大海也可能是瀑布,這種新的生活方式,可能是漁獵,也有可能採集,總之我們要去尋找未曾踏足的一切領地,去經歷未曾經歷的一切生活。
遵循自然法則給觀眾帶來「人與自然」思考
記得頭一陣小s因為目睹大象被殺而上熱搜的事件,人們總是為他人破壞自然的場景悲天憫人,而不去追本溯源,我們應該在這些行動未開始之前去敬畏自然。
這一點上,《美味獵手》在每一期的捕獲過程中都有體現。
如在真鯛、國王魚等海獵挑戰上,每一條被釣上來的魚,都必須在刻度尺上比量,一寸一毫都不容忽視,凡是不符合規定尺寸的,獵手們都要將他們放歸海洋。這是節目向觀眾傳遞保護自然、和諧共處最有力的方式。
而黑金鮑的撈取更是有著嚴苛的要求,獵手們必須在無器械輔助的前提下,自由潛下深水,用鮑魚刀撈起黑金鮑,只有這樣的潛撈方式才是合法的。並且在尺寸上也有著嚴格的規定,由於黑金鮑彌足珍貴,只有12.5cm以上的成年黑金鮑才可作為食材應用,而黑金鮑要長到合法尺寸,大概要八到十年。
嚴格的法規和自然法則之下,使得「美味獵手團」的任務更富挑戰性,經常會出現捕撈之後再度放生的場景,這大概就是人與自然最原始的契約精神吧。
團隊凝聚一心發現生活的更多可能
見到了世界的生活方式,才能更加清楚的看到內心想要的生活。
在為期30天的獵手旅程中,獵手們經歷了海釣、漁獵、潛撈等一系列從未經歷過的生存體驗,從最初的陌生到國際賽的並肩作戰。
他們偶爾也會爭執、也會耍點小脾氣時卻毫無「宮鬥劇」的色彩,但正是這種真實不做作的情節,讓觀眾可以更好地隨著他們的真實體感去體驗探險經歷,感受人與人之間的自然碰撞和相恰過程。
比如,從最初因為專業及安全問題出現過爭執的金莎和阿達,共同經歷過挑戰之後的交流與磨合,在深海國王魚任務中加深了對彼此的信任,默契配合下高效完成了捕獲國王魚的任務,並成為彼此相契的潛伴。
也許這就是《美味獵手》核心精髓所在:彼此陌生的隊伍也好,不可控的天氣也罷,它們最終指向的,都是展現出一種打破常規都市生活的、不一樣的可能性,讓觀眾得到一個重新發現自我、洞察世界的路徑,不再囿於城市、工作與生活,真正的去抵達一場真實。
深耕垂直領域天貓出品的洞察與布局
浙江衛視與天貓出品的《美味獵手》自播出以來口碑持續走高,豆瓣評分高達8.0分。這其中天貓出品在綜藝上的洞察與布局至關重要。
自涉足綜藝以來,天貓出品圍繞衣食住行的生活消費類垂直綜藝策略,贏得口碑,真正落到具體的理想生活指南,先後打造了《穿越吧廚房》、《舉杯呵呵喝》、《瘋狂衣櫥》、《大夢小家》、《真相吧花花萬物》、《這就是街舞》、《這就是灌籃》等多款不同類型的綜藝,在傳統的衣食住行之外,更是開闢了更符合時代的「生活方式」與「潮流文化」這兩大品類。
其中《這就是灌籃》作為天貓出品在「潮流文化」上的試水,在競技體育和娛樂表達中間找到了平衡點 ,成為今年的全民爆款綜藝,甚至對外輸出模式版權,成為綜藝的現象級節目。
尼爾·波茲曼在著名的《娛樂至死》中寫道,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並成為一種文化精神。綜藝節目正在以強大的影響力、整合力、帶動力,成為生活的重要引領者。而天貓出品背靠阿里系擁有的諸多產業,打造出獨特的內容出品生態,為綜藝節目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借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