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購物真的比線下便宜很多嗎?

2021-01-19 快科技

人們選擇網購多出於什麼原因?方便、快捷、省時省力?相信在諸多原因中,「省錢」這一因素佔了重要位置。

正如媒體經常報導的那樣,線上商品的價格往往要比線下低30%甚至更多,更有電商高管曾宣稱「線上線下價差可達50%」。

長期以來的宣傳攻勢讓消費者普遍認為,網購就是能討到便宜。然而,果真如此嗎?

筆者很愛吃瓜子。今年夏天,筆者在小區門前的便利店買了一包瓜子,又登錄到該品牌的天貓旗艦店再買了幾包。

但同一規格同一口味的商品售價卻令人驚訝——便利店裡一包瓜子11.3元,而天貓旗艦店的零售價是11.8元且不包郵更沒有折扣。也就是說,網上售價比便利店零售價要高出近5%。這讓筆者很受「打擊」,於是便下決心做個調查研究,看一看商品的線上線下售價究竟有何門道。

事實上,中歐國際工商學院市場營銷學研究團隊從今年6月開始,經過系統而詳盡的調查取樣,根據國家統計局關於消費者價格指數的編制方法,選取了7個行業大類(食品、菸酒及用品、衣著、家庭設備用品及維修服務、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交通和通信以及娛樂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未選取的是住房或租房類),得出全行業線上線下價差指數為0.9201——這意味著對於全行業平均水平來說,線上線下商品的價格差只有不到8%。

顯然,這一比例與電商所聲稱的線上商品要比線下便宜30%左右的論調有較大差異。

在研究當中,團隊將這7大類細分為26個行業品類,然後在每個行業品類中依照隨機或者常用原則挑選出10種商品,記錄並比較這些商品在線上(包括天貓、京東、1號店等)和線下實體店(包括歐尚、上海第一百貨、紅星美凱龍等)的價格,最後參照消費者價格指數編制方法計算出線上線下價差指數以及其他相關統計指標。(註:出於統計資源的限制,這裡作一個基本假設,即假設各行業大類下每個行業品類的權重是一樣的。)

這一份調查研究結論證明,如果純粹從價格上來看,消費者選擇網購不見得真的能討到便宜。

要知道,數據搜集的是網上銷量排名前10的商品,按照現在的網絡數據,這一類商品通常就是爆款,是商家為吸引流量、打開市場而故意放低價格的一類商品。

根據這一類商品去線下找到的價格也只是一般價格,沒有考慮任何優惠促銷的可能。因此,綜合考慮爆款、線上線下優惠促銷等原因,網購在價格上的優勢已不復存在。

相對於線下購買,網購的優勢主要還體現在便捷性上,尤其是對啤酒、軟飲飲料、洗衣粉、洗髮水這一類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相對比較高,線下搬運起來又費時費力的商品來說,線上的價格普遍較高但購買者仍然願意選擇線上購買。

而像牛奶,同樣是飲料類但由於受限於保質期和安全因素,線上的價格會比線下便宜,與之相同的還有大米。

綜上所述,造成線上商品價格優勢不再的原因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

其一,廠商在定價時非常理性,他們早已摸透了產品的市場特點。對於消費者的忠誠度、競爭廠商、產品的市場結構和特點等問題早已吃透,綜合考慮後才決定商品在線上和線下的定價。如果消費者盲目地認為在網上能淘到更便宜的商品,那就難免自己騙自己了。

其二,從營銷成本角度考慮,商品線上線下的差距已不明顯。筆者向中歐工商學院的諸多校友進行採訪後了解到,目前商品線上銷售的營銷成本已佔銷售額的30%,這一百分比基本等同於在傳統的線下渠道進行營銷推廣的成本。

通常來說,線上營銷的成本涉及到渠道引流費、產品上架費、客服人力成本、服務費等多個方面,而且物流和反向物流的費用、退貨的管理成本等費用並未納入其中。因此,以往號稱剝離中間環節,讓消費者直接成本價購買商品的網購時代早已一去不復返。

