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炅:音樂是王老師鼓勵留守兒童的獨特方式

2020-12-15 芒果TV

江湖人稱「何老師」的何炅,這次又有了一個教師身份——在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中,飾演支教老師王老師。

他參演的第三幕《夜空中最亮的星》,是全劇最「燃」的一幕。

王老師的原型,是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支教老師、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育霖。

何炅說:「音樂是王老師鼓舞留守兒童的獨特方式。」

湘遇:你有多年的主持人經歷,也演過話劇《暗戀桃花源》《水中之書》,這次參加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的演出,有什麼不一樣的舞臺感受嗎?

何炅:《大地頌歌》從文本準備,到排練,到最後的打磨,是一個嚴謹的過程。除了舞臺和藝術上的磨鍊之外,我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扶貧攻堅這樣一個偉大戰役中感人的人和事,故事中的人物都有原型。了解真實的背景後,再投入舞臺的感受是不一樣的。

湘遇:你是大學老師,也在《水中之書》中演過老師,代表歌曲《梔子花開》又是校園民謠。這次在《大地頌歌》中出演老師,王老師的特點是什麼?你有什麼感受呢?

何炅:雖然我當過老師,也曾經有過校園作品,但《大地頌歌》中的王老師是支教的老師,還是很不一樣的。

王老師支教的學校,有一個叫小雅的孩子,好幾天沒來上學。他很有責任感,爬2個多小時的天梯,到小雅家中了解情況。

小雅家是中國留守兒童家庭的縮影,每個家庭有不同的困難。每一個孩子離開課堂,老師都是很痛心的。

後來,扶貧隊解決了小雅奶奶治病的問題,給小雅安排了臨時宿舍,還給予照顧。通過各方的努力,小雅終於回到了校園。

《大地頌歌》中的留守兒童合唱團和王老師,原型就是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和帶領他們的湖南科技大學藝術學院教授王育霖。

王老師的特別之處,在於他找到了一個特別的方式鼓勵孩子們,讓他們有更好的精神狀態。和祁東縣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們相處,你能感覺到他們精神振奮,很自信。王老師通過音樂鼓勵孩子們戰勝孤獨,學會堅強。當我們的小演員和啟航學校留守兒童合唱團的孩子一起合作時,非常振奮人心。

湘遇:作為知名主持人,你的工作很忙碌。收到《大地頌歌》演出邀約,是什麼打動了你呢?

何炅:近段時間,我在錄製一個脫貧攻堅主題節目叫《青春在大地》。此外,我還有很多其他的工作,行程排得非常滿。但是,我已經提前把《大地頌歌》排練和演出需要的時間全部預留好了。這非常值得。

我對自己有一個目標要求:不僅要完成好演戲的角色任務,還要在工作中、生活中傳播扶貧攻堅工作的精神,讓它走進觀眾心裡。

湘遇:對參演的第三幕《夜空中最亮的星》,是怎樣的感覺呢?

何炅:《夜空中最亮的星》這一幕,最感動我的是參加演出的孩子們。雖然他們的年紀很小,但無論排練多麼辛苦,調整了多少次,他們都沒有叫過苦、叫過累,能很快進入狀況。他們本來是天真爛漫的年紀,很活潑,但是排練和演出起來,狀態都都很穩定。

我表演的時候,看到和我演對手戲的孩子們,覺得他們好棒,是我的老師。我跟著他們學到了很多。

湘遇:除了《夜空中最亮的星》,《大地頌歌》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幕或者片段是什麼呢?

