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今年香港內地都是這樣過年的

2021-02-20 港青有話說

在內地,如今用傳統紙質利是封包紅包的現象不常見了。過年發紅包傳統習俗已經走向數字化,大家更願意享受從微信發送祝福和搶紅包的樂趣。

從除夕到初五期間,8.23億人次收發微信紅包,除夕當天單日消息和朋友圈信息量達到頂峰。

其中,「90後」發出最多條微信消息、最多條朋友圈、最多個表情包,以及收發最多次微信紅包。

還有各種抖音支付寶各大平臺全民發紅包活動,大家在手機搶紅包忙得不亦樂乎。

有了電子紅包,平輩之間也開始發紅包,雖然數額不多,但增加了大家的互動。很多時候不是為了能夠搶多少紅包,而是為了過程中的快樂,增進情感的交流。

相比內地搶「電子紅包」的火熱,香港市民新春發紅包的習俗更為傳統,且與北方大不相同。

如以金額論,香港以20港元的紅包最為常見,可謂「禮輕」;同北方只發給親戚朋友不同,香港市民會廣派紅包給同事、門衛、茶樓服務員等;已婚人士春節後上班時,要給單身同事發紅包;開工當日,老闆要給員工發「開工利是」。

即使受到疫情影響經濟低迷情況下,有老闆依舊出手闊綽,包封大利是給下屬。小編猜應該是金融業或者網際網路行業才有此福利吧,畢竟去年港股市場一片向好,香港網購行業也在疫情中逆勢順起而上。

不過也有尷尬的,有位同事在連登抱怨其他同事收到利是都是100,唯獨自己只有...20元

春節前後,香港有不少機構還倡導循環使用利是封,以保護環境。

年初五稱為「破五」,代表新年期間諸多禁忌在年初五當日及以後皆可破。

很多香港人在初五都會選擇去拜神。不論車公廟或黃大仙都非常熱鬧。春節期間,黃大仙祠及車公廟的香火特別旺盛。據說黃大仙有求必應,簽文靈驗。一般認為在新年參拜車公有祈福和轉運的作用。

說到今年的拜神,有點不一樣,一則關於香港拜神新聞還上了內地百度和新浪微博熱搜。

一些香港年輕人以及居港外籍人士,身穿漢服到上環東華三院文武廟參拜並祈求香港疫情早日過去。據悉這是香港世界文化協會舉辦的《中西漢風迎辛丑》活動。

有網友評論表示:

越來越覺得過年內地還不如港澳臺或者國外有年味兒了,鞭炮煙花好多地方禁放

香港的一些協會可以多組織這樣的活動~讓大家更有歸屬感。因為當地年輕人很少會[自發]如此……

在內地初五初六則是商家們新春開業的日子,並且會在營業當日大放鞭炮以圖吉利,不過現在各地都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因此相較過去,各大店鋪都「沉悶」了許多,但還是會擺上花花草草來裝點門面,用以祈禱新年新氣象。

在內地,如今過節方式趨向電子化,再加上內地寺廟密度不及香港多,很多人在手機上就已經做完拜財神儀式

香港新年長假只有4天,一向閒不住熱愛戶外運動的香港人自然是要到處逛逛玩玩,首當其衝的就是去離島區。

長洲島新年人頭湧湧,碼頭外更出現「逼爆」。有餐廳不遵守政府的限桌令,超過二人一檯;又有過百名遊客無視禁令,進入長洲東灣海灘遊玩。

整個長洲島新年爆滿,更甚有旅館老闆說房間三週前就已經訂滿。

不過,香港疫情稍才有好轉個案降至個位數,不知道如此多的大規模聚集活動會不會引起疫情反彈....

看了看今天初步確診數量,小編不禁捏了把汗。

而在內地,現在新年最受歡迎娛樂方式就是看電影,相比以往坐在家一起團聚嘮嗑拜年,今年由於受到就地過年政策影響,熱門電影場次一票難求,內地電影市場在農曆新年假期間持續向好,總票房已突破100億元,總觀影人次達2.29億。

其中大熱的《唐人街探案3》和《你好,李煥英》佔據票房排行榜前兩名,成為今年春節檔電影熱門IP,也帶動了貓眼電影和閲文集團等相關娛樂股的股價上漲。

像「劇本殺」也成今年過年娛樂首選。集角色扮演、推理、查證等元素為一體,實景還原的沉浸式體驗…

今年過年,「劇本殺」門店大都照常營業,店員表示,初二開始人就多了,都是年輕人來玩,一天能接待七八撥客人。「劇本殺」成過年聚會新潮流。

在不少90後00後的眼裡,過年不走親戚拜年自娛自樂,是因為難免會被七大姑八大姨催婚和攀比,倒不如選擇自己舒服的方式過年。

但是在受到過西式教育的香港人,這一點上比內地小夥伴過年體驗好太多,作為獨立的個體,大家都會尊重對方的生活方式和選擇,在個人隱私上不會過問太多。



不管是在香港還是在內地,過年有許多講究,有打掃乾淨屋子,迎接新年的新氣象,還要貼春聯,掛窗花和「福」字,除此之外,放煙花爆竹,逛廟會,舞龍舞獅,賞花燈等傳統活動也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那時候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十分期待這些活動,但現在的過年好像已經沒有了小時候的味道。隨著生活水平的進步,加上今年疫情限制聚眾活動,年味是越來越淡了。

