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潘偉力
第二階段最後一個比賽日結束後,本賽季中超的三個分區也最終確定。分別是前四名的爭冠區,後四名的保級區,以及中間高枕無憂的無聊區。
對於所有在爭冠組輸球,以及保級組贏球的八支球隊而言,他們的賽季,其實到這一刻已經結束了。怨氣最大的山東魯能,隊長蒿俊閔在賽後第一時間就直言「假期快樂」,而他們的核心大將金敬道,也在今日提前離開賽區,接受手術治療去了。
對於這些球隊而言,第5名和第8名,或者第9名和第12名,都沒有什麼本質區別。爭冠組的那些隊,拼了一年,冠軍沒戲,亞冠資格也沒戲,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保級組的那些隊,拼了一年,總算提前完成保級工作,沒有任何風險了,還有什麼好去爭的呢?
所以,我們現在就可以預見,在本賽季剩下的四輪聯賽中,這八支球隊肯定都會以輪換陣容出戰,讓此前沒有比賽機會的球員出場,給予他們表現時間。至於那些核心球員,如果球隊對下個月的足協杯還有想法,或許還會出場找找狀態。如果球隊早已計劃用二隊去打足協杯,那他們已經可以開始休整等待明年了。
統計一下,中超後四輪,總計32場比賽中,有16場屬於這種無意義比賽。剩下的16場比賽中,爭冠球隊和爭亞冠資格球隊,能保證8場高水準,畢竟前四名的價值都不一樣;後四名球隊中,下一輪的獲勝者,則會產生兩場無關痛癢的13/14名排位賽。這也意味著,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中超會有多達18場無意義比賽,佔據總比賽場次的一半以上。幾乎現在就可以斷言,中超即將進入垃圾時間。
看到這,有人會說,哎呀疫情期間不容易,足協能把賽季組織打完就行了,還糾結那麼多幹嘛。但說實話,話可不能這麼說。客觀難度我們都知道,但一個賽季的賽程規劃,還是有很多明顯更好的規則策略的。比如第一階段積分和第二階段毫無關係,就已經讓第一階段的收官時期出現很多垃圾比賽了。
除了賽程賽制的不合理,這屆中國足協班子領導下的中超聯賽,已經在各個方面,都讓人看到了倒退回十年前,乃至更黑暗時代的影子。
首先,裁判問題之嚴重,創反賭掃黑以來新的高潮。眾多比賽中裁判的爭議判罰,直接影響了比賽結果,造成大量球隊高呼黑暗與不公。裁判與球員、球迷之間的敵意,達到了歷史最高潮。而足協息事寧人的處理方式,也讓中超聯賽的公信力跌到冰點。
其次,中超賽程賽制的不合理,讓全年聯賽出現了太多無意義的垃圾比賽,直接導致比賽觀賞性下降,激烈程度不足,比賽含金量不高。尤其是最關鍵的第二階段,居然在總計48場比賽中,有18場毫無價值,如何說服觀眾去觀看中超?
最後,是限薪令的強制執行,導致頂級外援的大規模逃離。扎哈維已經走了,胡爾克一個月後也會離開,300萬歐年薪封頂的中超聯賽,短期內不可能再吸引任何知名外援加盟。想想十年前的中超,那時候是什麼光景,用腳投票的球迷會離開球場,用手投票的會停止付費觀賽。
2015年,隨著中超正式進入金元時代,體奧動力曾籤下了5年80億轉播費的天價合同。可就在2018年,他們就感覺到了勢頭不對,趕緊調整了版權方案。最終用110億鎖定了中超十年,平均每年轉會費下降到了11億。可從現狀來看,未來中超的價值,極有可能讓合作方入不敷出,造成巨額虧損。一輪新的惡性循環,已經露出了不少苗頭。
過去十幾年,我們沒有一支成功的中國男足,但我們還曾擁有過亞洲第一聯賽。未來十年,我們肉眼可見,中國國字號球隊只會繼續沉淪,而聯賽也極有可能走向亞洲二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