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最該喝的湯:老黃瓜赤小豆扁豆湯,消暑清熱又利溼!

2021-01-13 七日美食

立秋養生湯水,其實不宜過早滋陰潤肺。而老黃瓜煲赤小豆及扁豆最宜「秋老虎」的天氣,爭秋奪暑之際解暑、利溼及清熱。

立秋說明秋天已開始,但現在氣溫依然酷熱,我們也未感受到絲毫涼意,這也印證了老祖宗們的智慧,因為立秋5天後的節氣為處暑。雖然已立秋,但暑氣仍在,暑氣容易夾溼及熱,因此不宜過早滋陰潤肺,還應以解暑、利溼、清熱為主。

大家可以煲老黃瓜湯解暑、清熱及利溼,老黃瓜也被稱為胡瓜,原產於印度北部,後來傳入中國。老黃瓜則是青瓜變成了「老翁」,如果黃瓜成熟後沒有摘下來,繼續生長便會皺皮,然後變成深黃色的老黃瓜。而老黃瓜的皮偏硬、核老,不宜炒著吃,煲湯最好。

第一次煲老黃瓜湯,你切開老黃瓜感覺跟黃瓜其實並無什麼兩樣。老黃瓜赤小豆扁豆湯,湯味清甜不寡淡,配紅蘿蔔及粟米,香甜可口,一般還可以用老黃瓜煲豬骨或瘦肉,湯色比老黃瓜素湯濃鬱色厚。

老黃瓜赤小豆扁豆湯(煲)

材料

老黃瓜1個、赤小豆20克、扁豆20克、紅蘿蔔1根、玉米一根、蜜棗4粒、水2升、鹽適量

做法

1.赤小豆及扁豆泡水清洗。

2.將老黃瓜、紅蘿蔔及玉米洗淨後切塊。

3.冷水放入赤小豆及扁豆,大火煲滾水後加入全部材料。

4.轉慢火煲1-1.5小時,加適量鹽調味完成。

老黃瓜赤小豆扁豆湯雖然非常適合處於「秋老虎」的炎熱天氣飲用。但此湯偏涼,適合實熱體質的人飲用,大便稀爛、消化系統不良、怕冷、痛風等人士需要慎服。一星期喝此湯的次數也不宜過多,可飲用一到兩次。

