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夜哭郎」,該怎麼辦?媽媽做好這3點,寶寶一覺睡到天亮!

2021-01-14 若蘭媽咪的育兒日誌

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過往的君子念三遍,一覺睡到大天亮!這首流傳極廣的童謠,想必很多寶媽都聽過。不少孩子白天好好的,可是一到晚上就煩躁不安,哭鬧不止,而且無論父母怎麼哄怎麼搖,都沒法兒使他靜下來,人們習慣上將這些孩子稱為「夜哭郎」。

嬰兒夜晚哭鬧不止,中醫稱之為「 小兒夜啼」。夜啼是一種嬰兒睡眠障礙,常見於半歲內的寶寶。夜啼寶寶常在夜間睡眠時突然驚醒、煩躁不安、哭鬧不止、不易安靜,時間可長達半小時左右,甚至是通宵。生長激素在人體熟睡時分泌最為旺盛,對身體發育起著關鍵作用,嬰兒常夜啼會影響其分泌,進而阻礙生長發育,還可能是潛在疾病的警示。嬰兒啼哭直接影響父母夜晚作息,導致父母精力不佳,更無力照顧寶寶。所以,了解寶寶夜啼的原因並努力應對,並不是小事。

造成寶寶夜晚哭鬧難眠的原因有很多,不同月齡的寶寶「夜哭」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因此,當遇到寶寶"夜哭"的時候,家長一定要仔細觀察,找出原因,針對原因解決問題,才是最妥當的處理方式。一般不外乎以下幾種情況。

●生理性哭鬧

嬰兒夜啼最初是生物時鐘上的原因。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晝醒夜眠的條件反射還未建立,對外界的聲、光等刺激容易泛化,引起突發哭鬧。一般情況下,新生兒在生後15天大腦皮層的條件反射逐漸開始形成,當白天睡得過多時,夜間就會哭鬧不止。

由於寶寶的睡眠間隔時間短,所以周期循環相當頻繁。睡眠時間在1天中被分成很多段,而且淺睡和深睡會交替進行。因此,媽媽一定要為寶寶建立白天與夜晚的觀念。家長們最好在白天儘量讓家中保持明亮。到了夜晚不妨只開夜燈,並且保持周圍環境的安靜,讓寶寶明顯感覺到白天與黑夜的區別,養成在夜晚睡覺的好習慣,這樣逐漸將寶寶的生理時鐘調整正常。

有些孩子白天睡得多,夜裡便精神十足,當父母因疲倦不理他時,孩子就會用哭抗議。糾正的方法是白天減少孩子的睡眠時間,多逗孩子,晚上孩子睡眠會有所改善。經過一段時間後,孩子的生活有了規律,就會白天興奮晚上安眠的。

●生活飲食護理不當

孩子一般不會無緣無故地哭,如果他哭個不停,一定是不舒服的原因。 所以當遇到小傢伙「夜哭」的時候,大人們可別煩躁,一定要仔細觀察,要讀懂小寶寶的「心事」,針對原因解決問題哦。

飢餓、口喝。母乳沒吃足、奶粉衝得稀,寶寶好出汗,都會導致寶寶因飢餓、口渴而啼哭,以3月內寶寶為主。

想排洩或尿布溼了。睡前飲水太多,或是奶粉衝得過稀,寶寶到了夜間被尿憋醒,不能以言語只能用哭啼來表達。稍大一點的孩子可能因為想要小便或大便而啼哭。嬰兒無法控制排洩,弄髒尿不溼,尿液與糞便中含有尿素及尿酸等刺激性物質,容易造成寶寶睡眠中的不適,所以當尿布溼了的時候,寶寶也會哭鬧不安。

睡眠環境不舒適。太多嘈雜的聲音、震動或視覺刺激,也會讓寶寶變得不安、愛哭鬧。小寶寶調節體溫的能力還不夠強,環境溫度過熱或過冷都會讓寶寶感到焦躁或不舒服。孩子蓋得太厚,會使孩子因熱而煩躁,出現啼哭;被子蓋得太少,冷的刺激也會使孩子啼哭。褥子鋪得不平,小衣服過緊或衣服的系帶硌了孩子,會使孩子哭鬧。此外,還應該查查床上有什麼東西硌著或扎著孩子,只要找到原因,孩子感到舒服了,啼哭就會停止。

