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馬香玉 獨立魚電影
最近,有一檔綜藝節目實火。
自開播以來就頻上熱搜。
但也帶來了大量的爭議。
有人吐槽,男嘉賓油膩,整體水平太需要提升。
有人直呼,笑死我了,可以當成喜劇節目看。
這些聲音之外,我看到的卻是娛樂圈的眾生相——
《追光吧!哥哥》
其實,它的製作團隊還挺硬的。
據說,優酷、東方衛視、燦星製作三家都拿出了高配的班底(並在優酷、東方衛視、BesTV、酷喵四個平臺同步播出)。
圖源@少數派觀點
節目一上線,觀眾把它視為性轉版《乘風破浪的姐姐》。
但除了都是競演類綜藝,兩者還是有很大不同。
對標《浪姐》,最後應該會有7人成團出道。
但《哥哥》不是。
只在最後選擇一位「哥哥代表」,擔任公益大使。
這樣一來,節目弱化了競爭的概念。
他們甚至會用掰手腕和平板支撐的方式,來決定名次的前後。
整個氛圍沒有比賽帶來的那種緊張,相反比較輕鬆。
難怪有人說它是一檔喜劇綜藝了。
而跟《浪姐》全是30+女性的定位不同,《哥哥》是混齡男性藝人。
最年輕的丁澤仁,99年生,才21歲;
最大的陳志朋,71年生,已經49歲。
這年齡段,幾乎涵蓋了男團藝人的主流群體。
透過它,其實能夠看到一個娛樂圈的殘酷真相。
那就是,成為一個明星有多難,或者一個人要紅/翻紅到底有多難?
就拿陳志朋來說。
他紅過,紅到席捲亞洲的那種程度。
「追星」一詞就是因為粉絲瘋狂追小虎隊的演唱會才來的。
但隨著小虎隊解散,他也沉寂了。
再回到大眾的視線,已經是因為一些出挑的穿著太辣眼睛成為話題。
把自己青春裡的美好濾鏡,打碎了一地。
這次參加節目,也帶著一些翻紅的期許。
初演階段,作為21位哥哥裡最年長的他,第一個站出來。
挺著小肚子唱跳《燃燒我的卡路裡》,那畫面太魔幻。
還獻上了一個「致命wink」。
金星的反應過於真實了,直接閉眼不忍看。
表情包get
以至於#陳志朋wink之後金星的反應# 火速上了熱搜。
「人氣助力官」鄭爽也在後臺cue了一下他的肚子。
表演結束,「教導主任」金星直接指出:
「你的動作都施展不開,兩個胳膊撓來撓去,我看出了年齡感,肚子我也看到了。」
連節目裡的教導主任和人氣助力官都這麼直接,網友當然更是一頓嘲諷。
但是,昨天第三期播出的時候,金星和鄭爽都大為吃驚。
鄭爽看到陳志朋肚子上面的那圈肉不見了。
金星也說他這段舞跳得很靈活,油膩去了不少。
當楊冪得知陳志朋已經快50歲的時候,還能有這樣強度的肢體動作,相當佩服。
距離第一次被群嘲,過去沒多少天,陳志朋就瘦了12斤,不容易。
而他這段競演前的表現,也贏得了全場讚譽。
他所在這組得分25(滿分30),排在了第二名,讓人刮目相看。
就在今天,陳志朋發微博稱,又少了2斤。
其實,用「油膩」來定義陳志朋這樣的中年藝人,顯得過於苛刻。
正如豆瓣網友@不良生說的:
「在爹味階層裡,為了活得或過得更好一點,看看我們身邊,有幾個男生人到中年還不油膩的?更何況是在更現實勢利、人情冷暖的娛樂圈?這麼一想,似乎對他們倒多了幾分諒解。」
當然,明星作為一個職業,自律不是身體需要,而是工作需要。
其標準肯定要高於普通人。
這也解釋了,要成為一個明星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說起來,節目中有三個嘉賓,被稱為《哥哥》三大「去油神器」。
憑藉出色的表演和舞臺魅力,讓人在一片油田裡,難得感受到了清流。
但在這之前,我都沒聽過他們的名字:
檀健次、肖順堯、符龍飛。
他們都是初代男團的成員。
無不是陰差陽錯而退出了男團,有的去拍戲,有的成了圈中路人甲。
符龍飛,十年前加入JBOY3組合,擔任隊長出道。
後來還與羅雲熙組過「雙孖JL」組合。
而如今,羅雲熙已經轉成演員,紅成一線。
他還是十年如一日地堅持唱歌、練舞,默默無聞。
以至於金星說,「要是不來這個節目,我都不知道你是何許人也。」
他比很多人都珍惜這個舞臺,上臺前說:
