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賞魚繁殖問題多多,連個迷你鸚鵡都很難繁殖?因為條件根本不行

2020-12-23 養魚老道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和大家一起輕輕鬆鬆養水、寬寬鬆鬆養魚,敬請魚友們關注!

近期收到了很多魚友關於繁殖各種觀賞魚的疑難問題,說是疑難,其實一點也不難,難就難在我們根本沒有提供好觀賞魚的各種繁殖條件,所以才會感覺到難,這個問題就是如此簡單。

我來總結一下新魚友們的一些關於觀賞魚繁殖的問題:

一、觀賞魚的雌雄如何鑑別?尤其是慈鯛科觀賞魚

這個問題我不止說了幾百遍了,如果我們就是想要挑選一對種魚,那就乾脆點,到專業魚場、魚房去買,儘量不要在魚店或者不知名的私人手中購買,很容易上當受騙。

觀賞魚的雌雄鑑別,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很容易,就是一個雄魚個體稍大、各鰭較長、顏色豔麗、腹部扁平、頭部略鼓,雌魚反之即可,這裡指的主要是一些卵生慈鯛科觀賞魚,比如七彩、燕魚、地圖、皇冠、迷你鸚鵡魚之類的,大致都是如此。

但是,我們想要憑藉一張圖片或者幾秒鐘視頻,就能輕鬆辨別,很多品種根本就不明顯,是需要我們自己實地觀察的,比如說雌雄魚自行配對,共同攻擊其他觀賞魚等,或者有下管和啃食產卵板、產卵桶等徵兆。

對於自己養熟的觀賞魚來說,達到性成熟以後,我們可能觀察十來分鐘內,即可輕易辨別,而對於陌生人來說,有些觀賞魚,瞪大眼睛觀察一上午,也未必分得清公母,這,已經說得很直白了。

二、為什麼要提罐、為什麼不讓親魚看護,到底需不需要單獨孵化?

關於提不提罐,需不需要單獨孵化的問題,很多魚友一直在問,我想說的是,這個問題的選擇權,全在我們自己。

很多護幼性的慈鯛科觀賞魚,都有一個學習護幼的過程,包括了攝食魚卵和小魚等不良習慣或者行為,這個原因並不複雜,但是學習的過程可能比較複雜,有些成為了既有習慣,有些經過了三五窩的鍛鍊之後,也就學會了,並且護理小魚很好。

那麼,這就要看我們自己想要什麼了?

想要小魚早早大批量成活,那就單獨孵化,想讓大魚逐步學會這個過程,那就順其自然,代價就是犧牲幾窩魚卵,但是我們能看到大魚身後群遊一群小魚的景象,所以說,不要來問我,我不知道您是怎麼想的,就是如此簡單。

如果是大魚頻繁吃小魚,這就有可能牽扯到水質、水溫和環境的穩定問題,或者大魚不舒服,或者習慣性攝食,我們根據情況予以調理或者處理就是了。

三、不能提供適合的水溫、水質和單獨、安靜的孵化環境,就不要問為什麼孵化不成功?因為很難成功

有些觀賞魚必須在特定的水溫、水質和飼養環境下,才會產卵,有些魚卵也必須在這些條件下才能孵化。

大魚一旦發現不利於小魚生存,也會毫不猶豫把小魚吃掉,這些道理我們要懂。

為什麼飼養七彩的魚房,清一色的使用軟水機,為什麼不去使用什麼蛋白棉、欖仁葉、沉木之類的東西軟化水質,道理已經很明顯了。

為什麼我的鑽石藩王和紅肚鳳凰,一直沒有再讓它們繁殖?就是因為水質問題根本我不想去解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道理,連三歲小孩子都知道,為什麼有些新魚友,偏偏不知道呢?

所以說,很多關於觀賞魚繁殖的諸多難題,其實根本不是難題,問題全部出在我們自己身上。

胡亂混養,根本不能提供單獨繁殖的有利環境和水質、水溫,隨便逮著兩條魚,就詢問是公是母,這樣的問題,這種操作手法,是誰也解答不了的。

最後就是,想要學會觀賞魚的繁殖,觀察力永遠擺在第一位,事事總想詢問別人,自己的觀察力又如何培養呢?永遠不會。

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問題敬請關注,謝謝!

