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送養網絡黑市確實存在嗎

2020-12-26 張志偉律師

鮑毓明涉嫌性侵養女一案熱度不減,又牽出網絡送養黑產鏈,引發網友熱議,甚至爆料國內黑市送養孩子10萬起。一時引發大眾恐慌。黑市是否存在,數據是否真的如此觸目驚心?本律師作為中國政法大學反對人口販運國際合作與保護中心負責人,同時也是2019年國家打拐專項行動的倡議人,也是聯合國國際移民組織中國顧問,在此做如下回應:

一.何謂網絡送養黑市

因為重男親女、養兒防老以及經濟困難或個人隱私等原因民間送養長期存在。民間介紹送養受傳統思想影響甚至認為是做好事做善事。

民間送養和拐賣犯罪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那分辨清楚。《收養法》對送養有嚴格的條件設置和程序要求,但幾乎不為人知。因此,民間送養長期存在,似乎被認為不合法也不違法。

二.民間送養違法甚至屬於犯罪

民間送養中存在感謝費、營養費的問題,有的高達數萬甚至數十萬元,這一現象引起政府關注。2009年我向國家有關部門建議的全國打拐專項整治得到肯定。2009年4月29日公安部啟動全國打擊拐賣兒童婦女專項行動。大家注意到此次專項行動將兒童放在首位保護,正是國家對拐賣兒童現象的明確回應。

為了堅決打擊拐賣犯罪,特別是釐清民間送養的灰色地帶。2010年兩高兩部聯合出臺了《關於依法懲治拐賣婦女兒童犯罪的意見》。其中,明確規定:以送養為名義,收受明顯不屬於感謝費營養費的錢款,一律按照拐賣兒童犯罪處罰。從此,民間送養的灰色地帶從法律上基本已經堵死。

隨著全國打拐專項行動的迅速推進,拐賣犯罪得到有力打擊。但拐賣犯罪並未徹底消失,一些傳統方式通過中年婦女以公共運輸方式送運被拐兒童大量被民眾檢舉揭發,一時人人喊打,拐賣無處存生。這其中就有中國打拐三劍客:原公安部打拐辦主任陳士渠,寶貝回家網創辦人張寶豔;北京律師張志偉。

三.打擊初見成效

2010年南京一對老夫婦帶著五歲孫子外出,因孩子調皮哭鬧,兩位老人竟兩次被熱心群眾報警送往派出所核查。全民打拐迅速升溫,包括我們與于建嶸等人士發起全民微博打拐行動,有力的配合了公安機關對行動,收效明顯。一些人販子開始變化運輸方式。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為了逃避打擊一旦通過網絡電話確定所謂送養後,孕婦立即被送往收養人家中待產,只到生下孩子,一手交錢一手交貨。

特別是網際網路興起之後,大量中介機構在網上辦論壇建群,實現民間送養網際網路化,增強了隱蔽性,打擊難度加大。因此,客觀的說,民間非法送養的黑市確實存在,公安機關也有針對性的開展過打擊。但網絡浩瀚,徹底消除卻不是易事。

四.如何送養是合法的?

合法送養,我國收養法對送養人,收養人、被送養人及送養程序都有嚴格規定。比如按照法律規定,1.關於被送養人

(1)被送養人年齡不能超過14周歲;

(2)必須是棄嬰或者孤兒;

2.收養人條件

(1)無子女;

(2)有扶養教育能力;

(3)未患有不應當收養子女的疾病;

(4)年滿30周歲。

3.送養人

(1)應當是兒童監護人或社會福利機構;

(2)有特殊困難。

收養法實際上早已經考慮類似鮑毓敏案的危險性,因此明確規定:無配偶的男性收養女性的,兩人年齡應當相差40歲。李星星的情況,無論從送養人還是收養人及被送養人條件來看都是不符合收養條件的。

收養法還規定收養必須到當地民政機關登記,但事實上民間大量送養並未履行登記手續,而每次的全國人口普查又恰恰給這些來路不明的孩子提供了上戶口的合法機會。因此,民間存在大量事實上的收養關係被司法所認可。也就是說,法律上不符合規定,但事實上構成了收養關係,因此比照養父母子女關係對待。

五.打拐不容懈怠

根據相關數據,2009年以來的打拐專項行動解救被拐賣兒童數以萬計,拐賣兒童犯罪得到有效遏制,目前盜搶類拐賣兒童犯罪每年也就幾十起,幾乎消亡。實事求是的說,打拐問題中國公安部門創造了奇蹟。但而以民間送養名義存在的灰色地帶也仍然存在。鮑案不排除也存在類似情形。

此次事件的曝光和媒體的深度挖掘,也讓公眾再次關注到這個「隱蔽戰線」群體和市場,看來打拐之路路漫漫,政府和社會力量還需不斷努力。

期待販賣兒童黑市被徹底剷除,期待早日實現「天下無拐」!

