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稀土高新區:苦練內功 稀土企業逆勢中穩健發展

2020-12-11 稀世知真

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作者:餘健

連日來,內蒙古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德光每天要幹的事情就是招工、培訓,想盡辦法保證訂單按時交付。這是一家專門生產攝像頭電機的科技企業,其中很重要的生產原料就是稀土永磁材料。「現在在手的訂單有2000多萬隻,這個月需要完成500萬隻。但是受疫情影響,原來的工人沒有到位,所以現在只能天天招人、培訓。按照目前的進度,這個月估計只能完成450萬隻,希望能夠通過各種辦法去滿足客戶的需求。」許德光介紹,從目前的訂單量來看,今年該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有望超過去年兩年的業績量之和,「目前的形勢非常好」。

江馨微電機有限公司生產線

形勢好是有原因的。疫情發生後,各地停學停課,在線教育異軍突起,智慧型手機、平板等電子設備的需求隨之增加,作為重要配件之一的攝像頭電機需求同樣水漲船高。需求上升並不夠,產品品質過硬才行。許德光介紹,目前全球生產類似產品的企業才十幾家。「我們這個行業要求很嚴格,品質過硬、技術含量夠高才能生存下去。我們之所以能取得這些訂單跟我們產品的品質管理是分不開。」不過許德光也有擔憂。「雖然公司目前發展態勢良好,但是能持續多久自己也說不準。主要還是資金問題,沒有錢,設備和人員都跟不上,光有訂單也沒用。」

同樣在這段時間內忙得不可開交是包頭金山磁材有限公司。作為專業從事高性能燒結釹鐵硼永磁材料及器件生產的企業,金山磁材年產釹鐵硼超兩千噸,多年的技術積累使企業的產品技術指標在行業內領先,產品40%出口義大利、德國等國家。

該公司董事長靳樹森告訴記者,公司去年年底的訂單量是近年來最高的,這也是今年第一季度公司經營指標良好的重要原因。而訂單量的增長主要得益於靳樹森的「飛機戰略」。「我經常跟員工講,經營企業就像造飛機,技術和管理是『輪子』,創新是『發動機』,資本和大數據是『兩翼』。這些年正是堅持『造飛機』,我們產品的品質才能不斷提升,成本得以降低,客戶量、訂單量不斷攀升。下一階段,我們將在繼續堅持技術創新的同時,在市場開發上持續用力。」不過靳樹森也表示,由於受疫情影響,回款的情況並不理想。

包頭金山磁材有限公司釹鐵硼生產車間

走進包頭市英思特稀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蘋果3C系列產品磁材生產車間,工人們正緊張忙碌地生產永磁組件,專供蘋果公司3C系列產品使用。「我們目前8條蘋果3C系列產品磁材生產線全部滿負荷生產,這也是我們公司二季度的主要增長點。根據目前的情況看,我們對下一階段的市場還是比較看好。」該公司人力行政總監劉亞麗告訴記者,英思特是專業從事稀土永磁材料深加工及稀土新材料磁應用器件研發、設計和生產的高新技術企業。疫情發生之後,之所以公司還能有較為穩定的發展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產品品質有保證,客戶粘性高;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線教育的興起,導致產品市場需求量上升。

英斯特稀磁有限公司生產車間

不過劉亞麗也坦言,公司第一季度的生產經營受疫情影響比較明顯。「因為疫情,年前的訂單只能延遲交付,資金佔用比較多,回款速度也減慢,資金方面面臨很大的壓力。另外用工方面也有一定的缺口。」劉亞麗說。

筆者了解到,疫情發生以來,作為全國唯一以稀土資源命名的國家級高新區,內蒙古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稀土高新區」)積極為稀土企業復工復產提供政策、服務等多方面支持,截至目前,全區36家規模以上稀土企業全部實現復工復產,銷售穩步回升。

鑑於企業普遍反映的用工困難和資金緊張等問題,稀土高新區經信委主任陳福才表示,疫情發生以來,稀土高新區積極組織企業復工復產工作,設立企業用工服務通道,建立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緩解企業用工難題;加大工業企業信貸支持力度,已為10戶企業與銀行進行積極對接,擬貸款9500萬元;幫助企業爭取上級專項資金支持,共組織申報48個項目。同時,切實降低工業企業負擔,幫助企業解決實際生產難題,在電價、稅收、生產物資等方面為企業想辦法。「下一步,我們還要在鞏固已有工作成果的基礎上,進一步全力以赴做好企業復工復產工作,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陳福才說。

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稀土高新區102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4%。稀土、鋁銅、裝備三大主導產業實現增加值近10億元,佔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的72.6%。其中,稀土產業實現增加值3.32億元,同比增長17.5%。

