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96期文化產業評論
近年來,獨自前往無人區旅遊而至失聯的事例越來越多,這些人為什麼為了所謂的「文藝夢想」可以不顧一切的以身犯險?剖開「詩和遠方」,文藝旅行背後所盤踞的也許只是一盤生意,而在無人區失聯的女孩永遠不會再知道了。
作者| 夏盼(文化產業評論作者)
編輯| 俞佳穎
來源| 文化產業評論
正文共計4603字 | 預計閱讀時間12分鐘
無人區是一片充滿神秘感的「遠方」,但其中隱藏的危險卻不容忽視,在電影《無人區》中,混亂的區域治安和危機重重的廣漠原野展現了一個蒼茫遙遠的世界,那裡沒有自來水和電線,甚至連移動網際網路都難以覆蓋,在這片生機渺茫的大地上,究竟隱藏著何種「夢想」驅策著青年們前僕後繼?
無人區失聯事件頻發,獨行探險家屢禁不止
7月30日,失聯多天的學生黃某某在可可西裡自然保護區被發現了身份證、學生證及其遺骸,家長同學都為此痛心不已,更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反響,在知乎熱榜上,有關女學生青海失聯的熱點新聞連續掛了三天,數千萬網民在此質問獨行探險的合理性。
雖說這是一次不算特殊的旅遊失聯事件,但是為何這次會引起如此大的關注度?讓我們把視線拉回過去,你會發現近期這類獨行失聯事件越來越頻發了:
2018年1月,某男子獨闖阿爾金山無人區失聯70多天,他只帶了30斤食物,缺少相應的野外生存專業技能。
2018年11月,蒙古國大使館稱兩名中國公民在蒙古庫蘇古爾湖附近無人區探險失聯。
2019年4月,杭州3位90後小夥前往羌塘無人區穿越,其後只有兩人返回一人失聯,時隔一個月之後才被找到。
雖然此類事件時有發生,但2020年之前頻率還不算太高,而今年的此類事件的發生相對密集一些,按時間線來看,今年以來有媒體報導的獨自旅遊失聯事件已經達到4起:
6月29日,西藏路派出所接到警情稱三個戶外運動愛好者徒步前往當地知名景點西王母瑤池,其後於海拔4千米左右的高度失聯,在經歷6天的緊急救援後,終於將被困者救出。
7月10日,格爾木市西藏路派出所接到指派稱兩名男性在玉珠峰附近走失,之後警方在玉竹峰北坡海拔高達近5千米的地方找到了兩名失聯男子,據稱這兩名男子當時狀況十分危險,被送至醫院搶救後才脫離生命危險。
7月16日,拉薩市海拔5000多米的地方,警方營救出了一名單獨前往旅遊探險的男子。
7月30日,青海失聯女孩遺骸被找到。
8月3日,南京女大學生獨自前往雲南旅遊,目前已失聯24天。
縱觀這些事例,其獨自探險的地域大多數為無人區且主要以雲南、西藏、蒙古、崑崙山、長白山等偏遠高海拔無人區為主,為什麼他們會冒著如此大的生命危險,去這些人跡罕至的無人區探險呢?而且其中還有相當部分是缺少戶外冒險經驗的學生,難道詩和遠方的吸引力就這麼強烈嗎?
