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不學點粵語,在香港連電影票都買不成?

2021-03-02 橙新聞

想看阿米爾汗的新電影?

相信我,你在香港的電影院裡看不到「神秘巨星」。

你只會看到↓↓↓↓↓↓

打死不離歌星夢

請不要懷疑,這並不是野雞翻譯。只是……香港譯名太過獵奇……

內地與香港兩地的語言和文化存在著不少差異,因此在外國電影的翻譯上往往各自有非常獨到的見解,獨到得時常讓人懷疑這到底是不是同一部電影。

總體來說,香港電影翻譯還是有非常鮮明的三大特點。

 

「食字」

食字」其實是一種文字遊戲,用諧音字替將原來的字換掉,達到「雙關」的效果。

 

心慌方」、「孤疑」、「訪嚇」三部電影明顯就是「食字」的典型。通過「慌」→「方」(fong1)、「兒」→「疑」(yi4)、「客」→「嚇」(hag3)的替換,完美地營造出了令人毛骨悚然的氣氛。

又比如,今年大熱的愛情科幻片「忘形水」,乍看之下好像和英文原名The Shape of Water背道而馳,但其實借用了劉德華的歌「忘情水」點出愛情的主題,又用「形」來取代「情」(ying4/cing4韻母相同),這樣的組合,也算得上是經典之作。

「認親認戚」

為了吸引眼球,提高票房,和以前的大熱電影或是一些熱詞「認親認戚」,選用幾個重複或類似的字眼,也是一個相當普遍的手段。

 

也正因為這樣,大家看到下面兩張海報,應該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阿米爾汗的新電影名稱在香港變成了這樣的風格↓↓↓


這名字……真的是讓人超級想買票呢!


「夠猛夠刺激」


「二百萬奪命奇案」!

「雪花高離奇命案」!

「堅離地私人劫案」!

「出貓特攻隊」!

看起來真的是緊張得不得了!立刻就已經腦補出了一場大戲!

對比起來,內地的翻譯可以說是十分高冷了


比起內地譯名的中規中矩,香港電影名翻譯更加追求「勁爆」的吸睛效果。電影說什麼?你進去看不就知道了!

因此「奇案」、「劫案」、「離奇」這些標題黨的電影也是層出不窮,但這種動不動就「奇案」的風格,總是不自覺帶出了一股濃濃的旺角風味。

但不論成果的好壞,翻譯始終蘊含了許多粵語和香港的文化。當你覺得這個名字這麼「茄呢」(怪異),也許正是因為你還沒了解到這個名字背後的意義。 

但更重要的是,感覺再不學點粵語,都不敢去電影院買票了

在此,小編向各位重推薦

粵講粵精彩會話初級班

粵講粵精彩會話中級班

這次的初級班還另外開設了白天班哦!

我們聘請擁有從事語文及語言(粵語與普通話)教學超過30年的專業教師(教師小簡歷附在文章底部),根據粵語的發音特色編寫課程,通過課上小組活動課後日常練習,學會講地道的香港粵語。

初級班日期:5月7日至6月25日(逢週一上課,共8節)

中級班日期:5月8日至6月26日(逢週二上課,共8節)

上課時間:白天班上午10時 - 12時,夜晚班晚上7時 - 9時

上課地點:北角英皇道75-83號聯合出版大廈25樓香港管理學院

初級班上課費用:$1500 (另有課本及講義費$200)

中級班上課費用:$1500 (另有講義費$50)

報名方式:掃描以下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


本課程已受中聯辦認可,廣受學員好評!如欲了解詳情,請直接直接致電2512 9976或掃描以下微信號聯絡小編我~

老師小簡歷

張勵妍,廣州暨南大學文學學士,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學位教師教育文憑畢業,從事語文及語言(粵語與普通話)教學超過30年,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研究及發展中心專業顧問、課程副主任。多年來致力普通話和廣州話的對比研究,著作有:《香港話教程》《港式廣州話詞典》、《國音粵音索音字彙》、《粵普快譯通》、《全球華語大詞典》等,即將出版的著作有《粵語香港話大詞典》。

