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2021年的門檻丈量2020年,「極其不凡」成為年度最具概括性的關鍵詞。全球新冠疫情的爆發,引發人類有史以來最大的公共安全危機,各國經濟被迫按下暫停鍵,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身處疫情與百年變局交織的歷史場景中,中國頂住了新冠疫情的衝擊,率先實現V型反轉,將成為2020年世界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中國創造了非同尋常的2020,同時也被2020所塑造。新冠疫情催生新的用戶需求,也激發出新機會,無接觸經濟「疫」外崛起,遠程辦公、在線教育收穫發展先機,行業變革下,人們的生活和產業結構被重塑和改變。一場疫情更是讓企業意識到,風雲激蕩的時代下,直面複雜、擁抱多變、迎接挑戰的深刻意義。作為金融科技企業,為順應時代的變革趨勢,2020年恆昌啟動轉型升級,以科技賦能,確立了數位化轉型和財富管理全面升級的兩條戰略主線,並進行深入布局。
任何一家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創始人和管理者的勤奮努力與深謀遠慮。創業九年,即將迎來十年節點的恆昌已經打下了創始人兼CEO秦洪濤的深深烙印。秦洪濤始終將自己定位於創業者,以創新精神推動轉型升級的二次創業。可以說,恆昌回歸數字經濟本質,努力變革背後是秦洪濤對「以勤補拙」精神的篤定,是他全年無休,每日從早晨八點工作會議到凌晨,每年平均近百場高管面對面路演的工作量,是九年如一日的躬身實踐,奮鬥累積。在歷史交匯的2020年,面對疫情的挑戰,秦洪濤帶領恆昌人,同樣以行動交上了一份令人滿意的企業家答卷。
轉型與回歸
2011年5月,人民銀行開始頒發第三方支付牌照,開啟了網際網路與金融結合的歷史序章,這也成為了網際網路金融行業的起點。這一年,以發展數字普惠金融為己任的恆昌誕生。九年發展中,恆昌不斷追求創新,將技術創新同市場發展視為同等重要的驅動力,持續對金融科技厚土深培。歷經深耕沉澱,恆昌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創新技術應用於風險控制、業務精細化管理等相關各個環節,逐漸成長為一家開放、多元、服務可觸達的金融科技機構。
伴隨移動網際網路紅利的消退,網際網路金融行業告別野蠻生長,曾經的水大魚大開始經歷翻天覆地的激蕩,變得迅猛湍急、暗流湧動。行業發展的靈魂拷問一定程度上能用埃隆.馬斯克的「第一原理」解答。埃隆.馬斯克認為,透過現象追逐問題的本質,將問題的核心回溯至構成要件,回到設計原理,始終要以最初的目的為追逐目標。基於「第一原理」指引,相關專家指出,金融的本源在於服務實體,促進經濟發展。新金融機構應以空杯心態,回歸金融本源,主動擁抱撲面而來的技術變革與商業模式改變,找到自身在金融大變革時代中的安身立命之本。
恆昌的九年曆程就是很好的佐證,市場的驚濤駭浪沒有阻礙恆昌的發展步伐,行業巨變下,恆昌一方面回歸數字經濟本質,合規經營,提供有溫度、可獲得的金融服務;一方面積極擁抱數位化轉型,以服務加投研雙輪驅動開啟財富管理2.0時代。具體而言,在普惠金融實踐中,緊貼服務實體經濟和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本質,積極通過金融科技助力中小微企業發展。事實上,對任何一家企業來說,從紛繁複雜的市場變化中瞭望到趨勢,接受變化,順勢而為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極其考驗管理者的能力和戰略眼光。毫無疑問,恆昌在行業激流中迅速找尋到方向,這與創始人兼CEO的決策力、判斷力、應變力密切相關。
秦洪濤作為恆昌創始人兼CEO,在行業動蕩迷茫之時,他認為:「監管的推進客觀上釐清了企業的邊界,也讓整個行業的發展和競爭回歸秩序」;對於金融機構發展方向,他指出:「新形勢下,新金融行業的發展之道在於深刻了解並回歸金融的本質,堅守數字普惠金融初心,以金融科技助力,擔當普惠金融使命」……這些都構成了大風大浪下,恆昌穩如磐石的原因。
堅守和擔當
「中國新產業的崛起賦予了中國經濟的強大韌性,疫情過後,新舊動能轉換和增長方式發生轉變,疫情的衝擊並沒有改變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2020年6月,在恆昌九周年「雲」慶典上,創始人兼CEO秦洪濤的一席話讓業內投去關注。