相關焦點

  • 老黃瓜煲豬腱粉腸湯可清熱理腸胃
    老黃瓜煲豬腱粉腸湯可清熱理腸胃 2012年08月01日 15:43 來源:中新網-華文報摘 0)   食家點評:  老黃瓜是冬瓜之外最熱門的夏令老火湯食物
  • 夏日自製8種降溫涼茶:赤小豆西瓜皮湯健脾利溼
    赤小豆50克,西瓜皮50克,白茅根50克。赤小豆淘淨,西瓜皮、白茅根切碎。將赤小豆、西瓜皮、白茅根放入鍋中,用旺火煮沸,再用小火煮2小時。本湯有祛淤降脂、健脾利溼之功效。枸杞子10克,薄荷3克,五味子12克,菊花6克。將原料放人杯中,衝人3D0毫升開水,加蓋悶泡10分鐘即可飲用。本茶能補肺生津,治暑熱煩渴。
  • 【健康養生】健脾止瀉、清熱利溼……立秋時節進補推薦這幾道藥膳!
    現在正值立秋時節。按照月令,立秋屬孟秋,意味著盛夏將要過去,秋天即將來臨,更有「一場秋雨一場寒」的說法,其實對於我國大部分地區而言,悶熱依舊未退,是不折不扣汗溼沾衣的「桑拿天」。所以有「大暑小暑不是暑,立秋處暑正當暑」的說法。以前沒有空調,在夏天,不少人吃不好,睡不著,因此國內多地有立秋稱體重的習俗,看看這期間瘦了多少,然後吃一頓好的「貼秋膘」。
  • 經典養生湯品 老黃瓜陳皮眉豆煲豬脊骨
    立秋之後,南方才是最酷熱天氣的開始。這是因為,第一,大暑後暴雨季遠去了,天空幾乎沒有一絲雲彩;第二,三伏天的「末伏」還在立秋之後,所以酷熱日子還漫長著,起碼要到白露後才開始有點秋的感覺。
  • 冬瓜燉什麼湯好喝?
    清熱解暑,湯清不油膩還清甜美味。實在是夏日解暑,簡單易煮,祛火的家常必備健康食療。黃瓜類第1款清熱袪溼感冒後調理-老黃瓜赤扁豆薏米豬展湯準備材料食材:老黃瓜1個、赤小豆扁豆各1把、豬展1斤、陳皮1片、蜜棗2~4粒、生薏做法步驟1老黃瓜去瓤,洗淨切塊,不用切皮,備用赤小豆扁豆蜜棗生薏米用清水浸洗陳皮浸軟,去瓤洗淨,豬展出水2將所有材料放入煲內。
  • 這6種湯,不僅美味好喝,而且營養豐富,你喝過哪幾種呢?
    鯽魚菌菇湯,雖然過程比較麻煩,但是吃起來既鮮嫩又可口,春夏秋冬都適合喝,鯽魚有健脾利溼,和中開胃,活血通絡、溫中下氣之功效,蛋白質也非常的豐富,鯽魚肉嫩味鮮,很適合用來做湯。菠菜有「營養模範生」之稱,它富含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輔酶Q10等多種營養素,可以搭配肉類做成湯,如菠菜肉丸湯很美味,而且非常營養。蓮藕補血強身湯是一道素湯,常喝有減肥塑身的效果。還很適合在年夜飯上出現,因為年夜飯的菜大多比較油膩,這道湯正好解膩。老黃瓜祛溼湯,顧名思義,這道湯能夠幫助去除體內多餘溼氣。
  • 夏天到了,我家常喝的湯,清熱消暑,天越熱越要喝,5塊錢做一鍋
    導語:夏天,我常給家人喝的湯,天越熱越要喝,清熱消暑,5塊錢做一鍋夏天比較熱,人們便容易煩躁,而我每年到了這個時候,
  • 中醫推薦8款夏天時令湯水!消暑、袪溼、降火、美白該喝什麼湯?
    夏天到了之後,因為大多數女生都朝消暑、去溼、降火、美白四大方向入手,看來媽媽的愛心靚湯又要轉menu了!今天小編就向大家推薦8款夏天時令湯水,愛美又追求健康的女生記得share 給媽媽。
  • 養生先養心,最數食藥兩用赤小豆
    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這是唐朝詩人王維寫的名詩《相思》,詩中描寫了當時男女青年將紅豆作為定情信物相贈彼此的動人情景。其實,中藥中說的「紅豆」是赤小豆。相思豆和赤小豆二者因名字相同常常被人們混淆。但實際從外形上看,二者還是很好區分的,赤小豆偏長橢圓形,顏色暗紅而且明顯的白色筋線,而相思豆偏圓形,顏色豔紅髮亮且無白色筋線;最關鍵的一點是,詩中的紅豆是有毒的,不可食用。
  • 立秋.
    立秋 | 暮晚新涼立秋傍晚,若是不落雨,日日可見霞光羅雲復迭。記得,早幾年看人寫夕陽: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立秋 | 寒蟬悽切立秋的蟬,一般活不了多久。幾番秋雨之後,便是命在旦夕。寒蟬之寒,在悽,在苦,在於它耗盡一生認定的夏天,突然終老。
  • 四豆解暑湯,我家夏天常備,搭配簡單消暑解渴,和小肚腩說拜拜