何炅:這部劇好多打動人的點。

比如劉迦老師扮演的扶貧工作者,他救下小雅的那一個場景,是情感和舞臺的完美結合。展現了扶貧工作者全心全意為人民的崇高精神。

還有凱麗老師和萬茜兩人大段的、深情的獨白,特別抓人。

谷智鑫的獨唱也很讓人感動。他跟我說,雖然整個表演有約2個小時的時長,但他從來不覺得時間很長或者演得辛苦,每次都是很流暢地完成。我作為其中一幕的參與者,也有很強烈的這樣的感覺。這部劇打動了我們,讓我們傾情投入。

稿件來源:湘遇

相關焦點

  • ...何炅動情演繹支教老師,與留守兒童合唱團演繹《夜空中最亮的星》
    明年1月1日晚19:30,湖南衛視將播出4K高畫質電視版的大型史詩歌舞劇《大地頌歌》,主持人何炅將在其中飾演重要角色。據悉,何炅在《大地頌歌》中扮演的是一名培養、鼓勵孩子們的支教老師。他與42名孩子,一起完成《大地頌歌》第3幕《夜空中最亮的星》的表演。
  • 張藝興《極限挑戰》最帥英語老師 暖心鼓勵留守兒童
    最帥英語老師張藝興上線 鼓勵留守兒童在昨天播出的《極限挑戰》中,「男人幫」的任務地點是龍勝東升村,這是一個幾乎看不到青壯年身影,大多是祖孫兩輩相依為命,留守兒童居多的鄉村,而孩子們的父母常年在外地打工。根據本期的任務要求,張藝興接受陽董超的父親委託,在學校找到陽董超,並且一起度過美好時光。
  • 留守兒童的盲人足球老師
    留守兒童的盲人足球老師文|樹文 沈楠 鄭直本文刊載於《農村青年》2020年第6期他眼中的世界一片模糊,但只要有光,就有方向。22歲的羅成勉習慣性地笑著,眼神卻沒有焦點。近兩年來,羅成勉帶著村裡的留守兒童一起踢球、一起下棋、一起讀書、一起成長。小神童俱樂部在小羅家門口的雜貨鋪旁。自家搭建的棚子下,就是孩子們下棋和表演的地方;小羅自己住的屋子,則成了孩子們的「書房」,這裡擺放著他搜集來的課外書;自家的屋頂天台上,除了養鴨子,還是他們的排練場、會議廳……歡樂從來沒因為簡陋而減少。
  • 保坪完全小學用心呵護「留守兒童」
    永順縣芙蓉鎮保坪完全小學在校學生552名,其中就有291名 「留守兒童」。今年來,該校群策群力,用心呵護、用情關愛,致力於改變留守兒童的生活環境。步入芙蓉鎮保坪完全小學的留守兒童之家,一間間明亮整潔的功能教室,一個個興趣活動小組開展得有聲有色——體育活動組的籃球隊員們馳騁球場,猶如一個個小球星,今年在全縣中小學籃球賽上還獲得鄉鎮小學女子組冠軍;舞蹈組的兒童們在舞蹈教師的帶領下,猶如花枝招展的蝴蝶,翩翩起舞,在唯美音樂的伴奏下,讓人如痴如醉;土家針織組的「姑娘們」穿針引線,手腕翻飛,直看得人眼花繚亂。
  • 湖南衡陽:多彩「暖心」活動讓留守兒童樂享快樂暑假
    項目以「七彩假期、情暖童心」為主題,按照「假期集中服務,用好已有陣地,鼓勵長期結對,支持示範項目,助力脫貧攻堅,扶智扶志結合」的活動思路,動員引導廣大團員青年以青年志願服務隊的方式,在暑假期間為留守兒童、務工隨遷子女等,提供學業輔導、親情陪伴、素質拓展等志願服務。
  • 湖南衡陽:關愛未成年人 保駕護航留守困境兒童健康成長
    6月1日上午,耒陽市五裡牌街道上嶺村一片歡聲笑語,愛意融融,「和你在一起」衡陽市文化館文化惠民系列活動暨「衡陽群眾」衡陽市文化館志願者走進上嶺村專場活動啟動儀式在此舉行,通過精彩文化進校園活動和結對子、種文化的方式為留守兒童送去摯誠愛心。
  • 市文聯牽手石門留守兒童音樂朗誦慶端午
    6月24日,由市文聯主辦的「我們的節日——端午」音樂朗誦會暨志願贈書活動在石門逸邇閣圖書館舉行,數十名文藝志願者與石門縣易家渡鎮留守兒童相聚一堂,共慶端午佳節。音樂朗誦會在獨唱《把一切獻給黨》中拉開序幕。朗誦會上,既有歌頌古代名人屈原的朗誦《屈原誦》,又有現代詩詞的情景演繹《雨巷》,風格各異,形式多樣。16位留守兒童的舞蹈《芭蕾小女孩》更是贏得了觀眾雷鳴般的掌聲和陣陣歡呼,將音樂朗誦會的氣氛推向高潮。活動還邀請了常德市香文化研究會會長鍾玲為孩子們講解香文化,文藝志願者還為留守兒童送上粽子和香包。
