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面上有兩種安裝形式的胎壓監測,分別是內置胎壓監測以及外置胎壓監測,兩者各有優缺點,但是結合日常的使用性以及安全性方面,我更加傾向於選擇內置式胎壓監測,下面咱們就針對這兩種胎壓監測進行具體的闡述。
內置胎壓監測VS外置胎壓監測
胎壓監測的作用:胎壓監測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車主能夠實時的監控車輛的輪胎氣壓,避免輪胎因為氣壓過高而出現爆胎的情況;或者因為氣壓太低而導致的碾壓變形的情況,為了迎合消費者的使用需求,第三方廠商就設計了胎壓監控器,而針對安裝方式的不同,又分為內置和外置,其實兩者的工作原理完全相同,都是由4個胎壓傳感器和一個顯示器組成,四個胎壓傳感器會發射信號,屏幕顯示器會接收並顯示胎壓,當輪胎胎壓出現低於預設值的情況,屏幕顯示器就會發出蜂鳴聲來提示駕駛員,車輛的輪胎氣壓出現問題,需要立即檢查。
內置和外置的優缺點:
不管是安裝哪一種的胎壓傳感器,都要求我們在安裝完成之後對車輛的每一隻輪胎進行動平衡的校準,如果不做動平衡的話,即使每一個胎壓傳感器都非常的輕,車輛在高速行駛的時候,依然會出現方向盤抖動的情況。
1、外置胎壓檢測安裝非常簡單,只要將胎壓傳感器擰在輪胎的氣門芯上面即可;而內置胎壓傳感器則需要專業人員拆下輪胎並且安裝,操作步驟上內置傳感器更加複雜。
2、外置胎壓監測美觀性不足,傳感器體積稍微有點大,安裝在輪胎的氣門柱上面特別的扎眼;內置胎壓傳感器安裝效果則美觀很多,因為傳感器安裝在輪胎裡面且緊貼輪轂,所以從外面完全看不出來有什麼變化。
3、外置胎壓傳感器容易被熊孩子撤掉或者損壞;而內置胎壓傳感器則安全很多,唯一的缺點就是當輪胎需要補胎的時候,拆卸和安裝都必須非常的小心,否則非常容易在拆裝的過程中將胎壓傳感器刮壞,從而給車主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胎壓的大小
對於所有車輛來說,輪胎胎壓值的大小都有一個標準的範圍,針對車輛不同的負載有著不同的胎壓,一般來說,大部分車輛的標準胎壓都在車輛的主副駕駛B柱上面,個別車型的胎壓表會在車輛油箱蓋上面,所以大家想要完全確定車輛的胎壓大小,則可以參考這個車載的胎壓表格。
對於家用車型來說,車輛空載情況下的胎壓一般保持在2.2bar——2.5bar,滿載情況的胎壓範圍一般在2.5bar——2.8bar,此時就會有一個矛盾,那就是咱們車輛滿載和空載的情況並不能確定,總不能隨時備個打氣泵去調節吧,所以這個時候我們都會取一個相對摺中的胎壓——2.5bar,用來應付各種負載情況。
END
綜上所述,我還是更加推薦大家使用內置胎壓監測,美觀性和安全性方面完勝外置胎壓傳感器,並且內置胎壓傳感器更加傾向於原廠的風格,雖然拆裝方面有點麻煩,但是為了美觀也是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