相關焦點

  • 性侵「養女」案之外,地下「送養」黑市仍在交易
    " 拐賣 " 變 " 送養 "" 近幾年開始,明著偷、搶、騙孩子的案件相對少了很多,但這個市場依然存在,犯罪分子也逐漸轉變,職業生孩子來賣的、非法找買家賣家進行『送養』的出現更多。"2012 年開始,上官正義發現送養黑市產業鏈已經形成," 但這只是我個人發現,可能早已存在。"
  • 起底網絡送養江湖:預定男嬰20萬起價,新型兒童販賣網絡正悄然鋪開
    「還有(領家)人L嗎?」 隨著網絡監管越來越嚴格,網絡送養逐步被清理,但為獲取更豐厚的利益回報,生意自然不會中斷,這個市場需要找到更精明的中間人利用暗語牽線搭橋,才能更進一步。 在網絡陣線,為買家和賣家牽線搭橋的中間人嗅到「廣闊」的市場,他們搜索收集送養父母需求,為收養者精準輸送兒童信息,巧妙地規避審查和監管,將非法的事作為常規操盤,可以說他們是神通廣大的操盤手。
  • 雙方自願送養領養孩子犯法嗎?屬於拐賣兒童嗎?法律對此如何規定
    而隨著人們對此案進行深入探究,存在多年的民間送養、非法收養亂象也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我們能看到多個網絡平臺上都有用戶發布兒童送養、收養的帖子。他們將名字簡化成領養的「L」或送養的「S」,以「營養費」「補償」等詞代替價格。談妥之後,線下交易。
  • QQ安全中心:已封停進行「兒童送養」違法犯罪活動群組
    4月14日,騰訊QQ安全中心官方微博帳號發文稱,已封停進行"兒童送養"違法犯罪活動群組。QQ安全中心稱,近期,QQ安全團隊接到用戶舉報,有人利用QQ群組進行「兒童送養」違法犯罪活動。對此,我們高度重視,第一時間對舉報信息進行核實,確認後已對相關帳號及QQ群組進行了封停處理。
  • 網絡送養地下產業鏈調查:QQ群明碼標價6萬賣親兒
    新華社廣州11月19日消息,近日,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而發布信息、聯絡買家的人,竟是其親生父親。這並非個案。「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網絡社交平臺上有不少非法送養群。
  • 知乎QQ清理「領養送養小孩」信息後 母嬰網站仍有人發帖「換養小孩」
    但在網絡上,有關「領養送養小孩」的信息仍然存在,北青報記者調查發現,在媽媽網、寶寶樹、媽媽幫、媽媽社區、寶寶知道等母嬰網站APP上,仍有大量「領養送養」信息,甚至有人提出「交換小孩」。調查母嬰網站仍有「領養送養小孩」信息 有網友甚至要「換養」日前,有網友發現在知乎上搜索「送養」、「領養」等關鍵詞,能夠找到多條信息,有的信息發布者在頭像旁留下自己的QQ聯繫方式。媒體記者核實該條信息發現確實有網友通過網絡渠道領養了小孩。
  • 起底網絡送養暗網:有人6萬元賣親兒,有孩子未出生便被「預訂」
    近日,廣東省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審結了一起拐賣兒童案——一名男嬰被人打著送養的旗號,以6萬元價格通過QQ群販賣。而發布信息、聯絡買家的人,竟是其親生父親。這並非個案。記者調查發現,網絡社交平臺上有不少非法送養群。交易雙方用暗語標價,從幾萬元到十幾萬元不等,有的孩子甚至還未出生便被「預訂」。
  • 上海市加強制度建設 規範兒童福利院撫養未成年人的送養和收養工作
    今年,上海市進一步加強制度建設,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上海市兒童福利院撫養的未成年人送養和收養工作操作規程》(以下簡稱《規程》),為規範兒童福利院撫養未成年人的送養和收養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對查找不到生父母,被公安部門確認為棄嬰(兒)身份、由民政部門監護、市兒福院收留撫養的未成年人,首先對被送養人的DNA採樣與公安部門被拐賣/失蹤兒童DNA資料庫進行比對,未比中的可以送養。同時,對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門或市兒福院監護未成年人的送養作出了規定。
  • 非法「送養」暗黑鏈條:一個新生兒幾萬至十數萬不等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網絡「送養」從事收養、送養的中介組織打著「營養費」「感謝費」的旗號收取錢財,甚至未出生的嬰兒就被預定,一個新生兒的價格從幾萬元到十數萬元不等,並且包辦出生證明並落戶。新京報記者調查了非法送養線上線下的利益鏈條,分上下篇刊發,此為上篇。「上市公司高管被指性侵養女」事件引發關注後,有網友發現,知乎等平臺上曾有過用戶發布兒童送養、收養的帖子。
  • 黑市拳真的存在?