  • 大山深處的留守兒童合唱團:「唱歌的時候,我能看到星星」
    他們當中大部分是留守兒童,佔到了合唱團的90%。這一組成比例,也是學校1500多名學生中留守兒童的佔比。也就是說,這所學校有將近1400名學生是留守兒童。歌聲似乎在孩子們身上施展了魔法。課間操還縮著脖子、面露羞赧的小男孩,站在舞臺上時腰杆筆直、神採飛揚。他旁邊的小女孩,隨著音樂節拍輕輕搖晃著腦袋,完全沉浸在音樂的世界裡。
  • 惠迪吉關愛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愛的共振腔」建設項目簡介
    項目從孩子心靈建設和人格養成的根基入手,以「愛生愛、美生美」公益理念,從「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監護人+父母+學校」這一核心腔體開始,逐層推進,鼓勵幫助包括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家長、老師、校長、志願者等參與到其中的每個人都成為愛的自我責任者,進而邀請社會組織、教育局、政府、企業和媒體加入「愛的共振腔」建設,形成小到家庭、大到班級、學校,乃至社會的「愛的共振腔」,讓所有的人同時受益
  • 用大愛託起中江留守兒童的夢想--記中江縣留守兒童藝術團團長劉春香
    中江縣留守兒童藝術團團長劉春香  2013年11月,中江縣留守兒童藝術團舞蹈《圓夢》入圍CCTV第七屆大賽複賽,並由四川省舞蹈家協會推薦參加四川省少兒春晚、中央電視臺網絡春節晚會的錄製接到通知的中江縣留守兒童藝術團團長劉春香激動萬分,她和孩子們的努力得到了大家的認可,這也是對她這些年來關愛留守兒童的肯定,她辛勤付出的汗水終於澆灌出絢麗的花朵。
  • 衡陽市實驗中學「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拉開序幕
    11月19日下午,衡陽市實驗中學校長鄧立雲、副校長顏一新帶領該校「百千萬『藝術童伴'——留守兒童關愛工程」「衡陽群眾」支教隊伍來到被幫扶學校蒸水小學開展幫扶活動,拉開了該校此次活動的序幕。在開展此次活動之前,該校就成立了以校長鄧立云為組長、校黨總支書記鄧永紅、副校長顏一新為副組長,校支委其他成員、全體中層幹部、體育、書法、音樂、美術科任教師為組員的工作小組,以確保活動有序推進。
  • 讓「中華龍」重新點燃留守兒童夢想
    3年前,衡山新場市九年一貫制學校就有過一支這樣的舞龍隊,當時外聘的老師是曾經在鄉鎮舞龍隊裡工作過的耄耋老師傅。考慮到老師傅身體原因,這支隊伍慢慢解散了。自「衡陽市百千萬藝術童伴一一留守兒童關愛工程」實施以來,該校校長易智勇又點燃了重新組隊的念頭,經與幫扶支教單位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商議,由衡山新場市九年一貫制學校重新組建一支兒童舞龍隊,由湖南財經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組建一支舞龍支教隊,帶著孩子們一起把曾經的「中華龍」重新舞起來。
  • 嘉禾縣關工委舉辦關愛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公益講座
