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浴在法治陽光下
——最高檢第37次檢察開放日側記
憲法,似乎像這寒冷的天氣一樣沉靜肅穆,卻更如冬日暖陽照耀大地,每個角落都深深感受到她的溫暖光芒。12月3日,在第七個國家憲法日到來之際,最高人民檢察院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加強新時代法律監督」為主題,舉辦了第37次檢察開放日活動。與以往不同,這次走進最高檢的,有全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還有農村村民、社區居民、基層法律工作者、企業經營者、老師、學生和武警戰士等等。真正的法治普惠所有人,正如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所說,他們是「老鄉、鄰居、朋友」。在各界人士心中,憲法、法治、檢察機關是什麼樣呢?今天也許會有新答案。
讓憲法成為全民信仰
九鼎重器,百鍊乃成。翻開憲法序言,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程清晰可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在國家根本法上留下輝煌篇章。
最高檢30餘名新入職和新任職人員進行憲法宣誓。
「我宣誓:忠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維護憲法權威,履行法定職責……」下午兩點半,在最高檢黨組副書記、常務副檢察長童建明的主持下,活動正式開始。大家共同見證了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楊春雷與機關部分新進和新任職人員莊嚴的憲法宣誓,張軍檢察長監誓並致辭。錚錚誓言,字字千鈞,是承諾,更是責任。今年11月16日至17日,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指導思想。其中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堅持依憲治國、依憲執政等思想深入人心。在社會各界,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在持續升溫。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授曹義孫看來,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崇尚憲法精神,就是要讓全體公民自覺自愿守法。同樣來自中國政法大學的蘇宇也密切關注著法治「新動態」。她說,檢察開放日也是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具體舉措,希望檢察機關能以人民為中心,將憲法精神貫徹落實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把全面依法治國落到實處。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指引,檢察機關努力滿足人民群眾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等方面的更高需求:積極履職助力依法戰疫,服務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沒完沒了抓好「一號檢察建議」落實……「每一項舉措都實實在在看得到。」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黨委委員、渤海鎮北溝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全尤其肯定檢察機關服務脫貧攻堅工作,他這樣評價道。作為一名訴訟律師,北京市大道政通律師事務所執行主任陳世宇更能切身體會到「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的重要性。在他看來,全面依法治國實際上是要建立規則社會,讓老百姓有規可循、有規可期,這既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選擇,也符合維護社會長期穩定的需要。
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
對於很多第一次來到檢察機關的參觀者來說,這都是一次新奇的旅程。初次「見面」,在最高檢案管中心、檢委會會議室、網管中心和檢史陳列室,大家了解了檢察機關的辦案、決策機制,看到了檢察機關如何插上「信息化翅膀」,檢察機關近90年來櫛風沐雨、波瀾壯闊的奮鬥歷程也展現在眼前。
受邀嘉賓參觀人民檢察史展覽陳列室、案件管理中心、檢委會會議室、網絡管理中心。
「檢察機關在微平臺客戶端推廣方面做得很好,這樣的普法很接地氣。」法君傳媒文化有限公司合伙人王永認為,這也體現了檢察機關貫徹「誰執法誰普法」的責任擔當,以及檢察工作與時俱進、勇於創新的精神。他表示,真心為檢察機關的檢務公開工作及創新做法點讚。參觀環節結束,本次開放日活動的「重頭戲」上演了。零點有數集團國際關係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總經理張慧介紹了對全國檢察機關門戶網站評查情況,並發布《全國檢察機關網站建設及檢務公開情況第三方檢查報告》。最高98.1分,最低36.9分。2020年檢察機關網站建設和檢務公開情況如實呈現。
