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兵器,除了十八般兵器以外,哪些是我們沒有見過的,威力很大

2020-12-23 路上的美好時光

中國兵器藝術博物館,是我到平遙旅遊時在一個不顯眼的角落裡發現的,平遙古城是中國四大古城之一。

平遙古城坐落在山西省平遙縣。在平遙古城裡面,有一個不起眼的博物館。它坐落在平遙古城內西大街,乍一看很是不顯眼。門口有一個中國山西省愛國教育基地的牌子。想必也是很多愛國人士來參觀的。博物館是免費參觀。

冷兵器在中國經歷過幾千年的歷史看,它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和鐵器時代,隨著工藝的不斷改進,威力也在逐步增大。展覽的兵器從商周、到漢代、唐代、明清和近現代的都有,還有解放戰爭時期抗戰用過的軍刀實物展出,形式各樣,用途不同。

這個博物館在外邊看,不是很顯眼,通過一扇門進去,裡面佔地面積大概有2000平方米,裡面展覽的有從古到今的各種冷兵器,其中有我們熟悉的十八般兵器,也有各種稀奇古怪的兵器,都不知道是怎麼使用的,接下來我給大家看一下。

元代刀劍

這把長杆刀是元代(1271年到1368年),距今也有700多年了、這把刀體型碩大,看起來就威力不小,讓我想起了關羽關雲長的那把大刀,是不是就是這種大刀,等下找博物館工作人員問一下。

關羽是山西運城人,也有可能關羽用的刀是跟這個一樣的,長杆刀總長約1米8,最寬處有18釐米,刀身為鐵製的,刀面呈黑色已經生鏽的很嚴重,看著還是威風凜凜,不減當年的霸氣,可以想像當時關羽拿著這把長柄刀威風凜凜,在戰場上廝殺的場景。

下面的元代刀劍因為是鐵質的,已經生鏽的非常的薄了,當時那個劍柄一般是木製的已經腐蝕的沒有了,只剩刀柄和刀身,刀身現在也鏽得成很薄一層鐵皮,這些兵器有可能都是當時戰場上使用過的。

右邊的頭盔是不是很像我們現在的頭盔呢?原來以前頭盔也是這樣的,現在保存還比較完整,除了古代的頭盔,在頭頂處有一個鐵角,其他和我們現在頭盔基本一樣的,明清時候火器時代迅速大量裝備軍隊,冷兵器轉為輔助性武器使用。

明清時期的刀劍

這就是我們明清時期的寶劍了,這是我們最熟悉,也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寶劍。它的劍柄和劍身中間形狀很像一個元寶,所以說我們通常稱之為寶劍,現保存完整。它造型優美,我們經常在古裝電視劇中能看到這種寶劍。它的長度約1米3,寬度3釐米,經過了幾百年,看起來這個寶劍還是明晃晃的,寒氣逼人。

古代當時上到朝廷高官下到平民百姓都有佩戴寶劍的習慣。龍頭手刀,這是介於寶劍和寶刀之間的一種武器形狀,像刀又像箭,比刀的威力小一點,比劍的威力大一點。

明代雁毛刀

看一下明代的雁毛刀,名字很奇怪,不知道為什麼叫這個名字,是刀比較輕嗎,有知道的朋友給我留言,看著刀面寒光逼人,在燈光下很刺眼這款刀具今、已經200多年了,還是那麼的光亮,還是那麼的鋒利,可見當時的制刀工藝相當成熟,可以想像當時拿著這把刀的人,在戰場上拼殺的景象。

方竹節鐵鞭

這裡邊還有很多沒見過的武器,比如這個方竹節鐵鞭,聽著怪嚇人的,看著根個鐵棍一樣,應該是實心的,為什麼叫做鞭呢,形狀也是想竹節一樣,一節一節的,這幾種武器都是比較特別的,有的是在劍身中間有個像蝴蝶結一樣的裝飾品。

我們看一下這個鎏金戚家刀吧,刀柄是鍍金的,刀柄處有鑲嵌藍寶石,還有鏤空雕,雕工也是相當的精美,腱鞘用的是上等皮革,保存到現在也十分完整,這個應該是當時王公貴族用的,因為他是鍍金的,老百姓也用不起啊。

抗戰時期用過的刀劍

這個展櫃裡面的,是我們近現代的抗日戰爭時期,紅軍使用過刀以及其他用品,上邊是一個行軍號,綁著一束紅飄帶和電影中的一一模一樣,不過我們現在的這個是當時實物,看到這個紅軍大刀,想起來了我們的革命先輩,不怕生命危險,用血肉和侵略者搏鬥的激烈場景,我們永遠的緬懷我們的革命先輩,這些都是紅軍當年使用過的武器,長度有1米5左右,最寬處有15釐米。

