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文明的發展中,往往伴隨著許多徵戰和殺戮。不少的民族也因此沾染了血腥氣,而要說其中最悽慘的,當屬美洲的印第安人。印第安人是18000年前就在美洲大陸生活的群體。他們並非是單一的部族或者人種,而是歐洲人除卻因紐特人外,對於美洲所有原住民的統稱。然而,白人開闢美洲大陸的時候,也將印第安人作為剝削階級對待。他們帶來瘟疫也帶來戰爭,印第安人其實嘗試過反抗。各大部落曾組建成大聯盟的形式。來反抗歐洲人。但換來的確是更加殘酷的對待。
從16世紀開始,就有超過10萬名西班牙人侵略北美,之後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以及葡萄牙,也相繼加入殖民戰爭。在戰爭期間,印第安部落又爆發傳染病,最終導致了大量部落就此消失。而白人順勢成為了美洲的新主人,如今的美洲,不管是北美還是南美,其實多數是被歐洲後裔統治。但也留給人們一個疑問,那就是印第安人為何不翻身做主人。今天我們就從美國這個國家出發,探討一下,為何印第安人永遠無法崛起。
17世紀到18世紀,政治因素促使更多的人向美洲移民,最終建立起了不少的國家。而美國就是在1776年後獨立,並獲得了密西西比河東岸的土地,之後又從拿破崙手中收購了路易斯安那,1819年從西班牙手中奪取了佛羅裡達,1845年通過美墨戰爭收購了德克薩斯,新墨西哥,俄勒岡和加利福尼亞。這樣迅速的領土擴張,需要對西部進行大開發。他們得從華盛頓越過阿巴拉契亞山脈,然後不斷移動到西海岸,開採西部大量的自然資源和建設農牧業。來促進美國工業化的進程,這個過程在歷史上稱為西進運動。它確實給美國帶來的龐大的利益和領土,但整個過程中,印第安人卻險遭滅族。
美國人和印第安人是打過戰爭的,1812年 印第安人對美國發動了戰爭,但最終以失敗告終,所以美國獨立以後,他們就對印第安人進行清算。在西進運動初,美國通過《印第安人遷移法》。宣布將印第安人全部遷往密西西比河以西。不過雖然說是遷徙 但實則卻是徵剿,美國軍隊通過劫掠、誘導、欺騙、屠殺印第安人。一直行進到西海岸後,才停止明面上的屠殺。整整一個世紀後,眾多的印第安文明被毀,印第安人作為人類幾大人種之一,也僅剩下35萬人,整體上基本被滅得差不多。因此西進運動還有另一個別稱 ,叫做:「印第安人的血淚之路」。
在1867年以後,美國人就開始更換面孔,他們立法讓原住民都住進保留地,美名其曰幫助印第安人恢復生機。讓他們孕育自己的文化,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上卻是在搶佔印第安人的土地,剝奪印第安人的生活習慣和文化。然後隔離和同化印第安人,以此消除種族衝突,達到實現區域自治的目的,這個保留地制度是怎麼實行的呢?
首先它消滅了印第安人獲取土地的合法性,讓美國人合法獲取和使用土地,而留給印第安人的保留地中卻都是貧瘠的土地。這裡不適合耕種和放牧,缺乏生產能力,讓原住民無法進而發展出強大的社會。只能靠美國政府施捨救濟,你還不能反抗,因為一反抗連救濟都沒有。並且 保留地中無法孕育出完整的印第安文化,這也導致了信仰被剝奪。許多地方都規定印第安人信仰非法,他們必須改信宗教來避免被排斥。其次,保留地中印第安的小孩會被接送到,保留地之外的寄宿學校讀書,讓他們在這裡享受美國人的教育。學習美國人的文化 ,讓保留地兒童無法孕育反抗的心理。但這樣的過程往往是受到排擠的。在學校,印第安小孩會被孤立,甚至是虐待和性侵。在畢業之後,社會也不會接納他們,他們輾轉多地後,最後只能回到保留地工作。
然而保留地哪有什麼工作,這裡失業率高達8成,這裡只有旅遊業,沒有工商業,間接讓印第安人失去鬥爭需要的原始積累。甚至那些受教育的印第安人,部分還會和美國人合作。成為保留地自治區的高層,然後監督保留地居民的生活,防止他們產生反抗心理。
因此印第安人的生活沒有絲毫光明可言,很快印第安人就染上了一個習慣,那就是酗酒。政府發放的救濟品中含有大量酒精,導致了如今印第安人都存在酗酒的毛病,時至今日 保留地居民的酗酒率高達80%。25%的嬰兒生下來就有酒精綜合症,酒類已經摧殘了印第安人的武德精神。其次,生活和醫療品質不高,混亂、排擠、剝削甚至是虐待,導致了保留地中疾病盛行。糖尿病、肺病、子宮頸癌、愛滋等疾病橫行,超過三分之一的原住民婦女都被性侵過。在這些因素下,美國原住民永遠無法對抗,幾個世紀下來,印第安人雖然獲得了美國公民的身份,但也從此丟失能夠說話的權利。這樣的情況下,你認為印第安人還能崛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