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巖馬鞍攜手,以美育人共成長——綿竹市紫巖小學教育成德同城化...

2020-12-22 瀟湘晨報

12月1日,正值初冬,但刺骨的寒風卻沒有擋住一群美育追夢人的前行步伐。為貫徹落實《關於成德眉資學校體育、美育同城化結對交流工作的通知》精神,打造兩校美育教育聯盟,今天,綿竹市紫巖小學與成都市馬鞍小學 「美育攜手.研學聯動」結對交流活動正式啟動。

成都馬鞍小學的譚德蓉老師帶來一節獨具特色的音樂課《小放風箏》,讓孩子們感知了解了四川清音的特色。

何劍副主任向來賓介紹了紫巖小學藝術學科組和美育特色建設的情況。我們的藝術社團:小提琴隊、阿卡貝拉合唱隊、街舞隊、創意年畫組的孩子們作出了精彩展示!

馬鞍小學尹晗副校長作了專題講座《藝術教育不邊緣》。他說:藝術老師要修煉內功,大膽創新,把美育工作落到實處。

來自成都市馬鞍小學的領導、老師及綿竹市教育局、綿竹市師培中心、綿竹市「1+4」城鄉教育聯盟、紫巖小學相關領導、藝術組老師參加了《美育攜手. 研學聯動》啟動儀式。校長譚克致歡迎辭,他代表全校師生向成都市馬鞍小學校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成都市馬鞍小學校長胡方廷表示,此次結對交流,為兩地學校搭建了互相交流、互相學習、凝聚智慧的平臺,通過參觀交流,兩校教師的專業審美能力得到了提升,以美育人教學能力的素養得到了發展。隨後,譚克校長、胡方廷校長代表兩校共同籤訂了結對協議書。

教育局曹霞股長表示,成綿兩校將以「對話、交流、共享、共贏」為目標,通過多形式、多渠道、有特色和富有成效的聯盟聯動活動,推進優質資源互通共享,促進兩校美育特色發展和品牌提升。

