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關組織部長華旭初率隊到佛岡考察」——昨日的《清遠日報·佛岡新聞》以一條不起眼的新聞宣告佛岡縣委書記華旭初正式調離,赴任韶關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而在5個月前,英德市委書記徐建文也升任清遠市副市長。這意味著半年之內,清遠兩個縣委書記先後獲得升遷。這些年他們分別在佛岡、英德幹了什麼,何以能升遷?他們走後,誰來接棒,佛岡、英德何去何從?
華旭初:從軍20多年 曾兩次聆聽習大大講課
華旭初1967年出生(48歲),浙江嵊州人,高中畢業就考入第一軍醫大學學習,之後20來年一直在部隊工作,2005年參加省委組織部的公選到佛岡任職,開啟從政生涯,先後任佛岡縣副縣長、縣委常委、縣長、縣委書記。今年6月,兼任佛岡縣人武部第一書記的他被表彰為廣州軍區第七屆「國防之星」。
(圖中赤腳者為華旭初)
回看華旭初主政佛岡的經歷,離不開「三區一城」。2011年,新任縣委書記華旭初提出,佛岡要努力建設高端產業成長區、宜居養生示範區、和諧富民先行區和廣州北衛星城,爭當廣東山區科學發展排頭兵。
去年的一場網絡訪談上,華旭初解釋說,佛岡的這個定位,主要得益於京珠高速(即現在的京港澳高速)和106國道。未來幾年佛岡要進一步拓展發展空間,基礎設施特別是交通要先行,「我們向市委市政府、省委省政府提建議,以後廣清城軌能不能從廣州到清遠,清遠城區接到佛岡,佛岡接到從化,城軌成了環形,可以讓佛岡儘快的融入大清遠,也讓清遠多了一條通道。」
作為一個本隸屬廣州的縣城,佛岡人從心理歸屬感上更傾向於廣州(新聞哥的這句話不知佛岡人是否認可)。今年初的清遠市兩會上就有政協委員、人大代表感慨,「佛岡人去廣州比去清遠還方便。」即可通達廣州,又可連到清遠,這應該是佛岡建議廣清城軌延伸到佛岡的初衷。建議得到了清遠認可。今年9月,清遠市長郭鋒提出,廣清城軌除要延伸過北江往外,還要預留往東延伸進佛岡再接入廣州的通道,往西則要研究與佛山西站的接軌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華旭初曾兩次聆聽習大大講課。今年1月,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交流,華旭初便是與會學員之一。而在2012年初,上任不久的華旭初在中央黨校參加新任縣委書記的培訓班,時任中央黨校校長的習近平在當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作講話。留心時事的人可知,曾擔任過縣委書記的習近平有著強烈的「縣委書記」情結,不僅親自開班培訓縣委書記,還時隔20年再次評選優秀縣委書記。102名被表彰的優秀縣委書記中,不少人迅速得到升遷,最快者已至副部級。
(今年6月30日習近平會見全國優秀縣委書記)
如今,華旭初升遷赴任韶關,誰來接棒,官方尚未公布。至於佛岡未來的發展方向,清遠方面已有明確定位:「大廣州的重要對接點、全市新的重要增長極、城鄉一體化發展先行區」。
一旦廣清城軌順利延伸到佛岡,同時清城源潭片區成功打造成為空港物流園區(新聞哥上一期已談此事),佛岡就順理成章成為清遠市區的一部分,傳聞已久的撤縣設區估計也就水到渠成了。(話說到時以房地產為「主導」產業的佛岡房價又該直線上漲了吧)。
徐建文:老師出身 愛與網民寫信互動
與華旭初類似,徐建文也是「半路」從政,不同的是,他是老師出身。按官方簡歷,徐建文是清新人,1962年出生,1978年(16歲,領導都好早參加工作啊!)至1981年在原清遠縣山塘鎮花崗小學任教,此後兩年在原清遠縣師範學校進修。之後,再執教鞭,任教原清遠縣教師進修學校。1987年,25歲的徐建文調任原清新縣教育局,步入仕途。之後,先後在清新、清城、市環保局等擔任過鎮長、鎮委書記、區委常委、副局長、縣委副書記等職,可謂基層履歷豐富。2006年調任英德,先後擔任市長、書記。
主政英德近10年,愛與網民互動,是徐建文的一大標籤。今年6月10日,徐建文被任命為清遠市副市長。第二天,英德本地最有名的網站「小蟲網」曬出一封「徐建文同志致英德全市人民的一封信」。信中,徐建文與全市人民話別,並告之市委書記問政郵箱即將關閉。這封信被英德人大量轉發,並引發熱議。
市委書記問政郵箱是徐建文去年2月開通的。「開通這個問政郵箱,一方面,為了充分吸取民智,切實把廣大網友對黨委、政府的關切、監督和支持轉化為完善工作的動力、造福群眾的實踐、推動發展的成果,我希望通過英德人非常關注的小蟲網,加強和網友的交流。另一方面聽取群眾真實的聲音,為老百姓解決實際的問題。」徐建文解釋說。
據媒體報導,所有網友的問題,徐建文都會親自過問。去年2月開通以來,至今年1月20日止,郵箱收到網友的帖子3400多個,批轉相關部門處理、辦結了3300個,基本做到每一件有回覆,每一件有落實。「這是我的習慣,群眾給我的每封信我都必復的,不管是多大的問題,我都會給網民一個交代」。徐建文說。正因為如此,徐建文離開英德之時,向全市人民寫了告別信。
徐建文升遷之後,出生於1967年的廣東新寧人汪耿東接任。汪是一名博士,80年代末開始在清遠工作,仕途起於清遠市委組織部,後調任原清新縣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縣委副書記。履新英德市委書記之前,他任清遠市政府副秘書長。今年8月,履新兩個月的汪耿東在清遠市委全會上表態,英德將更加積極主動融入珠三角。
事實上,作為全清遠發展工業的主戰場,英德擁有多個工業園,包括廣東順德(英德)經濟合作區、廣東順德清遠(英德)產業園兩個省級工業園。如何更好承接珠三角產業轉移,發展園區經濟,擺脫對海螺、臺泥等「資源型、高能耗、高汙染」水泥產業的依賴,是英德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
(海螺水泥廠)
上個月中旬,號稱「近零排放」、首期工程投資額89.76億元(為清遠建市以來單個投資額最大的產業項目)的神華國華燃煤發電廠在英德正式開工,計劃2018年投產,年均納稅6.78億元。不知這對英德來說是好事還是壞事?
(備註:圖片均來自網絡。)
原文來自轉發:清遠最新聞微信公眾號 新聞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