圖片來源: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讓稀土產品邁向高端化
    「包頭是我國工業綠色轉型發展試點城市和稀土產業轉型升級試點城市,作為包頭稀土產業發展的『主戰場』,稀土高新區通過科技創新發揮稀土資源優勢,延伸產業鏈,牢牢把握了產業價值鏈的主動權。」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黨組成員、秘書長陳建峰對包頭稀土的創新發展給予高度肯定,並表示,希望通過本次交流,積極探索稀土資源政產學研用一體化發展,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進一步做好做強稀土產業。
  • 走進園區丨包頭稀土高新區打造世界稀土產業集聚強磁場
    如今,踩著新時代的發展節拍,包頭稀土高新區正以創新的理念破難,以奮鬥的姿態領跑,昂首邁向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徵程。這是一座「稀土之光」點亮的城市——從85年前何作霖向世界宣告白雲鄂博礦物中存在稀土開始,這裡便頭頂「寶山」的光環,名揚海內外;新中國成立後,這裡沉睡已久的稀土礦物得到「明珠出土」的機會。
  • 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引力加持 打造世界稀土產業集聚強磁場
    因稀土立區、承載稀土產業發展國家使命的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及稀土產業,與包頭稀土創新轉型交相輝映、同頻共振,通過打造「兩院五園」產業發展「超級心臟」、構築集聚頂尖創新人才「最強大腦」,形成集稀土科研、生產、檢測、交易為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群,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包頭稀土高新區:耀科技精神 創稀土產業
    近日,在中科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創新產業園區內,包頭中科陶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科陶瓷」)與內蒙古中日友好語言培訓中心舉行項目籤約儀式。雙方就中科陶瓷旗下品牌稀土釉抗菌瓷的市場推廣達成協議,今後,由包頭生產的稀土釉抗菌陶瓷將走進日本的茶道市場。中科陶瓷是由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的,集陶瓷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型高科技企業。
  • 包頭稀土高新區:打好「稀土牌」 做足「磁文章」
    2020年以來,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以全力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為目標,通過招大引強、政策引導、科技創新等系列措施,以磁科技帶動磁應用、磁應用帶動磁材料,鼓勵企業發展中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生產高磁性能、高穩定性、高一致性的永磁材料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改進生產、加工檢測技術及裝備,提高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性能磁性產業的影響力,助力包頭「磁都」建設。
  •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為企業創新「輸血」
    在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包頭稀土高新區」)另一家科技型企業內蒙古恆久鋼構集團有限公司,剛剛採購的500噸橋翼板正在企業的生產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業務範圍的不斷拓展,承攬的項目越來越多,資金需求成為擺在企業生產經營中的難題之一。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促稀土產業量質齊升
    近年來,稀土高新區強化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從稀土企業在科研、生產、檢測等方面精準發力,促進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已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包頭稀土高新區耀科技精神 創稀土產業
    中科陶瓷是由中國科學院包頭稀土研發中心孵化的,集陶瓷研發、生產、銷售於一體的綜合型高科技企業。它的階段性成功對於稀土產業的高端化發展提供了經驗,也體現了科技人才的科學精神。  眾所周知,在稀土產品的價值鏈上,稀土精礦、分離產品、新材料、高性能器件的附加值比例約為1:10:100:1000,而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集中在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環節,造成稀土產品科技含量有待提升,產品附加值有待提高。  功以才成,業由才廣。「稀土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廣大科研工作者的辛勤勞動,尤其是他們求真務實、努力執著的精神,讓稀土產業的發展步入快車道。」
  • 包頭稀土高新區踐行產業綠色發展之路__上海有色網
    「我區積極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始終將環境保護作為重點工作真抓實幹,不斷提高科學技術、優化稀土產業結構,助力地區踏上更加寬廣的發展道路。」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稀土和高新技術產業局局長李志峰說。
  • 解決痛點打通堵點——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推進企業復工復產見聞