相關焦點

  • 影響觀賞魚繁殖的因素會有哪些?爆缸不是夢想,細節才是問題
    簡而言之就是,自己飼養的金魚或者迷你鸚鵡、燕魚、七彩等等,明明到了應該繁殖的年齡,看起來一切條件都很正常,為什麼它們總是不打對或者不追逐,絲毫不見任何動靜呢?難道說我們飼養了一缸同志嗎?這種現象微乎其微,當然也不是沒有這種可能,但這只是特例。
  • 盤點魚友們,在觀賞魚的繁殖中,各種急不可耐的問題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輕鬆養水,快樂養魚!經常會有一些魚友來詢問養魚老道,各種觀賞魚的繁殖問題,比如說:我的孔雀魚肚子都這麼大了,是已經懷孕了嗎,為什麼它還不生呢,你看,還需要幾天?我的迷你鸚鵡魚已經飼養兩三個月了,魚缸裡也放置了陶罐,為什麼它們還沒有任何的動靜?
  • 繁殖能力最強的觀賞魚,新手都能在魚缸裡繁殖的觀賞魚
    對於每個剛接觸觀賞魚的人來說,繁殖基本上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話說連能不能養活都需要絞盡腦汁考慮的問題,誰還管它能不能繁殖啊。但是在自然界任何魚都是要繁殖的,也都是很普通很平常的一件事,只是我們一般的水族箱很難達到自然界的條件,一般人也不知道怎麼去創造跟自然界相近的環境。
  • 飼養觀賞魚繁殖魚蟲很簡單,我們可利用家中很多的容器來搞繁殖!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很多飼養金魚或者繁殖小型觀賞魚的魚友,越來越注重對於觀賞魚的魚蟲餵養,經過科學家們專業的測定,我們口中所說的魚蟲,也就是水蚤之類的水中小生物,它們所富含的多種營養成分和胺基酸、蛋白質等,都是最適合觀賞魚食用的,比起任何的魚飼料都要強很多、很多。
  • 為什麼觀賞魚已經成對,它就是不繁殖?一個小問題被我們忽略了
    飼養熱帶觀賞魚的魚友們可能都知道,有很多的熱帶觀賞魚,尤其是慈鯛科的觀賞魚品種,其中大多數都是喜歡自由戀愛的,這一點可不是跟我們人類學的,是人家的老祖宗基因裡帶的,也正因為它們能夠自由戀愛、自己成對,才給我們飼養它們帶來了更多的樂趣。
  • 繁殖觀賞魚總想等著別人教?談談虎皮魚、金菠蘿,我的繁殖經歷
    您是想要水質酸鹼度,還是想要水溫和雌雄鑑別的問題?如果說我們能夠搜索到虎皮魚的繁殖視頻,或者說即使是手把手教你,你能不能繁殖成功,依然還是個未知數。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假如你不去親自實踐,一切都是多餘。
  • 半個月前配對的迷你鸚鵡魚終於順利繁殖,小魚已經起水遊動了
    關注養魚老道,關注更多觀賞魚實踐知識,讓我們簡單養水、輕鬆養魚!事實上在此之前我是從來也沒有養過迷你鸚鵡這種觀賞魚的,甚至於連親眼見過也沒有,只是聽聞一些魚友介紹說這個東西繁殖力特強,並且極易飼養,偶然和魚友們視頻聊天,見過迷你鸚鵡魚的繁殖,所以說在今年的四月一號,我就直接飼養了六條。
  • 只要能養活金波子魚的,都是大神,為什麼很多魚友可以大量繁殖?
    再一個原因就是,這些小型短鯛,最為喜歡的生活環境就是草缸飼養,因為它們比較喜歡弱酸性的軟水,酸鹼度一般保持在6.5左右,水溫26度上下,也比較符合草缸的環境,很多的新魚友所接觸的草缸養魚理念,是絕對不甘於飼養單一品種的,因此混養其他觀賞魚的概率極高,這就為金波子類觀賞魚的死亡和交叉感染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 當我們的觀賞魚繁殖不成功時千萬不要氣餒,繼續努力必將成功!
    三、沒有經驗總結,一如既往地飼養即可1、實際上在任何觀賞魚的繁殖中,我們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說七彩的繁殖就是那麼簡單的話,那誰都可以飼養繁殖了,也不會如此的高價位了。3、最近養魚老道也發現很多飼養燕魚或者七彩的魚友,也都能夠順利的把它們繁殖成功了,我也感到由衷的高興,飼養觀賞魚本來是就一個長久堅持下來才能夠走向成功的興趣愛好,絕不會是一天兩天的頭腦發熱就能夠飼養好的,想要走向繁殖之路更是難上加難。
  • 《迷你世界》深海魚吃什麼繁殖 深海魚繁殖方法分享
    導 讀 迷你世界深海魚其實是不能繁殖的,那具體怎麼回事,下面小編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感興趣的一起來看看吧
  • 觀賞魚繁殖前的準備工作
