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政務周報|建機場、搶人才,多地發力對衝疫情影響
一,疫情到了「結尾」,一定要防住
張文宏醫生說,關於這次疫情防控,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意思是,沒想到疫情在國內得到有效控制之後,在全球範圍內卻出現大規模擴大的趨勢。
從上周起,新冠肺炎疫情在義大利、韓國、伊朗等多個國家蔓延升級,境外輸入疫情防控迅速成為中國各大城市的一項重要工作。截至3月10日24時,中國累計報告境外輸入確診病例79例。據澎湃媒體號「央視網」報導,寧夏、北京、廣東、浙江等地都出現境外輸入病例。
北京海關關員對重點航班進行登臨檢查。來源:環球時報環球網
據澎湃媒體號「中國經濟網」報導,北京等地有關防控規定適用於來自或去過境外疫情嚴重地區的所有入境人員,「北京對中國公民和外籍公民完全一視同仁」,北京市對來自或去過境外疫情嚴重地區的入境人員,建議其接受居家或集中醫學觀察14天。澎湃政務號「平安北京」發布了題為《這個新增數據必須警惕!以有力措施阻斷疫情境外輸入!》的文章,文中稱,「海關總署已要求所有出入境人員進行健康申報,並執行全面、嚴格的防疫檢查。北京、上海、廣東、山東等地也要求疫情嚴重地區入境者要隔離觀察」。澎湃媒體號「環球時報」深入現場,梳理了首都機場的入境防控流程:乘客下飛機後,最先經過海關紅外測溫系統,然後在通道遞交健康申明卡之後,再辦理入境手續。
圖片來源於澎湃號「上海檢察」
作為中國內地出入境客流量最高的機場所在城市,上海也嚴陣以待。上海市衛健委在其澎湃政務號「健康上海」上通報,2020年3月10日0—12時,上海市新增2例確診病例,2例確診病例均在義大利工作生活。這兩例境外輸入均是通過上海聯防聯控機制發現的境外輸入型病例。「上海檢察」等多個澎湃政務號均發文關注稱,3月6日起,上海市16個區駐點人員已進駐浦東、虹橋兩大機場,在機場設立專門的人員集散點,24小時不間斷值守。
在韓國客流較高的青島,則對入境人員中的「四類情形」一律實行集中隔離或留觀。據澎湃媒體號「健康報網」報導,這四類人員一是有疫區旅行史或居住史並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二是與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有接觸史的;三是所乘坐交通工具中出現發熱病例的;四是在現場檢疫查驗中檢測有發熱或呼吸道症狀的。澎湃政務號「青島發布」發布《圖解|青島機場入境防疫流程是這樣的》,用圖文並茂的形式詳解青島機場的涉外防疫管理流程。
廣州、深圳、南京、杭州、成都、昆明等其他重要的經濟強市、出入境人數較多的城市,也紛紛加強入境疫情管控。澎湃政務號「南京發布」報導說,為有效阻止疫情跨國傳播,2月29日,南京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發布了《關於進一步嚴格復工復業期間疫情防控要求的通告(第14號)》,明確在南京工作生活的外籍友人是南京的新市民,在疫情防控上與南京市民一視同仁。3月10日,澎湃政務號「昆明西山110」公布雲南對境外輸入病例防控工作的部署,同樣強調將對外國公民和本國公民一視同仁,移民部門在國際航班抵達前,提前進行排查。
二,機場躍進:對衝疫情的好辦法
受新冠疫情影響,中國民航產業受到嚴重影響。據民航西南地區管理局官網公布的「民航西南地區機場生產統計系統」,整個2月份,西南地區旅客吞吐量完成3488778人,同比增長-81%。
不過,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率不斷提升,民航客流已經持續恢復。而多個城市已經宣布了新的機場擴建規劃,顯示出對中國民航乃至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強烈信心。
據澎湃政務號「中國航信」報導,2月10日,青島新機場項目部49人全部復工,確保青島新機場可以於今年建成投運。而據澎湃號 「CARNOC發布」的文章顯示,全國81個機場建設項目中,成都天府機場、安康遷建機場等11個新遷建項目,杭州蕭山國際機場三期、深圳機場衛星廳站坪配套工程等10個改擴建項目已陸續復工。
2月20日,雲南省民航重點建設項目昆明機場航站區改擴建工程S1衛星廳工程復工。據澎湃政務號「昆明發布」報導,23日舉行的雲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第十五場新聞發布宣布雲南省基礎設施「雙十」重大工程,總投資約3.6萬億元,昆明機場改擴建、昆明第二機場位列其中,以發展區域機場群協同效應,形成滇中城市群的航空雙樞紐新格局,支撐並助力雲南省「十四五」及未來幾年經濟與社會發展。澎湃媒體號「雲南網」、「春城晚報」、「消費日報社」和澎湃政務號「雲南高院」、「昆明發布」、「芒市融媒體中心」等紛紛發布相關信息。
