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工業教育學研究所
-
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簡稱師大、臺師大或臺灣師大,前身為1922年創立的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以及1946年成立的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是臺灣歷史最悠久的師範大學,也是戰後初期四六事件的發生地。 沿革 臺灣師範大學本部(和平校區),原為日治時期的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校區,創立於1922年,1926年改稱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為日治時期進入大學前的預備教育,即所謂大學預科,畢業生原則上可以免試分發至帝國大學就讀,屬於日治時期特有的菁英教育系統。
-
臺灣大學搶陸生 優勢學科有賣點
中新網2月14日電 在臺發行《讀者文摘》報導,二○一○年八月十九日,臺當局「立法院」三讀通過「大學法」、「專科學校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等「陸生三法」修正案,臺「教育部長」吳清基宣布,二○一一年開始,臺灣大學將可招收陸生赴臺攻讀學位,為臺灣高等教育開啟新的扉頁。之前不斷陳情奔走、如今終於如願以償的島內各大學,也在此激勵下馬不停蹄、如火如荼地展開招生規劃工作。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 中國臺灣網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
臺灣中興大學校長:陸生議題不能當成零和遊戲
臺灣中興大學校長:陸生議題不能當成零和遊戲 來源:人民網 2010年05月11日09:19 人民網5月11日電 民進黨已決定有條件放行「陸生三法
-
有人提議中國國民黨名稱去掉「中國」二字,江啟臣回應
【環球時報記者 程東】繼拋出所謂的「臺美復交」提案引發巨大爭議後,國民黨又陷入「改名風波」。拋出「改名」議題的是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集人林為洲。據臺灣《中國時報》11日報導,他10日在臉書發文稱,黨名有「中國」二字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易被扣帽子、被扭曲及遭汙名化,好處則是可具有和對岸產生聯結、開啟對話的可能性;而國民黨認定的「中國」當然是指「中華民國」,不過很容易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混淆,「因此可思考是否去掉『中國國民黨』的『中國』兩字」。
-
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
俄羅斯國立師範大學(位於聖彼得堡),是俄羅斯最古老的高等學府之一 ,創立於1797年,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著名的師範大學,同時也是俄羅斯歷史最悠久的,唯一冠有俄羅斯國家名稱的師範大學。十月革命後曾名為列寧格勒國立赫爾岑師範學院,1991年1月起使用現名。
-
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
莫斯科國立師範大學迄今將近150年的歷史,是俄羅斯歷史悠久的高等學府之一,同時也是第一所師範類綜合大學。莫斯科國立列寧師範大學起源於1872年,最初為莫斯科高等女子教育培訓班,主要的課程是歷史和語言學科。
-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成人教育研究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輔導研究所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系
-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時間:2001-04-09 17:18 來源: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輔導教育研究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學院特殊教育研究所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理學院科學教育研究所
-
摩登留學港澳臺專題之臺灣師範大學
臺灣師範大學位於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校本部、和平校區. 中文簡稱臺師大或師大、英文簡稱NTNU,另有公館校區和林口校區,校地分布甚廣;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校起源為創立於公元1922年的臺灣總督府高等學校,1926年改名為臺灣總督府臺北高等學校,是大學預科學校,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臺灣光復後,隔年成立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是臺灣師範大學的前身,1955年臺灣省立師範學院改制為臺灣省立師範大學,成為臺灣最早成立的師範大學,隔年成立國語中心是外籍學生研習中文的所在
-
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陸生恐懼被找麻煩,有些猶豫返臺
蔡當局8月下旬已放行陸生返臺,臺灣世新大學副校長兼兩岸事務長李功勤接受訪問時表示,世新有近200位大陸學位生,已知八成以上都會返臺;不過有些陸生擔憂年底放寒假,蔡當局又會找理由阻止入境,已有陸生考慮留在臺灣過農曆新年,也有一些陸生還在猶豫要不要現在返臺。
-
課堂上拿「毒奶粉」、「武漢肺炎」挑釁陸生,這一臺灣教授又秀...