相識是一種緣份,相守是一種信念。不忘教育初心是熱愛,不忘成長初心是奉獻。在美育發展這條路上,我們將不斷學習新知識、新方法和新理念,砥礪前行,向美而生。

【來源:市教育局】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綿竹市紫巖小學:愛路護路 珍愛生命
    綿竹市紫巖小學:愛路護路 珍愛生命 2021年01月07日 16:19:31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張銳)1月6日上午,「
  • 「我們在更高處相見」——綿竹市紫巖小學2020屆畢業典禮
    「我們在更高處相見」——綿竹市紫巖小學2020屆畢業典禮 2020年07月06日 08:28:32 來源:四川新聞網 7月5日,綿竹市紫巖小學在操場舉行以「我們在更高處相見」為主題的畢業典禮。整場畢業典禮共分「最美的遇見」、「再見昨天」、「在更高處相見」三個篇章。上午9:30典禮在主持人深情的話語中拉開了帷幕。詩朗誦《最美的遇見》喚起了孩子初入校園的美好回憶,那一幀幀溫馨的畫面在每個孩子腦海浮現。畢業班學生代表手捧鮮花獻給日夜陪伴自己成長的老師時,全體師生重溫師生問好禮。
  • 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綿竹市紫巖小學校2020年秋少先隊建隊日...
    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綿竹市紫巖小學校2020年秋少先隊建隊日慶祝活動 2020年10月15日 15:53:00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楊秀蓉)為了慶祝中國少年先鋒隊建隊71周年,引導隊員們繼承和弘揚少先隊的光榮傳統,增強少先隊組織的凝聚力,充分發揮少先隊的影響和作用,強化學校少先隊工作,近日,綿竹市紫巖小學校組織了「從小學先鋒,長大做先鋒」系列活動。
  • 綿竹市啟動雲平臺互動教學
    綿竹市啟動雲平臺互動教學     本報訊(蔡偉 記者 向朝倫)近日,綿竹市雲平臺互動教學(ITCP)項目舉行了啟動儀式,ITCP項目旨在做好信息化教學應用試點,加快綿竹市教育信息化建設,共享優質教育資源,以信息化推動教育高位均衡發展
  • 綿竹市紫巖小學:歷學課堂 讓語意綻放在孩子心間
    也許每個人對這個問題思考和追問的時候,就在構建自己的教育哲學,為自己的語文教學尋根。而在學校持續推進的歷學課堂上,我們見到了語文課堂追尋的足跡。12月9日,紫巖小學丁芝萍、張勇和劉平麗三位老師在這三次語文高段研討活動中用精彩的課堂詮釋了歷學的意義,讓孩子們在經歷中學習,在磨礪中成長,在絲絲的閱歷中讓語文的志趣綻放於自己的心間。
  • 「2+2」模式下的紫巖足球再創佳績
    「2+2」模式下的紫巖足球再創佳績 2020年12月11日 18:02:30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謝宏志)2020年第十六屆陽光體育節的的完美綻放,再次翻開了紫巖體育新的篇章。
  • 「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 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 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2020-12-10 08: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國際在線四川報導:為展示德陽區位優勢、資源稟賦和城市建設發展格局,吸引國內知名企業到德陽投資興業,助力德陽打造「遠者來、近者悅、居者安」的現代公園城市,12月9日,「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 「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德陽市2020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12月9日,「成德同城化 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型央企國企、知名民企、重要行業協會代表和川渝黨政代表齊聚一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國省戰略大背景下,在全省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精神之際,共襄合作盛舉、共謀發展大計。
  • 「成德同城化、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
    12月9日,「成德同城化、天府新未來」2020德陽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大型央企國企、知名民企、重要行業協會代表和川渝黨政代表齊聚一堂,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國省戰略大背景下,共敘友誼、共話合作、共謀發展。
  • 「成德同城化?天府新未來」推介會在四川成都舉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成都12月9日訊 (記者 劉暢)12月9日上午,「成德同城化?天府新未來」2020年四川省德陽市城市推介會在成都舉行。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加快推進,四川省委推動成都、德陽、眉山、資陽四地同城化建設,德陽的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德陽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可以用「三列快車」來形容。開向成都的「同城快車」。
  • 浙江紹興紫巖禪寺2021(辛丑)年祈福消災延生祿位、超薦往生蓮位,化太歲登記中
    紫巖禪寺屬牛人本命年值太歲:一般人俗稱的「本命年犯太歲」。屬牛之人還需謹記凡事變則通,不變則不通。屬牛人的出生年份是:1949年、1961年、1973年、1985年、1997年、2009年。 屬羊之人衝太歲:此年運勢跌宕起伏,事難有成,甚至會有血光之災。需要小心謹慎,低調做人,兢兢業業,重在積累,方可安穩度過。
  • 天連小學焦柏強:美育教育讓學生百花齊放
    焦柏強以美育教育為抓手,為學生搭建百花齊放的成長平臺  順德城市網消息 (記者張大偉) 能彈、會聽會畫、懂審美……在均安天連小學,任意找出一位學生因此,在均安東部學區陽光教育的辦學理念之下,天連小學建立了百花齊放的特長培養模式,著重開展以樂器、美術、體育運動、閱讀、生命教育等課程活動為主的美育教育,讓學生在陽光的沐浴下,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 【全國主流媒體德陽行】四川德陽全力推進成德同城化 實現同城生活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叢萍 德陽報導開往成都和德陽兩地之間的動車每天增加到近百趟、天府大道北延線正在緊張施工中、成德兩地天府通App掃碼乘車在2020年10月30日起開啟測試……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的推動下,成德同城化正在加快步伐,讓兩地的市民也越來越方便。
  • 光山縣第五完全小學:送教下鄉傳真情 攜手教育共成長
    2020年12月18日上午,應晏河鄉管圍孜小學楊校長的邀請,光山縣第五完全小學語數英三科學科名師在管校長、黃校長的帶領下,來到了這所美麗、靈動、淳樸的鄉村小學開展送教下鄉活動。晏河鄉中心學校協作區的領導及教師共計50餘人參加了本次活動。
  • 政經大咖暢談都市圈 第二屆成德同城化財富研討會舉行
    人民網成都7月28日電 (朱虹)今日,「成德同城化財富研討會」在成都舉行,成德兩地政府代表、經濟領域專家學者、企業代表、商協會代表等近兩百位嘉賓參會,共同關注成德同城化發展進程,研判未來發展機遇。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自2020年初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戰略出臺,成德同城化發展便不僅是區域協同發展的「局部之變」,而成為國家戰略落地落實的「全局之謀」。
  • 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 2020年博鰲國際教育創新論壇在渝舉辦
    中國網12月14日訊 12月12日,「2020年博鰲國際教育創新論壇」在重慶江北新村國興小學隆重舉行,300餘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校長、教師等代表圍繞「以美育人 以美培元」主題進行深度探討、交流,共享教育思想,共商教育發展,共創教育未來。
  • 「多彩」法治教育 護航青少年成長——綿竹市推進法律進校園小記
    「多彩」法治教育 護航青少年成長——綿竹市推進法律進校園小記 2020年12月03日 08:13:19 來源:四川新聞網 近年來,綿竹市教育局不斷探索新時期普法教育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式,把法治教育融入校園生活,在校園裡營造出守法、規範、有序、尚禮的良好育人氛圍。「法律」進課堂掀起法治教育熱潮「不亂寫亂畫、不亂吼亂叫、不亂吐亂扔、不追逐打鬧、不踐踏花草、有序進出學校……」12月1日晨課上,南軒小學的法治輔導員正在教一年級學生背誦「五不三有」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