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12月5日電 12月3日,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即將來臨之際,最高人民檢察院舉辦「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檢察開放日活動。今年是檢察機關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10周年,10年來,全國有超過260萬名人民群眾和各界人士走進各級檢察機關。
「推行檢務公開,是檢察機關對人民負責、接受人民監督的重要制度安排,是保證和彰顯司法公平正義的有效途徑。舉辦這次開放日活動,就是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實際舉措,也是落實這次全國『憲法宣傳周』提出的『七進』(憲法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絡)學習宣傳主題活動的具體形式。」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長張軍說。
張軍介紹,今年是檢察機關開展檢察開放日活動10周年。10年來,這項工作從無到有、從點到面、由淺入深,無論是理念、內涵,還是範圍、形式等,都發生了重大變化。特別是2018年以來,檢察開放日活動首次實現完全向社會公眾開放,首次邀請全國工商聯等單位共同舉辦,首次開展網上同步直播,逐步成為檢察機關聯繫代表委員、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平臺和窗口,也成為宣傳檢察工作、徵求意見建議的一項務實舉措。10年來,全國有超過260萬名人民群眾和各界人士走進各級檢察機關。
「檢務公開,不僅僅是讓大家『走近』檢察機關,更要讓大家『走進』檢察機關,深入了解檢察工作。」張軍向大家介紹了一段時期以來的重點檢察工作——圍繞依法戰疫積極履職,依法辦理涉疫刑事犯罪案件,以每周一批的頻次,根據疫情防控不同階段特點,分專題發布10批55個典型案例;圍繞服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研究建立扶貧領域涉案財物快速返還機制,加大對因案致貧返貧家庭司法救助力度;以生態環境保護和食品藥品安全領域為重點,部署開展為期三年的「公益訴訟守護美好生活」專項監督;深入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依法嚴懲嚴重刑事犯罪的同時,對犯罪嫌疑人自願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承認指控的犯罪事實,願意接受處罰的,依法從寬處理;圍繞強化未成年人司法保護,沒完沒了抓好「一號檢察建議」落實;把每一件發生在群眾身邊的「小案」都當作「天大的案件」用心用情辦理……
當天,最高檢發布了全國檢察機關檢務透明度評查報告(2020)和第五屆檢察微電影微視頻微動漫徵集展播活動獲獎作品,並對優秀「三微」作品進行展播。
此次活動為最高檢舉辦的第37次檢察開放日活動。包括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的部分黨員,還有農村村民、社區居民、企業經營者、法律工作者、在校大學生、幼兒園老師、部隊戰士等七個方面的代表等近150人參加活動。(工人日報記者 盧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