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山民丨山民展事:「給小王子的一杯茶」茶席展覽

2021-12-30 城市山民UrbanTribe

微信號:Urban-Tribe


這展覽是獻給——從前的那個孩子,已長成大人。

珊珊老師在院子裡搭建茶席的那天,正好是黃昏。搭建,就是把幾片金屬穿插拼接在一起,泛著啞光的鋼材被橫七豎八地翻了各種面,朝向院子的不同角度。這些巨大挺拔的立面們使勁地朝四面八方吸附著院子裡的暮光,在綠色植被掩映中折射著各種深淺的金屬光芒,最後,茶席完工了,那是一個金色的不明飛行物,就這麼直挺挺地迫降在院子裡,至少我從未見過,然後,在布滿青苔的石坡上走來了那個身穿長風衣、留著捲髮的小王子。

除了金色飛行物,還有一個羊毛帳篷,月光鑽進羊毛氈拼命地發光,可還是看不清,孩子坐到了帳篷外,抬頭所見的星空是不是和在沙漠裡見到的一樣浩渺無際?

這是一個只有孩子們知道的展覽。

茶席沒有框架,沒有流派,不成體系,設計都是源自那顆初心。這些,也許是她童年記憶的載體或是她拒絕妥協的態度,就像只有小王子才能看得懂蛇吞象,而大人們卻永遠認為那是一幅帽子的畫一樣,有時候,我們並非失去了洞見事物本真的能力,而是被時間的灰塵蓋住了雙眼,那麼當你來到城市山民仰望星空時,願能找到你來時的那顆星球。




「給小王子的一杯茶」

茶席展覽  

▼

「作者&策展」

郭亞珊

「 主辦 」

城市山民

「 時間 」

 11月19日—11月27日  

10:00—22:00

「 地點 」

城市山民 · 谷

(上海復興西路133號)


來城市山民遊園、看茶席展、以觀眾身份觀摩茶會,分享特製蔬菜豐收湯。


郭亞珊,輔大應用美術系、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系畢業。在廣告影片的世界工作20年,喝茶時,被「時間的停頓感」震撼,逐漸從愛好者,變為專職茶人。目前經營「肆拾春 · 茶家」工作室。

  特別加映主題茶會  

關於這次的展覽,我們特設了兩場現場茶會,在幽暗的城市山民森林裡夜遊,和小王子喝杯茶,找尋自己的那顆星球。

本次茶會僅開兩場,為保證茶會現場體驗,故人數有限,我們將完全採用私人邀請制,為感謝廣大茶人茶友的支持,此次活動將特別留出十個席位,邀您喝茶(想獲取邀請函?文末公布!)

茶會時間

11月19日、11月26日

(具體時間會在邀函上註明)

茶會形式

私人邀請制,一人一柬,

請憑電子邀請函出席

獲取邀請函的方式 


曬茶席(如圖)




城市山民新浪微博或是在肆拾春 · 茶家微博置頂微博下直接回帖茶席照片,或是直接曬茶席圖並@Urban Tribe城市山民 和 @33的肆拾春_茶家,即有機會獲得茶會邀約,當然你所曬茶席越有個人風格入選的機率會更大

我們將於11月17日前進行茶會邀約,屆時將抽取10位朋友來參加茶會!



小王子等著你,來城市山民找他吧!

