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被稱之為基建狂魔也不是一兩天的事情了,中國的基建能力甚至超過了曾經的原蘇聯,似乎沒有任何地方能夠阻止中國的建設大軍。但即便如此,中國政府依然承認在西藏地區施工的艱難性,無論是公路,鐵路,機場的建設難度相對平原地區都會成倍增加。自古以來,橫斷山脈就是阻隔四川和青藏的巨大地形障礙,中國的第一條藏區鐵路也選擇了走更遠的青海而非這裡。雖然中國一直強調川藏鐵路的建設主要是為了進一步開發落後的西藏地區的舉措,但印度方面顯然極為擔心這條具有戰略意義的鐵路。川藏鐵路項目是西藏的第二大鐵路項目,對中國人來說意義重大,因為它將把西藏自治區和腹地連接起來。此外,這條鐵路線將直達印度邊境附近的林芝,整條線路將從成都延伸至拉薩,連接西藏自治區和四川的兩個首府,同時將旅程從48小時縮短至13小時。
隨著鐵路在中國西南邊界地區附近成功運行,它將大大提高軍事人員以及物資運輸的效率和便利性。該項目完成後,中國軍隊在該地區的軍事行動也必然會增加。過去中國軍隊需要36個小時才能到達的地方,現在可以在9到10個小時內到達,既可以實現快速部署。中國的坦克和飛彈運送至印度邊境也將變得更加容易。以往由於進藏的公路狹窄曲折,使得中國軍隊的重型裝備和車輛要上高原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會在路途中發生嚴重事故和危險。而中國也一直稱藏區的公路為「天路」。在今年的邊境調兵行動中,中國的坦克部隊需要使用民用重型平板卡車運上高原,路途遙遠而艱難。但火車運行後,中國軍隊的人員和裝備可以順利安全地運抵高原地區。
而在此次邊境對峙之後,中國未來一定會加強在藏區的作戰部署。印度更擔心的是中國強大的火箭軍部隊。由於中國的近程飛彈都實現了自行化,這些飛彈發射車在鐵路建好後可以輕鬆地進入藏區部署,從而威脅到印度的縱深戰略目標,如機場,軍營,橋梁,防空兵器等等。為此,印度今年也在加緊開發其遠程打擊能力,如烈火系列彈道飛彈和布拉莫斯巡航飛彈,提高自己的遠程打擊能力。
印度專家們稱印度政府其實非常了解中國的基礎設施項目,因此已經著手開發自己的基礎設施。按理說位於喜馬拉雅南部的印度擁有更好的基建條件,但多年來印度的基建能力非常差,連國內大多數民用設施都無法保障。印度同樣在邊境規劃了一個很大的建設藍圖,包括快速公路,隧道,橋梁等等,雖然已經有一部分完成,但距離完成大目標還相去甚遠。印度想要達成同樣的「大國能力」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和金錢,而短期內人們似乎很難看到希望。(軍務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