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打造高端自動化鍍膜廠房 硬科技助力新材料加工

2020-12-22 財經產業網

包頭稀土高新區:打造高端自動化鍍膜廠房 硬科技助力新材料加工

2020-08-28 08:26:26 來源:科技日報

日前,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傳出好消息,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包頭市英力特表面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已完成對接,就真空鍍膜技術達成一致,即將打造高端自動化鍍膜廠房。

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是全國最大的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2016年開始陸續投產,如全部投產,預計年產值將突破100億元,利稅將達20億元以上,對提高稀土新材料全國市場佔有率具有重大意義。近幾年來,稀土高新區緊緊依靠創新驅動,在企業管理支持、生產技術工藝攻堅克難上做足文章,確保稀土新材料加工產業始終為區內特色主導產業。

無電鍍 不高端

過去,形成我國「挖土賣土」粗放型資源開發模式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稀土產品無法電鍍。「稀土元素的化學性質比較活潑,如果不電鍍,不加上一層防腐膜的話,『延伸稀土終端產業鏈』就是一句空話。」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資產管理部部長周煦初說道。

據了解,電鍍就是利用電解原理在某些金屬表面鍍上一薄層其他金屬或合金的過程,有提高金屬耐磨性、導電性、反光性、抗腐蝕性及增進美觀等作用。

在金山磁材的電鍍生產線上,一塊綠色、有20個鉤子的板子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技術負責人王志強介紹:「這是我們用於掛鍍的掛具,根據終端產品要求,這些鉤子上會搭著圓餅狀或圓柱狀等不同形狀的稀土零件,電鍍之後的成品主要用於風電行業,目前我們有4條這樣的生產線,具備4000噸生產能力。」

王志強介紹,金山磁材於2016年入駐基地A1棟廠房。目前,根據客戶不同要求,金山磁材建立了鍍鋅線、鍍錫線、鍍鎳線、電泳線等生產線,產品可滿足手機配件、電機片和風電產品的相關要求,尤其是成功掌握在有色金屬基體上再電泳的技術之後,其在行業內的影響力與日俱增。

在稀土磁能材料加工基地,除了技術上的創新,工藝上的突破也比比皆是。「電鍍的工藝大致分為前處理、電鍍過程、後處理三個階段,每個階段如果控制不好的話,都會影響鍍層與磁體的結合力。」位於基地A3棟廠房的某新材料生產企業負責人許寶文說道。

在電鍍開始前,往往需要對稀土毛坯實施倒角工序以磨平它的稜角。「正值8月,溫度高、溼度大,如果倒角倒不好的話,很容易對毛坯表面造成腐蝕,尤其是倒角液不清潔的話,腐蝕更重。」許寶文說,以前倒角液總是重複利用,倒角過上一批產品的液體會對下一批產品產生影響,為此,他們設計了一套倒角液自動過濾系統,通過一個壓縮機,就可以保證每次從水管中流出的液體都是清潔的,這個系統已經申請專利。

目前,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總體規劃佔地面積371畝,計劃總投資約12億元,總體建築面積約23.18萬平方米,標準電鍍生產車間23棟,建築面積約8.5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全部建設完畢。目前,基地已入駐電鍍企業12家,使用廠房15棟。

全配套 綠色化

在位於基地內的金山磁材廠房1樓,記者看到了10個廢水罐,上標「含鎳」「含銅」「含鎘」等字樣,「電鍍也是汙染行業,廢水罐上的標記說明其中都是電鍍之後的廢水。這種水處理起來很費勁,需要單獨建立工廠,上設備,投資在千萬以上。」王志強說道。

北方節能環保公司與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業中心、內蒙古一機集團通力合作,共同成立了內蒙古北方節能環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方節能),「作為國家電鍍汙染物排放標準和處理規範的編制單位,我們具備國內一流的電鍍廢水處理技術和工程經驗。」北方節能車間主任王磊說道,廢水處理設計規模為達標排放部分2800噸/天,含鉻廢水零排放部分300噸/天,純水製備設計規模為1000噸/天。

「入駐企業排放的廢水都由專門的管道統一排放到汙水處理廠,由北方節能處理,目前,處理廢水的收費為45元/噸,真正為企業帶來了實惠。」周煦初說道。

在包頭匯眾磁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匯眾)廠房內,記者看到了冷熱衝擊箱、萬能試驗機等設備。內蒙古自治區稀土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業務管理科負責人金振軍說:「為進一步縮短檢測時限,我們將設備專門設置在廠房內。此外,在公司生產線試投產前後,我們可及時為企業提供電鍍液、厚度、溼熱試驗等數據,保障企業正常生產。每年預計可為匯眾節省設備及人員投入約50萬元。」