    對於有任何的疑問,以及文章有何見解都可以與學生探討,達到共同進步。01開篇引導觀賞魚如何進行繁殖那?學生認為應該有很多的魚友應該都會在魚店進行購買觀賞魚,一旦觀賞魚生病了,或者說是因為各種原因引起觀賞魚死亡,是不是又得去魚店購買新的觀賞魚。學生的朋友都是依靠自己的親魚進行繁殖,去魚店也是為了親魚做準備。那麼各位是不是也想考慮一下如何對觀賞魚進行繁殖那?
  • 繁殖觀賞魚要注意些什麼?選配親魚很關鍵,到底該怎麼選?
    因為我們養魚的空間、品種都是狹小而單調的,所以如果你準備繁殖你的魚時,你不能隨便地選擇一對。要想讓你繁殖出的魚更優秀,你就需要認真的選擇雄魚和雌魚(親魚),除非是「自由戀愛」正在繁殖的魚,否則你還是挑選、優選為好。
  • 了解觀賞魚繁殖習性——必不可少的理論知識
    學生接觸的大部分都是卵生觀賞魚,因此學生針對卵生觀賞魚進行講解。卵生觀賞魚在繁殖期間,分別將卵子和精子排出體外(這裡需要附著物)精子和卵子在水中相遇,便形成了授精;受精之後開始進行發育。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問題:防止親魚誤吞魚卵適當增加安全措施學生一般都是等親魚產卵完成後,將親魚撈出,等待親魚下一次產卵時期。
  • 這些小型卵胎生觀賞魚,比孔雀魚和紅箭魚還容易飼養和繁殖!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在所有的熱帶觀賞魚中最容易繁殖的可能就是卵胎生觀賞魚了,說到卵胎生觀賞魚很多魚友自然就會想到了孔雀魚,但是因為孔雀魚雜交過重、疾病較多,使得大多數新魚友根本就玩不轉,感覺困難重重。對於老手來說可能不以為意,可是對於什麼都不太懂的新手來說,孔雀魚一旦發病,特別是像水黴、針尾等疾病,很有可能在幾天之內魚兒就全部玩完了,那麼有沒有一些市面上常見的卵胎生觀賞魚比孔雀魚更容易繁殖呢,其實還是有的。
  • 太平洋鸚鵡飼養介紹及繁殖方法
    、藍太平洋鸚鵡、白太平洋鸚鵡、黃太平洋鸚鵡成熟期:10個月孵化天數:約20~22天,每次約產4~8顆卵壽命:18~20年許多人認為太平洋鸚鵡是迷你的亞馬遜鸚鵡,它同樣來自亞馬遜雨林區。當親鳥輔養雛鳥時,可以提供一部份含蛋的營養食品,並且在下午時供應一些蔬菜,使親鳥有豐富的食物來餵食雛鳥。此外平常在籠子裡必須時常提供烏賊骨。對於不吃烏賊骨的母鳥則必須在食物中加入鈣粉與礦物質。在繁殖季期間,必須給予鳥兒補充含有高鈣的食品,這樣一來才不至於發生軟蛋現象,二來雛鳥才能健康的發育成長。
  • 迷你鸚鵡魚和鸚鵡魚有什麼關係?兩者都是「人造魚」,前者能繁殖
    昨天聊了註明的人造魚,鸚鵡魚,這時有一些魚友比較疑惑:那麼迷你鸚鵡魚是不是人造魚呢?我在網上買了迷你鸚鵡魚,店家告訴我能繁殖,為啥我養了這麼2-3個月都沒動靜,是不是被騙了? 果然鸚鵡魚和迷你鸚鵡魚兩者是分不開的,那我們就接著鸚鵡魚的話題,繼續聊聊迷你鸚鵡魚吧!
  • 迷你寶藍鸚鵡小魚出生三天都被父母吃了,什麼原因?
    迷你鸚鵡魚是最近很流行的一種小型觀賞魚,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的高產能力。因為大魚能夠完美的看護小魚,並且還可以和小魚們並肩遊動,所以很受魚友們的喜愛。那麼,迷你鸚鵡的小魚被大魚吃了,其實這也是很正常的現象,魚友們不必驚慌。
  • 適合新手飼養幾種的小型觀賞魚
    現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家中養上一些觀賞魚,既可以培養耐性還能增加室內的溼度,在觀賞過程中看著魚兒在水中自由自在地遊動還能有效地釋放自己的壓力。雖說一般的常見的觀賞魚都是比較容易上手飼養的,但不同的品種還是有一些區別的。
  • 最容易飼養的水草,可以用來繁殖多種觀賞魚,效果一定不錯
    根據我對竹節草的飼養觀察,它具有很多水草所不具有的一些特點:在飼養過程中,竹節草的一些優點一、很容易獲得,不用再去野外撈取因為之前繁殖一些小型觀賞魚,我們需要的水草大部分都是金魚藻或者是金絲草、蜈蚣草等
  • 紅箭魚和黑瑪麗魚的飼養與繁殖,我們應該注意的問題!
    圖文/養魚老道 原創紅箭魚和黑瑪麗魚同屬於花鱂科卵胎生觀賞魚,除了孔雀魚之外,在卵胎生觀賞中最為出名的就是這兩種觀賞魚了,而且它們的習性基本相同,都是喜歡弱鹼性的水質,都是雜食性魚類,繁殖周期都要比孔雀魚相對要長一些,在飼養水溫要求上,二者的飼養水溫也要比孔雀魚要高上一些,一般的還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