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P2P平臺恆昌公司的多位高管集體跳槽加盟到鈺誠集團。
據知情人士透露,自今年3月份以來至今,恆昌公司已經陸續有3000多名員工離職。在這3000多名離職的員工中,包括6位副總裁級別高管、1位大區總監、60多位城市經理以及這些高管在恆昌公司時所管理的部分團隊成員。
如此龐大體量的團隊集中離開恆昌公司,背後到底是什麼原因?急速「失血」的恆昌公司將何去何從?
恆昌公司方面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儘管在短期內恆昌公司的高管集中離職,但相比較於公司龐大的員工基數,佔比並不算高。而高管及普通員工的離職,一方面是P2P行業本身離職率較高,另一部分原因則是離職員工中有部分是由於個人原因不能達到考核標準而被公司主動辭退。此外,也有同行高薪挖角的原因在內。
多位高管出走
據公開資料顯示,恆昌公司由北京恆昌利通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恆昌匯財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恆昌惠誠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組成。自2011年成立,主做線下小額貸款業務,從2013年開始推出線上P2P平臺。
恆昌公司總部位於北京,主營業務為提供財富管理及借款諮詢服務與對接、信用風險評估與管理、信用數據整合服務等,目前員工約47000人,在線下約有1200多家門店,分布國內300多個城市。
根據工商註冊信息顯示,恆昌公司的法人及主要股東為宋偉,但是公司創始人為秦洪濤,註冊資本金為3000萬元。前文所述知情人士表示,恆昌公司的主要控制人為秦洪濤。
前文所述知情人士透露,恆昌公司共有25位高管,而自今年3月份開始公司內部陸續有人離職。截至近期,恆昌公司內的離職高管包括6位元老級別的高管——常務副總裁李彬、消費金融副總裁顧睿彥、人力資源部副總裁劉田、機構風控部副總馬睿、財富一部負責人孫志偉以及信貸端副總王來。此外,近期離開恆昌公司的還有4位職業經理人——具有24年銀行高管經歷的臺灣籍財富一部副總裁王夢麟、集團風控副總單良、蘇寧前運營副總、恆昌公司運營副總田睿前以及市場營銷副總程信。在幾位離職高管中,除了副總級別的高管外,還有一位大區總監——華南區總監田楊也帶領部分團隊成員離職。
知情人表示,離職的高管團隊只是離職員工中的一部分。事實上,離職員工中涉及到城市經理級別的離職員工達60多位。加之各位離職高管所帶走的普通職員,自今年3月份至今,恆昌公司的離職員工數量已高達3000多位。
對於短期內管理團隊紛紛離職,恆昌方面回應表示,P2P行業的一個特點就是人員流動性強、公司離職率高。P2P行業的蓬勃興起引起了從業人員缺口較大、同業競爭激烈挖角現象頻發,對於恆昌公司這種擁有47000名員工規模的公司而言,「這樣的離職率非常正常。」恆昌方面表示,「我們的離職率在業內並不算高的,以線下模式為主的平臺都會遇到同樣的問題。」
同時恆昌公司方面表示,同業競爭激烈也是高管跳槽原因之一。「同行業企業有以高達數倍工資(對恆昌公司員工進行)挖角,給予員工安家費、車等物質補助」。
值得注意的是,在從恆昌公司離職的6位高管中,多位加盟到鈺誠集團。
業績壓力之爭
恆昌公司方面對記者表示,在離職的員工中,有一定比例的員工屬於不達標人員而被公司辭退。事實上,銷售人員業績指標不達標則被淘汰,這是每一個企業和從業者都會面臨的考核。
然而,對於業績指標的考核是恆昌公司負責人秦洪濤和高管團隊爭論焦點。
知情人士表示,恆昌公司內部對於員工業績考核壓力較大,而在2015年年初制定的銷售指標難以完成,這也是導致從公司高管到基層員工紛紛離職的重要原因之一。
