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陸暫停陸生赴臺就讀責任在臺
針對島內外教育學界和陸生關注的這些問題,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與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部分臺灣高校和大陸兩岸關係研究學者做了連線。■大陸暫停陸生赴臺就讀責任在臺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接受人民政協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大陸方面出臺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工作,歸因完全在臺灣方面。
-
大陸學生赴臺學習 臺灣私立學校:學費高於本地生
大陸學生赴臺學習 臺灣私立學校:學費高於本地生 2010年11月12日 14:19 來源: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教育部:暫停2020年大陸學生赴臺就讀
教育部港澳臺辦負責人日前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綜合考慮當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形勢,決定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層級畢業生赴臺升讀工作;對已在島內高校就讀並願繼續在臺升讀的陸生,可依自願原則在島內繼續升讀。
-
臺灣高校損害陸生權益一味催學費,教育部暫停大陸學生赴臺就讀
這對兩岸關係和一些學生都有一定的影響,但在國家利益面前,學生自身利益就要往後放放了,畢竟,臺灣不同於其他地區,而且,近年來,臺灣的種種做法,一直不友好,突破了我們的底線。據媒體統計,目前在臺灣就讀的大陸學生,約有4萬人。不去臺灣讀書,反而就大陸學生也是一件好事情,至少能保護大家的切身利益。
-
臺緊急澄清「大陸停發赴臺領隊證」:並非針對來臺旅遊團
鴻海集團旗下公司以閃電速度獲批在A股掛牌上市後,島內輿論9日又因「大陸不換髮帶團赴臺領隊證」的傳言戰戰兢兢。當地旅遊業者擔心,今年下半年後恐怕會「零陸團」。據臺灣「中央社」9日報導,有旅遊業者透露,大陸今年1月開始停發領隊證,目前僅剩約一成的大陸領隊證件有效,最快今年下半年將沒有大陸領隊可以帶團赴臺。
-
臺灣擴大承認大陸高校學歷吸引陸生赴臺就學
新華社臺北3月13日電(記者 陳君 陳斌華)臺灣教育部門12日發布最新「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新增採認大陸70所高校學歷。臺灣當局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王鬱琦13日表示,擴大大陸學歷採認有助於兩岸學生、學術交流,希望以此為契機進一步吸引大陸學生赴臺就學。
-
大陸赴臺學生人數銳減 各大學哀鴻遍野有苦說不出
臺灣一些大學在整理大陸交流學生名單時,發現人數較之往年顯著減少,且常有「整個學校的學生都不來」的集體流失情況。有大學校長稱,過去短期交換生每年來臺人數都很穩定,新學年首次出現學生數下降現象,各大學哀鴻遍野,有苦說不出,有學校一學期學雜費收入就減少近千萬元(新臺幣,下同)。
-
臺灣公立大學首次在大陸招生遇冷 錄取率僅在六成左右
「大陸地區學生聯合招生委員會」的數據顯示,1500多名大陸學生網上報考臺校,最終錄取1015人,經確認有200多人放棄錄取。廣東是獲錄比例最高的省份,261人獲得錄取,有79人放棄,佔了全部人數的1/3。針對臺灣首次大陸招生遇冷,更多是「三限六不」的政策所致。據了解,臺灣明年將考慮公立大學招收大陸本科生。
-
臺「觀光局」稱:要求大陸赴臺旅行團遊客1月底前離臺
臺「觀光局」稱:要求大陸赴臺旅行團遊客1月底前離臺 2020-01-25 22:05:36作者:郭澤華 責任編輯:郭澤華 中新社臺北1月25日電 臺灣當局交通事務主管部門「觀光局」官員劉士銘25日稱,目前大陸赴臺旅行團約有
-
臺灣某些教授惡意滿滿,竟問陸生「來自非洲大陸還是南美洲大陸」
文章在開篇中表示:說實話,書寫「陸生」這個群體,需要一種「不怕被罵」的勇氣——每每談到陸生赴臺的相關事情,在代表著「家鄉」的大陸,有人會炮轟陸生「不愛國!跪舔鬼島!滾出去!」在註定無法久留的「異鄉」(臺灣),深綠們痛斥「426滾回對岸!我們不爽賤畜來!」
-
大陸暫停陸生赴臺就讀的意涵與影響
尤其,暫停陸生來臺,影響的不只是臺灣的高教產業,更重要的是,此為繼去年8月暫停陸客赴臺個人遊(自由行)之後,大陸對臺採取的又一項重要舉措,堪稱又一交流關係中斷,勢必對今後的兩岸關係產生深遠的影響。對於大陸暫停2020年大陸各地各學歷畢業生赴臺升學就讀的原因,應該是綜合考慮當前疫情防控及兩岸關係氛圍不佳所致,前者堪稱近因,後者可視為結構性因素。
-
開放境外學生返臺獨漏陸生,馬英九呼籲全臺大學校長抗議蔡英文
【環球網報導 趙友平】針對民進黨當局最近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臺就學,卻獨漏大陸學生,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今天(13日)上午在臉書發文,對民進黨當局這種歧視性的做法感到失望與憂心,他呼籲全臺大學校院的校院長一起站出來抗議。
-
首屆在臺陸生:畢業啦!去哪了?(兩岸聚焦)
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臺灣各大專院校的畢業典禮,多了大陸學生的身影。4年前,700餘位大陸學生跨海來臺就讀臺灣多個大學,如今他們已屆畢業。此時此刻,有些人選擇留下讀研,有些人選擇出國深造,還有些人選擇回到大陸就業。不管如何,臺灣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記,當回首來時路,每個人心頭都有別樣感覺。
-
海外大學證書上未曾看到「degree」字眼,是真的碩士證書嗎?