----點擊右上角分享本次信息----

相關焦點

  • 渡邊乃月・新年茶席
    當荃二還在長樂路上的時候,井山就帶乃月來玩過,當時我們第一次喝到了用井山的「雫」(水滴)片口衝泡的玉露茶,從濃鬱的鮮美到微苦清冽,還有最後擠上青柑汁後就可以直接吃的茶葉,簡直為我們打開了一個新世界。 乃月的茶席,非常的有趣,在專注於茶本身以外,她非常擅長用各種自然卻充滿新意的方式展現茶的各種魅力。
  • 以茶會友,玩物悅己,人生樂事「煙霞癖 聯盟」《爐 · 銚茶事》收藏展
    聯盟」《爐 · 銚茶事》收藏展聽松風檜雨看爐銚煙霞「煙霞癖 聯盟」心庵香隱、佐茶佑玉、約茶不夜、滌煩茶寮、嘉木堂陳遠號、觀喜堂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煙霞癖 聯盟」計劃透過舉辦展覽分享會、茶會雅集、講座論壇等活動,煙霞會友!期待與各方同好,分享、交流藏品及雅事,這是我們舉辦活動的初衷!將於2021年1月16日,在臺南 索卡藝術.離塵空間舉辦《爐.銚茶事》收藏展,展出珍藏的爐與銚,並於1月20日與已十四年歷史的「府城封茶」茶事活動結合,從爐銚興味論壇,到起炭烹茗,以封茶記錄   茶之歲月美好。期待與您的相遇!
  • 城市山民 | 山民小菜場:1/20、21年貨廟會
    山民小菜場——城市山民生活市集
  • 冬日暖陽,美好院庭「煙霞癖 聯盟」《爐 · 銚茶事》收藏展
    「煙霞癖 聯盟」《爐 · 銚茶事》收藏展在冬日的暖陽裡,於臺南古城開展了,寧靜的日式建築中展放精品收藏,清閒舒適的庭院裡開幕茶會
  • 浴衣、茶席、和果子……別樣茶會溫暖秋日京城
    お茶會」が開かれた。茶道は「一期一會」を大切にし、人々に今を大事にするよう戒めている。そして胖蟬さんも、自身が愛する茶道用語「懈怠比丘不期明日(懈怠の比丘、明日を期せず)」を紹介。「この言葉の背景にはこんなエピソードがある。ある僧が茶會に招かれて茶人を訪ねたが、その茶人は急用で不在にしており、會えずじまい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そこで僧は茶室の腰張りにこの言葉を書き殘した。これは、今日開かれなかった茶會は、日を改めてもう1度やろうとしてもそれはもう今日の茶會と同じではなくなる。
  • 秋水茶席(室內篇)
    茶席上需要配備:1.泡茶器;2.壺承;3.茶倉;4.茶則(含茶荷,則置);5.公道杯;6.茶杯;7.杯託;8.建水;9.花器及香器;10.開水壺。用茶席在茶桌面分隔出一個茶空間,這是茶席最重要的作用,裝飾是順帶的。而隔出的茶空間要被認真對待,至少保持乾淨,它能給你帶來安靜美好的品茶體驗。
  • 茶書網:《來喝臺灣茶:知識、產地、美學、品味,理解臺灣茶》
    一杯好喝的茶、一段舒心的時光、一份對茶農的尊敬、一場對美學的欣賞、一晚和朋友相處的歡快時光……茶從來沒有離我們太遠,但或許是因為太過親近,以致常無法好好觀看。這一次,讓我們從不同面向理解,臺灣茶的各種風貌。*知識端。知道「青心烏龍」是茶樹的名字嗎?烏龍茶、紅茶其實是一種製法茶湯的滋味與香氣,「發酵」是關鍵、臺灣茶的古早味是什麼?現在風行的又是什麼樣的茶?喝茶時,一定要知道的各種茶知識。
  • 用一杯星巴克,記錄一座「未完成」的城市
    PAFC,不久前被評為「世界最高辦公建築」。每一個初來乍到的人都會忍不住拿起手機,仰拍這座聳入雲霄的建築。而在PAFC辦公或前來辦事的人,大多衣著革履。早晨他們拿著一杯星巴克步履匆匆。但穿過中央的Bar Mixato,在這杯「冰川微光」的映襯下,一道深圳天際線發出暖色的燈光,在臻選咖啡吧檯一側的長桌前,各類臻選咖啡豆卡也被設計師拼成了「深圳」的字樣,這樣的布置仿佛也是城市中的人們那一道心中的「微光」,微醺中喚醒人們的溫暖和希望。
  • 茶書網:《臺灣吃茶》
    臺灣茶文化的活古蹟──紫藤廬私塾、賞畫、品好茶──臺北紅館第二章 新北都園林、禪風與懷舊茶情夜市中的江南園林──板橋逸馨園古琴悠揚伴茶香──板橋廣雅草堂俯瞰臺北滾滾紅塵──新店山頂茗蘆茶禪一味的夢幻組合──汐止食養山房日本古美術沸騰一壺茶香──汐止宗慶屋茶席營造生活美學空間──淡水乾雅堂陶瓷之都尋茶香──鶯歌紫甌茶院