(觀察者網訊)綜合「中時電子報」、「聯合報」等臺媒11日報導,臺灣中原大學生物學教授招名威在課堂上拿毒奶粉、新冠肺炎侮辱挑釁陸生,他的這一行為讓陸生十分憤怒,並因此向校方反映,要求道歉。校方公開上課逐字稿並要求招名威在課堂道歉後,招名威找到了民進黨「立委」何志偉為自己說話。在11日上午舉行的記者會上,兩人對招名威的歧視性話語隻字未提,卻將矛盾轉移到所謂「學術和言論自由」。這樣的行為不僅激怒了陸生,連許多臺灣網友也看不下去,直言招名威這麼做是在秀「下限」,「這種人怎麼配當教授!」
-
香港多所大學介紹臺灣院校時 避用「國立」字眼
在提到倪明選的學士學位經歷時,直接使用「臺灣大學」一稱,沒有「國立」二字,英文新聞稿中亦為「Taiwan University」,沒有「National」一詞。 港媒稱,查閱倪明選曾於2010至2014年期間就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特別助理時,學校官網對其學歷介紹中,使用「國立臺灣大學」的稱謂,英文名稱中也有「National」。
-
臺方:大陸學生赴臺畢業證書不刪「國立」字眼
環球網1月13日消息,臺「教育部」12日表示,陸生赴臺參與實習、研究課程,不得收受薪資,但車馬費不在此限;學校不得因陸生撤除「國旗」、「國父」遺像和「元首玉照」,畢業證書也不得拿掉「國立」或「中華民國」等字眼。
-
臺灣網紅力挺「中原大學」 「歧視陸生」教授被批:意識形態操控了...
張嘉航社交平臺發文截圖 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稱, 張嘉航在社交平臺發文批評招名威,整起事件的起因是招在課堂上提及中國大陸的人喝比較多毒奶 最後他說,開頭你挑釁對方,第一次道歉又在那邊塞弄;你真的這麼不願意,全臺灣很多學校相信很願意收留你,滾出中原。 對於此事件,在學生為主要使用族群的網路交流平臺Dcard上,中原大學學生則一面倒不諒解校方處理方式,批評「中國給的錢教多嗎」、「中華人民共和國臺灣大學」、「學校眼中只有招生率?」
-
華東師大看到西南大學,心就隱隱作痛,後悔沒去掉「師範」二字
但是,華東師大雖然實力強勁,但在各類大學排名中,進步不大,這和學科門類少,以及校名中「師範」二字帶來的副作用,多少有點關係。而且,別看有「師範」二字,如今師範生卻越來越少,已經是一所綜合性的大學了,可也正是因為「師範」,導致大家對於這所大學有很多誤解,總以為只有師範這一個很強的專業,其他專業不強,很多優秀的學生就不考慮了。
-
臺灣《旺報》採訪桃子:陸生書寫臺灣 包容多元活出自己
作為第一屆來臺攻讀研究所的陸生藺桃,看到近日臺灣因洪素珠辱罵老榮民事件而激化「敵我現象」,她卻認為臺灣人不需要太焦慮,且仍相信:「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曾是杭州《都市快報》記者,申請成為臺灣師範大學東亞學系陸生,剛來臺時,整個臺師大林口校區只有她一個陸生,加上臺灣同學早已報到彼此熟悉,她也曾有難以融入地不適感;來臺雖已做好準備接受「三限六不」,但得知陸生無法和其他外籍生一般獲得健保,無法參與指導教授的研究計劃等限制,也曾讓她「氣到發抖」。
-
香港多所大學提及臺灣院校時 將"國立"字樣刪除
在提到倪明選的學士學位經歷時,直接使用「臺灣大學」一稱,沒有「國立」二字,英文新聞稿中亦為「Taiwan University」,沒有「National」一詞。港媒稱,查閱倪明選曾於2010至2014年期間就任香港科技大學校長特別助理時,學校官網對其學歷介紹中,使用「國立臺灣大學」的稱謂,英文名稱中也有「National」。
-
臺灣最好的十所大學,臺灣大學、國立清華大學、成功大學位列前三
3、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成功大學(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NCKU),簡稱「成大」,為臺灣南部的頂尖國立大學,有「北臺大南成大」之美譽。是分享「邁向頂尖大學計劃」5年500億補助的研究型大學,已發展為學科規模全臺第2名的綜合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