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銀行股步入低估值陷阱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郭施亮

AH溢價指數創新高,港股銀行股步入低估值陷阱,反轉何時到來?

近期A股市場走勢稍顯疲軟,但與A股市場指數相比,港股市場的走勢卻更為低迷。其中,有一個比較經典的市場指標,可以看出AH股市場之間的折溢價率水平,由此反映出兩地市場的估值定價差異情況。

截至目前,AH股溢價指數再創新高,且從6月份攀升以來,該指數累計上漲超過15%的空間。從更具體的情況分析,以AH股的銀行股上市公司為例,彼此之間的折溢價率卻達到了一個新高水平。例如,農業銀行A股較H股的溢價率達到31.63%、工商銀行A股較H股的溢價率為26.65%、郵儲銀行A股較H股的溢價率更是達到了40.69%等。

AH股溢價指數的不斷攀升,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港股市場的相對低估,但對市場資金來說,可以利用AH股之間的折溢價率實現套利。但是,在AH股溢價指數迭創新高的背後,我們不應該僅僅看到港股低估的一面,更需要考慮到政策因素、市場定價權因素以及匯率波動等因素的影響。

以市場定價權為例,雖然AH股之間的折溢價率相差很大,但相對於A股市場,港股上市公司的流通股數量比較有限,資本往往通過規模不大的資金來實現價格撬動的影響。最為重要的是,港股市場部分上市公司的定價權幾乎掌握在外資資金身上,對外資資金來說,往往具有很強的嗅覺,稍有風吹草動,就會瞬間採取必要的投資策略。

事實上,從近期港股市場的表現分析,不僅僅是港股銀行股,而且包括了一些港股市場上市的央企企業等,都離不開資金非理性拋售的壓力,作為一個市場化程度更高的市場,資金的表現更容易影響到股票價格的漲跌。

然而,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比較奇怪的現象,即近期港股市場出現明顯的低估值陷阱情況。具體而言,對傳統企業,尤其是傳統周期企業,面對本身估值偏低的公司狀態,並未得到港資的認可,反而成為了近期非理性下跌的重災區。與之相反,對部分新經濟企業,或本身估值水平偏高的行業領域,港資拋售壓力卻並不強,市場的投資思維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拋售傳統企業,擁抱新經濟企業或新經濟巨頭企業,似乎成為了近期港資投資的一種邏輯。從某種程度上,與今年比較特殊的市場環境因素有關,但與之相比,港資可能更擔心傳統企業更容易受到政策變動因素的影響。

例如,作為百業之母的銀行業。雖然銀行股本身具有較低的估值水平,且銀行股自身的投資價值並不低,但在今年比較特殊的環境下,卻加快了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的步伐,甚至可能存在降低分紅的預期。受此影響,在壞帳率提升、淨利潤下降以及股息下降等多重預期下,實際上已經動搖了銀行股中長期價值投資的邏輯,對注重股息分紅的外資資金來說,自然不容易接受。

無論是A股銀行股,還是港股市場的銀行股,已經深陷低估值陷阱的狀態之中。A股與港股市場不一樣的表現,歸根到底還是離不開市場資金的話語權與定價權的影響。

在內地市場中,雖然銀行股同樣存在低估值的陷阱,但A股銀行股卻具備不一樣的投資優勢。其中,一方面是國家隊資金控股比例很高,可流通的部分不多,即使遇到外資拋售的情況,對股票價格的衝擊影響也會相對有限;另一方面則是A股市場投資者的市值配售需求,對銀行、地產、保險等行業板塊的市值配售依賴度較高,長期下來積累了大量的市值配售籌碼,從一定程度上鎖定了市場的流動性,間接提升了銀行股價格的穩定性。

至於港股市場,則更偏向於充分市場化的表現。與此同時,隨著近期匯率的波動影響,港股市場資金難免會存在異動的表現,在銀行股分紅根基遭到動搖的背景下,實際上已經打亂了市場資金中長期價值投資的邏輯,港股銀行股的持續下跌,並深陷低估值陷阱的局面之中,這也是港資資金用腳投票的表現。

對AH股的上市銀行股來說,接下來會否出現反轉的走勢,很大程度上還是要看銀行讓利實體經濟的進程。假如三季度或四季度銀行股,尤其是國有大行的淨利潤與壞帳率出現了拐點,那麼股票價格有望提前作出反應,也會對持續非理性下跌的股價進行一次估值修復的過程。但是,對銀行股的中短期走勢,恐怕不宜過於樂觀,一旦深陷低估值陷阱之中,實現趨勢逆轉的難度也就很大了。對股票價格的走勢,往往不懼怕股價的急跌與深跌,最怕的就是股價陰跌的過程。