這是日本人侵略時用的刀具,可以想像我們的同胞,有多少人喪命在上面的這些武器之下。

這裡還有各種各樣的刀劍,五花八門,有的都不知道怎麼用,有知道的朋友,下方留言,讓我們一起討論下吧。

相關焦點

  • 除了十八般兵器外,還有哪些奇門兵器?
    大多數人知道十八般兵器都是從評書或者相聲裡聽到這麼一個提法:刀槍劍戟 斧鉞鉤叉 钂棍槊棒 鞭鐧錘抓 拐子流星。這就是所謂的十八般兵器。今天,我們不談十八般兵器,就專門談談幾件奇門兵器。天荷鳳尾鐔:古代兵器,亦作習武器械。天荷鳳尾鐔製造的非常精美。長柄一端縛荷葉形鏟,前刃部鋒利,可鏟、可扎;另一端縛形似鳳尾之金屬器械,尾尖鋒利,兩側有鉤,可刺,可鉤挑。演練此器械一般使用雙手,舞動起來虎虎生風。月牙刺:武術雙器械之一。手柄的兩端帶刺,柄的一側由橫梗連接一有刃的月牙刀。演練時雙手各持一械,要求保持月牙鋒口始終朝外。
  • 「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
    「十八般兵器」一詞始見於元曲,《敬德不伏老》中就有「他十八般武藝都學就,六韜書看得來滑熟」的唱詞。十八般兵器的具體所指在各個時期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大同小異,有長器械,短器械;軟器械、雙器械;有帶鉤的、帶刺的、帶尖的、帶刀的;有明的、暗的;有攻的防的;有打的、殺的、擊的、射的、擋的;等等。
  • 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十八般兵器到底是些啥?
    看電影和電視劇中經常會聽說,某某大俠十八般武器樣樣精通。不過聽是聽說,真正見過他們耍十八般武器的情節卻從來沒有出現過。十八般武器到底是些什麼?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槍在古代稱作矛,為刺兵器,殺傷力很大,其長而鋒利,使用靈便,取勝之法,精微獨到,其他兵器難與匹敵。故稱為「百兵之王」。刀刀在古代是一種單刃的砍殺兵器。它由刀身和刀柄構成,刀身較長,脊厚刃薄,適於劈砍。
  • 十八般武藝與十八般兵器
    徒手拳法為練體之根本,而兵器乃手足之延伸,它能極大地加強武術的搏殺效果。如果武術拳種已經讓你眼花繚亂了,那麼兵器的種類之多也同樣會讓你目不暇接。下面給大家介紹常見的十八般兵器,即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子、流星錘。
  • 十八般兵器到底有多厲害
    大多數人知道十八般兵器都是從評書或者相聲裡聽到這麼一個提法:刀槍劍戟 斧鉞鉤叉 钂棍槊棒 鞭鐧錘抓 拐子流星。這就是所謂的十八般兵器。但其實十八般兵器的內容並非是固定的,在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內容。十八般兵器的提法最早出現在元代的雜劇當中。十八般兵器也是中華武藝和傳統武器的象徵。是冷兵器時代最具特色的各類兵器的結合。能精通十八般兵器者也是武藝高超的象徵。
  • 十八般兵器你了解多少?最血腥的打擊兵器你知道是什麼嗎?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抓、拐子流星,這是中國古代最為常見的18種冷兵器。對於每個習武者來說,能夠熟練掌握這十八般兵器,就意味著達到了極高的武術境界。今天,我們來說一說一種不是很常見的制式兵器,錘。南宋高宗年前,牛頭山下一場驚天動地的決鬥即將開始。
  • 速寫的「十八般兵器」(上篇)
    文/睡皮 編輯/燕子 圖源/睡皮「刀槍劍戟 斧鉞鉤叉 钂棍槊棒 鞭鐧錘抓 拐子流星」章回小說裡形容武將們技藝高強往往便能精通這十八般兵刃,十八般兵器雖特點各異,但是本源上卻有相同之處,當今速寫畫風變化多樣,所用工具亦如十八般兵刃一般,原理是相同的,但不同的畫材呈現出的卻是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 中國古代冷兵器中國古代冷兵器講解:十八般兵器究竟是哪十八般?
    十八般武器,即冷兵器時代的「十八般武藝」,這是中國武術的一個傳統術語,也稱「十八般兵器」,常見於中國古代的戲曲、小說中,指使用各種武術器械的功夫和技能。現代人對「十八般武藝」的理解是泛指多種武器,或多種技能。
  • 說完兵器再說武藝,古代十八般武藝,打破你對「武藝」的認知
    記得之前小編寫過一篇文章,叫做「你耳熟能詳卻叫不上名字的十八般兵器」在這裡我聲名一下,我是標題寫錯了,請各位不要在意那些細節。今天我又來細數了,這次不是十八般兵器了,而是十八般武藝。其實十八般武藝沒有具體所指,其泛指多種技藝。