年初爆發的疫情如同一隻黑天鵝,從各個維度改變著我們的生活。而對企業來說,「疫情」撥動的蝴蝶翅膀帶來了截然相反的兩種命運:退出或者生存。退出的企業無奈接受優勝劣汰的市場法則,而活下來的企業必須證明自己的實力。關於後疫情時代的企業生存之道,有觀點指出,後疫情時代企業不應該只是縱向發展,而是橫向發展,通過資源上的互相共享,創新模式,盡己之力去構建一個利益共同體,推動上下遊產業鏈的協同作戰,增強自己的抗風險能力。
疫情中恆昌的布局正印證了這樣的道理,秦洪濤是一個行勝於言的人,對他來說最有力量的證明永遠都是執行。很早以前,恆昌就已經成為深度參與脫貧攻堅的新金融企業,在推進自身數位化轉型的同時,持續進行扶貧實踐,率先打造了「金融扶貧+教育扶貧+產業扶貧+消費扶貧+公益扶貧」五位一體的扶貧模式, 為貧困地區構建起產業扶貧的造血機制以及消費扶貧的創新平臺。
2020年,疫情常態化推動「無接觸經濟」異軍突起,恆昌順應經濟大勢,在辦公室、商場、社區等多場景中,鋪設數萬臺恒生活AT智能貨櫃,直接對準重慶酉陽扶貧基地,連結了需求端和消費端,推動扶貧產業融入全國大市場。此外,恆昌也構建起了O2O消費扶貧模式,線上設立電商平臺恒生活商城、積分商城等,構建社群營銷、電商銷售、直播帶貨等「網際網路+消費扶貧」模式,線下通過鋪設恒生活AT智能貨櫃,大力拓寬農產品流通和銷售渠道,打造了完善的產業扶貧生態鏈。在全產業鏈「造血」機制帶動下,恆昌成功助力酉陽完成了脫貧摘帽任務。
在疫情帶來的嚴峻考驗面前,秦洪濤始終保持清醒認知,不斷進行前瞻性思考,樹立了企業家「於變局中開新局,在危機中育先機」的堅守和擔當。
創業者沒有中場休息
與很多成功的企業家相同,秦洪濤具備充沛的精力和極強的行動力。創業九年,秦洪濤始終把自己定位於創業者,堅守創業初心。即便是在2020年疫情嚴峻的年份,秦洪濤也保持著從9月起截止目前全國各地出差參加近百場高管面對面客戶溝通會的節奏。在秦洪濤看來,每一份偉大的事業背後都必須有恆心、有堅持。他以《易經》「恆」卦勉勵自己踐行恆久之道:持之以恆者,可致亨通,並可濟成三事,無咎害,利於守正,利於有所往。
總結秦洪濤多年的創業經驗,以勤補拙的自我驅動力、敏銳的直覺、強大的行動力、持之以恆的學習力、應變力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創業之初,秦洪濤選定的方向是團購,曾組建拼客網,不過在前往國外參會的同時,他了解到了網際網路金融的商業機遇,創業者的殺手直覺讓他放棄手頭事務,立即回國創業,恆昌就此誕生。
創業維艱,作為創始人,一方面要統籌公司發展,一方面更需與時俱進,讓企業緊跟發展趨勢。在繁忙的工作之餘,秦洪濤不斷學習,先後攻讀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EMBA和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EMBA。秦洪濤還喜歡與員工分享自己最近的讀書書單,並指導員工學習平安和華為的先進管理經驗,總結適合公司的業務管理規範和工作方法,鼓勵整個恆昌公司形成書香好學的氛圍。
在創始人的帶動下,很多恆昌員工在工作同時,都積極進行金融相關專業的考試進修,工作學習熱情濃厚,大家都攢著一股孜孜以求的學習勁頭。創業以來,恆昌還形成了每個工作日八點開大早會的長效日常管理機制,優秀員工們也樂於分享工作中的經驗。哪怕是疫情期間也未中斷,員工們都積極參與各個業務條線的線上工作總結會議,每一天公司的氣象和活力從清晨上班就開始迸發。
對任何企業來說, 尋求長遠發展, 既需要具備商業競爭硬實力, 又要有履行社會責任的軟實力。可以說,企業社會責任是公司發展的底色,金融向善才是有溫度的金融服務和有責任擔當的企業精神。近年來,秦洪濤尤為注重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在領導恆昌誠信經營,發展自身的同時,積極履行企業社會責任,造福民生回饋社會。截止到2020年底,恆昌在公益事業方面累計捐贈額已累計超過6000萬元,秦洪濤本人也先後獲得「北京榜樣」、「中國好人」、「綠色優秀企業家」、「愛心公益企業家」等多項榮譽。
走過充滿挑戰的2020年,2021年是恆昌十載創業的開始。大浪淘沙始見金,只有回歸金融科技本質,堅守創業初心,在變革挑戰面前以勤補拙,躬身實踐,秉持對「敬畏風險、敬畏市場、敬畏監管」的敬畏之心和正確的價值觀,專注守正,合規發展,才能最終實現恆昌高質量增長、高水平發展、高效率轉型的戰略目標。2021年是恆昌轉型升級的關鍵年,既往不戀,縱情向前,秦洪濤先生將帶領恆昌開啟二次創業,轉型升級的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