此外,為了保護品牌,有些商家往往會有意識地將線上線下銷售的商品進行區分。

換句話說,線下賣的不一定放上網,這一點在服裝行業和紡織業尤為常見,這也是男衣、男褲、男鞋、女鞋等品類線上線下商品匹配度低於20%的原因。

相關焦點

  • 雙十一線上線下比價:部分產品線下反而便宜
    據安徽商報訊一年一度的11.11到來,各位精打細算、熬夜奮戰之後,「敗」回來的東西真的划算嗎?快來看看。11.11當天,安徽商報融媒體記者從線上、線下6店採集回來20件商品的價格信息,對比後你可看看自己究竟有沒有佔到便宜。記者兵分五路 線上線下比價從 2009年11月11日,淘寶商城推出「雙11」促銷活動。
  • 雙11,沒有便宜iPhone12了?只是線上沒有,線下多的是
    這一兩年,很多關注iPhone的朋友,想買的朋友都會選擇在雙11的時候下手,因為雙11會有便宜蘋果買,很多的電商平臺都會進行優惠促銷,甚至百億補貼什麼的。所以我們發現今年電商平臺基本上已經沒有便宜蘋果賣了,大家不僅沒有折扣,甚至經常連貨都沒有,所以大家有了一個結論,那就是今年的雙11,沒有便宜的iPhone12賣了。但真的沒有便宜iPhone12賣了?事實上只是大家的假象而已,沒有便宜iPhone12隻是在線上沒有而已,線下多的是。
  • 線上線下?購買大件家具優劣勢分析
    大家好,我是曲巢家的小曲,您有網購大件家具的體驗嗎?小曲最近看到好多網友在對比網店和實體店購買家具的購物體驗,可謂是眾說紛紜,作為家具廠商,下面小曲就和大家詳細的分析一下線上線下購買大件家具的優劣勢。一、線下比較直觀,線上比較客觀。
  • 燃氣熱水器線上和線下有啥差距?選貴的還是選便宜的關鍵看這幾點
    燃氣熱水器線上和線下有啥差距?選貴的還是選便宜的關鍵看這幾點相信朋友們經常遇到這樣的問題,購買燃氣熱水器時,在哪裡買更可靠?網上便宜,害怕不能保證質量和服務,但是線下購買覺得貴,我們應該如何選擇?今天,小編在這裡詳細討論一下線上與線下之間的差距,也許就知道如何選擇了。實際上,線上和線下之間的比較是一個普遍的問題,因為畢竟現在有越來越多的購物渠道,並且不僅限於實體購買。出於便利或價格上的優勢,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線上購買,但是仍然會把網上和線下的進行比較。
  • 你是喜歡線上購物還是線下購物呢?現在快消品很暢銷!
    ,造成競爭的指數不斷升高, 春節期間的快消產品一直增長,目前線上線下途徑表現為融合的方式,線上線下冷清了幾年的快消行業,今年會怎麼樣呢?農村為何成了零食品牌爭奪的新市場疫情過後的市場也出現了很大的改變,消費者對產品安全的要求、消費的要求逐漸的發生了改變, 現在休閒食品行業發生了集中上升,三巨頭戰略差別和線上線下途徑相結合等趨向,農村的消費漸漸成為各大零食品牌爭奪的新市場,農村居民的購物途徑也從線下的熟人商店改變為線上、線下同時進行的購物模式
  • 「雙11」來了,線上線下哪裡更划算?質量一樣嗎?
    今天零點開始,一年一度的線上「雙11」購物狂歡來襲,活動價格——定金立減——店鋪活動——平臺活動,七七八八的優惠加起來比平日裡便宜了不少。線下也不甘示弱,都提前打出了「不用熬夜」、「直接打折」、 「保價『雙11』」等誘人口號,直接針對線上活動。線上線下到底誰划算?線上商品是與線下同款還是電商專供,到底有沒有差別?
  • 線上線下誰更便宜?記者將多種商品價格進行對比 結果出人意料
    值得一提的是,「簡單隨意」的滿減規則,讓以往「線上獨自湊單」變成如今「線下多人拼單」。「網上購物,有時候會為了湊單購買很多不必要的產品。」顧客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和閨蜜剛拼單買了一盤眼影和四支唇釉:「在店裡的話,我們就各取所需,只買自己需要的,加起來差不多就達到299元了。」
  • 線上線下同價後 家電市場將如何變化?
    【百姓家電網原創】對於家電產品線上線下價格差距的爭論,已經是由來已久。實際上,無論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出現之後還是之前,家電產品的線上線下價格就都是一項熱門話題。儘管線下渠道仍是家電市場的主力市場,但由於線上渠道的產品價格相對低廉,快遞物流完備,購物方便快捷,從而出現了很高的增速。
  • 現在部分線下產品售價已經比電商便宜,可為什麼還是沒起色?
    經過電商多年的發展,幾大電商平臺已經呈現壟斷態勢,為了賺取更高的利潤,部分產品售價已經逐年提高,甚至部分領域已經出現了線上和線下倒掛的情況,實體店售價還便宜於電商。當然,很多人可能對實體店售價低於電商不認可,這只能說你對電商了解的還不夠,也可以說思想已經固化成電商就是比實體便宜,當前部分品牌化的產品實體店和電商平臺已經是差不多價格,部分甚至還便宜。1、部分領域實體店價格的確和電商持平或更低:大家其實不妨拿超市裡的正規品牌的米麵油鹽醬醋等日常用品對比下京東、天貓上的售價,你會發現其實是差不多的,甚至線下還能更便宜。
  • 常熟打造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商圈 線下退貨和線上一樣方便