  • Nike 舉辦「上海:ON AIR」狂想創作展與「Art of Champion」系列展覽
    Nike「上海:ON AIR」設計大賽已決出 9 位決賽入圍者,各入圍者的決賽作品也將於本周末「上海:ON AIR」狂想創作展上展出。
  • 不只是茶丨五裡霧中:三笘修作品展
    我想,多數生活在城市的年輕人,都與曾經的我一樣,追求個性,關注自我。所以我最早做的陶器,也是不乏個性與創意的。當我『隱居』山裡,一切都發生了變化,我更注重自然界的大美,而非自我化的小趣味。」這世界最大的美學,便是一切都是發生著變化。新與新的碰撞,在變化之上。
  • 「聽見設計展」 你曾聽見,設計的聲音?
    概念生活設計展「聽見設計展」,9/30~10/15 在華山藝文園區,跳脫傳統設計展思維,協同五大設計品牌、20餘位音樂創作者與設計師,結合互動裝置展出聲音要素滿載的五大生活風格體驗,超過200 件設計品與裝置,讓觀眾用視覺、聽覺、味覺、嗅覺,細細體驗每個品牌所傳達的生活風格情境,體驗不同的「逛設計」方式!
  • 方寸一茶席,心遊天地間
    方寸一茶席,心遊天地間 茶空間就是為了可以更好地品茶而打造的空間。 世界發生了改變,人們居住在城市裡面,多數時間不允許到郊外找一處自然的地方喝茶,更多的時候我們是在茶館、公司或者家裡的空間喝茶,茶館算一種茶空間,商務茶室(接待室)算一種茶空間,家庭茶室也算一種茶空間,任何為喝茶而設計的空間都可以算茶空間。
  • 浙裡藏著「 布達拉宮 」和「聖託裡尼」,在山海中泡私湯、吃火鍋,樂享冬湯節!
    懷谷共有8棟純白的不規則幾何建築,仿佛是到了白色的「聖託裡尼」。攬樹山房和懷谷作為鄉伴原舍的「 X-living 」系列,在化身鄉伴旗下旅居產品「 X-living 」的另一面,與新舊山民產生更多故事的生活容器。鄉伴原舍稱之為「 X-living 」,X是未知,是沒有定義,是更多人生活的融合和更多生活的可能性。
  • 吃茶.
    這道以「螢」為名的和菓子,帶有一股幽微清新的茶香,三日月茶空間創辦人兼和菓子師傅楊裕明解釋,「餡料裡加了北埔紅茶,」和菓子本身就是極其細緻綿密的點心,因此茶葉必須磨得更加細碎才得以入餡,「要像灰一樣,能吹起來。」
  • 「南昌街也有王子.」
    所以對「南昌街王子」,就不要抱有太多的幻想了,童話故事裡的白馬王子就留在童話裡吧,我們還是要回歸生活的。而這也是Wyman送給FiFi童話系列的終章,「有種成熟,叫做走下南瓜車,不找獨角獸。」其實,童話裡的愛情是怎樣的呢?
  • 城市山民 | 山民小菜場·9月8-9日 「半農生活」 專場
    半農生活的精髓,在於縮小無意義的物慾、在「想做的事」和「該做的事」之間求得平衡、一邊實踐自我一邊貢獻社會。就在我們日常居住的城市,從角落、周邊乃至最中心的區域,不難發現有許許多多人正踐行著半農生活。他們也許從未讀過鹽見直紀的書,但這並不妨礙天性的自然運作。就在本周末的小菜場,我們綠意盎然的小院裡將聚集起這樣一批人,他們過著半農生活,並且深諳獨樂樂不如與眾樂樂。
  • 茶事 |「邂逅」一次茶湯會
    待備好茶會所需物品,我們一路前行,目之所及皆是秋意,正應了蘇軾詩中描繪的景象。茶器選擇了深色系的手繪紫陶茶壺、柴燒公道杯、醒茶罐、盞託,而茶盞則選用白瓷質地,在莊重沉穩的氛圍下露出一抹亮色,更能較好地觀湯色,湯色是茶席色彩的一部分,也是布置茶席時容易忽略的。因在山野做茶會,放棄了攜帶大件花器,一隻老提籃不僅可以盛裝茶點,配上隨手撿來的山石即是最完美的花器。
  • 「新年茶會」未來茶日子 等你來
    國子監晚香的時代我們從室內走向天地,在香格裡拉讓中國看見這杯茶的高度。草場地茶家我們執行了一年的定奌茶劇場,透過茶與酒讓西方看到這杯茶的深度。2017.1.6茶家茶人們各自透過一席茶表達他們對未來茶日子的器度。
  • 「無關風月•茶酒肆」當新中式茶遇上氛圍感小酒館,解鎖芷江新去處~
    因此,「無關風月•茶酒肆」以簡約質樸為基調,來營造一種寧靜致遠的感覺。夜幕降臨時,這個新中式的茶室搖身一變成為小酒館。你可以約上三五個好友小酌一杯,氛圍感十足。 「愛過知情重,醉過知酒濃」 那趕緊來無關風月•茶酒肆喝一杯吧別忘了還有福利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