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風暴中的影視公司 誰是倖存者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第一財經

疫情風暴中的影視公司 誰是倖存者

陸瑤

[ 放映端和生產端的停滯讓不少影視公司的一季度「顆粒無收」。部分公司憑藉著較為充足的資源儲備,雖然股價難逃下跌形勢,但在業績上體現出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

在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下,影院停業、影片撤檔成了影視公司困境的開端。在影院沒有觀眾的3個多月裡,電影從業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壓力。股價一路下行,「跌跌」不休成為常態。

19家影視上市公司中,17家公司的股價未能逃脫大幅下挫的境遇,跌幅最大的公司股價在1月23日至3月31日間下行了40%。

文投控股(600715.SH)、橫店影視(603103.SH)等院線公司更處於虧損的「重災區」。放映端和生產端的停滯也讓不少影視公司的一季度「顆粒無收」。部分公司憑藉著較為充足的資源儲備,雖然股價難逃下跌形勢,但在業績上體現出一定的抗風險能力。

而與此同時,芒果超媒(300413.SZ)等具有線上業務的公司卻受益於疫情下的「宅經濟」,業績增長迅速,股價走勢同樣穩健,成為疫情中的最大「贏家」。

「身負重傷」的院線公司

院線無疑是受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業態之一。停業的影院無收入進帳,卻仍需負擔各項人力、維護等成本,有不少影院業者開始售賣影院,以維持資金鍊。

以院線為主要業務的影視公司在今年一季度的業績表現更是一片慘澹,文投控股、橫店影視、上海電影(601595.SH)、中國電影(600977.SH)、萬達電影(002739.SZ)的營收同比下滑幅度均超過70%,其中橫店影視和中國電影降幅接近90%。

伴隨著營收滑坡的是嚴重的淨利虧損。萬達電影一季度虧損額高達6億元,同比下降250%;文投控股一季度虧損1.69億元,同比下降幅度達到5245.72%,疫情期間股價下跌了約21%。橫店影視和中國電影也同列虧損破億元的隊伍中。較去年一季度,院線公司淨利潤的下滑幅度多在200%上下。

「難為無米之炊」的影視公司

影視生產鏈條的全面停滯,大幅影響了影視公司一季度的可確認收入,項目籌備和後期製作成為一季度最主要的工作內容。

從業績來看,慈文傳媒(002343.SZ)是受生產發行停滯影響最大的影視公司之一,一季度營收同比減少99.08%,淨利潤更大減346.15%,形成了1538萬元的虧損。北京文化(000802.SZ)的一季度營收同比減少了96.62%,虧損額約為1924萬元。兩家公司的股價在疫情期間分別下挫了26%和12%。

華誼兄弟(300027.SZ)在疫情期間上線的網劇和網絡電影表現突出,網劇《人間煙火花小廚》的分帳票房快速過億,網絡電影《九指神丐》以600萬的成本博得1927萬分帳票房。但網端內容的優質表現無法抵禦疫情對電影、影院等主營業務的影響。華誼兄弟一季度營收和淨利潤分別同比減少61.38%和52.64%,虧損額為1.43億元,股價也跌去22.70%。

此外,以電視劇業務為主的唐德影視(300426.SZ)和吉翔股份(603399.SH)也受到銷售進度、應收帳款回收進度減緩的影響,一季度虧損雖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但虧損額仍超過2000萬元。

「儲糧御冬」的倖存者

在生產受限的背景下,影視項目儲備就成了挺過「寒冬」的重要「糧食」。

在一眾業績下行的影視公司中,擁有豐富儲備的華策影視(300133.SZ)則顯得尤為特別,一季度營收穩步增長至7.62億元,淨利潤同比增長205%,達1.1億元。根據一季報,華策影視一季度內確認收入的電視劇項目有4部,電影項目有3部。目前,華策影視約有10部殺青作品待播。

