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的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烏拉圭都很強,個人技術出眾,腳下技術更好。而歐洲的球隊更強調團隊配合,戰術體系更成熟,而且歐洲擁有更成熟的聯賽,最好的聯賽也在歐洲。如今很多南美球員去歐洲踢球,風格越來越歐化了,沒有了以前桑巴足球的風採。足球是圓的,如今像葡萄牙、西班牙、德國這些勁旅都能被亞洲球隊逼平或者擊敗,所以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發生的。
球王貝利那部電影,說的就是當時歐洲兇狠的防守,快速出球和凌厲的反擊進攻一度讓世界盃折戟的巴西足球感到迷茫。街頭的華麗盤帶更多的是天賦的東西,並不是可以量產的。南美除了巴西阿根廷,哥倫比亞跟烏拉圭也不是吃素的。南美球員個人技術要好一點 。歐洲球隊更注重整體,也踢得太團隊,戰術執行力強一大截。足球是一個人團隊運動,所以歐洲確實比南美隊要強,但是南美球隊打順了可不是鬧著玩的。
拋開技戰術,個人能力等其他足球因素,足球已經慢慢變成了一種政治,已經成了淪為了政客們的玩物。首先就拿金球的評選來說,不可否認梅羅都是非常優秀的球員,但就早期c羅的表現真的無法和梅西相比,但為了樹典型、造聲勢就硬把c羅往上湊。其次媒體對於球星的報導和宣傳,也採取了同黨伐異、區別對待的方式,對南美的球星就把缺點睚眥必報,無限放大,最明顯的如內馬爾,很多時候明明是被犯規的,被傷害的,但最後卻成了受害者。
美其名曰:盤帶過多,太愛炫,踢球時沒有顧及對手的感受,難道足球就應該刻板嚴謹,墨守成規,一成不變嗎?如果是這樣足球早晚會變得索然無味,最終變成雞肋被人們所拋棄。自從國際足聯主席易主之後,國際足聯就被歐洲人所操控,成了一家獨大,南美足球的成績也開始變得不盡如人意。綜合近幾屆世界盃的情況來看,南美球隊感覺是被人針對了,特別是巴西隊,很多場次都出現了有爭議的判罰。
上屆世界盃八強歐洲美洲各四個,四強各兩個。還有南美五個名額,歐洲十三個,基數不一樣,要是歐洲南美各八個名額呢,基數大概率肯定高,這是必然。再說這屆世界盃,南美運氣不好是一大原因,如果運氣好j羅不傷,那場拿下英格蘭沒問題,卡瓦尼不傷法國不死也得掉層皮,看看葡萄牙歐洲冠軍不也被烏拉圭淘汰。還有巴西沒過比利時是卡塞米羅停賽,裁判尺度(尺度大對技術性球隊吃虧)等一系列原因,而且場面絕對上風。南美人對足球的熱愛是歐洲都無法比的,有著足球肥沃的土壤,而且厲害的射手基本南美居多。只不過現在足球比賽越來越功利,講究實用,但我相信美麗足球還會再大放異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