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中小學校長是順德社會的精英,他們不但是順德中小學教育管理的實踐者,同時也是順德社會進步的促進者和思考者。在全面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今天,引導這些精英力量在做好教育管理工作的同時,放眼順德社會,以社會的大視野辦好教育,以教育精英的眼光觀察社會和思考社會,將對順德教育本身的改革和凝聚社會的發展正能量產生相互促進的作用。
基於這樣的思考,順德城市網與順德區教育局合作,推出新聞系列報導新欄目「順德校長訪談」,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對順德比較有影響的中小學校長進行一對一、面對面專訪。通過訪談,讓擔負教育管理重要任務的中小學校長比較系統論述其教書育人的理念、教育管理的經驗、學校建設的特色,和根據這些特色由校長演繹或者分享其教育在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價值所在。
■校長檔案
姓名:焦柏強
職務:均安天連小學校長
教齡:21年
校長心聲:百花齊放,為學生鋪墊多彩的陽光成長之路。
焦柏強以美育教育為抓手,為學生搭建百花齊放的成長平臺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張大偉) 能彈、會聽會畫、懂審美……在均安天連小學,任意找出一位學生,給他一個舞臺,他都能給你秀上一段特長才藝,無論是古箏、八音鑼鼓等傳統樂器,還是架子鼓等時尚樂器,亦或是美術繪畫,和閱讀和藝術鑑賞,以及籃球、足球等體育運動,學生們信手拈來的「十八般才藝」在展現他們高水平的體藝綜合素質以及藝術審美能力之餘,更映襯出了學校為學生鋪墊的多彩的陽光成長之路。
校園的學生之所以能「get」到「十八般的才藝」,與一個人密不可分,那就是均安天連小學校長焦柏強。「小學就是要讓學生百花齊放,全面發展。」在焦柏強的心中,校園是發現孩子興趣愛好、特長和天賦的地方,為他們提供百花齊放的成長平臺,幫助他們成長成才。因此,在均安東部學區陽光教育的辦學理念之下,天連小學建立了百花齊放的特長培養模式,著重開展以樂器、美術、體育運動、閱讀、生命教育等課程活動為主的美育教育,讓學生在陽光的沐浴下,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逆流」而下,紮根小學
在父親等老一輩教師言傳身教的影響下,焦柏強自小就認準了教師這個職業,一心朝著教師的職業理想努力,1995年大學畢業之後,焦柏強如願以償的成為了一名初中教師,憑藉青年特有的創新活力,焦柏強被列為學校重點的培養對象,在工作的第二年就當上了學校的團委書記,得以在一個較大的舞臺上鍛鍊成長,不斷的開闊視野,提升綜合能力。
2001年,焦柏強迎來了一個重要轉折點,那時均安開始實行校長競聘機制,焦柏強自然沒有放過這樣一個登上更高的舞臺成長的機會,不過,與大多數人「往上走」競聘初中或者高中校長的選擇不同,本就身處初中而且有著豐富行政經驗的焦柏強選擇「逆流」而下,競聘小學的校長。
「當時學校的成績一直都不理想,覺得可能與小學的基礎有關,所以就想深入去了解,看自己能否改變點什麼。」年輕的焦柏強憑著一股子衝勁,一頭扎進了小學基層,奉獻青春,一心想著努力提升小學基礎教育。然而,此時正值均安集約化辦學的高潮時期,分散在各個村居的學校先後集約成為了一所所上規模、上檔次的學校,在此過程中,焦柏強先後經歷了多家小學的集約,2005年來到了天連小學,並在2009年成為了天連小學校長。
正是源於這樣的經歷,焦柏強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和行政管理經驗,尤其是初中從教以及參與多所小學集約辦學的經歷,為其開展好小學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軟硬兼施,百花齊放
基於此,在焦柏強看來,小學階段能否打下紮實牢固的基礎對於學生未來的成長成才非常關鍵。那麼基礎到底該怎麼打呢?「百花齊放,全面發展。」焦柏強表示,每個學生都是單獨的個體,各具特長、天賦和個性,然而小學生還沒有太多的意識,會主動認識到自己的興趣愛好、特長或者天賦,這時學校就要充當發掘者,引導學生了解和認識自己的天賦和特長,這就需要學校搭建豐富多元的成長的平臺,實現學生的特長培養,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推動素質教育的落實。
所以,學校在學科教育之餘,以美育教育為抓手,搭建「百花齊放」的平臺和舞臺,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過程中,學校不但將舊校舍改造成為了藝術發展中心,還配備了專門的副校長來抓美育教育,對美育教育的重視和落實力度可見一斑。
除了「硬體」和制度上的保障之外,在「軟體」課程上,學校不僅開設了古箏、二胡、葫蘆絲等樂器校本課程,還積極整合社會各界的資源,動態添加了八音鑼鼓、架子鼓等樂器培訓班,培養學生的音樂藝術特長,還通過美術以及藝術鑑賞課的設置,培養學生的繪畫特長和藝術鑑賞及審美能力,並且通過籃球、足球等體育運動項目和閱讀課,來培養學生體育、閱讀等興趣愛好。另外,學校還藉助生命教育教材的開發,引入生命教育,進一步豐富美育教育的內涵,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內外兼修」,百花齊放,助力學生成長成才。
得益於校園百花齊放的局面,從天連小學走出來的孩子,他們能彈、會聽、會畫、懂審美,「十八般才藝」信手拈來,在各類文藝匯演中都能見到他們靚麗的風採,同時還走出過順德歌手,廣東「明日之星」等,更為重要的是,校園給學生鋪墊了多彩的陽光成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