困了,想睡覺。有些小寶寶在睡覺之前顯得比較煩躁,如果寶寶的眼皮顯得很重或一直揉眼睛,那就表示想睡覺了。有的孩子每到夜間要睡覺時就會哭鬧不止,這時父母若能耐心哄其睡覺,孩子很快就會安然入睡。

●疾病引起身體不適

許多疾病,譬如感冒及各種急性傳染性疾病的患病期間,孩子都會在睡後哭鬧。嬰兒消化功能不夠完善,可能會出現吃奶時吞進空氣引發腹脹不適而啼哭。腸套疊、腸絞痛、闌尾炎、疝氣、腸痙攣等腹部疾病會引起嬰兒疼痛而啼哭。感冒、中耳炎、腸胃炎、肺炎、溼疹等各種疾病也會讓嬰兒哭鬧不已。

另外,一些慢性疾病,如貧血、結核等,也會使孩子因為難受而在睡中哭鬧。此外,孩子鼻子不通氣、患了蟯蟲病等,也常常使孩子夜間啼哭。

如果是生理性夜啼,一般來說寶寶飲食正常,哭聲響亮,精神無異常,消除誘因後寶寶便會停止夜啼。一旦寶寶出現不吃、不睡、體重不增加、行為突然異常等狀況,或是哭泣聲音和平時明顯不同,更像是疼痛、發燒等原因所引起的哭鬧,那就很可能患上了某些兒科疾病,請及時帶寶寶就醫診治。只要治好了原發病,孩子就會安然入睡。

●情感需求未滿足

白天帶寶寶到人多嘈雜的公共場所,很容易讓寶寶受到驚嚇,半夜三更會突然驚醒,哭鬧不安,表情異常緊張,這大多是出於白天過於興奮或者受到刺激的原因。孩子受到驚嚇後,晚上常會從睡夢中驚醒並啼哭,孩子哭的時候常常伴有恐懼表現,在生活中,不難找到是什麼原因讓孩子受了驚嚇。平時少帶寶寶去喧譁的場所,避免寶寶直接接觸使他害怕的物體或人,寶寶驚醒後安慰他,告訴寶寶沒什麼好害怕的,讓寶寶安穩入睡。

有些寶寶在成長過程中有安撫需求時,肌膚觸摸可以讓寶寶心靜,但有些父母由於白天工作忙,照顧孩子時間少,到了晚上寶寶會以哭泣來引起父母注意,讓父母抱抱自己獲得安撫。父母應儘量抽出時間多陪寶寶,寶寶的「皮膚飢餓」得到滿足,就不會夜間哭鬧了。

過去,人們由於缺乏醫學知識,認為孩子夜啼,在外面貼上一張「天皇皇,地皇皇,我家有個夜哭郎……」的字條,孩子就會好轉。這種方法顯然是不會有效的。文章的前半部分我們已經講解了寶寶「夜啼」的原因,如果懷疑是疾病所致,就要帶孩子到醫院檢查一下,如果確實是因疾病引發嬰兒夜啼,要及時治療寶寶的疾病,這個就不用多說了。對於非疾病因素引起的夜啼,父母應該細心地尋找一下,只要找到了原因,及時加以去除,小寶貝一定會甜甜美美地入睡的。 寶寶晚上哭鬧不止怎麼辦?媽媽做好這3點,寶寶不做「夜哭郎」,一覺睡到天亮!

1、睡前準備工作要到位

寶寶睡前要吃飽。寶寶的胃容量小,進食次數較多。如果寶寶在夜間感到肚子餓,自然會哭鬧不止。此時如果餵寶寶喝奶能夠緩解哭鬧狀況,那就應該沒有其他問題了。

一般而言,小寶寶隔2~3個小時就可能要吃奶,有些媽媽卻喜歡固定3個或4個小時才讓寶寶吃一次奶,以養成規律的生活習慣,對無法忍耐飢餓的寶寶而言,這種方式無疑十分痛苦,因此往往氣得哭鬧不止,而且在吃奶時會狼吞虎咽地狂喝,以至於喝入太多空氣,反而又造成肚子痛,只好再哭一次。