相關焦點

  • 內地高考PK香港DSE,看完我裂開了
    有好奇小夥伴表示,把內地高考和香港DSE放在一起比較,會產生什麼樣化學反應呢? 接下來小編就帶你們對比下內地高考和香港DSE難度看看今年上海高考作文: 小編看了一眼題目,確實是每個字都看懂了,而且出題老師也沒有為難考生直接給出了題目,畢竟隔壁全國卷高考作文可是這樣的....
  • 香港銀行戶口內地消費匯總
    之前寫過Apple Pay綁香港渣打提款卡通過雲閃付APP還款內地信用卡,參考:香港銀行戶口內地消費之一 還款內地信用卡(有興趣的可以試試最高單筆限額多少,一萬人民幣是可以的),有賬單的直接抵扣賬單,無需還款的,就信用卡溢存款轉賬取出就可了,一般信用卡取溢存款也免費。比如中信信用卡,網銀即可溢存款轉出。中信信用卡都是單獨還款,隨便一張金普卡,直接致電申請無條件免年費放那就行。
  • 這個過年,有年味
    這大概是我過過最有年味的一個過年。每當到過年的時候,我們總會感嘆說這年過得越來越沒有年味,因為現代社會已經將許多傳統的儀式簡化,甚至省略了。沒想到有這樣的機會到瀘沽湖來過年,大年三十還沒到,家家戶戶早已熱火朝天的各種準備。上街採買年貨、上山摘松枝松針、灑掃庭除…忙得不亦樂乎。瀘沽湖這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生活習慣,像是使用柴火。
  • 到現在才知道:香港的中秋節假期,原來和內地的不一樣?!
    以往的中秋節假日,過的都是在農曆九月十五這一天,今年的中秋節,還連放3天!!直到來香港,小編才知道...其實是有歷史原因的,自1962年開始,香港才有中秋節假期。當年港府遵從「國際勞工公約」有薪假期條款,規定在工廠工作的勞動工人、或月薪700元以下的非勞動工人享有每年6日的法定有薪假期。
  • 從前過年
    粵人大都知道,中山人家手工製作茶果(糕點)是極富盛名的。也因這個原因,每逢過年,母親總會親手做上幾十盆糕點,分發給各戶親戚。記憶中有羅卜糕、芋頭糕、年糕、馬蹄(荸薺)糕、糖不甩等等,當然還有粵人喜歡做的油角、蛋散、糖環及鹹甜煎堆。
  • 這樣從香港匯款到內地,小心賬戶被凍結!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匯管理條例》,跨境匯款須獲外匯管理局批准,但目前並無香港找換店獲批,換言之相關服務實屬違法。他指,你在香港匯款出境是合法,但款項去到內地卻是非法。內地執法機構有權指匯款者所持的戶口,是用作洗黑錢或非法處理金錢,港人的匯款隨時會被凍結。
  • 鄭翔玲:讓家鄉變得和香港一樣好
    1992年,鄭翔玲與謝國民的侄兒謝炳結婚後定居香港,從此與正大集團、與謝氏家族一起,將香港的經驗帶到內地,看著內地與香港的差距一天天縮小。鄭翔玲:我第一次來香港是在1989年。SOGO(崇光百貨)當然是必去之地,那時SOGO賣很多日本商品,瓷器、衣服之類,種類豐富、精緻漂亮,商場裡燈光明亮、擺設整齊、管理得井井有條,這樣的景象給了我極大的震撼。
  • 近九成市民盼免中港14日隔離 社協促內地以檢測代替
    香港社區組織協會幹事施麗珊指出,中港關係密切,當中有十萬港人需要往來中港工作及居,他們普遍都有親友在內地,預計過百萬港人生活因出入境管制措施受到影響。香港因疫情停課後,不少家庭都把小朋友放在內地親友家以幫忙照顧,自己則留在香港上班。
  • 香港、內地個人所得稅的比較
    所得稅制模式的差異在所得稅制模式上,香港基本上採用分類綜合的模式,對個人所得的課稅涉及薪俸稅、利得稅、物業稅三個稅種,其分類綜合所得稅主要體現在個人入息稅上。上述三個稅種,無論應納一種或同時幾種,納稅人都可以就個人所得的入息,從而選擇最佳的計稅方式完稅。
  • 香港電視娛樂節目佳作湧現,靈感竟來自於內地綜藝
    作為TVB元老級人物,曾參與過TVB眾多劇集和綜藝主持和製作,開始主挑大梁挽救TVB近幾年收視低迷的頹勢 說道TVB綜藝,也有風光的時候,像《無敵獎門人》《美女廚房》都成了後面內地綜藝節目借鑒對象。 當年TVB的《無敵獎門人》火到了內地,當時每個週六、日綜藝節目的收視率都是非常的高,因為可以請到一大波明星參與再加上節目內容非常搞笑互動性強,吸引到不少喜歡看TVB劇迷收看。所以當時想成名就一定要參加TVB的綜藝節目。