「這個行業就是這樣,付出不一定有回報,所能做的,就是珍惜每次機會。」
但讓他抓住了這次機會。
在結尾來了一段舞蹈solo,一個後空翻引爆全場,金星也跟著節奏擺動身體。
算是初演階段難得的炸場時刻。
贏得了金星的賞識,也讓她從此記住了符龍飛這個名字。
檀健次,16歲初入MIC男團。
進行了長達4年的半軍事化全封閉訓練,然後正式出道。
可後來沒能繼續,自然心有不甘。
由於初演時的出色表現,他被選為隊長。
和燒餅、甦醒組成一隊。
三人之中,唱跳功底最弱的,當屬德雲社的相聲演員燒餅。
身為隊長的檀健次,一遍遍陪著他練:「我想呈現一個相對完美的作品,而不是一個相對完美的檀健次。」
但培訓時間太短,燒餅的提升有限。
於是,他們很聰明地揚長避短。
燒餅索性「本色」扮演一個拖後腿的角色。
他在完成動作時故意出錯,然後另外兩個哥哥糾正他。
把這支舞蹈跳出了音樂劇的感覺。
得到了一致好評。
以26分(滿分30)的成績,拿下了一公小考的第一名。
肖順堯,跟檀健次一樣,也是MIC男團出道。
在初演時,帶來了一首原創歌曲《197653》。
這也是當晚最有態度的一首歌。
是他看完電影《英雄兒女》後意難平寫下的。
致敬那些浴血奮戰的197653位忠烈英雄。
看完肖順堯的表演,作為曾經男團的隊友,也是十多年的兄弟,檀健次淚流滿面。
符龍飛直言:「爭氣,沒有給初代男團丟人。」
這也成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
真正有實力的選手,並沒有熱度,也沒有話題度,以致於不受關注。
為什麼?
很簡單,娛樂至死。
相比於感動的淚水,嘲弄的笑聲總是更能挑逗情緒。
比如,汪東城的臀橋,讓鄭爽直呼「我的親爹啊」,白眼翻出天際,然後把頭埋進了大衣裡。
直接預訂一條熱搜,#看完汪東城舞蹈眼睛進油了#。
重金求一雙沒看過汪東城舞蹈的眼睛。
杜淳的塑料英語和廣播體操舞蹈也被玩壞了。
彈幕裡有人吐槽,「這是什麼老年康復訓練」(不過他確實是學了專業舞蹈6年,在一公小考中有了進步)。
也隨之,杜淳連續上了幾天的熱搜。
只是,對於為此精心準備的檀健次、肖順堯、符龍飛們。
過度娛樂化的群嘲和戲謔,無形中遮蔽了他們的努力。
其實。
他們更值得上熱搜。
當然,衡量一個明星的價值,絕不是熱搜決定的。
更應該看專業上的評價。
就拿胡夏來說。
歌手出道,當年一首《那些年》火遍大江南北。
走的是清新範。
一臉稚嫩的他,也已經到了而立之年。
這次登上舞臺,他一改風格,要走出以前的舒適圈,不再唱慢歌。
而是選擇了一首難度頗高的《餓狼傳說》,又唱又跳。
這樣的激情歌曲,跟胡夏的形象有著極大的反差。
但結果卻被贊全場唱功最佳。
後臺的陳志朋看了胡夏的表演,感動到流淚。
後來選擇戰隊的時候,陳志朋就直接選擇胡夏作為隊長。
而在競演前的內投環節,17位哥哥中,有12位都給了胡夏一票。
他也毫不意外地拿到了內投第一名,成為在場人氣最高的一個。
胡夏本人倒是十分意外。
他來《哥哥》,沒有什麼野心。
只是希望,「讓大家看到我吧。」
回到這個節目最核心的問題——
哥哥們,到底為什麼而來?
或者這樣說,節目名字裡的「光」,到底是什麼?
按節目組的說法,是突破桎梏的力量,是不畏前險的勇氣…
都不夠具體。
我覺得21個人,就應該有21道光。
每個人心中的光是不一樣的。
就像胡夏說的是一種。
陳志朋說的是另一種,「要做一個全新的自己」。
劉維也一改搞笑畫風,用一首《不服》找回自己的初心。
循著光的方向追去,那束光到底是什麼,其實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追逐這道光的過程。
明星追的是光,觀眾追的是星。
而追星的本質,就是觀眾的內心投射。
用他人實現自我價值。
但願所有人都能被那道光治癒。
全文完。
原標題:《比起嘲諷,我更希望他們出圈》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