母乳餵養者,母親不必拘泥餵奶的間隔時間,當孩子餓時就讓孩子吃,孩子吃奶中睡著了,可以彈彈孩子的小腳心讓孩子吃飽再睡。人工餵養的孩子,應考慮適當增加餵奶量,並查一下奶的質量,是否加水過多等。到底應該隔幾個小時餵一次奶,要依寶寶的具體情況而定,至於每次喝奶總是又快又急的寶寶,可在餵到一半時先給其拍背排氣,以免吸入過多的空氣。

當然,也不要在寶寶臨睡前餵得過飽,過多的食物攝入會在胃中滯留引起寶寶腸胃不適。寶寶的神經發育尚未成熟,仍舊保留著吸吮反射能力,無論什麼東西,只要放到寶寶的小嘴裡,他就會用力吸吮,結果導致吃奶量過多,寶寶的小肚子越來越脹,進而因為感覺不舒服而哭鬧不止。

睡前進行排洩、換尿布。睡前讓嬰兒進行排洩,以免被小便、大便憋醒。臨睡前換新的尿布,以免髒尿布引起不適而啼哭。

睡前安撫寶寶情緒。睡前常逗樂寶寶,導致情緒持續亢奮難入睡,進而哭鬧。讓嬰兒養成正常的作息規律,到點就睡。睡前安撫寶寶情緒,不逗弄寶寶,讓其出現興奮、緊張、恐懼情緒。在嬰兒臨睡前洗溫水澡,進行輕柔的按摩,能夠幫助寶寶安神安睡,同時可以配合安眠曲讓寶寶放鬆。

2、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

睡眠環境對寶寶而言也是很重要的,在一個舒適的環境中寶寶更容易獲得一個高質量的睡眠。所以,媽媽們需要給寶寶提供一個溫馨、安靜的睡眠環境。

適宜的溫、溼度。睡眠環境溫度:24~25℃、溼度50%左右為宜,並且要保持室內的空氣流通,空氣清新,可以將窗戶打開。另外,要特別注意不要給寶寶穿、蓋太厚。因為嬰兒頭部溫度比體溫低3℃左右,溫度較高會使寶寶煩躁不安,反而擾亂了正常的睡眠。

聲光環境:睡眠環境要安靜,但不是寂靜,不是絕對的安靜,一些機械的單調的有節奏的「白色噪音」是有助於睡眠的。大多數寶寶能習慣普通家庭的談話聲、笑聲,以及適應電視機和音響的聲音,所以,寶寶睡眠時不必人人屏聲斂氣,但要避免大聲喧譁。因為經常處於嘈雜聲中,寶寶特別容易煩躁不安,影響睡眠質量。同時,因為寶寶喜歡睡在比較暗的環境中,光線要柔和、朦朧。所以,室內的光線不能太過強烈,應暗淡一些。

舒適的小床。寶寶出生後,媽媽可以給寶寶一個專門的小床,但是,在出生後的前6周,媽媽都應該將寶寶的小床放在自己的床邊,因為寶寶需要頻繁的哺乳。如果你是由左(右)將寶寶放下,就把寶寶放在你的左(右)手臂上餵奶,或是哄睡。嬰兒床最好不要靠牆,這樣從兩邊都可以放寶寶躺進去。在哄寶寶睡覺之前,應該先把床鋪好。 如果臨時用單手去清除床上的物品或鋪床時,寶寶可能隨時醒來。被、褥、枕套要乾淨、舒適,應與季節相符。厚薄適宜,不要蓋太厚的被子,噪熱會妨礙睡眠,不要有不平整的褶皺。更不要穿棉衣棉褲或太多的衣服睡覺。

3、多陪伴+溫柔安撫

當寶寶看不到家人或突然被聲音驚嚇,感到寂寞而需要父母的關愛時,也會以哭鬧的方式來表達,希望引起爸媽的注意。有些孩子哭鬧是在撒嬌,他是想用哭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讓父母抱抱自己或給予愛撫。這些孩子的父母常常是工作過忙,照顧孩子時間少,或片面強調了對孩子的「自立」培養,使孩子出現「皮膚飢餓」。擁抱能夠有效安撫寶寶情緒,不妨就多抱抱他吧。只要父母平時多陪伴孩子,給孩子多一些愛撫,孩子的需滿足了,就不再哭鬧了。

