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行者:盤點那些仍在謀劃上市的影視公司!

2020-12-15 騰訊網

傳媒內參導讀:影視公司曾經一股腦扎堆上市的熱潮已經消退,以下仍在堅持上市輔導、堅持排隊的企業是真正的「逆行者」。

來源:傳媒內參

文/張穎

2018年以來,傳媒影視行業一直面臨政策收緊、資本退潮、經營乏力的多重挑戰,傳媒影視股震蕩,影視上市公司業績財報虧損面較大,多家影視公司緊急救市,比如華誼兄弟曾進行多次質押,部分公司尋求了國資入股,比如華策影視,還有個別公司已經瀕臨破產、追債、遭問詢的境地,比如長城影視。

與此同時,傳媒影視股公司曾經的「上市熱」也變得冷卻,尤其是A股門檻走高,新三板也存在摘牌風險。但是,近兩年仍然謀求「排隊」上市的公司依然存在,這些公司有的具備了一定的行業背書,為了進一步推動經營改革、做強做大,早就謀求上市;有的近兩年發展迅猛,野心蓬勃,非常需要資金。

復星影視

傳媒內參獨家盤點了六家謀求上市的影視公司,如下:

復興影視(集團)是上海復星集團旗下經營影視文化產業的新興板塊,它在影視產業前幾年大熱的時候成立。復星影視集團的高層包括曾經在湖南電廣、萬達影視工作過的行業頂尖人士。一位負責人曾表示,復興影視的目標是成為一家融入投資基因的影視公司,並計劃5年左右上市。

依託復星集團雄厚的資金基礎,在成立後復興影視頻繁投資了博納影業、分眾傳媒、完美世界、藍港在線、喜天影視、好萊塢Studio 8等影視領域的相關企業,涉獵影視製作、樓宇廣告、電子媒介、藝人經紀、影視後期等多個細分領域,建立了較為多元的業務投資版圖。

想必在攤子鋪得足夠大之後,復星集團對復興影視的扶持輸血將變為依託家市場融資手段來支撐運營,上市是一種計劃內的手段,在獨立上市後,復興影視將更多依靠日臻完備的運營團隊,通過投資收益、關聯企業合作進行的資源配置以及更多途徑來取得盈利。

從目前來看,復興支持的博納在近兩年曾經出品了《湄公河行動》等熱門影片,完美世界、分眾傳媒均屬於視行業代表性領頭企業,復興影視的發展捆綁了足夠能量的影視公司,而在社會公益事業等方面,復興還在疫情期間聯合了喜天影視等合作企業進行捐贈。除了母體強大,對外合作、搞活資源配置,是復興壯大的另一個重要基因。

耳東影業

去年以來,有關耳東影業謀求港股上市的消息多次出現。根據《職業經理人周刊》的消息,2019年11月29日,耳東影業集團正在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根據東方財富網股吧消息,2020年2 月 26 日,總部來自北京的影視文化集團耳東影業集團有限公司 Erdong PicturesGroup Limited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

耳東影業由一家叫做北京品今控股的投資公司孵化而來,原名叫做源石影視,在2015年開始涉足影視投資,曾投資《反貪風暴4》、《我和我的祖國》、《西虹市首富》、《紅海行動》等熱門作品。近幾年,耳東影業發展迅猛,業務布局主要由影視以及泛娛樂兩大業務版塊構成。

其中影視業務涵蓋:內容研發、宣傳發行、影院管理、智慧院線、票房金融、影視產業園等影視全產業鏈;泛娛樂業務涵蓋:電影人工智慧、VR、內容直播、新媒體、實景娛樂、二次元、遊戲電競等。

山影製作

山影製作總經理吳雪松

早在2015年,山影製作就將上市計劃提上了議程。山影早在1986年成立,打響了「魯劇」這一被廣泛認可的著名文化品牌,但是資金嚴重短缺的瓶頸始終制約著山影主業以及相關產業的拓展和擴張,很多好的項目因資金問題難以落地實施。

山影內部決策層曾多次開會研討,一致認為,要想實現做大做強的戰略目標,對主營業務進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是尋求新發展、提質增效、拓展空間的必由之路和根本途徑。2016年6月,經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財政廳批覆同意,山影率先進行了股份制改造,變更為山東影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