國際MBA是MBA的一種形式,是由國內機構與海外院校合作,在國內直接招生、研讀,畢業後取得國外學校的工商管理碩士。由於國際MBA學習的靈活性、極高的含金量和社會認可度、豐富的人脈資源等,讓國際MBA備受職場中高層人士的青睞,使國際MBA的熱度一度攀升。
-
大陸赴臺個人遊跌至冰點,臺每月或損失45億新臺幣
跌至冰點隨著大陸核發的個人遊籤注本月底都到期,2月起,大陸赴臺個人遊旅客就將開始「歸零」。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去年上半年,一天約有5000人次的個人遊陸客到臺當局「移民署」辦入臺證。但大陸去年8月1日暫停47省市赴臺個人遊試點,而籤注有效期為6個月。去年8月以後,大陸赴臺的個人遊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到2月將無人申請。
-
2020年臺灣大專院校延遲開學大陸學生仍暫緩赴臺
臺灣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宣布,臺灣各大專院校開學日延至2月25日(含)以後,目前大陸學生仍暫緩赴臺。各學校可根據此規定彈性安排陸生的開學選課、註冊繳費、修課方式、成績考核、請假和休復學、輔導協助等事宜,並於2月7日前上報方案。
-
臺灣承認111所大陸高校學歷 赴臺求學最熱門大學
在已採認大陸41所高校學歷的基礎上,此次臺灣新增採認中央財經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70所高校,總數達111所,涵蓋除公安、軍事、醫療等院校外幾乎所有「211工程」高校,但每年赴臺學習陸生名額仍限定為2141人。臺灣教育部門稱,擴大採認大陸高校學歷除著眼於全球趨勢及兩岸學術交流需要,也希望讓在臺大陸配偶的就學權等問題得到妥善解決。
-
兩岸高教實力悄然逆轉:成績差臺生不能讀清華北大了
那時候,到臺灣讀書對大陸人來說是件新鮮事,而大陸民眾對臺灣高校認知也相當有限,這才會有提問:「臺灣也有清華?是山寨的嗎?」 也正是因為這種陌生和新鮮感,加之不少大陸學生從小對臺灣的「特殊情結」,即使最初當局對赴臺陸生的學歷、籍貫等條件作出種種限制,陸生赴臺的熱情絲毫不減,並伴隨藍營執政時期兩岸關係穩定、交流日漸密切,赴臺人數逐年攀升。
-
大陸赴臺自由行遊客將「歸零」
臺北市林姓旅遊業者表示,去年上半年,一天約有5000人次的自由行陸客到臺當局「移民署」辦入臺證。但大陸去年8月1日暫停47城市赴臺個人遊試點,而籤注有效期為6個月。去年8月以後,大陸赴臺的自由行人次月月減少,最近幾天平均一個工作日只有100多人向「移民署」申辦入臺證,到2月將無人申請。
-
大陸學生又被拒,民進黨當局傷害的是誰?
為何只限制大陸學生?一而再再而三地禁止大陸學生返臺繼續課業,影響面到底有多大?臺當局反誣「大陸方面阻撓大陸學生返臺」意欲何為?北京聯合大學臺灣研究院兩岸研究所所長朱松嶺與記者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表示,臺灣當局的這個做法其實就是打自己的臉,搞髮夾彎,民進黨當局出於政治私利進行政治操縱,一再阻撓大陸學生返臺就讀,一直採取歧視性措施,嚴重損害了大陸學生的正當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