文藝青年愛探險或與「遠方」文學脫不開關係
提到無人區那些美麗又危險的風景,恐怕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詩和遠方」這個短語,此橋段出自許巍的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這首歌於2016年3月18日發行,歌詞部分由高曉松創作。
按作者調性來說,高曉松和演唱者許巍都是根正苗紅的文藝青年,本來也是首膾炙人口的好歌,也沒有鼓勵大家跑去無人區探險。
但是隨著這股文藝的春風席捲中華大地,「詩和遠方的田野」慢慢開始變味兒了,許多作者開始以文藝旅行為賣點,向年輕人販賣一些鼓吹放棄一切、獨自流浪的文藝書籍。
比如在一本名為《印度以下,風景以上》的書籍中,作者大力鼓吹印度的風土人情,並鼓勵大家獨自前往印度尋找自我,卻對獨自前往異域旅遊的風險提得比較少。2018年12月31日一名中國女子報警稱自己在印度中央邦被一夥當地人性侵,據了解,這名女子當時25歲來自貴州,獨自一人前往印度旅遊。
還有一本名為《我睡了81個人的沙發》的書,記錄了一個歐洲女孩單獨在世界各地當沙發客的見聞與經歷。書籍裡描繪的沙發客生活非常美好,可以結識世界各地不同的有趣人物,但理想很美好現實很骨感,現實中的沙發客要面臨很多風險。
2015年一名義大利房東被曝出利用沙發客網站迷奸近百名女遊客,他所使用的平臺正是全球知名的Coach suffering沙發客網站。
儘管在一些旅遊論壇上,對如何尋找靠譜的沙發客屋主有一些攻略,但是對於單身女孩來說,獨自去做沙發客仍然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而這份危險在文藝旅遊類書籍中經常是一筆帶過或者乾脆提都不提。
還有一部關於獨自去無人區探險的電影《七十七天》,這部影片取材自探險作家楊柳松的經歷,記錄了他孤身穿越羌塘無人區的真實事跡,雖然在原著和電影中都沒有明確建議讀者自行前往,但是這些影片和書籍內容仍然給文藝青年們帶來了獨自前往無人區探險的欲望,沒有對此行為的危險性做出充足的警告,也沒有對野外求生知識做詳細的講解。
在電影《七十七天》的評論區裡,不少觀眾都表示這部影片雖然把無人探險的過程拍得比較美好,但是對於無人探險中所涉及到的危險沒有很好的提及,並且就影片和原著本身表現的主旨來說,拿自己的生命去無人區冒險本身就是一種不太負責的行為。
再有一本名為《徒步去西藏》的電子書籍,2019年2月在豆瓣閱讀上架,迄今為止已經有7400人閱讀。這本書的作者是一個女生,她記錄了自己從成都徒步至拉薩2000多公裡的獨自旅行,在提到為什麼一定要去西藏徒步時,她指出西藏是人間淨土:
在許多文藝青年們的眼中,西藏都是這樣一個神聖的存在,不過他們卻沒有認真對待西藏徒步的危險性。
2019年4月10日山東淄博兩名青年一起徒步去西藏,不幸的是其中一名在途中遭遇車禍死亡,剩下的一位歷經千辛萬難走完了全程,由於他選擇了比較偏僻的路線行進,而且經常在安久拉山等野外露營,所以6次遇到了野狼襲擊,據這名生還者事後講述,這6次死裡逃生的經歷都是僥倖,稍有不慎就會被群狼攻擊死無葬身之地。
縱觀這些文藝類書籍,尤其是提及到旅遊方面內容的書籍,其所包含的地點很多都是一些人跡罕至的無人區。這與上面提到的無人區獨自旅遊失聯事件中的高發地點有很大的重合,不能說兩者之間存在必然聯繫,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失聯事件說明被這類「夢想」所害的人並不少。
文藝類作家收入頗豐 真實人設與著作不一致?
以文藝類書籍裡頭部作家大冰為例,不少人都是因為看了他的書才去西藏線徒步的,我們來看看這位文藝造夢家有多賺錢。
線上渠道中淘寶平臺單本/合集作品都能賣到500本/月/店的成績,販賣大冰著作的店鋪數量達到了數十家(一定銷量以上),綜合計算大概總銷量百萬本以上。
專門賣書的當當網上,大冰系列著作銷量更是可觀,頭條標題號稱該書「5分鐘銷量6.3萬冊」「十個月狂銷200萬冊」,從評論數來看也確實有這個成績,單店銷量基本都在幾十萬冊左右。
綜合這兩大線上渠道的銷量來算,大冰書籍銷售額在數千萬以上,這還沒有計算豆瓣/kindle等電子書平臺的線上分成以及線下實體書店的銷量。根據第十三屆作家榜顯示,大冰版稅收入排行第三,達到了1500萬元。
在掙得盆滿缽滿的同時,大冰已然成為文藝青年們的造夢大師,無數人在其鼓勵下走起了川藏線。
川藏線徒步本來確實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詩和遠方畢竟是一種美好的追求,不過大冰在書裡並沒有對徒步的危險性做出很好的警示,尤其是他個人經歷過且十分推崇的單人徒步旅行,一些可能出現的危險並沒有很好的提及,它們包括:
野獸侵襲的危險
像上文裡提到的那位曾經6次遭遇野狼的徒步愛好者就差點死在野狼手上,即便是正常的徒步路線也很難完全避免被野獸盯上的風險。
極端氣候
很多徒步愛好者都喜歡去高海拔地區,而這些地區的氣候特點非常多變,高原反應也隨時威脅著徒步者的生命安全。
根據最新消息顯示,這次在青海不幸遇難的女孩已經被警方排除了野獸侵襲致死的可能性,有不少戶外旅行專業人士分析,她很有可能是因為遇到了當地的極寒天氣而殞命。
蹭車的危險
徒步文化裡搭車是一個固有文化,既省錢又可以結識新朋友,但你很難判斷攔下來的車主是什麼樣的人,更別說女孩獨自搭車所面臨的巨大風險了。
以一個在文藝青年圈子裡頗具影響力的作者來說,在表現遠方的詩意時,是不是也需要對可能存在的危險做出科學合理的解說呢?