相關焦點

  • 一位北方朋友的故事:連粵語都學會了,怎麼可能學不會英語呢?
    這個故事,跟粵語有關。一個北方的朋友來廣州五年,剛開始吃不慣的腸粉,現在可喜歡了,有時周末也會招呼三兩個朋友去吃個早茶,他說他愛上了廣州的生活和美食,唯一讓他頭疼的是,他到現在仍然學不會粵語。「粵語真難學,跟英語差不多。」朋友說。
  • 香港!粵語!
    粵語,又稱廣東話,在粵語使用區中又稱白話,在中國以外地區又稱唐話。全球以粵語為母語者約有1.2億人,在中國主要分布於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和海南等地,在廣東省1億人口中,使用人數超過6,700萬。香港和澳門全境絕大多數人口(95%)使用粵語為母語。絕大多數人對於香港和粵語的印象大都停留在TVB或香港電影裡。
  • [視頻] 學粵語就靠這首歌了! 黃明志《學廣東話》
    小編感覺dialect更偏向語言的集合,例如Cantonses和Mandarin都是漢語的dialect。對於「一圓錢」,普通話口語中通常說「一塊」,粵語口語中則說「一蚊」。這種非正式的口語表達方式,則對應vernacular。你覺得呢?粵語好的同學們,可以試試歌詞結尾的繞口令。
  • 電影票哪裡買最便宜怎麼買電影票才能拿到最大優惠
    最近有不少電影都是比較吸引人的,而對於經常看電影來說,想必都會琢磨一下電影票哪裡買最便宜的吧,雖然一張電影票不過幾十來塊,但要是經常去買電影票,那麼開支也是比較大的。那麼,電影票哪裡買最便宜呢?經常買電影票的人要怎麼樣才能省下錢呢?
  • 愛粵語,會普語——香港《智富》雜誌專訪羊城網總編輯
    即使香港法庭也接受粵語作供和陳詞,眼前所見,是廣東話正慢慢被邊緣化。語言上與香港同根的廣州,公共場合已少聽到粵語,學校全面用普通話,還灌輸「說普通話才是文明人」。4年前政府命令當地電視臺轉用普通話報新聞,引發幾千人撐粵語遊行,4年後的今天,舊令再推,今次不只廣州,連鄰近的佛山電視臺也不能倖免。
  • 廣州粵語 VS 香港粵語,不在同一個頻道,到底誰才是正宗粵語?
    華輝美食人作為一個原生的廣州人,經常聽到身邊的人說港式粵語更好聽,其實廣州和香港的粵語又有什麼區別呢?廣州粵語PK港式粵語雖然同為粵語,但一些廣州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在香港卻有不同的意思。首先是詞彙,香港的粵語詞彙中有很多英語詞彙和傳統粵語詞彙,加上受西方文化影響較大,出現了很多比如草莓-士多啤梨,充電寶和尿袋,空調和冷氣等詞彙。發音上,廣州人說話比較硬,抑揚頓挫。香港人講話比較軟,懶音較嚴重,而且各帶當地哩音,一聽就能區分出來。最常見就是「我」字發音,香港人特別是女孩子都發音為「哦」。
  • [地道香港話]粵語日常會話1 Oct.10
  • 學一學粵語俗語 提高逼格
    ——月薪只有三千元就學人家供車供樓,沒有這樣的能力就不應該勉強。解釋:若戴上一頂比自己的頭大得多的帽子,就會不合襯,而且戴得很辛苦,這句俗語是一個生動的比喻。另外,〔學人……〕在粵語中很常用,也是指責別人做了本不合適做的事,如〔學人拍拖〕、〔學人食煙〕。情景:青年人撞倒老人身上,老人責怪他不小心。解釋:普通話都有〔走路不帶眼〕的說法。
  • 這幾個鬼佬粵語「咯咯聲」,廣州小孩就「聲都唔聲」
    很多人,在廣東生活了半輩子,但卻始終不會講粵語,要不就覺得粵語很難學——難得簡直不像中國語言,要不就覺得學粵語沒必要——講普通話照樣能好好地在廣東工作和生活嘛!雖然這臺學習機最後無一不淪為學生們的掌上遊戲機和小說瀏覽器。很多人只知道他說普通話很溜,但不知道他其實最早學的是粵語。大山在渥太華出生,在多倫多讀大學,這兩座都是加拿大華人最多的城市。
  • 香港粵語和廣州粵語的區別,誰才是最正宗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的內地「逃港潮」,又有很多潮州等非粵語區的人進入香港,香港的粵語就更為混亂。大量不發鼻音的「粵語懶音」現象出現,例如將「恒生銀行」讀成「痕身銀行」,將「朋友」讀成「貧友」等。為此從七十年代開始,港英政府推行了「粵語正音運動」,即規定電視、電臺,以及中小學語文教育的發音必須符合標準的廣州粵語。這一正音運動一度很好地糾正了上述粵語發音混亂的局面,但之後又有反覆。
  • 肖戰演技引熱議,粉絲買《光點》,補還《誅仙》電影票
