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賞荷
作者 / 方仲賢
詩經裡說:七月流火。
今日讀著句子,就感覺到酷夏裡被炙烤著的大地和空氣。仔細翻閱資料才知道,是說農曆七月溽暑消退的意思。今日看到豔陽高照,我站在陽曆七月的門檻,立即與文學朋友撥打電話,相約去新添鄉看荷花去。
窗外,正是一個蔥蘢的季節。一懷蓊蓊鬱鬱的心事在雨水裡明媚地生長。
若賞荷,就趕在七月小暑後,這正是盛開季節。
應該說,荷的美在每個季節自有它的禪意,不同的季節看荷會有不同的心懷。秋荷蕭瑟,徒添殘荷聽雨的傷感;冬荷悽涼,猶見雪壓殘枝的頑韌。而賞夏荷,看到的是生命的青蔥和華美,是荷開一生最美的一段。荷開婷婷,未若風吹過的嫋娜之美。而賞風荷又未若賞雨荷。剛到下壩村池塘,雨下了起來,雨不大,但很密,美女作家雨荷叫我一塊擎傘觀荷,我撐著傘走過小路在塘邊剛建的涼亭上備得一壺綠茶,看華蓋之上滾珠濺玉,青荷沐雨更露嬌顏。遙看下口翠綠青山,真是空濛渺遠的煙雨江天,便忘記身在凡塵。
古城坪荷之美卻人工池塘栽培,主要以釆藕為主的荷塘,顏色單調,白色較多,卻少了天然的麗質,所以來約我的幾個外地作家約我前往,那兒被我拒絕了,而我心中的荷,正是今天要去的新添鄉下壩村,這兒依山傍水,放眼煙波浩渺的湖水,隨風搖曳的蘆蕩,在水之湄,成片的野生紅荷延綿連亙,接天蓮葉,十裡荷香,讓人胸襟開闊,心蕩神怡。古來喻荷為女子。這樣的女子定是有著詩的芬芳,詞的婉約。
今天一位微信朋友圈相約的小女子名叫青蓮,剛上大一就已出版個人詩集《古道黃花》遠近聞名。她今日開著自家越野車從成都到滎經穿著漢服載我們一行四人去賞荷。到了那兒,我撐著小船穿行池塘。「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面兩邊開」,輕紗長袖綠羅裙的女子們舉著相機,玉立舟頭。
船行過,花映嬌顏,芙蓉如面,碧悠悠的水,涼習習的風,煙朦朦的細雨,包裹著我們,像靈動的美麗畫卷展現世人眼前,我們相機未舉,就被路上行人一一裝進鏡頭。雨荷詩人給大家講,她說「宋詞,那一株風裳水佩的荷,從姜夔的《念奴嬌》走來,『翠葉吹涼,玉容銷酒,更灑菰蒲雨。
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姜夔的荷開在秋涼季節,有著清寂的美。而周邦顏[彥]的荷,『燎沉香,消溽暑。……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從《蘇遮幕》走來,盛開在夏季,有著娉婷的美,今日正是小暑之後,這池中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舞女的裙,又像剛出浴的美人扭動腰肢,你們說美不美?」大家異口同聲「當然美啊!」我指著荷花說「這荷是結著禪意的。不是清淨之心賞不得荷的美。」來自重慶,成都喧譁熱鬧城市的雨荷,青蓮與紫嫣立在池畔問我「方老師,今日荷花紅白相間非常美麗可就是睡著的。」我說「要她甦醒,需在晚上,夜深寂靜,明月當空,荷心才會慢慢打開,清輝裡,那縷縷的香,那才是荷的魂……」
雨荷說「那我們四人吃過晚飯搓搓麻將,等月亮升起看後再返回。」
我說:「你們說了算。」
晚上 12 時 20 分,月亮漸漸升了起來,夜一片寂靜,只有幾聲蛙叫,這時葉子與花已有一絲顫動。我們悄悄收了麻將,生怕驚動幽會中的情侶。夜風一吹,葉子緊緊相抱像是在接吻。月光如流水靜靜地瀉在這葉子和花上,粉紅色花兒像少女戀愛中害羞的臉兒,一會紅得低下了頭,一會兒又仰起身。我一下起當年讀著宋詞,捧著那水墨的荷花圖,與雨欣下放鄉下在池塘邊的涼亭裡洇度了的青春時光。那有著詩一樣芬芳的日子,今晚,亦如一株荷,搖曳在歲月的河流上,宛在水中央羅裳映水,歷歷在目,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月荷花別樣紅,剎哪間又湧起了我 44年前的那份感覺。
我回過頭問雨荷「你感覺如何?」她一絲苦笑:「今晚羅裳映水,碧影斜,我在幽深處看到了這荷花開。我……」說到這兒,她弓下腰用手撫摸那株像受傷的荷花,嘆了一口氣,走開了。我