據悉,基地結合產業及企業發展實際,建設了稀土永磁表面覆蓋層及電鍍液檢測實驗室,為基地電鍍企業提供從原輔料、中間質量控制、成品檢測到汙染物排放監測全鏈條的技術服務,以及提供行業生產標準、技術文獻查新與下載、標準化建設等,使企業「足不出戶」就能了解自身產品質量等相關問題,進一步縮短檢測時間與費用,使檢測更加快捷、方便、高效,提高了基地的服務水平。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業中心負責人宣敦敦向記者表示:「目前基地已經形成龍頭企業帶動、骨幹企業集聚、新興企業蓬勃發展的良好態勢,我們要利用得天獨厚的巨大優勢,成熟的生產工藝,完善的生產加工設施和年輕精幹的管理團隊,始終與國際領先水平保持同步,促進包頭稀土新材料節節生長、不斷壯大。」

本報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 李寶樂

相關焦點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讓稀土產品邁向高端化
    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 打造創新驅動新引擎在不久前落幕的第十二屆包頭稀土產業國際論壇上,稀土鎂基儲氫材料及其固態儲氫技術、高性能快淬磁粉、輕稀土釉料、微型音圈馬達、斷熱稀土玻璃塗層、電鍍表面處理、工業高爐渣提煉7項走在稀土行業前沿的新技術悉數亮相,讓與會者直觀感受稀土科技創新的巨大魅力和廣闊前景。
  • 強政策重創新 包頭稀土高新區加速邁向「世界磁谷」
    本報記者 張景陽 通訊員 賈婷婷  記者10月11日從包頭稀土高新區(以下簡稱稀土高新區)獲悉,一項通過「鎳-銅-半光亮鎳-亮鎳」4層鍍膜形成的稀土磁體表面鍍膜新技術成功應用於3C系列電子產品。  今年以來,稀土高新區以全力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為目標,通過招大引強、政策引導、科技創新等系列措施,以磁科技帶動磁應用、磁應用帶動磁材料,鼓勵企業發展中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生產高磁性能、高穩定性、高一致性的永磁材料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改進生產、加工檢測技術及裝備,提高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性能磁性產業的影響力,助力包頭「磁都」建設。
  • 稀土高新區要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
    走進包頭匯眾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兩條百米長、每條線僅3人作業的全國最高水平電鍍生產線,一項通過「鎳-銅-半光亮鎳-亮鎳」4層鍍膜形成的稀土磁體表面鍍膜新技術在這裡變現。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新為打造「磁谷」賦能
    作為國內稀土產業發展的領航區,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強化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促進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形成集稀土科研、生產、檢測、交易為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群,已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包頭稀土高新區:打好「稀土牌」 做足「磁文章」
    2020年以來,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以全力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為目標,通過招大引強、政策引導、科技創新等系列措施,以磁科技帶動磁應用、磁應用帶動磁材料,鼓勵企業發展中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生產高磁性能、高穩定性、高一致性的永磁材料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改進生產、加工檢測技術及裝備,提高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性能磁性產業的影響力,助力包頭「磁都」建設。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促稀土產業量質齊升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強化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從稀土企業在科研、生產、檢測等方面精準發力,促進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已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走進園區丨包頭稀土高新區打造世界稀土產業集聚強磁場
    從「挖土賣土」到「點土成金」,從「產業鏈低端」攀升「價值鏈高端」,包頭稀土高新區正以強勁擴張之勢,集聚高質量發展強磁場,推動稀土產業羽化成蝶、衝刺高端。如今,包頭稀土高新區已集聚稀土企業115家。其中,稀土工業企業99家,佔包頭市總量約80%;規模以上稀土企業37家,佔包頭市總量的75%;稀土新材料企業61家,稀土終端應用企業30家,稀土新材料及終端應用企業總量佔稀土工業企業總量的92%。
  • 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引力加持 打造世界稀土產業集聚強磁場
    因稀土立區、承載稀土產業發展國家使命的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及稀土產業,與包頭稀土創新轉型交相輝映、同頻共振,通過打造「兩院五園」產業發展「超級心臟」、構築集聚頂尖創新人才「最強大腦」,形成集稀土科研、生產、檢測、交易為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群,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包頭稀土高新區:耀科技精神 創稀土產業
    近日,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創新產業園區內,包頭中科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陶瓷」)與內蒙古中日友好語言培訓中心舉行項目籤約儀式。雙方就中科陶瓷旗下品牌稀土釉抗菌瓷的市場推廣達成協議,今後,由包頭生產的稀土釉抗菌陶瓷將走進日本的茶道市場。中科陶瓷是由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的,集陶瓷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型高科技企業。
  • 包頭稀土高新區耀科技精神 創稀土產業
