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清朝十二帝之外的皇帝,在位時間僅3天,安安穩穩活到1942年

2020-12-23 趣觀歷史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眾所周知,我國封建時代持續了兩千餘年,從秦漢到明清,經歷二十個朝代,湧現出494位正統皇帝。其中最為後世所熟知的朝代,恐怕非清朝莫屬。清朝作為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留下了保存最為完整的史料和相關建築,螢屏之上的大量清宮劇也使我們對清朝人物及具體事件認識頗深。因此,大家都知道清朝歷經十二帝,末代君主名為愛新覺羅·溥儀。其實,在「十二帝」之外還有一位在位僅三天的皇帝,他就是「保慶帝」溥儁。

▲螢屏上的清宮劇

溥儁能夠登上歷史舞臺,其實有著很大的時代原因,而這還要從清朝中後期局勢講起。清朝自嘉慶帝後實行極為嚴格的「閉關鎖國」政策,在西方各國快速發展的時候,清王朝卻發展愈發緩慢。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清朝戰敗,被迫打開國門。西方列強在一次次的侵略戰爭中,認識到了中國的頹廢之勢,於是更加肆無忌憚,逼迫清政府籤訂了不可計數的不平等條約。在一次次失敗後,有識之士和先進分子們紛紛意識到清朝與西方國家的巨大差距,於是奔赴歐美學習列強的先進知識,以求解決中華之困境。然而清朝統治者卻依然抱殘守缺,不願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以為用一些先進的武器裝備就能解決問題。

▲「甲午戰爭」劇照

光緒二十年(公元1894年),日本發動甲午中日戰爭,清朝慘敗。消息傳回,國內一片譁然,我天朝上國竟連一個彈丸之地的日本都打不贏,還要籤訂如此喪權辱國之條約,嗚呼痛哉!康有為、梁啓超等愛國士子「公車上書」,請求光緒帝變法改革。面對洶湧的民間情緒和士子態度,清朝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只得暫避鋒芒,準許光緒皇帝實行改革。然而改革伊始,「維新派」就在改革中夾帶私貨,大大觸及了保守派的利益。矛盾激化之下,「維新派」甚至策劃發動政變囚禁慈禧太后。消息洩露,慈禧太后立刻收回大權,將光緒帝囚禁於瀛臺,廢除之前所有的政策命令,「戊戌六君子」亦被押赴菜市口公開處決。

▲光緒皇帝及慈禧太后劇照

在這場僅僅持續百日的改革中,給慈禧太后留下巨大陰影的無非就是那場尚未成功的政變。「維新派」秘密聯絡袁世凱,想借用保衛頤和園之名囚禁慈禧太后,而這一計劃竟得到了光緒皇帝的支持。雖然光緒皇帝並不是慈禧太后的親生兒子,但卻是她親妹妹的兒子,和她也有著血脈聯繫。再加上光緒皇帝幼年即被她接進宮中撫育,並扶持光緒皇帝登上帝位,有養育和擁戴之恩,而光緒皇帝卻絲毫不念恩情,慈禧太后至此徹底寒了心。

這種心寒的感受,令慈禧太后產生了廢黜光緒帝的想法。想要廢黜現帝,就必須找一個合適的承繼者。思來想去,慈禧太后相中了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次子——15歲的愛新覺羅·溥儁。溥儁的母親是慈禧太后親弟葉赫那拉·桂祥之女,和慈禧太后也有血緣關係,按輩分還得喊一聲姨姥姥。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12月24日,慈禧太后頒布懿旨,溥儁過繼給穆宗同治帝為嗣,賞頭品頂戴,號「大阿哥」。隨後,溥儁在弘德殿(清代皇帝署理政務及讀書之處)讀書,師傅為同治帝嶽父、三等承恩公、吏部尚書崇綺和體仁閣大學士徐桐。緊接著,慈禧太后又召集群臣,預定庚子年即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90年)舉行光緒禪位典禮,改年號為「保慶」。

▲故宮奉先殿

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正月初一,溥儁代替光緒皇帝到大高殿、奉先殿行禮,開始正式替代光緒行使皇帝職務。然而讓慈禧太后沒有料到的是,此舉受到各國駐華公使的強烈反對,公使們的理由是他們只承認光緒皇帝,不承認中國有新的皇帝。各國公使之所以如此,無非是已熟識光緒皇帝,換皇帝之後擔心不再容易攫取利益。在各國公使的強烈反對下,慈禧太后只得暫時擱置立新帝的計劃。不日,在保守派大臣榮祿和慶親王奕劻聯名上奏中,二人以各國公使有異議為由建議此事停止,慈禧太后終消此念,廢立一事就此終止。