2016年12月6日,山東影視製作股份有限公司在山東文交所正式掛牌,標誌著山影戰略投資者引進的招拍掛工作正式開始,通過資源置換的合作方式,萬達院線、雲鋒基金等七家戰投成為山影的合作夥伴,他們的加盟使山影製作獲得了6個億的資金支持,也意味著山影上市邁出第一步。

近期,傳媒內參在採訪山影製作總經理吳雪松時,問到了山影上市的最新動向。吳雪松透露,「截止目前,山影製作IPO工作正在進行中,我們將努力以精品創作帶動公司業績,早日完成公司上市工作。」

原石文化

2019年下半年,還有一家公司公開了港股IPO招股書,名為原石文化,這家公司成立於2013年,主要從事電視劇製作、投資、發行代理等,曾經是一家新三板企業。2018年9月20日,原石文化發布公告稱,根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的規定,我司現決定自 2018 年 9 月 26 日起終止其股票掛牌。

根據2019年赴港招股書介紹,中國電視劇及網劇市場高度分散,2018年五大劇集公司合計佔有14.4%的市場份額,原石文化排在第20至30名之間,市場佔有率為0.2%。另據說明,原石文化這次IPO募資,將用於3個方面,包括製作4部電視劇、購買電視劇版權(或播放權)、剩餘用於公司一般運營。據悉,該公司今年1月已完成港股上市。

燦星製作

近兩年,國內以綜藝製作為主業謀求上市的影視公司僅燦星製作一家。根據證券日報消息,2018年12月28日,燦星製作披露了招股書,擬在創業板上市。根據證監會於2018年2月11日披露的公告,2018年 1月底,中信建投已與燦星籤訂了上市輔導協議,預計整個輔導將持續3個月,於2018年5月份申請輔導驗收。

燦星製作是國內發展前列的綜藝製作機構,曾經製作並推出了《好聲音》《蒙面唱將猜猜猜》《這就是街舞》等熱門綜藝。2016年燦星的估值是50億,2017年達到210億,2018年估值有所下滑。2019年初,燦星曾表示本年度將正式推進IPO上市的日程。至於燦星什麼時候正式上市,也將成為行業持續關注的焦點之一。

博納影業

博納影業曾經是一家美股上市企業,也是國內影視公司一個特殊的存在。2015年,博納從美國納斯達克退市,2017年10月證監會披露了博納影業招股說明書。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博納影業擬在深交所中小企業板上市,計劃發行股票不低於1.22億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超過10%,IPO發行將不涉及老股轉讓。

募集金額的主要用途為博納電影項目和博納電影院項目,分別擬投入募集金額分別為60500.00萬元和81961.12萬元,總計14.24億元。但是,兩年多過去了,博納國內上市落槌定音的一刻始終沒有到來。博納影業為什麼還處於上市「排隊」階段,或與其曾經登陸過美股,以及國內影視行業最近兩年的上市審查趨嚴有關。

從募資的主要用途來看,博納主要用於電影及院線,其主業也將成為融資的核心吸引力。這是因為博納影業近兩年頻繁參與投資出品了多部熱門影片,包括《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建軍大業》等,其影片出品規模及公司影響力,與中影股份、光線傳媒、華誼兄弟比肩,盈利表現與市場口碑頗佳。而這也是博納繼續排隊,有信心國內上市並完成募資的堅強後盾。

總而言之,影視公司曾經一股腦扎堆上市的熱潮已經消退,上述仍在堅持上市輔導、堅持排隊的企業是真正的「逆行者」。

在影視行業資本環境變得更加「沉靜」,投資者變得更加理性的今天,真正能夠在入市門檻提高的情況下,取得成功上市的傳媒影視公司必定有著較強的業務實力和較大的盈利潛質,才能獲得專業投資者的青睞。