華錄百納(300291.SZ)受益於過往劇目的多輪發行,淨利潤同比增加103.80%至1989萬元,報告期內有7個影視項目正在推進。

光線傳媒(300251.SZ)和新文化(300336.SZ)在電影業務的持續推進下,雖然淨利潤同比下滑幅度均在60%以上,但仍能保持盈利。光線傳媒有3部於2019年末上映並有部分票房計入今年一季度的影片,一季度總票房為3.77億元。新文化則在2月和3月各有一部電影登陸視頻平臺。

華西證券分析師稱,疫情期間新劇供給減少,用戶線上市場增加,下遊需求增長,對於劇集儲備豐富的影視公司是凸顯頭部效應的機會。

「意外之喜」的線上業務

疫情加重了影視寒冬,卻也形成了「宅經濟」的紅利期。芒果超媒(300413.SZ)、歡喜傳媒(01003.HK)等具有線上平臺業務的影視公司成為今年一季度影視行業中少有的「贏家」。

芒果超媒於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7.27億元,同比增長9.74%;實現淨利潤4.8億元。同比增長14.82%。疫情期間,在熱播劇集和綜藝的帶動下,付費會員數及會員收入大幅提升,平臺營業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10.76%。歡喜傳媒的流媒體平臺也逐漸成為其收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歡喜傳媒在2019年業績報告中稱,歡喜首映的付費用戶已超過200萬,APP的下載次數超過1100萬。天風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渠道內容一體化的平臺型傳媒公司將具備長期的優勢和成長性。

同樣受益於宅經濟的影視公司還有大晟文化(600892.SH),大晟文化的遊戲業務為其提供了充分的業績增長。今年一季度,大晟文化營收同比增長44.33%至5994萬元,淨利潤同比增長373.06%至2658萬元。報告稱,其業績增長主要由於遊戲的新增用戶、活躍用戶和用戶時長均有明顯提升,且用戶在遊戲中的充值金額也出現明顯增加。