相關焦點

  • 聊聊低估值投資那些事兒
    以個股論,銀行、地產在本世紀初高速發展階段也享受著成長股的估值,08年跌到10左右大家覺得很便宜了,現在個位數pe,還有個別銀行到過3倍的,由於市場擔心壞帳、宏觀風險、網際網路金融替代等等原因導致歷史估值失效;港股長城汽車到過1倍pe;貴州茅臺12、13年屢創新低到過8pe,五糧液6倍,當時可是讓某投資人裸奔過的。
  • 銀行股仿佛陷入「低估值陷阱」 估值並非上漲的核心因素
    主要的一個邏輯是,由於今年來銀行讓利業績受到壓制,隨著經濟逐步好轉以及銀行讓利幅度的邊際下降,銀行業績有望持續改善。  與其他行業相比,銀行板塊估值最低、經營也足夠穩健。但7月初至9月末這段時間來,銀行股仿佛陷入「低估值陷阱」,估值並非上漲的核心因素。  因此,近幾日來銀行板塊的強力反彈,也被機構投資人士高度重視。
  • 如何避開價值陷阱——低估值策略
    基本結論一、價值陷阱是低估值策略無法迴避的問題,所謂價值陷阱是指低估值股票價格持續下行,並沒有出現均值回歸的情形。也就是說「便宜有便宜的道理」,低估值的原因並不是公司價值被市場低估,而是反映了未來持續惡化的盈利預期,這一預期也在後續逐步被證實。
  • 15隻銀行股破淨 中長期投資仍要選低估值的優質股
    摘要 【15隻銀行股破淨 中長期投資仍要選低估值的優質股】數據顯示,截至7月24日收盤,滬深兩市共有15隻銀行股破淨,在上市銀行中的佔比超過57%,在此背景下,已有多家銀行高管出手護盤,進行增持。
  • 招商銀行港股罕見暴跌 三大殺跌主因顯現 銀行股:我還有...
    昨天滙豐控股狂漲10%,今天招商銀行港股卻突然暴跌,收盤跌幅超過6%,瑞信創設的招商銀行窩輪收盤跌幅更高達72%。港股市場除了招商銀行之外,其他中資銀行股表現也不太好,交通銀行、光大銀行、重慶銀行、農業銀行等跌幅也比較大;A股市場上,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等跌幅也不小。
  • 華泰柏瑞黃明仁:港股牛市望延續 低估值藍籌站上風口
    對此,華泰柏瑞新經濟滬港深基金擬任基金經理黃明仁認為,儘管恒生指數在三季度已上漲了約15%,但是港股依然維持著低市盈率、高股息率的特點,疊加即將開閘的深港通對港股潛在的提振作用,港股市場整體仍存在投資價值。他預計年內港股或出現小幅回調,但每一次回調都是不錯的買入機會。在具體的投資方向上,將重點關注在經濟轉型中代表新經濟發展方向的產業。
  • 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股低估值兼具高成長
    原標題:中國平安、招商銀行等股低估值兼具高成長
  • 低估值投資策略,兩類是陷阱,兩種是機會,怎麼區分?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千眼觀市網,ID:gh_13452850db37 】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高估值與低估值系列之二1/6、低估值的投資陷阱你不會建議普通人跑百米,因為這看起來就很難,就像很多人喜歡低估值策略,只是因為它看上去非常簡單。低估值投資方法想要成功,必須同時具備兩個前提:第一,市場犯錯了;第二,市場會糾正這個錯誤——而這比你想像的難多了。
  • 低估值如何衡量、如何避免估值陷阱?這位14年投研大咖這樣說
    站在當前時點展望未來,醫藥股的後續表現則是不得而知的。問:所謂低估值板塊是指銀行、有色、煤炭、化工嗎,如何避免低估值陷阱?姜誠:所謂低估值板塊應該是隨時間變化的動態概念,目前市場條件下銀行、地產、煤炭、建築、一部分化工股和建材股的絕對和相對估值水平較低,它們也曾經估值很高過,也不是所有的周期行業股票估值都低。
  • 看好港股中資銀行 板塊行情持續
    銀行基本面與宏觀經濟的息息相關(資產質量與淨息差),監管指導讓利,也是觀察經濟,相機抉擇。大行上漲後,行情持續,關注港股中資銀行。1、個股輪動邏輯。本輪行情,銀行個股上漲的輪動:優質龍頭銀行率先修復-二線龍頭-大行。2、港股中資銀行確定性高:A/H溢價在歷史高位;估值在歷史低位。