    網上經常流傳著黑市拳這樣的坊間傳說,稱黑市拳是如何如何的殘酷,職業格鬥運動員無法與之抗衡。比如流傳著的黑市拳王唐龍,真名叫弗蘭克·陳。此人有著97戰96勝1負的戰績,其中95場擊斃對手。身高1.81米,體重94公斤,臥推125公斤,深蹲585公斤。還稱被他擊敗的拳手只有一人活著走出拳臺。
  • 黑市拳真的存在?
    網上經常流傳著黑市拳這樣的坊間傳說,稱黑市拳是如何如何的殘酷,職業格鬥運動員無法與之抗衡。比如流傳著的黑市拳王唐龍,真名叫弗蘭克·陳。此人有著97戰96勝1負的戰績,其中95場擊斃對手。 但這真的是現實存在的嗎?
  • 關注民法典③|擴大被收養人範圍 兒童拐賣和非法送養或將減少
    對此,太琨創始合伙人、太琨律(成都)所主任朱界平律師認為,將14周歲到18周歲的未成年人納入收養對象,或將減少兒童拐賣和非法送養現象,也更能體現收養的制度價值,實現「幼有所養」。其中,就包括被解救的拐賣兒童。根據現行規定,得到解救的被拐賣兒童,能找到親生父母的,公安機關會將其送回;如果實在找不到,則送到當地的福利院收養;對於符合收養政策的,可以讓其他家庭收養,確保他們有一個比較好的成長環境。與福利院中被遺棄兒童大多患有中重殘疾不同,被拐賣兒童身體健康,更容易被收養。
  • 鮑毓明案牽出送養黑產鏈的非法收養:已出生孩子10萬起價
    此案也使存在多年的民間送養、非法收養亂象再次進入公眾視野。這兩天,網絡上又多了一個禽獸,叫「鮑毓明」。他本是上市公司高管,兼有西南政法大學研究員和中國行為法學位教授等頭銜。記者暗訪網絡送養:中介建群牽線,已出生孩子10萬起價這是一個隱秘且數量不容小覷的群體——民間送養者。在他們棲身的網絡世界,送養者、中介、收養者已然形成了一根銜接緊密的鏈條。
  • 關於送養和收養 你知道法律是如何規定的嗎? - 山西晚報數字報
    王勇傑律師表示,生父母能否送養子女,需要考慮多方面的因素,綜合進行判斷。我國現行的收養法及相關法律法規、司法解釋,對被送養人和送養人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只有同時符合,才能送養。關於被送養人的一般範圍,收養法規定,以下三類不滿14周歲的未成年人可以作為被送養人。喪失父母的孤兒;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棄嬰和兒童;生父母有特殊困難無力撫養的子女。
  • 暗藏非法送養勾當
    另外,記者梳理發現,我省因「收養」觸及刑罰的案件中,親生父母非法「送養」犯下拐賣兒童罪的,佔我省同類犯罪的大多數。[記者調查] 諮詢領養孩子 獲準進入QQ群記者近日調查發現,網上有一些名為「某某救助站」的QQ群,實則是發布一些收養兒童的信息。4月14日,記者申請加入了一名稱中有「救助站」字樣的聊天群。
  • 尋找1991年04月25日出生當天送養女嬰(未起名)
    女嬰父母親和姐姐尋親詳細資料:1、送養經過:女嬰農曆1991年04月25日出生於湖北省荊州市石首市高基廟衛生院。因超生,只好委託當時接生的護士幫忙送養。聽護士說準備將女嬰送給湖南省嶽陽市華容縣毛巾廠一對夫妻。現在女嬰送養經過以及養家的情況,家人一概不知。2、家庭成員:父親、母親、大姐、二姐。3、送養時穿著:紅色棉襖包裹。4、被送養人的血型或父母血型或兄弟姐妹的血型:大姐A型血、二姐B型血。
  • ...黑產鏈內幕揭秘令人震驚 網絡送養小孩詳細經過曝光目的是什麼(2)
    「愛心救助」群裡的嬰孩買賣法治周末記者訪問多個網絡平臺後發現,儘管一些平臺以政策、法規問題將「送養小孩」等信息進行了清理或屏蔽,但要找到相關的線索並非難事。例如,法治周末記者在知乎APP上以「送養」為關鍵詞進行搜索,隨即找到多條「送養小孩」信息。
  • 生母發聲:送養女兒給大28歲鮑毓明為了衝災?民間收養網站遭曝光
    據受害女孩小可(化名)的生母介紹,為「衝災」,2015年9月將女兒「送養」給鮑毓明,鮑以「養父」身份帶走小可!一切恐怕要從「送養—收養」制度的原罪和人性的幽暗面講起。在此市場中,販賣婦女兒童的兇徒、收養方、送養方魚龍混雜,人人打著「自發自願」的招牌,在秩序無法穿透的黑暗中相互試探。
  • 美國網站發現某網絡黑市的冰山一角,買賣人體頭骨和遺骸作為收藏
    據美國《生命與科學》網7月3日報導,美國社交網站臉書(Facebook)上,有很多私密興趣交流組,竟然是發布買賣人類遺骸信息的網絡黑市。網站一名編輯偽造了一個臉書帳號,發帖表示自己對人類遺骨很感興趣,順利加入了多個私密組。
  • 【網信普法】生父母可以作送養人嗎?
    【網信普法】生父母可以作送養人嗎?什麼情況下,生父母可以送養子女?請看民法典相關法條:第一千零九十四條 下列個人、組織可以作送養人:(一)孤兒的監護人;原標題:《【網信普法】生父母可以作送養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