  • 【分享】不學點粵語,在香港連電影票都買不成?
    只是……香港譯名太過獵奇……內地與香港兩地的語言和文化存在著不少差異,因此在外國電影的翻譯上往往各自有非常獨到的見解,獨到得時常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同一部電影。/cing4韻母相同),這樣的組合,也算得上是經典之作。
  • 只能吃BB辣的香港人最愛的內地菜系居然是川菜!
    小編第一次來香港點了一份豉椒排骨,好奇居然這辣椒一點辣味都沒有為什麼香港不吃辣?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廣東靠海,喜吃海鮮,海鮮清淡而鮮美,不宜加辣,久而久之,廣東人就沒有吃辣的習慣了。這裡要說說香港的氣候了,兩廣、香港地處南方潮濕地帶,天氣非常濕熱,而且冬天不冷,不需要靠辣椒禦寒。
  • 《流浪地球》香港上映日期成謎,看中國故事總是難 |中環一筆
    這齣一上線就20億票房的內地賀歲片,連我念中學的女兒都心動,她那些回鄉過年的同學在內地看了,極力推介,阿女問:香港幾時有得看(香港什麼時候能看)?《流浪地球》在香港的電影網頁上找,不日放映的電影名單中,排到7月都沒有《流浪地球》4個字。朋友傳我這套戲的連接,說上網什麼都有得看。
  • 【專訪】葛珮帆:內地創新啟發香港 冀港青拓寬眼界
    民建聯本次訪京行程還特意安排了訪問中關村小米公司總部,目的就是深入瞭解內地由其是北京在創新領域的發展。葛珮帆對大公網記者表示,內地科技創新發展很快,例如小米彙集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才,在短時間內創造了一些很受歡迎的產品。小米有國內大的市場做背靠,從國內市場發展到全世界,「這對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啟發。」  在首日訪問行程結束後,葛珮帆在下榻酒店接受大公網記者專訪。
  • 在香港過年,你一定要拜的神
    此外,香港商人頭腦靈活,不少金舖都會以「既可保值又可保平安的」口號,招攬善信參加黃大仙金會,以每月供款的形式供會,在黃大仙誕日善信聚餐後,便可取回供滿之金飾。中國內地很多研究香港文化的作者,經常誤把羅浮山的黃野人說成是香港人篤信的黃大仙,香港的傳媒或書籍已多次澄清兩者的分別。黃大仙信仰在香港曾鬧過一場黃大仙菩薩的風波。
  • 港人攜寵物入境內地 五月起免隔離
    內地海關總署近日出臺的2019年第5號公告指出,港人攜帶寵物入境內地遊玩從今年5月1日起將不必再強制隔離。香港方面檢疫過關的寵物,可發放一個電子晶片,記錄寵物信息。內地檢疫機關只要從晶片中讀出合格信息就不需隔離;而從深圳入境香港寵物仍需強制隔離四個月。有養寵物人士表示,入境內地確實方便,但回程仍需隔離四個月,不是很方便,還有飼主表示希望未來香港與內地,或大灣區內部能形成互認的統一標準。
  • 香港人表示︰一天只需要工作12小時?這樣的好工作哪裡找?
    內地程序員創建網站996.ICU,抗議每天12小時,每周工作6天的工作時間。
  • 討論討論香港與大陸的醫療
    同屋還有好幾位病人也在「吊水」,這是香港人的說法。奇怪的是,那幾位患者無一例外都是一個人來的,沒人陪伴,其中一位中年男人一邊「吊水」一邊看報紙,一副很悠閑的樣子,一點也不像是正在做化療的癌症病人。我在採訪中發現,很多來香港看病的內地病人都對香港醫院的人性化服務印象深刻。比如,上海一家跨國公司的中方僱員李歆在接受採訪時告訴我,他嶽父幾年前第一次去香港旅遊時突發急性肺炎,被當地導遊送到了荃灣港安醫院。一開始老人家非常擔心自己人生地不熟,看病會很麻煩,沒想到那家醫院把老人照顧得非常妥帖,甚至專門為他配了名普通話翻譯,他有任何問題都會立即得到醫生護士耐心細致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