    日前,常熟在該商圈推行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服務,讓消費者享受到與線上購物一樣便捷的退貨服務。前不久,王女士在江南印象某餐飲店預訂了五桌酒席,準備給老人過生日。可是到了那一天,老人突然身體不適,取消了宴席。王女士擔心之前交的1000元定金不能退回。讓王女士驚喜的是,該餐飲店了解到相關情況後,主動告知王女士可享受線下購物無理由退貨服務,並當場全額退還了王女士的定金。
  • 線下電視賣場或被線上取代?其實線下買電視比線上更便宜!
    近些年,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線上營銷方式逐漸崛起。加上有些產品,線上價格低於線下,消費者開始越來越傾向於線上購物,許多實體店也因此受到巨大衝擊,甚至走向倒閉關店的命運。即使在電視市場,這種現象也依然存在。對此有人斷言說:未來線下電視賣場或被線上營銷取代。
  • 線上購物如此火爆,集成灶為什麼還要開線下專賣店?
    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上到老人下到小兒,從城市到農村,只要有手機有網絡的地方,就有人在線上購物。每年的6.18和11.11兩次大促已經成為各大電商固定的兩大戰場,集成灶行業大小品牌也都開始參與其中,並連年斬獲不俗戰績。在2020年,因為年初的疫情,一季度的廚電消費被強行壓制,全面復工復產後在6.18大促中,消費需求開始第一輪集中釋放。
  • 線上購物越來越便利,線下市場發展會如何?
    那這些平臺的發展給我們線下超市帶來了哪些影響你呢?2014年6月6日,北京雲杉世界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旗下的美菜網成立。2014年11月,每日優鮮成立,由徐正和曾斌創立,分任CEO和COO,2014年12月正式運營。
  • 「雲購物」成效初現 線上線下融合或成未來趨勢
    面對困境,購物中心紛紛主動出擊,利用線上服務能力提高營業額,協助商戶轉型。記者了解到,不少購物中心、百貨商場推出線上購物、建群營銷、「直播帶貨」等新零售方式,讓顧客實現了「雲」逛街,而商家員工在復工後也紛紛「轉型升級」,成為網紅主播。
  • 關於線上商城和線下店鋪結合的意義和效果
    馬雲曾經說過,未來沒有線上線下之分,只有新零售,也就是線上線下的融合。在零售領域,消費者的注意力早已從琳琅滿目的商品上轉移到了手機APP上,相伴而生的是線上體驗不足所帶來的消費者與日俱增的到店體驗的需求,想要實現線上線下的無縫銜接,就一定要讓雙方實現揚長避短、相輔相成的效果。
  • 「雙11」線上線下激戰 實體店這些優勢或許更「香」
    接著,記者又走訪了商場內部分商家,他們紛紛表示,在最近幾年電商「雙11」活動的衝擊下,實體店在「雙11」的經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今年大部分商家都提前做了策劃,加大了打折促銷力度,延長促銷時間,來對抗電商的「雙11」購物節。另外,也有部分品牌商家開展了線上線下聯動促銷活動,爭奪客源。
  • 母親節點亮「她經濟」線上線下購物表心意鮮花、飾品、衣服成熱寵
    走訪中,記者發現,今年母親節,不少市民制定了「特別」計劃,將線上線下結合起來,為媽媽送上「特別的心意」。市民在選購服裝「我媽媽愛吃,投其所好,我就網購了一些零食當做母親節禮物。今天還買了花,做了媽媽愛吃的菜,一同慶祝節日。」市民曹女士說。據了解,現在不少市民會提前在線上選購禮物,給媽媽驚喜。節日當天,又會在線下購買一份禮物,讓媽媽高興。
  • 裝修建材和家電,到底線上買還是線下買?為什麼經常線上線下不同款?
    裝修家居這個行業水真的超級深,就拿網購來講,你基本不可能買到線上線下同款。雖然我們買到手的東西一樣,但對廠家來說,你跟誰買,這區別很大。到底是因為什麼?又應該如何選擇?↑點擊觀看視頻↑(進去點擊頭像 可查看主頁更多視頻)重要的知識點放在這裡,其他建議對照視頻裡的細節講解看,會更清晰~什麼東西可以線上買:
  • 打響「上海購物」品牌3年來 線上線下兼具將成商業標配
    這在上海「五五購物節」中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作為全國首創的大規模綜合性消費節慶活動,歷時兩個月的「五五購物節」交出了線下、線上分別消費2846億元、2551億元的亮眼成績單。  成績單之外,最難忘是購物節上前所未見的一幕——由拼多多、喜馬拉雅、B站、小紅書等本土網際網路公司,以及歐萊雅、百聯集團、特斯拉等線下傳統實體共20家企業組成「帶貨天團」,史無前例地共站一臺,攜手按下購物節啟動鍵。4分鐘後,上海消費支付額破1億元。  羅馬非一日建成,這是上海全力打響包括「上海購物」在內「四大品牌」三年行動計劃厚積薄發的結果。
  • 農資人,離開線下,線上辦公,行嗎?
    不免會問到,疫情下,節後開工,對我們的業務影響有哪些?如何影響的?就目前來看,都不出門,時間也不確定,但是季節不等人,線下業務怎麼開展,快遞和物流早就停了。 在這引申了一個思考,單純的將線下銷售搬到線上可行嗎? 以前就有人說,傳統線下農資銷售陸續轉為線上線下並重,並將之前季節性銷售轉變為常年銷售和技術諮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