▲義和團運動場景油畫

廢立一事不久,義和團運動達到高潮,波及全國。這一時期,溥儁生父——時任總理各國事務大臣載漪篤信義和團,認為義和團是「義民」不是「亂民」。不久,日本使館書記彬山彬及德國駐華公使克林德被拳民所殺。八國聯軍由此進軍,假借攻打義和團之名攻佔北京,慈禧太后攜光緒帝及心腹倉皇「西狩」,載漪及溥儁父子隨行。次年兩宮迴鑾,慈禧太后以載漪為事變禍首,順勢將載漪及溥儁父子流放新疆。載漪被革除爵位後,溥儁也就「順理成章」地失去皇儲資格,重新做回載漪之子。溥儁由此遠離政治,再也沒進過權力中心。說來溥儁倒也幸運,十年後清廷覆滅,溥儁作為一個閒散宗室,並沒有像宣統帝溥儀一樣受到外國勢力及各軍閥的關注,得以安心在家中休養,無病無災活到1942年才逝世。

參考資料:

《清史稿》《宮女談往錄》

相關焦點

  • 清朝十二帝之外的皇帝,睡了3天就下臺了,晚年寄人籬下悽涼去世
    中國歷史上有著為數眾多的帝王,不過由於大量清宮戲的熱播,以及時間相對較近的緣故,人們對於清朝的皇帝要更加熟悉一些。包括生前沒有稱帝的努爾哈赤在內,清朝一共有十二位帝王,其中的第九位皇帝鹹豐,便是清朝最後一位擁有實際權力的皇帝。
  • 盤點古代活得最長的五個皇帝,最高活到八十九,僅在位六十年
    在中國古代史上,歷代皇帝都喜歡被人尊稱為萬歲,寓意自己能夠長命萬歲,永久統治。但那只不過是美好的願望罷了,古代人能夠活過七八十的人,都少之又少,更何況是擁有後宮佳麗三千的皇帝們呢,今天我們來盤點一下活的最長的五個皇帝,最高活到八十九,僅在位六十年。
  • 清朝經歷296年,在位十二位皇帝,為何只公開冊立過一個皇太子
    如果從1616年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建立後金開始算起,一直到1912年2月12日,北洋大臣袁世凱迫使清帝溥儀遜位,大清王朝一共經歷296年,傳了十二帝。後來即使他做了後金的大汗,也沒想過自己能像皇帝一樣傳承國祚。所以就沒怎麼周全地考慮過皇位繼承的問題。
  • 清朝十二帝中壽命最短,是誰將梅毒傳給了同治皇帝?_煙花
    原標題:清朝十二帝中壽命最短,是誰將梅毒傳給了同治皇帝?
  • 清代清朝君主十二個皇帝的先後順序
    清朝共歷經十二帝,統治全國268年,入關後的十位皇帝分別為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作為我國漫長的封建社會的最後一頁,在二百多年的漫長歲月中,清朝既為中華民族做出了超越前人的重大貢獻,也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敗與屈辱的辛酸記錄。二百多年間,從努爾哈赤到溥儀,先後有十二位皇帝統治著這個泱泱大國。無論是一代聖君康熙帝,還是短命的同治帝,都對它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 光緒和溥儀中間,其實還出了個皇帝,一直活到1942年,卻鮮有人知
    初中歷史告訴我們,清朝統治中國的296年裡,總共出了十二位皇帝。按時間順序分別是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和宣統。
  • 清朝12位皇帝的年號,有什麼含義?
    歷代帝王遇到「天降祥瑞」或內訌外憂等大事、要事,一般都要更改年號。一個皇帝所用年號少則一個,多則十幾個。如唐高宗有14個;明清皇帝大多一人一個年號,故後世即以年號作為皇帝的稱呼,如永樂皇帝、雍正皇帝等。清朝共有十二位君主,一個皇帝一個年號,那麼,他們的年號有什麼含義呢?
  • 清朝12個皇帝,誰的貢獻最大?答案很明顯
    清朝十二帝所處時代不同,遇到的挑戰也不同,那麼,他們誰的貢獻最大呢?對此,我們不妨來分析下。 雍正,整頓吏治,查貪腐、減賦稅、攤丁入畝,刺激人口增長,在位僅13年,為乾隆盛世攢足銀錢,是大清朝攢錢的匣子。
  • 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開創了封建王朝制度,而這樣的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大清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它的滅亡也代表了在我國盛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破滅,大清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而清朝的統治者們也成為了後世的關注對象。
  • 揭秘清朝皇帝列表
    愛新覺羅·顒琰(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61歲,原名永琰,後為避免避諱擾民,改稱顒琰,年號嘉慶,葬昌陵(清西陵)在位時間(1795年-1820年)在位期間清朝已經開始走向衰,土地高度集中,政府腐敗,
  • 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和妃嬪,皆出自清朝,他們都活了多少歲