  • 中國股市:23隻被市場嚴重低估值的軍工股(名單)低估值接近0.5
    大盤迴顧周五主板市場的權重金銀行、保險和土建等大藍籌力挺大盤,午後終因架不住創業藍籌領跌態勢,最終仍以各大股指收跌結束,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板塊上,可轉債早盤高潮後出現分化,市場依舊缺乏可持續的主線題材。
  • 北上資金狂賣70億,又靠銀行股撐起一片天!低估值行情要來了嗎?
    北上資金狂賣70億,又靠銀行股撐起一片天!低估值行情要來了嗎?周三,A股繼續維持小幅震蕩調整的走勢,上證指數再度下試3300點支撐,創業板指險守2700點整數關,中小板指也在9000點整數關口反覆爭奪。
  • 銀行股風險巨大,不要迷信...
    受到「巴菲特接班人」李錄旗下基金在港股市場大舉增持郵儲銀行的消息刺激,A股銀行股早盤大漲,郵儲銀行一度漲停。不過銀行股最終衝高回落,郵儲銀行也沒有封住漲停。銀行周五隻是跟風炒作,從中證銀行指數來看,周五跳空收出射擊之星,在前高處遇阻回落,周五的缺口短期必然會回補。我們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泡沫將破滅,並且全球金融危機將襲來,一旦出現,銀行股的低估值將「狗屁不是」。
  • 警惕低估值陷阱!不管多便宜,垃圾票永遠都是垃圾……
    警惕低估值陷阱像李姐這樣的問題無老師收到過不止幾十個了,大多是:XX股價非常低,能不能賣了房子全倉幹一把?上周給大家分享的觀點是,註冊制下要有擁抱優質股的意識,本周跟大家分享的觀點是:警惕「低估值陷阱」。什麼是低估值陷阱呢?所謂價值陷阱是指低估值股票價格持續下行,但並沒有出現價值回歸的情形。說通俗的就是一直在下跌,從來不上漲。為啥出現這種情況呢?
  • 經濟回暖和讓利步入尾聲,明年會是銀行股投資的最佳時機嗎?
    由此可見,今年的銀行板塊基本上跑輸同期市場指數的表現。銀行股跑輸同期市場指數的表現,也並非沒有原因。其中,最直接的因素,莫過於今年銀行業讓利實體經濟的壓力較大,反映到上市公司的業績身上,今年二三季度銀行股的業績增速發生了明顯的分歧。其中,國有大行的讓利壓力較大,今年二三季度還出現了業績增速下滑的跡象,股份制銀行讓利壓力緊隨其後,銀行板塊的整體業績表現存在著顯著分化的跡象。
  • 低估值板塊輪番表現!後市買成長還是低估值?還有哪些低估指數可以...
    摘要 【低估值板塊輪番表現!後市買成長還是低估值?還有哪些低估指數基金可以潛伏?】
  • 千億老牌港股私有化!會德豐啟動「股份+現金」置換計劃,低估值下...
    1股會德豐股票,根據要約收購協議,所需現金代價最高金額為81.5億港元。事實上,作為老牌港股,會德豐擁有不少名人小股東,但股數普遍不多。包括已故和記國際主席祁德尊、前會德豐大股東馬登家族、新地主席兼董事總經理郭炳聯,獨立股評人David Webb等,持股數量從1000萬股至數萬股不等。
  • 景順長城基金餘廣:市場風格再平衡 關注低估值+盈利改善丨2021寄語
    此外,在基數效應、低估值和海外資金流入等多重因素作用下,當前港股的投資性價比突出。 從流動性來看,雖然2021年超強力度財政政策託底經濟可能回歸常態,但在居民銀行儲蓄向權益市場轉移趨勢未改和資本市場制度改革深化外資有望大概率流入的背景下,A股市場流動性有望保持充裕。
  • 銀行領銜上漲,證券急拉尾盤,低估值或迎來機會
    工商銀行開盤異動,下午14時28分漲幅至+4.52%,在銀行板塊中漲幅第一,廈門銀行被激活,14時38分直線拉漲停,證券板塊被帶動,長江證券翹尾拉升,國盛金控尾盤衝刺,滑翔式漲停
  • 專訪|國內經濟深度復甦,銀行股收益幅度有多大?
    進入12月,銀行股憑藉其周期性和低估值兩大特點,以及疊加國內經濟深度復甦的背景,銀行股開始趨勢性走強,並逐漸走進機構和個人投資者的視角中。銀行股此輪趨勢性走強,是估值修復還是受益於經濟復甦帶來的基本面反轉?國內經濟深度復甦,銀行股收益幅度大概會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