相關焦點

  • 開妓院、監獄、精神病院……那些奇葩的上市公司大盤點!
    目前,在A股上市的公司達到3000多家,在美股上市的公司有6000多家,在港股上市的公司有2000多家,全世界的上市公司數量超過20000家。那麼接下來,就讓雪球弟來為你盤點一下那些奇葩的上市公司吧! 1.「妓院第一股」——日日新星 「日日新星」是世界上第一個成功上市的「妓院」,這是一家夜店,不過稱它為妓院也合理,這家公司是墨爾本特殊產業的龍頭。
  • 陷入困境的上市影視公司,現在都如何了?
    在被該片「拖累」了兩年後,唐德影視於2020年5月6日發布了關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籤訂《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暨控制權變更的提示性公告(以下簡稱《股份轉讓意向性協議》公告),公司實際控制人擬變更為東陽市國資辦,唐德或將迎來國資控股。這兩年時間裡,影視行業也在經歷著較大的調整變化,陷入困境的影視公司不止一二,而這背後的成因和結果也不盡相同。
  • 稻草熊擬上市港股,或將開啟影視公司赴港上市大潮?
    事實上,在吳奇隆和劉詩詩婚後,2016年,稻草熊就試圖通過暴風集團收購60%的股份,來完成A股的上市。但最終由於未通過證監會的監察而失敗。此後的四年間,由於國內對影視公司監管趨嚴,近幾年影視板塊的A股上市之路尤其艱難。上一家成功「上岸」的頭部影視公司,還是2016年年底的歡瑞世紀。從2018年開始,無一家影視公司登陸A股。
  • 這家劉詩詩、趙麗穎持股的影視公司,要上市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張雪雖然四年前進入A股未果,但如今,稻草熊終於實現了它的上市夢。12月20日,據港交所網站顯示,稻草熊正式通過港交所上市聆訊。若隨後的發行認購股份順利,這家四年前折戟A股的影視公司,終於成功敲開資本市場的大門。
  • 多家上市影視公司迎來股權變動,背後是行業的風險出清
    這半年,影視公司歷了不小的「劫」。院線徹底停擺、劇組停止工作、影視人待業在家……這些變動,同時也體現在了資本市場上。上半年,不少上市影視公司都發生了不小的股權變化。從唐德、慈文、北京文化、鹿港文化等紛紛擁抱國資,到華誼、萬達發行定增,再到歡瑞、華策的高層變動、股權轉讓……2020這一年,上市影視公司動蕩不小。看起來,影視市場的不穩定,供給側持續在出清,讓頭部上市公司受到較大波及,才會促使公司做出相應調整。不過,對於影視公司本身而言,這些變化實則是一個深度調整。
  • 冰與火的一季度,遭重創的上市影視公司到底虧了多少錢?
    小公司在「生死邊緣掙扎」,影視上市公司也紛紛陷入業績虧損的境地。電影行業全面停擺的2個多月後,各大公司的今年一季度業績報告也陸續出爐。意料之中的,一片慘澹。不僅是萬達電影苦不堪言,疫情影響下,電影類上市公司幾乎「無人能倖免」。目前已發布的影視類上市公司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捷成股份、光線傳媒業績預減,ST中南、唐德影視、華誼兄弟、北京文化等公司業績續虧,萬達電影、奧飛娛樂、幸福藍海則陷入首虧。
  • 被樂視欠款的影視公司們-虎嗅網
    儘管目前還很難準確估計樂視系公司的欠款規模,不過,娛樂資本論整理了近300家A股上市和新三板掛牌的影視文娛公司2016年年報,從中挖掘出樂視欠款相對詳細的數據,試圖還原樂視系公司在影視行業的欠款情況,並通過採訪相關公司,獲得重要的回應。
  • 中國十大影視集團是哪些?影視公司排行榜,一起來看看吧!
    質量好的影視節目背後離不開影視公司的努力。中國十大影視集團是哪些?下面為您盤點影視公司排名。中國十大影視集團 電影公司品牌排行榜:1,中影CFGC(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 始於1999年,電影行業知名品牌,國內大型電影製作與發行機構,專業從事影視製片製作、電影發行、電影放映及影視服務業務的上市公司。
  • 起底中國十大影視上市公司老闆 上億身家背景揭秘