    楔子近日,關於肖戰演技的話題,在網絡上引發廣泛熱議,而與此同時,許多肖戰粉絲也在紛紛購買《光點》,用來補還肖戰首部大銀幕作品《誅仙》的電影票。與此同時,許多肖戰粉絲也在紛紛購買《光點》,用來補還肖戰首部大銀幕作品《誅仙》的電影票,這其實是許多粉絲在用實際行動來表達一些事情(其中也有一些路人),我們感動於肖戰飾演的張小凡,也被肖戰的演技所圈粉,現在網絡上有人指責肖戰的演技如何如何,那麼,我們就只能行勝於言了,既然未能在《誅仙》上映的時候給予支持,那麼,只好藉由《光點》——肖戰的歌曲——來代為支持了,
  • 粵語食評 | 香港真係美食天堂,一碗河粉都可以咁正
    粵語食評,顧名思義,就是用粵語來寫食評文章。有時候我會吃到一些街頭小吃,或某個餐廳單品,很不錯,不大適合專門寫一篇正經文章。
  • 點解人人都話粵語好聽,到底好聽喺邊度?
    之前粵語版的《慶餘年》在TVB上映,裡面那段「範閒朝堂鬥詩」讓很多網友都不自覺地鼓掌叫好。不是原版的演員臺詞不好,而是粵語與普通話天然發音的不同,粵語的九聲六調,讓鬥詩增添了豪情壯志。粵語版《慶餘年》「範閒朝堂鬥詩」來了 有沒有那個味兒?
  • 「我是廣州人,不會說粵語,也不想學」,00後回答驚人!
    有些普通話裡押不上的韻粵語裡都能押上高曉松曾某節目中提到他有一個研究杜甫的哈佛教授朋友有次他在香港坐計程車無論說普通話還是英文粵語似乎開始逐漸疲軟從一些年輕家長身上就可以窺見端倪有些家長開始以實用主義的角度觀測粵語「與其學粵語,不如學多一門外語」粵語的危機就已經出現了
  • 香港特首回應了普通話和粵語之爭,但人們依然看法不一
    我們現在都在講廣東話。所以這不是個問題。」林鄭月娥提到的這份教育局文件在 2013 年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教育局課程發展處中國語文教育組編寫,名為「普通話學與教經驗分享」。這份文件提及:「粵語屬於漢語……明確地說,一種語言中的方言不能視為『母語』。」這份文件在上個月被重新發布到網絡論壇上,引發關於香港母語的爭議。當立法會議員追問:「特首你的母語是什麼?」
  • 電影票真的能「退改籤」嗎?
    正因訂了票難免有看不了的時候,為了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早在上個月,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協會就要求影院明確電影票「退改籤」規定。如今半個多月過去了,電影票「退改籤」規定的落地情況如何?記者來到西寧市多家影院進行體驗。市民提問:車票機票都能「退改籤」,電影票呢?
  • TVB52周年臺慶,一首粵語版《東方之珠》唱出香港人的香港精神
    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仿佛都說出你的尊嚴《東方之珠》【TVB52周年臺慶,一首粵語版《東方之珠》唱出香港人的香港精神】2019年11月19日晚,TVB52周年臺慶晚會成功舉辦,晚會主題由沿用多年的《萬千星輝賀臺慶》,改為《
  • 不懂粵語,就不懂周星馳《唐伯虎點秋香》「9527」什麼意思?
    之前有一部國產動畫叫《大護法》,有粵語版和普通話版,但是極力推薦大家去看看粵語版。因為粵語版裡有非常多的俚語是很經典的,如果你懂粵語就會聽懂裡面大部分的笑話梗。這是普通話版本無法比擬的。很多人表示不服氣,說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粵語只是其中一種而已。其實還真的不是這樣。
  • 粵語歌曲與香港音樂的興衰
    20世紀50年代粵語之歌香港的人口並不多,但1949年,大量移民湧入香港,人口激增至250萬。他們中的大多數是廣東農村居民,而且廣東人們也談論粵語,這導致了香港在20世紀50年代初非常流行的音樂。粵劇最早的部分是歌唱,通常要兩三個小時。
  • 粵語詞彙大全(學廣東話)
    以香港現況母親多叫阿媽或媽咪,也有叫老媽子的。至於『老母』這個叫法則較有趣,通常老一輩人才用這個叫法,或是罵人(說 粗口)時才會這樣問候人家母親。 我今晚十點先返嚟    我今晚十才點回來。    這都是對於同輩或晚輩又相熟的朋友才 這樣叫,而把女孩叫成甚么女也不及把男孩叫成甚麼仔的普遍。 幾時嚟香港探我?     甚麼時候到香港來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