在線上業務的助力下,歡喜傳媒和大晟文化成為疫情期間少有的兩家股價上揚的公司,上行幅度超過8%;芒果超媒則微跌5%,是所有股價下行公司中跌幅最小的公司。

相關焦點

  • 疫情之下,倖存者偏差
    銳眼觀天下,毒舌鑑是非 ——倖存者偏差——執筆:賈也編輯:門人1你我皆倖存者疫情是一面照妖鏡,將人間的魑魅魍魎照出了原形。我們有些人的表現,還是一而貫之,一如既往的,百年乃至千年不變——要麼他人遇難是幸災樂禍;要麼習慣思維是甩鍋轉嫁。
  • 影視生力軍:百舸爭流,五大影視公司強勢突圍
    內容走向現實化:「真實+話題」折射社會眾生百態題材創新的同時,影視公司對內容的布局也在不斷提高要求。現實主義大勢的當下,影視公司與其作品也在強調著現實關照,《白鹿原》《人民的名義》《漂洋過海來看你》等多部劇目聚焦社會熱點,真實可信的故事劇情,在帶給每一位觀眾對生活的感悟和思考的同時,也是影視公司們想要傳遞的社會表達。
  • 影視公司倒閉了,影視人還好嗎?
    ▲橫店影視城停工公告「疫情期間,關閉橫店劇組 310 個,組內 5600 多人滯留橫店。」  橫店影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天福曾在一次在會議中概述橫店影視疫情期間的狀況。程風是北京一家影視製作公司的執行製片人,去年 12 月,他所在的劇組入駐橫店影視基地,原計劃 4 月中旬殺青;但受疫情影響,整個劇組停拍了兩個月,這期間劇組仍然需要負責支付演員片酬費用、設備的費用,物料租金費用、場地費用等。事實上,這還只是中小型劇組的虧損情況。
  • 誰是疫情下醫美產業的「倖存者」?
    在近日億歐大健康主辦的「新冠抗疫,醫美產業保衛戰」主題直播中,億歐大健康主編郭銘梓、聯合麗格董事長李濱和金浦健服總裁範寅就疫情之下的醫美行業,發起了一場產業與投資視角的圓桌討論。「以往打價格戰的醫美機構在疫情之下的抗風險能力極差。」李濱如是判斷。
  • 影視公司如何從短視頻直播熱中,分一杯羹?
    每個新入局者,都曾在影視行業書寫過閃亮的故事。2019年,短視頻的用戶規模已超過6億,疫情時期流量再次創下歷史新高,對於這塊最具活力的內容傳播池,影視公司來勢洶洶,外界也好奇行業將由此發生哪些變化。此番入局的影視公司,不論是基於原有內容基因,打造短視頻內容,還是直接以投資方式布局MCN機構,都是基於現有優勢,進行的資源整合。舊事物逝去的同時,新的已經孕育而生。在眺望行業風向之前,骨朵試圖回到最原始的問題,影視公司正在以及該如何擁抱這股新變化。誰在入局?
  • 虧損、下滑……16家影視公司發布半年報,2020下半場誰將「絕地逢生...
    虧損、下滑……16家影視公司發布半年報,2020下半場誰將「絕地逢生?」現在公眾關心的問題是, 2020年還剩下不到三個月,影視公司們能夠趕在明年之前緩過勁嗎?據不完全統計,16家影視公司發布的2020年半年報中,電影公司無論是傳統巨頭還是崛起的新貴,都陷入虧損不能自拔,而以電視劇為主要業務的公司們,已經有部分提前上岸。
  • 逆行者:盤點那些仍在謀劃上市的影視公司!
    來源:傳媒內參文/張穎2018年以來,傳媒影視行業一直面臨政策收緊、資本退潮、經營乏力的多重挑戰,傳媒影視股震蕩,影視上市公司業績財報虧損面較大,多家影視公司緊急救市,比如華誼兄弟曾進行多次質押,部分公司尋求了國資入股,比如華策影視,還有個別公司已經瀕臨破產、追債、遭問詢的境地,比如長城影視。
  • 影視公司ST大考即將來臨,誰將戴帽?誰能逃過此劫?
    來源:財聯社已連續虧損兩年的影視公司們,將在今年這一特殊時期迎來ST大考。根據三季報的財務數據推算,多家影視公司2020年度虧損幾乎已成定局。那麼明年會有影視公司被ST嗎?創業板退市新規之下,華誼兄弟(300027.SZ)和唐德影視(300426.SZ))雖已經連續兩年虧損,但仍能逃過一劫。
  • 影院復工60天:票房從0到50億,7家影視公司股價超過疫情前水平
    誰都沒想到影院復工後的首個節目檔期,票房大盤會如此猛。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作為一部愛情片正中觀眾七夕觀影的「下懷」,首日票房即斬獲了令無數影片眼紅的2.5億。 錯過了暑期、七夕,還有國慶檔。
  • 金融風暴中,你的錨在哪裡?
    3月13日,川普宣布美國進入國家緊急狀態,聯邦政府可以動用高達500億美元幫助對抗疫情,道指上漲9%。這些天,我和同事們討論最多的問題是,這場金融風暴中能夠找到合適的「錨」嗎?「錨」在哪裡?以下是我們的一些思考。01 新冠疫情意味著什麼?