小寶寶有時懷念在媽媽肚子裡的溫暖感覺,所以通過哭鬧來獲得媽媽的擁抱和呵護。如果嬰兒夜間驚醒,可以用溫柔地語氣安慰寶寶。因為突然離開媽媽的懷抱,很容易發生驚跳,然後醒過來。這時,需要放下寶寶的同時,再輕輕地拍哄著,等寶寶睡穩之後,仍要將手留在寶寶身上呆一會兒,也可以哼唱一些催眠曲或是說一些有節奏的話語哄寶寶安穩地入睡。

相關焦點

  • 每晚23點、1點、2點,寶寶必醒,一覺到天亮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媽媽都會遇到這種情況:寶寶會在夜間某個很規律的時間點醒來,比如晚上23點左右、凌晨1點左右、凌晨2點左右、凌晨3點左右、凌晨5點左右,這是怎麼回事呢?寶寶自帶鬧鐘麼?7個月大的小W(真實案例,就不使用寶寶真實名字了)就是這樣一個寶寶,這段時間把媽媽折騰的夠嗆,每天晚上能醒來5、6回,並且醒來的時間點很有規律,掐著點差不多就醒了,我們來看看小W媽媽提供這份夜間睡眠數據:從這個表格裡可以到的信息是:1、小W寶寶確實是夜醒頻繁啊
  • 世界睡眠日 | 一生「睡渣」深似海,家有「夜哭郎」怎麼辦?
    為了打好睡眠攻堅戰,一舉拿下睡渣,頂著黑眼圈的學霸媽媽開始各種檢索,中國知網,萬方,pubmed, BMJ…原來睡渣這種情況是嬰幼兒常見的3種睡眠問題,有入睡困難、夜哭、夜驚,讓我們來一一解讀。3、晚上最後一次餵奶一定要在22點以前,22點以後就不要再餵奶了,也不要再弄醒孩子了。4,早上在孩子習慣的時間叫醒他,不讓他補覺。夜哭夜哭,多半是夜間睡眠不安的表現。夜哭的原因?
  • 寶寶放下就醒,抱著就睡,寶爸寶媽做好這三步,讓寶寶自主入睡
    她家寶寶剛剛六個月,每晚都要她和老公換著抱,好不容易哄睡著,當他們小心翼翼地把孩子輕輕放在床上,手剛一離開,寶寶馬上就醒,她已經好久沒有體會過一覺睡到天亮的感覺了,她直言哄娃睡覺真的太難了。每一位寶媽都希望寶寶一哄就睡,一覺到天亮,這樣寶媽就能好好睡個囫圇覺,可現實並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天生的易入睡寶寶,如果孩子總想讓媽媽抱著睡,還一放下就醒,這是媽媽的問題還是寶寶的問題呢?如何走出孩子一放就醒的魔咒?小編今天就來講講「如何讓寶寶安然入睡」。
  • 為什麼寶寶想睡覺前都要哭鬧一會,直接睡不行嗎?就怕養成壞習慣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三個媽媽來和我說,自從家裡的寶寶出生,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在一點一點被寶寶佔據。每天媽媽都要圍著寶寶轉,不是餵母乳,就是哄寶寶睡覺,寶寶醒著的時候,還要陪寶寶玩。作為一個媽媽,最怕的就是寶寶的哭鬧聲,像一個警笛一樣刺耳又難聽,每次聽到這個聲音,媽媽們就會驚跳起來,趕緊查看寶寶除了什麼問題。後來發現,寶寶不僅是餓了會哭,尿尿了會哭,甚至連睡覺前都要哭鬧一番,這讓媽媽們非常頭疼,想睡覺就自己睡,為什麼還要哭呢?寶寶困了為什麼要哭?
  • 一晚上醒5次的寶寶終於睡「整夜覺」了,3招搞定睡渣寶寶
    作為一個新手媽媽,育兒過程中有很多問題讓人頭痛。研究表明:95%的媽媽在孩子1歲前沒睡過「整夜覺」。因為種種原因,每天晚上都要熬夜哄娃,能睡「整夜覺」幾乎成了媽媽們的最大心願。9個月開始,經過大量看書學習,和別人請教,我終於讓「睡渣」寶寶,一晚上睡到亮了,白天有精神,才覺得輕鬆了不少。其實無數媽媽和我一樣,曾經都被孩子睡眠問題困擾,下面整理了幾個媽媽孩子真實的睡眠案例,一起來分析。