天津緊隨其後。2月25日,澎湃媒體號「天津廣播」先後發布兩篇文章稱,民航局正式批覆天津濱海國際機場總體規劃(2019版)。天津機場將規劃建設T3航站樓,新增東二跑道、衛星廳等工程。
2月28日,國家發改委官網發布「關於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批覆」,同意實施深圳機場三跑道擴建工程,總投資123.3億元,按滿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000萬人次、目標設計。另外,深圳機場衛星廳及其配套工程等擴建項目已陸續復工,機場航空主業也在逐步恢復。「深圳發布」、「深圳特區報」、「寶安發布」等澎湃號隨後發布多篇文章進行報導。
深圳機場跑道示意圖。來源:深圳特區報
3月6日,澎湃政務號「城市進化論」發文關注GDP超一萬億元的經濟強市重點項目,發現除交通、能源等傳統基礎設施「重頭戲」外,城市較以往更為重視衛生、醫療領域的基礎設施建設,但交通基建仍是重頭,項目涵蓋高速公路、高鐵、能源等多個領域。文章引用恆大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的話說:「對衝疫情和經濟下行,其實最簡單有效的辦法還是基建。」
三,搶人、控房:一道兩難題求解
剛入3月份,多地就為發展出猛招,落戶、房地產等有關政策相繼出臺。
3月3日,山東省政府網站發布「省委省政府加快推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加快推動已在城鎮就業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要求濟南、青島中心城區儘快放開落戶限制。隨後,該《意見》被澎湃政務號「齊魯石敢當」、「山東司法」、「山東高法」、「濟南發布」、「青島發布」、「青島公安」等轉發引用。
圖片來源於「山東省人民政府官網」
同一天,浙江省溫州市重磅人才新政也終於落地。此前在2019年12月25日,溫州發布《溫州市人才住房租售並舉實施辦法》,宣布對符合條件的優秀本科生買房打7折、租房打3折,力度堪稱空前。3月3日,溫州市委人才辦聯合市人社局、市住建局,發布《2020年溫州市首批人才住房配售公告》,令去年年底提出的人才住房新政正式進入實施階段。澎湃媒體號「錢江晚報」、「中國基金報」等先後發布報導,解讀這項政策的意義和申請流程。
與山東、溫州發布的人才新政相比,廣州同樣於3月3日發布的「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若干措施」就顯得一波三折。
3月3日,廣州市政府官網發布通知,明確指出商服類公寓項目不再限定銷售對象,已確權登記的不再限定轉讓對象。此寓鬆綁政策曾一度被解讀為樓市「放鬆調控」。但就在3日當晚,該通知便被從廣州市政府的官網上撤下。隨後,在5日重新發布的同名文件中,原來有關商服類產品相關政策的已經刪除。澎湃媒體號「券商中國」、「國際金融報」等均聚焦此次政策變動,連續發文報導。
圖片來源於澎湃號「券商中國」
無獨有偶,2月21日河南駐馬店發布的《關於進一步規範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也已悄然撤下。河南省政府約談駐馬店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要求堅持「房住不炒」,落實主體責任。澎湃媒體號「紫牛新聞」藉此次廣州公寓政策鬆綁「一日遊」事件,細數近期近60個城市發布的針對房地產市場的扶持政策,提示把握調控尺度,莫觸「房住不炒」底線。
據澎湃政務號「海南發布」、「三亞發布」和澎湃媒體號「海南日報」、「經濟日報」等報導,3月7日,海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建立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城市主體責任制的通知》,則展現了對房地產業的另一種態度。據澎湃媒體號「海南日報」報導,海南省在該通知中創新提出「發展安居型住房完善住房體系」,面向無房或人均住房面積未達到平均水平的居民家庭銷售,保障供水、供電、燃氣、通信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安居型商品住房」,且本地居民限購第三套房,以提升本地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