  • 歡樂小鳥公司多部力作亮相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
    歡樂小鳥公司多部力作亮相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董欣悅)8月25日,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在北京展覽館盛大開幕。通達集團旗下河北歡樂小鳥影視傳媒有限公司此次攜帶網絡大電影《千金魅惑》《瘋狂電玩城》《暗黑西遊之滅神》《擒叔記》《外星男友》等多部優質力作一經亮相,立即成為本屆展會的亮點,頗受參展商和媒體關注。  自2003年起,一年一度的中國國際影視節目展既是國家級、國際性的影視盛會,也是檢驗影視行業的一個風向標,被稱為「中國國際廣播影視博覽會」。
  • 湖南廣播影視集團攜手華為發布《舞蹈風暴》新產品,科技賦能藝術...
    2020年11月9日上午,湖南廣播影視集團與華為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在五礦演播大廳舉行「《舞蹈風暴2&時空凝結》合作籤約暨自由視角和VR視頻發布儀式」。湖南廣播影視集團公司(臺)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副臺長朱皓峰,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戰略部總裁張文林等嘉賓出席了本次發布儀式。
  • 《名校風暴》中各人氣演員,是誰成為了如今時尚圈的寵兒?
    《名校風暴》這部劇不僅僅俘獲了大批劇迷,這部Netflix受歡迎的電視劇系列還使得劇中演員享譽國際。很多節目都青睞他們,並儼然成為Instagram上的大明星。特別是Ester Expósito,她是網絡上受關注度最高的西班牙明星。
  • 影視行業獨木難支 75%金融機構涉足影視信貸業務
    創業三年,在北京某影視傳媒公司任高管的他,感受著影視傳媒行業資本的「潮汐」風暴——來潮時,在激情與速度中翻滾著拍岸而上;落潮時又悄然而退,露出一片空蕩蕩。「很多人還是有著影視行業的夢想,現在託朋友介紹的私募聯繫少了,產業鏈條上的專業諮詢多了起來。」
  • 《隱秘的角落》大火背後:專注爆款製造的中小影視公司迅速崛起
    今年疫情洶湧而至,目前全國已有超過1.6萬家影視類公司註銷。在電影院遲遲不能開門的情況下,國產劇的市場卻在一直升溫。從年初的《安家》、《下一站是幸福》,到後來的《我是餘歡水》、《傳聞中的陳芊芊》、《怪你過分美麗》等等,國產劇尤其是諸多網劇吸引了市場的無數目光。
  • 影視人眾志成城戰疫情
    【見仁見智】  作者:李政(中國人民大學新媒體研究所研究人員)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牽動著每一個國人的心。在全國人民同心協力共同抗擊疫情時,影視工作者同樣積極履行著自身的責任與使命,為這場防控阻擊戰作出了貢獻。
  • 海難中的中國倖存者 鐵達尼號上的失語者
    海難中的中國倖存者 鐵達尼號上的失語者1912年4月14日,當時世界上體積最龐大、內部設施最豪華的客運輪船鐵達尼號,在它從英國南安普敦出發駛向美國紐約的處女航中遭遇厄運——它與一座冰山相撞,於次日凌晨沉入大海,2224名船員及乘客中,1517人喪生。
  • 醫療服務質量評價中的「倖存者偏差」分析
    這種推理的方法與日常理解的邏輯關係有點出入,這就叫倖存者偏差又叫「倖存者謬誤」,反駁的是一種常見邏輯謬誤,即只看到經過某種篩選之後的結果,忽略被篩選掉的信息,使對事物的認識僅限於某一偏面,甚至是與事實相反的結論。二、倖存者偏差對醫療服務質量服務評價的偏差表現1.相信療效。在醫療服務質量評價中,稍不注意也會犯倖存者偏差的問題。
  • 面對疫情影視人如何挺過「倒春寒」?記者走進橫店探訪影視行業危中...
    疫情期間,攝影基地和攝影棚費用全免、酒店住宿費減半、為「橫漂」發放每人500元補貼、聯合49家相關配套服務公司以市場最低價提供租賃……連日來,多項幫扶措施先後實施。橫店影視城董事長桑小慶預計,「為劇組減免費用超過4000萬元。」
  • 特殊時期,各影視公司對招收應屆生的態度是什麼?
    疫情影響下,當下電影行業尚未復工,很多公司項目停滯,難以推進,為保留實力,不少公司開始裁員。如此種種無疑都會對今年影視應屆生的求職環境增加更多變數。 特殊時期,各影視公司對招收應屆生的態度是什麼?電影行業的真實薪資生態又是怎樣的?畢業生又該如何度過這一艱難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