  • 寶寶成了「夜貓子」?多半是父母自己作的,3個妙招讓娃睡到天亮
    因為她六個月大的兒子,每次一到晚上都睡不著覺。就是睡著了,也會很快醒過來。哄又哄不睡,周蓮只能陪著娃玩耍,殊不知她都困的要死了。後來,婆婆聽說了她的情況,就主動幫她帶娃,讓她能好好睡覺。到了晚上的時候,周蓮還覺得不好意思,害怕孩子吵到了奶奶,就說如果孩子鬧起來就把她叫起來。然而周蓮一覺睡到大天亮,婆婆都沒過來叫她。她覺得婆婆是怕打擾她休息,所以才不說的。
  • 提醒:做好這4點,一覺到天亮
    據研究顯示,我國的失眠率就有38%,也就是10個人當中就有4個人會發生失眠。都說上了年紀覺少了,但經常半夜兩三點、三四點就醒來了,這未免也太少了吧。因為各種原因,睡個好覺對很多人來說,已經成了一件很奢侈的事。
  • 如何哄睡寶寶?教你幾個小訣竅,讓睡渣寶寶自主入睡一覺到天亮
    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寶寶對付媽媽的辦法層出不窮,而且步步升華,讓人防不勝防。怎麼辦,哄睡成了最難辦的事情,經過一場戰爭後,媽媽好不容易可以睡覺了。但是問題來了,這一系列的操作,結果是媽媽失眠了,看著這個淘氣寶寶睡的這麼香,媽媽是又氣又笑,自己折騰的都很難很快入睡了。就這樣日復一日的度過,媽媽身心疲憊。
  • 有奶睡的困擾?這幾個方法戒掉奶睡,一覺睡到大天亮
    文|全文共1847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想必不少家庭的孩子有奶睡的習慣,每天晚上都得醒來好幾次給孩子餵奶,這要是一兩天也不要緊,但通常持續幾個月甚至小半年的時間。時間一長,媽媽們身體就容易吃不消。有些爸爸第二天還要上班,那更難受了,晚上睡不好,白天上班也沒精神。
  • 媽媽離開七天,回家後寶寶不認媽媽,斷奶方式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直接躲到奶奶身後,他不認識我了,我想要抱抱他,他大哭不止,孩子很久都不認我,為這我哭了好幾次。」寶寶哭的撕心裂肺,不停打挺,怎麼都抱不住,我眼淚就不停流下來。真是不知道怎麼辦才好,只能看著孩子哭,之前的心裡建設全都崩塌了。
  • 寶寶做不到吃-玩-睡模式怎麼辦?死磕easy時間表的媽媽都後悔了
    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傳說中可以讓媽媽輕鬆養娃」的「E.A.S.Y育兒程序」,據說用了這個程序,孩子該吃吃該喝喝該睡睡,媽媽則可以休息追劇刷手機,告別蓬頭垢面,實現輕鬆帶娃,盡顯辣媽人設,走向人生巔峰……就像這樣:哦不,圖放錯了,是這樣:
  • 寶寶晚上醒5次,翻身抬腿愛折騰人,「睡眠倒退期」4個辦法搞定它
    孩子一歲半之前,75%的媽媽睡眠嚴重不足,因為寶寶太小晚上愛醒,尿了哭、餓了哭、熱了哭、不舒服也要哭,尤其是晚上一兩個小時醒一次的寶寶更讓人抓狂。大部分媽媽都在熬夜中度過。寶寶進入「睡眠倒退期」症狀突然在晚上頻繁夜醒、哄睡困難,排除身體健康的原因以後(比如腸胃疾病),就有可能是睡眠倒退了,在醫學上叫做嬰幼兒睡眠倒退。
  • 寶寶睡覺不踏實怎麼辦?兒科醫生:做好這幾點,娃能睡個安穩覺
    哪些原因會導致寶寶睡覺不踏實?01、脹氣尤其是低月齡的寶寶,若睡覺總是哼哼唧唧、不踏實,多是因為「脹氣」引起的。究其原因,是低月齡寶寶腸道發育不成熟,很容易出現脹氣的現象,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幼兒。①如何判斷寶寶脹氣?寶寶由於腸道消化系統不成熟,在喝奶太急、吞氣太多時,就會出現脹氣的情況。3個月以內的寶寶脹氣後,多會出現哭鬧不止、雙腿伸直緊繃、小臉漲紅等症狀。