    中科陶瓷是由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的,集陶瓷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型高科技企業。它的階段性成功對於稀土產業的高端化發展提供了經驗,也體現了科技人才的科學精神。  眾所周知,在稀土產品的價值鏈上,稀土精礦、分離產品、新材料、高性能器件的附加值比例約為1:10:100:1000,而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集中在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環節,造成稀土產品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產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稀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尤其是他們求真務實、努力執著的精神,讓稀土產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 大地熊增資包頭公司 投建高端製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項目
    大地熊12月1日晚間披露,公司擬以自有資金7000萬元對全資子公司包頭大地熊進行增資。本次增資完成後,包頭大地熊註冊資本將由3000萬元增至1億元。公司為進一步提升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的生產能力,滿足下遊領域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增強公司核心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公司擬在內蒙古包頭市稀土高新區投資建設高端製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項目。公司全資子公司包頭大地熊負責本項目的具體實施。
  •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創新「輸血」
    該企業財務總監王劍微對記者說,企業從生產門市的普通鋼結構,到如今業務範圍成功拓展到地標性建築、電廠類煤化工企業、鋼結構橋梁、高鐵等更高端領域,離不開企業對科技創新的重視和不斷投入,也多虧了包頭稀土高新區對企業發展的大力支持。智慧財產權特別是專利,代表著企業先進的生產力,是企業發展的戰略性資源和競爭力的核心要素。
  •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吹響重點項目復工復產「集結號」
    3月24日,在內蒙古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包頭稀土高新區」)希望工業園區威豐電磁生產車間,機聲轟鳴,設備高速運轉。縱剪生產線上,工作人員一邊熟練地操控設備按鈕,一邊不時地檢視正在生產的矽鋼卷。
  • 包頭這條生產線達國內最高水平!
    走進稀土高新區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包頭匯眾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齒輪飛轉,機器轟鳴,兩條百米長、每條線僅3人作業的全自動電鍍生產線正在滿負荷生產,這是國內電鍍生產線的最高水平,剛剛投產訂單便紛至沓來。
  • 包頭稀土高新區踐行產業綠色發展之路__上海有色網
    「我區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始終將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工作真抓實幹,不斷提高科學技術、優化稀土產業結構,助力地區踏上更加寬廣的發展道路。」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和高新技術產業局局長李志峰說。
  • 包頭稀土高新區:苦練內功 稀土企業逆勢中穩健發展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作者:餘健連日來,內蒙古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德光每天要幹的事情就是招工、培訓,想盡辦法保證訂單按時交付。這是一家專門生產攝像頭電機的科技企業,其中很重要的生產原料就是稀土永磁材料。
  • 技術創新+服務保障 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有點「忙」
    自疫情發生以來,稀土高新區聚焦科技創新,持續引導企業以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有效促進稀土產業持提質擴效。2020年1-2月稀土產業實現增加值3.32億元,同比增長17.5%。  許德光的遠見還在於從2019年開始,江馨微電機就投入800萬元推進自動化生產線改造,進一步加大了產品科技含量。  除了江馨微電機,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思特)也得益於移動終端需求的不斷增加。  在蘋果3C系列產品磁材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緊張忙碌地生產永磁組件,專供蘋果公司3C系列產品使用。
  • 解決痛點打通堵點——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新華社呼和浩特4月30日電 題:解決痛點打通堵點——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見聞新華社記者安路蒙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磁材生產車間裡,18條生產線全部運轉,工人們正緊張地完成永磁組件的組裝
  • 內蒙古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暖心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在內蒙古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稀土高新區」)東方希望包頭稀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包頭希鋁」)鋁合金部的圓棒生產車間內,一根根圓棒的雛形正鑄造而成。在包頭希鋁這家大型企業裡,今年春節和往年一樣,一天都沒有停產。
  • 包頭匯眾磁谷稀土科技有限...
    包頭匯眾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包頭匯眾磁谷稀土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8年08月20日,註冊地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稀土開發區希望工業園區稀土新材料產業基地C3廠房,法定代表人為李雪銘。經營範圍包括稀土及功能應用材料加工、稀土產品貿易、釹鐵硼磁性材料及稀土金屬電鍍表面處理、槽液配料生產及回收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