猜她想努力描述荷的樣子,和她與荷的故事,給我,可……但我心裡明白,就象我念雨欣的心,無法刻畫。只能在你無法到達的地方,幽幽的開放,苦苦的香。我見青蓮一個人兒,站在亭前對著鏡整理漢服。我說「今年風靡漢服,大街小巷寬袍大袖,裙帶飄飄,超女們都如饑似渴地過把漢唐癮,你也……?」
她說「是的,但穿漢服不能只是在表面,也需將漢文化,以及禮儀表現出來,而不僅僅是穿一件衣服,要內外兼修,也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內心豐富,沉靜內斂,溫婉平靜,這才是最重要的。」
我點了下頭,說「我讀過你發表在詩刊的詩《小荷》,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初夏風光,自然樸實,真切感人,這首詩描寫了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蔭,幾支小小的荷葉,一隻小小的蜻蜓,構成了一副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關係,開頭『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兩句,把讀者一下帶入了一個小巧精緻,柔和宜人的境界之中。」說到這兒我,又問「你會寫古詩嗎?」她說「偶爾寫寫。」我說「你整一首與叔叔分享」。她奪口而出「亭亭碧葉隨波漾,朵朵清蓮夜盛開,七月度假乘小棹,荷塘泛槳蕩舟來。」說到這兒,大家又坐在一塊仰望荷花。
我們無能遠望平視,還是近看俯視,我們依然覺得只是在仰望,而達不到她的境界。她從生下就載著高貴的品質,載著詩意的生活,姍然於我們的眼眸。她行走於唐詩宋詞中,她的美不僅是開在清水墨畫裡,而是激蕩於我們心靈河床的一塵不染的波光豔影。古時那吒是站在荷花之上,捨去了血肉之軀,是正義和勇敢的化身;觀音菩薩站在荷花之上,她普渡了眾生,是我們理想的寄託。而我們寫她是要歌頌傳承她的身居汙泥,一塵不染的高貴品質。
今晚我們只能坐在荷花之下,用一生的仰望,且慢慢將自己砸碎,揉進碧荷,揉進碧蓮,揉進埋沒千年依舊能胚胎萌芽的蓮子,把她終身仰望,用她苦澀的蓮心籽喝進口中清洗心中惡念,而身在紅塵而不受汙侵走完今生,我們仰望荷花,註定會與這世界藕斷絲連,因紅塵汙水太多,太多……
作家簡介:
方仲賢,四川雅安市作協會員,任過《重慶文化報》特約記者,滎經作家協會秘書長,作品散見於《重慶文化報》《東方潮》《四川工人日報》《四川林業報》《四川農村報》《雅安日報》《上海文學》《北京文學》《遼寧文學》《長江文學》等報刋網站,1997年榮獲重慶市文聯舉辦慶香港回歸徵文銀獎,2016年先後榮獲雅安市政府舉辦的徵文《蒙山憶雨》《美哉瓦屋山》等獎項,作品被武漢,重慶多處收藏,2008年由北京作家出版社出版個人專集《太陽穀》,現有兩部長篇小說,兩部電視劇《鴿子花戀歌》及《茶馬古道》等待拍攝
寧古塔作家,期待您的佳作
《寧古塔作家》和《寧古塔作家網》是文聯和作家協會的重要網絡平臺。
顧 問: 田永元 耕 夫 高萬紅 許 君
主編團隊成員 :朱文光 於百成 李延民 高萬紅 金美麗 金 波
總 編 :金 波
攝影師 : 張立宏
凡向《寧古塔作家》投稿的作品,一周內末收到用稿通知,可另行處理。
投稿自願,文責自負。發表20篇以上的作者,可申請製作個人微刊文集。
投稿郵箱:Jinbo1974@163.com(金波總編)
或發在總編金波微信裡。微信號:b13945316144(白狐金波)
1、關於稿費 :
《寧古塔作家》採用的稿件,有打賞有稿費,無打賞無稿費。打賞20元以上,(不包括20元)開始給作者發放稿費.讚賞的百分之四十作為作者稿費。百分之六十作為平臺運營。作品在平臺發布後兩周發放稿費,後續稿費由於無法統計,所以不發放。
2、版權聲明 :
請在郵件或文稿主題處註明「獨家授權寧古塔作家開通原創」(不同意者,請勿投稿)。
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圖文無關。如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平臺聯繫,以便及時刪除。
總編金波期待著您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