    嘉禾縣是勞務輸出大縣,人口共43萬,農村留守兒童多達7000餘人。該縣關工委聯合縣婦聯、縣教育局、縣民政局等部門在認真調研的基礎上,共同決定從家庭教育這個關鍵點入手,深入村、組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公益講座。龍潭鎮會場巡迴講座現場為了讓關愛留守兒童工作做得更紮實、更有普遍意義。
  • 遂川縣教體局開展關愛留守兒童迎新年活動
    為更好的關心和幫助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近日,遂川縣教體局招募學校教師志願者赴全縣各學校開展「傳送希望,播種明天」關愛留守兒童迎新年活動,和留守兒童一起共聯歡、迎新年。活動在全縣各中心小學和村小教學點分別開展,此次關愛留守兒童活動形式多樣,志願者們根據孩子們的心理成長設計了形式各樣的活動。有為留守兒童帶去溫情的心理健康教育課;有與孩子們一起描繪藍圖的繪畫課;有鼓勵孩子們融入才藝展示的感恩教育手舞課;有手把手教孩子寫春聯的書法課;有增強自信的「楚河」「漢界」對弈課;還有的引導孩子們釋放日常生活和學習中小情緒的暢懷遊戲課。
  • 留守兒童長大後成了留守兒童的老師 他從不給孩子的作業打叉
    他在村小開設英語課2008年,陳偉從重慶理工大學機械設計專業後,成為了重慶工商學校的一名老師。工作幾年後,年邁的婆婆在老家大埡村生病了無人照顧,他便辭職回家。照顧老人的同時,萌生了留在村小當老師的念頭。
  • 濟南市長清崇德苑童善兒童關愛中心以愛為燈指引留守兒童走出困境
    人民網濟南11月23日電 11月22日,張金玲、閻慧傑、劉婷、王瑞琪等社工志願者在長清區歸德街道崇德苑童善兒童關愛中心,為10多名留守兒童輔導作業、上課,解決孩子們在家中無人輔導功課的難題,幫助他們走出學習上的困境。
  • 常德市第十六中學舉行關愛留守兒童座談會
    留守兒童座談會現場。 留守兒童座談會現場。 紅網時刻常德12月22日訊(通訊員 李佳俊 楊志國)12月21日冬至日,常德市第十六中學召開留守兒童座談會,以實際行動表達對留守兒童的關心與關懷。 第十六中學地處城鄉結合部,孤兒、留守兒童、單親兒童數量較多,他們在生活上、學習上所面臨的困境和問題亟須關懷。學校領導及教師始終牽掛他們的成長。
  • 肯德基關愛留守兒童心理成長 音樂故事會歡樂過六一
    他們聽風聽雨聽蟬鳴,聽雪聽雷聽鳥鳴,聆聽大自然的音樂故事,卻很少接觸專業樂器。5月30日,6位小候鳥在愛心志願者的帶領下,走進了西安音樂廳藝術教育中心,參加由西安肯德基、西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等組織的音樂故事會,聆聽著音樂故事《星星河》、聽打擊樂、做遊戲,提前過一個快樂的#六一兒童節#。
  • 南陽市人大代表張準:關愛留守兒童 守護「少年的你」
    南陽市人大代表張準向源潭鎮疫情防控指揮部捐款(央廣網發 通訊員 魏保棟 供圖)唐河縣源潭鎮洪瑞書院學校(央廣網發 通訊員 魏保棟 供圖)央廣網南陽1月12日消息(記者 汪寧 通訊員 魏保棟 李豪)解決留守兒童問題不僅是鄉村治理的迫切需要,更是促進農村家庭和諧乃至社會穩定的需要
  • 120名留守兒童的小夢想
    120名留守兒童的小夢想——歸與書院「鄉村書院公益課堂」正式開班新湖南客戶端通訊員 江邊 牛石頭 田懿 田煥 符黃穎 7月18日,位於海拔一千多米的隆回小沙江村的歸與書院「鄉村書院公益課堂」正式開班。此次開班短短三天內報名登記的當地學生卻達到120名之多,目前人數還在增長。至此談起歸與時,越來越多的人覺得:這所書院,真的不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