珍惜生命 理性看待無人區徒步
詩和遠方固然美好,但不屬於所有人
詩和遠方、心中的嚮往、神聖之處,這些景色的確很美好,但在部分徒步者的行為看來,這份對心靈的嚮往也容易偏離成一種特殊的特權。
比如許多不喜歡上班的人都喜歡效仿的窮遊行為,在《辭職去旅行》一書中就有提到過這種旅遊方法:
當資金不夠的時候住一些簡陋的地方,甚至是蹭車蹭住,用這種方式來達到省錢的目的。表面上好像獲取到了和有錢人一樣的待遇,去了一樣的地方,看了一樣的景點,擁有了一樣的特權,但實際上窮遊與真正的旅遊體驗差很多,從本質上來說,去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旅遊本身就是一個成本高的娛樂項目,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去嘗試的。而且辭職過後帶來的低谷期,也可能對人生造成長遠的負面影響。
如果強行要去,換來的還可能是極大的危險以及身體上的創傷。
再比如去無人區徒步探險這種看似很危險的行為,已經偏離了安全徒步的範疇,實際上也是一種對特權的追求,由於這些無人區人跡罕至,有錢的徒步者都很少會去,去了自然就是一種獨一無二的打卡證明,意在告訴他人,別人都去不了的地方我去了,很顯然這是一種廉價而又危險的特權。
文藝旅遊安全第一,不要以身試險
真正的西藏粉絲會走國道,不會自己去野外亂跑。自古以來,真正的文學愛好者、藝術愛好者也都不會隨意去危險的地方遠行,只有少數像徐霞客這樣的地理愛好者會週遊四海,而且其目的並不是為了追求什麼特權,只是為了豐富自己的著作。
就是像孔子這樣喜歡周遊列國的大V,也只是去一些大都市遊走,旨在宣傳自己的政治理想,並不是去人跡罕至的無人區找罪受,更不會拿自己的生命開玩笑。
在野外徒步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公眾人物大有人在,陳坤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不僅帶上了完善的配套裝備,而且是結伴同行,條件充足安全有保障,這樣的無人區徒步旅行才是值得效仿的。
△陳坤徒步旅行記錄
如果是為了追尋理想,想體驗不一樣的旅程,本來未嘗不可,但也是要通過正當渠道和安全的方式去旅行,而不是帶著簡陋的裝備和貧乏的野外求生知識去裸奔。當你面對廣袤的原野和四面楚歌般的狼嚎時,等待著你的將只有無盡的恐懼與即將到來的死亡。
結語
在青海失聯的女孩固然令人痛心,但更不容忽視的時,像這樣只身前往無人區探險的「文藝青年」並不少,這類失聯案例幾乎每個月都有發生,她們有很多人還只是剛出校園的學生,抱著對世界的嚮往出發,她們不應該無視風險去西藏「打卡」,她們更應該理性尋夢、安全徒步,在有準備的情況下出發。
以「遠方」夢想為生的作家固然向世界展現了其無人區徒步的精彩閱歷,但同時也沒有擔負起科普職責,他們應該用專業的野外生存知識告訴讀者,獨自前往無人區很危險,要追逐遠方之前也應該做好萬全的準備。
留言話題互動
你對文藝旅行怎麼看?
歡迎在留言區發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