  • 玉雕裡十八般兵器!
    據《五雜俎》和《堅集》兩書所載,「十八般兵器」為弓、弩、槍、刀、劍、矛、盾、斧、鉞、戟、黃、鐧、撾、殳(棍)、叉、耙頭、錦繩套索、白打(拳術),後人稱其為「小十八般」。玉雕中當然也少不了它們的身影,下面咱們簡單說其中的幾種。
  • 十八般兵器都是啥?誰的殺傷力更大?看這個就知道了
    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鞭鐧錘抓,钂棍槊棒,拐子流星;帶鉤兒的,帶尖兒的,帶刃兒的,帶刺兒的,帶峨眉針兒的,帶鎖鏈兒的~這是相聲關於十八般兵器的一段貫口,但只是口頭上過過嘴癮,到了梨園行就能看到各路英雄好漢巾幗紅顏們,拿著兵器打鬥起來的颯爽英姿。
  • 如果你是古代俠客,你會選用哪種兵器。十八般兵器大介紹
    槊槊;槊可分為:馬槊、步槊、雜槊之分,但以馬槊使用人數最多。使用拐的武術愛好者這種兵器可攻可守,在防守的同時又能出其不意的擊打對方。練習流星錘的老人流星錘最難練習,小編用親身教訓奉勸各位,如果沒有真正懂行的武師教導的話,最好不要獨自演練。
  • 十八般兵器——槊
    槊,中國古代十八般兵器之一,形狀似矛,是騎兵用的重兵器,可用於刺、挑、掃、削。最早的槊出現於漢朝,在魏晉南北朝和隋唐時期發展迅速。
  • 十八般兵器,哪種兵器最厲害?不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而是它!
    中國把冷兵器歸納為十八般兵器,分別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钂、棍、槊、棒、鞭、鐧、錘、撾、拐子、流星。這十八般兵器,哪種兵器最厲害呢?不是刀槍劍戟,斧鉞鉤叉,應該是流星,這種兵器很厲害,也很危險,用好了殺敵,用不好殺己。
  • 中國古代兵器
    所以當時荷蘭、西班牙這些商船到了中國,帶來了當時西方先進的槍炮過來,明軍開始引進西方的槍炮的製作技術。鴉片戰爭以後,清朝開始練新兵,袁世凱練新兵等等,開始引進新的西方的槍械以後,中國古代兵器的歷史就結束了。古代兵器編輯中國武術中的兵器中國古代有「十八般武藝」之說,其實是指十八種兵器。
  • 你知道古代戰場十八般兵器都有哪些?哪一種兵器從來沒人使用過?
    槍是由兵器矛演變而來,是矛的升級版,槍多用於比武和殺敵或打獵,槍種類多,常見的有紅纓槍、實戰槍、白蠟槍、花槍和戲劇槍等長槍;槍術的基本動作以攔、拿、扎為主,在十八般武藝中比較難學,所以能把槍法練刀很好的人大都功成名就。西楚霸王項羽的「霸王槍」,三國名將趙雲的「龍膽亮銀槍」,抗金名將嶽飛的「瀝泉槍」。劍:屬於「短兵」。乃是兵中王者,被稱為「百兵之君」。
  • 【國學常識】中國十八般兵器諺語有哪些?
    近代神鞭李良臣、花鞭吳斌、飛鞭陳金鏡都是精於鞭法的武林前輩。  【錘槊之勇不可敵】    錘,代表了冷兵器中的重兵器;槊,代表冷兵器中的長兵器。在格鬥技術遠沒有達到影響武術發展的時代,格鬥只憑勇力取勝,因此對於兵器便特別重視長度和重量。
  • 十八般兵器裡,真有「錘」嗎?真正的歷史上有沒有用雙錘的武將?
    十八般兵器常見於《三俠五義》、《說嶽全傳》的小說裡,也常見於劉蘭芳和袁闊成的評書中。十八般兵器是中國冷兵器時代的國粹,是祖先的智慧,也可以申請吉尼斯紀錄,或者申請世界文化遺產,跟四大發明一樣叫人倍感自豪。十八般兵器不僅是評書藝人口中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也是中國古代戰場上的軍事裝備。
  • 湖南製造丨湖南兵器的「十八般武器」
    11月6日至11日,湖南兵器工業集團系列新型武器裝備,首次亮相珠海航展,開創了湖南兵器參加國際航展之先河。其參展產品之多、技術之先進、配套體系之全,充分展現了湖南兵器工業的雄厚實力——湖南兵器的「十八般武器」
  • 8集紀錄片《十八般兵器》今晚21:20 央視科教頻道首播!
    8集紀錄片《十八般兵器》今晚21:20 央視科教頻道首播!HappyLifestyle8集紀錄片《十八般兵器》今晚21:20央視科教頻道首播本片以古代兵器、歷史人物、歷史事件、著名戰役為縱線,以當下的古代兵器習練者、古兵研究、收藏者、武俠小說家筆下的人物及兵器鍛冶及武術技法為橫線,圍繞中國古代兵器解讀古代政治禮制、軍事制度、科技成就、戰法戰術等各方面話題,探討古代武備中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