知情人士透露,在2015年年初,恆昌公司制定了2015年度1000億元的銷售指標,相比之下,在去年恆昌公司實際完成的銷售業績在300億元左右。換言之,一年內恆昌公司的銷售團隊需要將業績提高逾兩倍。「管理層制定了1000億元的銷售指標,但卻並沒有給出明確的執行路徑。與此相對應的,在所有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負責人和會計師事務所更改了高管的薪酬體系,取消了業績提成,改為年薪制,相當於對高管變相降薪,這也引起了部分高管的不滿。」知情人士表示。
對於該知情人士的指責,恆昌公司方面則回應稱,1000億元的銷售指標只是恆昌公司在2015年的願景,並不是最終要求。恆昌公司方面表示,「在今年年初,公司聘請了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德勤會計師事務所和我們合作,評估出我們公司的薪酬在行業中處於中上等水平。銷售人員的收入是與他們的業績直接掛鈎。恆昌公司的考核指標並不高於同業平均水平。」
恆昌公司方面認為,接近半數的離職員工,都是在不能完成考核標準的前提下,自動離職或者被公司勸退,「員工和企業的價值觀不同而選擇離開」。
恆昌公司所制定的考核標準是否難以達成?恆昌方面表示,公司對於員工的業績考核指標是遠遠低於同業的業績指標要求的,「我們對基層客戶經理的考核是每月完成20萬元左右的績效即可,而業內部分同類型平臺的績效標準普遍定在60萬元左右。」
線下模式隱憂
前文所述知情人對記者表示,恆昌公司之所以給高管團隊制定業績高指標,主要在於恆昌公司線下的運營模式。相比較於目前行業內湧現出的很多純線上P2P,擁有1200家線下門店的恆昌公司顯然更需要員工來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和銷售。「恆昌公司的線下模式決定了,如果公司不持續擴張,可能將面臨無法應對日常運營成本的問題。」該知情人士表示。
恆昌公司方面則對記者表示,恆昌公司目前的業務主要以個人小額貸款為主,平均單筆借款規模為5萬元左右,投資者的投資收益在7%~14%之間,融資成本在20%左右,月增量在15億元左右。
目前,恆昌公司在國內有1200個門店,借款服務為主的門店平均每個門店有60~70人左右;而理財服務門店的員工人數會相對多一些,每個門店約為100人左右,按照平均2000~3000元左右的工資成本,員工的月工資成本不到1.4億元。
財富客戶端的客戶回報率為12%~16%之間,月平均流水22億~25億元之間。
行業人士表示:「在恆昌公司的線下模式中,由於有1200多家門店及47000名員工,因此固定運營成本較高,在成本支出和收入覆蓋之間,如果沒有持續的規模增長,平臺將難以為繼,所以對員工不斷提出加碼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恆昌公司在過去幾年中,門店擴張速度較快。據恆昌方面表示,「過去幾年間,公司的門店和人員擴張是每年以翻倍增長計的。」但是對方同時表示,「在整個線下門店布局完成後,未來公司將會放緩門店和人員增速,這一戰略布局基本完成,國內主要的省市門店基本已經覆蓋到位。」
記者在查閱恆昌公司官網上發布的理財項目發現,多數項目為沒有具體投資的散標,雖然投資者可以查詢到期限,預期收益,但是具體資金流向無法看到。根據官網介紹,恆昌公司平臺主要通過三方面保障風險:第三方支付合作,資金的分散出借,引入國際領先的風控評分技術以及還款風險金保障。
恆昌方面表示,風險保障金規模在4億元左右。同時,恆昌方面表示,公司目前是線下和線上結合,但在未來的兩個月內,平臺的資金要全部轉移到線上。
對於平臺是否存在居間人模式,以及此模式的安全性問題,恆昌方面認為,居間人模式是一個中國化的產物,是大多數P2P行業現狀,任何人不能夠因為一些目的不純的自融平臺出現攜款潛逃就歸罪於此類模式。模式本身不存在對與錯,而是使用的人是否做到了盡職盡責,是否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