第三方評查機構零點調查公司負責人介紹對全國檢察機關門戶網站評查情況並發布評查結果報告。
「具結書、檢察建議書是什麼大家都理解嗎?」最高檢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松苗在介紹檢察機關深化檢務公開、提升檢務透明度的工作情況時,先問了大家兩個問題,似乎難住了現場不少人。這些專業名詞確實大部分群眾不太理解。「這就是我們檢務公開的初衷。開放日也是一個抓手,讓人民群眾更加了解檢察工作。」王松苗說。
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主任、新聞發言人王松苗發布十八大以來檢察機關深化檢務公開、提升檢務透明度工作情況。
「以前不知道這個事情歸檢察院管。檢察機關可以主動作為,解決百姓關注的環境問題。」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能源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北京電力設備總廠有限公司磨機事業部金屬結構廠鉚工班班長劉加軍關注的是檢察公益訴訟。這次開放日讓他對檢察機關有了更多的了解。「司法辦案要公開透明,讓人們更加了解法律和司法過程。」北京大興區黃村鎮社區書記薛晶深有感觸地說,開展社區工作也是一樣,只要能做到公平公正公開透明,老百姓都會非常理解,這也便於開展工作。北京市東華門司法所所長高雲也走進了最高檢。在她看來,最高檢和司法所雖然層級不同、部門有別,但通過發揮各自職能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目標是一致的。檢察機關對社區矯正工作具有監督職能,監督保障著國家刑罰執行體系在法治軌道上運行,希望檢察機關能夠在推動基層依法治理方面提供更多的法律保障。
司法為民情懷代代傳承
「重頭戲」還在繼續。最高檢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肖瑋發布了第五屆檢察「三微」獲獎作品,有6個作品在現場展播,每一個作品背後,都是一個個真實的案例和動人故事。
最高人民檢察院辦公廳副主任、新聞發言人肖瑋發布第五屆檢察「三微」獲獎作品。
「我的師傅,辦公樓前,您最愛的桂花開了又謝,您離開我們已經整整一年。我想您了,如果您聽得見,我想告訴您,我們一定會堅持您的堅持,把維護公平正義的法治追求和一心為民的檢察情懷,永遠傳承下去!」一段真情訴說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這是微視頻《公訴席上的最後堅守》中,主人公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檢察院檢察官易燕平的故事。人生最後三十秒,他倒在了公訴席上。來到現場的,是當天庭審時坐在易燕平旁邊的檢察官劉豔紅,易燕平是她的師傅,是她的領路人。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員額檢察官易燕平殉職在公訴席上,他人生最後三十秒的情景令人無比動容!當天庭審現場,坐在易燕平旁邊的檢察官劉豔紅同志來到現場講述易燕平同志這段視頻背後的感人故事。
「易燕平作為一名普通的檢察官,卻在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這樣一位優秀的檢察官離開了大家,不僅是檢察系統的損失,也是人民群眾的損失。」一位曾就讀於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的群眾代表看完易燕平的事跡,被深深感動。同樣來到現場的,還有江西省景德鎮市檢察院七色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的4位檢察官。他們當中,有60後、70後、80後和90後。這次他們的獲獎作品微動漫《七色堇》也是根據一起網絡猥褻兒童的真實案例改編。
江西省景德鎮市人民檢察院七色堇未成年人檢察工作室的檢察官們來到現場講述他們的未檢故事。
「從《七色堇》中,我知道了『非接觸式』網絡猥褻同樣構成猥褻兒童罪。檢察機關一方面主動提前介入引導公安機關人性化取證,避免對未成年被害人的二次傷害,另一方面還需要嚴格把握證據標準。」作為法律專業的學生,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院博士生劉曉航更關注細節。「在檢察戰線工作了40年,還有6天我就光榮退休了。」親手打造七色堇未檢工作室的景德鎮市檢察院檢委會專職委員朱璀琳說到這裡,現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作為瓷都檢察人,我們不僅要傳承千年瓷都制瓷人的『工匠精神』,認真辦理每一起案件,更應具備『大師情懷』,為打造與世界對話的國際瓷都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掌聲再次響起,致敬這位無悔奉獻青春的檢察人。這是朱璀琳第一次走進最高檢,參加這次活動被她當作為職業生涯畫上圓滿句號的最好禮物,熱情絲毫不減。
受邀嘉賓參加兩項發布活動和優秀微電影、微視頻、微動漫作品展播活動。
活動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讓大家震撼和感動的,是憲法的威嚴,是法治的力量,是檢察人不變的情懷。
(來源:正義網 作者:閆晶晶 郭璐璐 圖片:程丁 閆昭 鍾心宇 視頻:田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