    你還真別不信,首先飯前喝一杯水能增加飽腹感,吃得也相對少了,其次,運動完之後要快速補充體力和水分,儘量別喝含糖分特別高的奶茶飲料等,那樣只會讓你覺得越喝越口渴。喜歡煲湯的廣東人,在夏天除了喜歡煲糖水和煲湯以外,也會針對時令煲一些無油的湯水,說它是湯水,因為大都會用陶瓷煲來烹製,簡單如今天給大家分享的這一道「四豆湯」,在夏天可是我家常喝的一款湯水。
  • 吃廣東人煲的湯,三伏天不心慌!
    三伏天最常見的天氣狀態就是「高溫、高溼、高熱」,很多人都以為三伏天消暑一定要多吃冷食、冷菜、冷飲,才可以消除暑氣,其實正好恰恰相反,伏天要提防的反而是寒。那麼三伏天煲什麼湯好?三伏天煲湯有講究,在食材的選擇和搭配上,都是順應節氣,搭配清補和祛溼的食材一起來煲,這樣煲出來的靚湯,不僅味道鮮美,營養好喝不上火,還能消暑祛溼呢,三伏天隔三差五給家人煲一鍋,養人身體好,舒服過三伏天。
  • 深山裡的野菜之苣蕒菜——清熱解毒、涼血利溼
    苣蕒菜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溼、消腫排膿、祛瘀止痛、補虛止咳的功效。能治療貧血病、維持人體正常生理活動,促進生長發育和消暑保健有較好的作用。夏、秋季開花,頭狀花序少數,在枝頂排列成聚傘狀或傘房狀,頭狀花序直徑2-4釐米,總苞及花軸具白綿毛,總苞片4列,最外一列卵形,內列披針形,其長倍於外列,全部為舌狀花,鮮黃色,舌片條形,先端齒裂,雄蕊5,藥合生,雌蕊1,子房下位,花柱纖細,柱頭2深裂,花柱及柱頭皆被白色腺毛。瘦果側扁,有稜,有與稜平行的縱肋,頂端有多層白色冠毛。圖示為苣蕒菜。
  • 山藥鴿子湯和陳皮綠豆鴿子湯,清熱消暑的功效,趕緊來學習!
    山藥鴿子湯和陳皮綠豆鴿子湯,清熱消暑的功效,趕緊來學習!我是白家號作者【香香小廚娘】【山藥鴿子湯】夏季養生講究清補但不等於支持蔬菜水果追求飲食的,絕對的傾訴,但是清不還是強調補養,只不過飲食在補陽的同時應該兼備清熱消暑的功效,對抗酷熱的氣候,夏季可以適量的吃進補的鴿肉,。
  • 春天裡幼兒園夏季幼兒消暑清熱飲品
    炎熱的夏天,幼兒可以喝一些消暑降溫的飲品,這樣既能防止中暑,也能避免上火,特別是幼兒經常在戶外活動,很容易會中暑,所以最好多喝一些消暑又營養的飲品。冰糖  綠豆 蓮子 冰糖綠豆水功效:冰糖綠豆湯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它的清熱解毒作用
  • 立秋了!舊時貼秋膘前還有個「可怕」的習俗——懸秤稱人
    絲瓜瘦肉湯不管是燉著吃、煲湯喝、還是蒜蓉、清蒸都可以,即使烹飪以後,絲瓜的清香味也很足,而且還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立秋後,暑難消,吃點冬瓜,可以清熱消暑、增進食慾。因為冬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夠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
  • 明日立秋,建議喝碗老鴨湯,搭配這3種食材一起燉,清熱又潤燥
    明日立秋,建議喝碗老鴨湯,搭配這3種食材一起燉,清熱又潤燥轉眼又到了立秋節氣,聽到這個節氣,很多人因為秋天到了,事實並不是如此。立秋只是一個節氣,離真正的秋天還有一兩個月的時間,畢竟現在才8月份,正是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 南方悶熱潮溼,廣東人都愛喝這湯,清熱祛溼味道好,一身輕鬆
    因為我是土生土長的南方人,每到這時候,就需要湯水來打救了,在日常生活中,有針對性地煲一些清熱祛溼的靚湯給家人喝,下面為您介紹一道廣東人常喝的家居靚湯——赤小豆薏米粉葛湯,全家老小都可以喝,甘甜滋潤,讓湯湯水水幫你清熱祛溼,你可不能錯過!
  • 中元「提示」立秋了!舊時貼秋膘前還有個「可怕」的習俗——懸秤稱人
    絲瓜瘦肉湯不管是燉著吃、煲湯喝、還是蒜蓉、清蒸都可以,即使烹飪以後,絲瓜的清香味也很足,而且還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立秋後,暑難消,吃點冬瓜,可以清熱消暑、增進食慾。因為冬瓜含有多種維生素,及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能夠調節人體的代謝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