    中影原副總經理張強出任公司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     2014年,影視公司借殼上市成為了最熱門的標的,儘管由於過熱有可能導致估值過高,但大牌明星的入股、大製作影片的過億高票房,仍然調起了不少投資者的注資與關注熱情。例如,阿里影業中的李連杰、王家衛、海潤影視中的孫儷、趙麗穎這些明星股東無疑成為最為吸引眼球的「點」。這些上市的影視公司到底如何上市融資?
  • 華策、完美影視、歡瑞等九大上市公司2021電視劇
    2021年是影視行業絕地重生的一年,A股34家上市影視公司能否迎來股價飄紅,取決於手裡的存貨質量。本文選取34家上市影視公司中的9家——華策、完美世界影視、歡瑞世紀、慈文、唐德、萬達、華誼、光線、華錄百納,對其2021年電視劇片單作一梳理。
  • 會飛的豬影視文化工作室?這些有趣的公司名稱你見過沒?
    俗話說,一個響噹噹、亮堂堂的名字承載一個人成長的希望和美好的祝願,公司也是這樣的,在恢弘大氣的同時也帶著對於未來無限美好希望的祝願。但是,有些名字,大筆一揮洋洋灑灑幾個字卻是讓人忍俊不禁。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好玩的公司名稱!
  • 國資入股 民營影視公司能否走出泥潭?
    而另一種則是轉讓上市公司部分股權。   對於這兩種方式,經濟學家宋清輝向記者表示,顯而易見,轉讓上市公司部分股權更有利。「讓國企成為第一控股人,可能會影響民營影視公司高管層的利益分配,不利於提振士氣。」   那麼,國資入股是否一定就能幫民營影視公司擺脫困境呢?
  • 橫店影視收購兩公司股權 擴展上遊產業鏈
    來源:證券時報·e公司橫店影視(603103)12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橫店控股持有的影視製作100%股權及橫店影業100%股權,收購價分別為2054萬元、10173萬元,共計12227萬元。
  • 橫店影視收購兩公司股權,擴展上遊產業鏈
    來源:e公司橫店影視(603103)12月8日晚間公告,公司擬以現金方式收購控股股東橫店控股持有的影視製作100%股權及橫店影業100%股權,收購價分別為2054萬元、10173萬元,共計12227萬元。
  • 向最美「逆行者」致敬 「英模大師進校園」走進安徽廣播影視職業...
    為切實加強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大力弘揚道德模範和英模大師的高尚精神,激勵廣大師生崇尚先進、學習先進、爭做先進,12月23下午,安徽廣播影視職業技術學院舉辦「道德模範、英模大師進校園」專題報告會。
  • 新三板轉板細則出爐 渝企新安潔和華邦健康子公司謀劃A股上市
    原標題:新三板轉板細則出爐 渝企新安潔和華邦健康子公司謀劃A股上市   近日,滬深交易所相繼就《全國
  • 上市公司「改朝換代」那些事兒
    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便如同一座江山的王座。實控人一手掌握企業「生死大權」,但這種「權力」也易受到內外力影響,一不留神,公司就會「改了朝,換了代」。而一家公司控制權的讓渡,有時平靜,有時也會伴隨著「腥風血雨」。
  • 聚焦華語成人影視,花花公子娛樂計劃香港上市
    日前,花花公子企業集團(PLAYBOY ENTERPRISES, INC.)宣布花花公子娛樂有限公司(PLAYBOY ENTERTAINMENT LIMITED)在港成立,將推出全球首個在線華語成人影視平臺,並計劃未來5年內在港交所主板上市。
  • 盤點那些耗資巨大,甚至拖垮公司的遊戲,《ET》領銜!
    本期來和大家盤點——那些耗資巨大、險些(已經)拖垮製作公司的遊戲!Crytek是一家德國遊戲公司,該公司以追求極致畫質而聞名業界,然而,在製作《孤島危機》,特別是後面兩部的時候,因為追求極致畫質以及開發自家引擎,這家公司屢屢爆出罷工、欠薪、破產等醜聞。
  • 盤點2019環保上市公司「七宗最」 釋放三大信號!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大氣網訊:又是一年年報季,各大環保上市公司紛紛曬出自己的2019成績單,秀肌肉,博眼球。總體來看,2019年,環保產業已經度過了最為艱難的階段,開始觸底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