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陳碧紅
「蝸居家中」,上網和刷劇成為主要消遣方式之一,文化傳播行業熱度隨之上升;在線問診同樣火爆,10餘家網際網路醫療平臺、200多家公立醫院,通過網際網路診療或線上諮詢,服務近千萬人次;各類課程被迫由線下向線上轉化,教育行業也迎來「小爆發」……
疫情之下,面對不少企業項目停滯、成本負擔加重、復工復產困難的局面,智能製造、無人配送、在線消費、醫療健康等新興產業,逐漸展現出更加旺盛的生機。
為進一步助力精準防疫、有序復工復產,2月26日,作為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西核」——成德眉資四市,首次共同發布了《成德眉資同城化城市機會清單(一)》。
該《機會清單》聚焦 「穩增長促發展」,主要涉及功能區建設、產業發展、城市治理等領域的需求信息526條。
當同城化發展與疫情防控新形勢相遇,成德眉資聯合發布《機會清單》,將有望「集中」釋放城市協同發展、共享發展的市場需求,擴大發展機遇。
四城聯動
526條需求聯合解決「你有什麼,我要什麼」
成都新經濟發展具有先發優勢,如何將區域協同發展,與疫情下新經濟發展的機遇疊加?「四城聯動」,成了此次機會清單的關鍵詞之一。
據悉,該機會清單涉及功能區建設、產業發展、城市治理等領域,列出需求信息共526條。其中,成都269條、德陽169條、眉山48條、資陽40條。
同時,為了促進供需匹配、對接精準,針對「你有什麼,我要什麼」的問題,該機會清單還分別從企業和政府兩個角度,公布了各自的需求。
以成都為例,清單中,成都主要聚焦的是產業功能區發展。從產業培育、到運營管理、再到配套建設等,成都在這三大領域共釋放政府的需求共166項。
另一面,企業需求也清楚列出,從技術聯合攻關、人才招募、項目建設、企業協作,成都同時釋放企業需求103項,涵蓋智能製造、智慧物流、智慧醫療等領域細分應用場景。
得益於此,不少合作已實現「握手」。此前,成都市新經濟委、市財政局、市教育局三部門,就聯合區(市)縣,聚焦學校復學複課防疫需求,組織開展了成都市學校復學產品(服務)「雲對接」活動,涉及體溫監測、消毒防護等多種復學場景的56家企業73項產品及服務。目前,已有72所學校,達成採購協議,採購金額達330餘萬元,同時還有多家學校正與企業洽談中。
同樣,《機會清單》還梳理髮布了德陽、眉山、資陽三城,政府類需求信息110條、企業類需求信息147條。主要涉及德陽交通綜合規劃及應急指揮系統、眉山天府新區大數據交換共享管理平臺、資陽臨空經濟區建設等應用場景,包括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SplitPageHere#
加速融合
打通同城化供需迴路 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第一批《城市機會清單》。
僅疫情發生以來,成都已先後發布兩批次專題城市機會清單。其中,第一批清單聚焦新經濟企業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提供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的服務能力;第二批清單聚焦企業復工復產各類場景的疫情防控、生產保障等需求信息和創新產品(服務)供給信息,提供相關的解決方案。
成都市新經濟委副主任周洪介紹,此次四市聯合發布機會清單,將藉助同城化發展之機,集中釋放疫情防控新形勢下,城市協同發展的政企需求。
「通過跨區域整合釋放四城發展需求,也將有利於促進成德眉資發展加速融合,推進城市規劃、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領域同心同向、分工協作、共建共享,共同做大主幹、做強極核,加快恢復經濟社會正常秩序,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周洪說。
此次清單中,德陽共發布169條需求信息,有明確投資或資金需求達32.56億元,項目涉及領域眾多。在德陽科學技術局局長張全科看來,本次機會清單以場景化思維集中釋放了成德眉資四城的發展機遇,將有效打通供需迴路,促進人才、技術、資金等資源要素有序流動。「這無疑將進一步促進形成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聯防聯控機制、推動產業鏈協同復工和供應鏈暢通循環提供精準、高效的解決方案。」
眉山則緊緊抓住我省獲批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實驗區和「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機遇,聚焦數字城市、數字鄉村和數字政府治理三個方面發布了30條需求,通過促進數字經濟合作與企業發展,實現成德眉資在數字經濟領域的基礎共建、產業共進和服務共享。
資陽則充分發揮距天府國際機場僅18公裡的區位優勢和軌道交通裝備、商用汽車、口腔醫藥、綠色食品、紡織鞋服「五大產業的技術優勢,發布了40項具體需求,著力構建與資陽新經濟發展高度契合的產業生態圈。
《成德眉資同城化城市機會清單(一)》完整信息詳見:http://www.nbd.com.cn/corp/20200224yiqing/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