  • 孕期別讓「失眠」成日常,7個助眠小妙招,讓孕媽一覺到天亮
    《生理學雜誌》當中的一篇研究顯示,孕期受到壓力和失眠的影響,激素水平可能會發生變化,這會影響到胎兒的發育。編輯:邱寫寫沒有什麼事情比失眠更讓人難受,如果有,那就是孕期失眠,在失眠的同時,媽媽們還承受著腸胃不適、腿腳抽筋等各種各樣的問題。失眠一時尚可接受,但失眠一整個孕期,就有點太難受啦。
  • 寶寶落枕了怎麼辦,媽媽別慌,做好這關鍵的6點
    寶寶著涼的可能原因有兩個,一則是天氣寒冷,寒氣侵體引發受涼,一則是天氣過熱,父母開空調,或者開電風扇,涼氣對著寶寶的頸部,引起受涼。二、寶寶落枕了,父母該怎麼處理?1.給寶寶按摩按摩可以有效的疏通經脈、止痛止麻、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在寶寶頸部疼痛的地方,加以揉按,每天2-3次,有利於緩解疼痛,加快恢復。父母在按摩的時候,要注意力道,避免用力過猛,傷害到寶寶。3.
  • 這菜是藏在你身邊的安神食物,常給家人做點吃,一覺睡到大天亮
    這菜是藏在你身邊的安神食物,常給家人做點吃,一覺睡到大天亮。今天已經12月21號了,正是一年一度的冬至日,過了冬至,就是數九寒冬了,也是人們冬季進補的時候,這時候吃多了大魚大肉,來一盤蠔油生菜,顯然非常受歡迎,上桌不到5分鐘就光碟了。
  • 懷孕期間,半夜醒來就睡不著了怎麼辦?這5點建議,準媽媽要知道
    記得我以前懷孕,晚上不管是睡姿,睡上一會就覺得腰酸背痛,有時半夜還會被尿憋醒,然後就再也睡不著了。記得好幾次,我睡到半夜醒來,然後因為睡不著就跑到客廳溜達,或者看看電視,接著不知不覺就躺在沙發上睡著了,後來覺得沙發上睡也挺舒服,可以一覺睡到自然醒。
  • 幾個月的嬰兒睡覺才有規律?家長學會這四個方法,幫助寶寶睡整覺
    文丨小書蟲媽媽「寶寶出生後,每天晚上都要餵三四次,幾個月才能睡一整夜啊?」;「如果寶寶一出生就可以睡整覺,該多好!」;「媽媽要怎樣培養嬰兒的睡眠習慣啊?」。這是新手媽媽在群裡討論的話題。相信很多新手媽媽都有被寶寶的「睡眠問題」虐到想哭的經歷:寶寶白天睡覺,晚上精力充沛;晚上怎麼都哄不睡,好不容易哄睡了,放下就醒;寶寶半夜醒來不肯睡,要陪他玩到天亮;寶寶晚上總是哭鬧,哭哭停停地太鬧心了......那麼,為什麼嬰兒不能睡整覺呢?
  • 3個入睡小妙招,總有一個適合你,或許能讓你一覺睡到大天亮
    導語:隨著生活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到了晚上睡不著覺受到失眠的困擾,第2天工作和學習都更加沒有精神。其實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有心理上的,也有生理上的,在中醫的眼裡,長期失眠,晚上容易醒,其實跟經絡堵住有很大的關係。
  • 失眠睡不好,把2樣水果煮一煮,隔三差五喝,一覺睡到大天亮!
    您有失眠的困擾嗎?如果您想遠離失眠,不妨花5分鐘看完篇文章,失眠睡不好,把2樣水果煮一煮,隔三差五喝,一覺睡到大天亮!如今,很多朋友陷入因為害怕失眠而導致失眠的僵局。越失眠就越發愁,越發愁就越失眠。失眠真的很難受,入睡難,睡眠淺,稍稍有些動靜就會被吵醒,睡著了就會做夢。這樣的睡眠質量會讓人越睡越累,白天的精神狀態就非常差。