    歷史上正統王朝出了數百位皇帝,能夠活到60歲以上的,僅僅只有30位。能夠活到70歲以上的,僅僅只有11位。而活到80歲以上的,就只有5位了。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史上壽命最長的皇帝和妃嬪,看看他們都活了多少歲,一生有怎樣的經歷。巧的是,史上最長壽的皇帝和妃嬪,皆出自清朝。那麼他們是誰呢?
  • 中國皇帝在位時間及朝代長短排行榜
    自公元221年秦始皇滅六國首稱皇帝以來,中國歷史上共歷408帝(秦朝2位,漢朝31位,三國11位,晉朝16位,五胡十六國78位,南北朝59位,隋朝3位,唐朝22位,五代十國55位,宋朝18位,金遼西夏35位,元朝18位,明朝16位,清朝12位,南明、北元加上李自成、張獻忠,洪秀全父子、袁世凱共408位,若把秦始皇以前歷時840年的東、西周和春秋、戰國時代121位君主,商朝、夏朝60位帝王也算進去
  • ...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清朝十二位皇帝及其主要事件
    2021甘肅省特崗教師招聘考試公共基礎知識文化歷史:清朝十二位皇帝及其主要事件 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備考2021年甘肅特崗教師考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準備了甘肅省特崗教師考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學習參考。
  • 清朝12位皇帝的順序及特點,一個順口溜教你輕鬆記住!
    清朝(1636—1912年)是中國歷史上第二個由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也是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如果從皇太極改國號為清算起,清朝共有276年歷史,經歷了12位皇帝,這些皇帝都有哪些特點呢,且看課代表來解析——
  • 滿清滅亡後,如果清朝十二帝相聚在一起,努爾哈赤首先會抽誰?
    歲月繾綣空嘆當年事,清朝——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在經歷兩百多年的浮浮沉沉後,終究,還是淹沒在歷史長河中。 在這兩百多年間,清朝經歷了入關前和入關後共十二個皇帝的統治,後世統稱為「清朝十二帝」。若問誰人最有資格評價清朝興衰,莫過於清太祖努爾哈赤。
  • 他是漢朝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僅二十七天,卻犯下一千多條罪!
    劉賀是漢代的第九位皇帝,也是漢代在位時間最短的皇帝,僅僅在位二十七天,被廢之後封為「海昏侯」,史稱「漢廢帝」。那麼劉賀是怎麼當上皇帝的,又為什麼只做了二十七天就被廢了呢?今天就來跟大家說一說這位漢廢帝劉賀。
  • 清朝最後一位大阿哥,差點取代光緒成為皇帝,安穩活到1942年
    但很少有人知道,中國歷史上差點出了一個保慶皇帝,他的名字叫溥儁,當時只有15歲,是端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儀的堂哥。然而,皇帝畢竟年輕,缺乏政治經驗,變法推進過於急躁,沒有爭取朝廷上下的支持,很多新法讓守舊派感到緊張,尤其在權力分配的問題上,得罪了慈禧太后。1898年9月21日,慈禧斷然叫停變法,繼續垂簾聽政,將光緒帝囚禁於瀛臺。囚禁光緒並沒有緩解慈禧太后的心頭之恨,她還打算廢黜這個自己一手扶植上臺的皇帝。
  • 中國古代皇帝在位時間排名前十的有哪些皇帝?答案出乎意料
    從秦始皇結束戰國紛亂完成一統的公元前221年到清朝宣統帝宣布退位的公元1912年,封建帝制在中國存在了長達2133年的時間,在這麼長的時間跨度中封建王朝一共先後誕生過494位皇帝,咋一看,兩千多年時間誕生了將近五百位皇帝,皇帝數量還真不少,不過平均一算的話每位皇帝在位的時間連五年都不到。
  • 大清王朝十二帝,你都知道嗎?
    康熙帝四、清聖祖,康熙帝,在位61年,愛新覺羅.玄燁,清朝入關後第二個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久的皇帝。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同治帝十、清穆宗,同治帝,在位13年,愛新覺羅.載淳,清朝入關後的第八位皇帝,同治年間,積重難返,兩宮太后垂簾聽政,女主當家,慈禧禍國,同治是慈禧和鹹豐的兒子,從這個時候開始了慈禧太后專政的45年時間,鹹豐成了清朝最後一個擁有實權的皇帝
  • 十三年號,十二帝,另外的皇帝是被誰開除了呢?
    實際上,清朝的皇帝只有12位,傳說中的13個皇帝,是因為清朝有12個皇帝,13個年號,形成13朝。清朝第一位皇帝是後金太祖努爾哈赤,他確實是清朝實打實的開國皇帝。清朝第二位皇帝是皇太極,皇太極的清朝皇帝身份是沒有問題的。他改大金(後金)為大清,成為真正的清朝歷史上第一位,也是清朝入關實現由北方政權到大一統王朝的奠基人。他的廟號是太宗,一方面是皇太極沒能突破遼東防線實現入關,沒有成為「祖」的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