    這是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包頭稀土高新區的一家稀土永磁材料技術企業。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包頭稀土高新區積極組織企業復工復產,特別是針對企業資金短缺、用工招工難、上下遊產業鏈不暢等困難,打好政策組合拳,通過「一企一策」幫扶,切實解決企業復工復產的痛點、堵點。「目前公司所有生產線都已經滿負荷生產,實際產量實現了逆勢增長。」
  • 強政策重創新 包頭稀土高新區加速邁向「世界磁谷」
    今年以來,稀土高新區以全力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為目標,通過招大引強、政策引導、科技創新等系列措施,以磁科技帶動磁應用、磁應用帶動磁材料,鼓勵企業發展中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生產高磁性能、高穩定性、高一致性的永磁材料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改進生產、加工檢測技術及裝備,提高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性能磁性產業的影響力,助力包頭「磁都」建設。
  • 包頭稀土高新區科技創新為打造「磁谷」賦能
    作為國內稀土產業發展的領航區,近年來,包頭稀土高新區強化創新體系和能力建設,促進集約化和高端化發展,加快綠色化和智能化轉型,形成集稀土科研、生產、檢測、交易為一體的稀土產業集群,已實現稀土永磁、儲氫、催化、拋光、發光、合金六大功能材料全覆蓋。
  • 內蒙古包頭稀土高新區:吹響重點項目復工復產「集結號」
    3月24日,在內蒙古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包頭稀土高新區」)希望工業園區威豐電磁生產車間,機聲轟鳴,設備高速運轉。縱剪生產線上,工作人員一邊熟練地操控設備按鈕,一邊不時地檢視正在生產的矽鋼卷。
  • 內蒙古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暖心服務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在內蒙古包頭國家稀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稀土高新區」)東方希望包頭稀土鋁業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包頭希鋁」)鋁合金部的圓棒生產車間內,一根根圓棒的雛形正鑄造而成。在包頭希鋁這家大型企業裡,今年春節和往年一樣,一天都沒有停產。
  • 包頭稀土高新區:打造高端自動化鍍膜廠房 硬科技助力新材料加工
    包頭稀土高新區:打造高端自動化鍍膜廠房 硬科技助力新材料加工 2020-08-28 08:26:26 來源:科技日報 日前,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新材料加工基地傳出好消息,區內高新技術企業包頭市英力特表面技術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已完成對接
  • 技術創新+服務保障 包頭稀土高新區的稀土產業有點「忙」
    「這次疫情既是挑戰也是推力,我們要思考的不僅是『活下去』,更要從『危』中窺『機』。」江馨微電機總經理許德光說道。  自疫情發生以來,稀土高新區聚焦科技創新,持續引導企業以技術創新提升產業鏈發展水平,有效促進稀土產業持提質擴效。2020年1-2月稀土產業實現增加值3.32億元,同比增長17.5%。
  • 稀土高新區要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
    今年以來,稀土高新區以全力打造「世界最具影響力的磁谷」為目標,通過招大引強、政策引導、科技創新等系列措施,以磁科技帶動磁應用、磁應用帶動磁材料,鼓勵企業發展中高端稀土永磁材料,生產高磁性能、高穩定性、高一致性的永磁材料產品,提升產品附加值,改進生產、加工檢測技術及裝備,提高自動化能力,進一步增強高性能磁性產業的影響力,助力包頭「磁都」建設。
  • 包頭市稀土高新區:防疫生產兩手抓 全力以赴穩經濟
    「企業復工以來,自治區、包頭市和稀土高新區領導多次前來調研,了解企業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情況,切實為企業紓難解困提供幫助,極大鼓舞和振奮了企業的發展信心。」該企業董事長許德光說。該企業相關負責人介紹說。記者走訪稀土高新區部分規上企業了解到,目前,英華融泰高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霧化器、溼化瓶、注塑件等產品的多條單機線、配件生產線、組裝成品線正在有序運行。由於春節期間沒停產,企業70%以上員工均在崗作業,身為醫療器械耗材生產企業,該企業在疫情防控的緊要關頭積極擔起社會責任,向武漢、包頭等地捐贈了70餘萬元的醫療物資。
  • 包頭稀土高新區流程再造優化營商環境
    園鏡頭  記者日前從包頭市獲悉,包頭稀土高新區制定出臺《稀土高新區佔地類工業項目服務流程再造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由稀土高新區投資促進局、企業服務管理局、經濟發展局分別主責項目洽談至籤約、開工至竣工和投產運營三個階段工作,方案緊扣打通制約項目推進的痛點、難點、堵點,用好用活「拿地即開工」「容缺預審+企業承諾
  • 包頭稀土企業盈利能力穩步回升——像造飛機一樣經營企業
    經營企業就像造飛機,技術和管理是「輪子」,創新是「發動機」,資本和大數據是「兩翼」連日來,內蒙古包頭江馨微電機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許德光每天要做的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招工、培訓,想盡辦法保證訂單按時交付。作為一家專門生產攝像頭電機的科技企業,該公司最重要的原材料是稀土永磁材料。「生產壓力太大了,訂單多到做不過來。可是,受疫情影響,原來的工人沒有到位,所以現在只能天天招人、培訓。僅就目前的生產進度來看,我們已經落後了。」許德光告訴記者,今年該公司第二季度的業績有望超過前兩年業績量之和,「形勢非常好」。形勢好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